实用文阅读方式的跨界与常态回归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m41501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常态的阅读一般不能用阅读文学作品方式去阅读实用文,或用“获取信息”的方式去读文学作品。多数研究者认为支玉恒执教的《只有一个地球》阅读取向为“品味语言中的情感”,经过对这篇课例中的话题PCK的仔细分析,发现其表面上虽是“变态”的阅读,实质上却不同于文学作品的“品味语言”。实用文阅读中情感体验阅读方式的跨界,其实是基于特定文本体式的实用文阅读方式的常态回归。阅读教学的持续有效发展,还需要研究者们在思维认知上做到常态回归。
  [关键词 ] 实用文;情感体验;话题PCK;《只有一个地球》;阅读方式
  《只有一个地球》选编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13课,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全文融科学性、艺术性、情感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用词严谨,表达生动,是其语言的主要特点。搜索发现,2003年至今,研究支玉恒《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课例的文章共13篇,其中至少10篇提到“以读悟情”的教学环节。从他们的表述中看出,多数人认为支玉恒执教《只有一个地球》时,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品味语言中的情感”,如刘自学、吴凤兰的《以读代讲 以读悟情——支玉恒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赏析》(2003年),史洁冰的《浅议新课标理念下的说明文阅读教学——从支玉恒老师〈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说起》(2015年)等等,都可证明。其实,不仅这些作者会这样想,看过课堂实录的人几乎都会有“这是在教散文的感觉”。那支玉恒真的把《只有一个地球》当作散文教吗?这岂不是偏离了实用文“获取信息”取向的阅读常态,用阅读文学作品的办法阅读实用文?阅读取向有跨界之嫌,似乎属于“变态”的阅读取向。因此,有必要对支老师的课例做进一步研究,从话题PCK的角度(这篇课文教什么、怎么教),探究语文名师课例的价值。
  一、实用文阅读取向辨析
  在真实的阅读情境中,一般存在两种样态的阅读取向,即常态的阅读和异态的阅读。常态的阅读,是正常情况下读者通常的阅读取向,比如把诗歌当诗歌读,把散文当散文读,这种取向的阅读是需要学习才能获得的阅读能力。异态的阅读,指的是基于合理的目的任务,而采用的与通常阅读不一样的阅读取向,比如小说这种文体,编辑校稿和语言学家为统计作者使用的句法往往采用不一样的读法。除以上两者之外,还有一种“变态”阅读,它缘于阅读观念的错误和知识的缺失,读者在阅读中有意或习惯性地曲解文本,比如用提取信息的方式读诗歌,用情感体验的方式读实用文,等等,也可称之为阅读取向的跨界。
  文学阅读往往是“品其言才能会其意”,而文章阅读是“得其意可以忘其言”。王荣生认为把文学作品和实用文两种不同体式的作品教学方式混淆,用文学作品“品味语言”的方式去教实用文,或用“获取信息”的方式去教文学作品都是错误的。实用文阅读和文学作品阅读有不同的方式和指向,前者着眼于获取文章的信息,阅读方式是理解型的;后者是鉴赏型的,侧重对其文学特质加以鉴赏和评价,重点放在言语的品味和感悟上,阅读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文学素养和熏陶[1]。由此,我们大致可以判断出这两种不同体式的文章在阅读取向和方式上的明显区别:文学阅读重点是通过“品味语言”来获得文学素养和熏陶,而实用文阅读则是通过“获取信息”实现理解文章的目的。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实用文。从已有研究者的观点来看,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在执教这篇实用文时,将教学的主要目标设定为“品味语言中的情感”。这岂不是阅读取向的跨界?
  二、《只有一个地球》阅读取向视角的课例分析
  (一)关于“品味语言”的讨论
  课程标准指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是“欣赏文学作品”的核心内容,那么能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去读实用文吗?一般来说是不可以的。但这里需要讨论的是什么是“品味语言”。
  品味是积极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主要指个体延长和增强积极体验的过程[2]。Bryant,Chadwick 和 Kluwe (2011)提出了理解“品味”所必需的 3 个概念:(1)品味体验,包括刺激、结果、事件、感觉、情绪和反应等;(2)品味过程, 它是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操作,包括整个品味过程的持续,具体来说主要有感激、享受、赞叹、沉醉等;(3)品味反应或品味策略,也就是品味过程的操作层面,是人们面对积极事件时产生的思维和采取的行为,比如与他人分享、记忆建构和行为表达等。按照这样的理解,支玉恒让学生读出语句中的“味道”便是品味體验,学生用“酸甜苦辣”来形容自己读课文的感觉和情绪,是一种通感,从学生们的朗读表现可看出品味过程的享受、沉醉,将“酸甜苦辣”的感受用几句散文语言表达出来,与大家分享,这是品味反应或策略。从心理学角度看,支玉恒老师这课堂实现了积极心理学中的“品味”。
  在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的教学语言“品味”,又不仅仅有“去品尝其味”的含义。品味语言活动,是教师引导语言品味主体——学生学习语文教材中文本语言的表达技巧、理解语言中的深层次含义,即对文本语言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品味,以及促使学生将教材中文本语言形式与内容的精妙之处转变为自己的语言运用行为的教学过程。[3]由此,“品味”在语言教学中就有了“理解”“鉴赏”等含义,不是仅仅停留在感觉体验的层面上,而是要借助文艺理论、语言学等知识对选入语文教材中的文本语言的内容与形式进行体验、理解与鉴赏。支玉恒老师让学生读出科学小品文《只有一个地球》文本语言中的“酸甜苦辣”等味,主要是感觉、体验的活动,并没有涉及对语言的鉴赏,尽管“朗读感知”“以情导读、激趣、促思”在课堂上花去了大部分时间,但终究不能等同于“用文学作品‘品味语言’的方式去教实用文”。
  (二)阅读方式角度的讨论
  王荣生指出,实用文阅读方式主要有检视性、理解性、批判性、操作性、研究性和科普文章的阅读教学几种。[4]这种观点来源于《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艾德勒和范多伦认为,阅读有四种层次,检视性阅读、基础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检视性阅读,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去获取它所说的表面的主要信息。就像拿到一本书,你先看目录,这就是检视性阅读。[5]这种阅读对文本的处理停留在提取主要信息和粗浅了解的层面。很显然,支老师的阅读方式不是让学生快速浏览找出关键信息,也不是让学生大致了解就行。而是“理解性阅读”,目的是通过重要语句的把握理解文章的关键,读懂文章说了什么[6]。在学生朗读语句有了初步的情感体验之后,支老师总是引导学生抓住语句中信息的关键处,将学生的感受落实为对文本的理解。例如一位学生在读出“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的苦味后,支老师提问:“多少范围内没有第二个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学生回答:“40万亿千米。”支老师又问:“40万亿千米是个什么概念啊?”考虑到学生可能会感到抽象,支老师适机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用太阳到地球的距离1.5亿千米,需要人类走3500年,飞机要飞20多年的时间概念,举例对比出40万亿千米是1.5亿千米的近30万倍的概念,让学生充分理解文本的关键信息。   除此之外,在阅读活动中,“体验”始终伴随着读者,是走进文本,理解文本的重要方式。读者对文本的体验可分为客观体验和主观体验两种形式。所谓“客观体验”,指的是“控制外在的观念,与它们保持适当距离并客观对待,以此审视这些观念并将它们与其他观念、感受、事件和行为关联”;而“主观体验”主要指,“当我们反思自己,追求意义和理解时,通过与自身相关的新体验和观念来获得更加深刻的内审体验和认知”[7]。在阅读过程中,客观体验和主观体验是同时并存的,有些优秀的一线教师已经认识到“主观体验”是文学作品理解的重要方式,提出了“指向体验的阅读教学”观。[8]支玉恒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科学小品文时,同样意识到了“主观体验”的重要作用,以主问题“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串联起学生的朗读体验和感受,学生朗读入情入境,真情涌动[9]。
  可见,支玉恒课例《只有一个地球》不是“品味语言”式的阅读,“品味语言中的情感”是教学的切入点、起点,不是终点,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抓住关键信息理解关键句子,进而理解课文所要传递的丰富信息,其阅读方式是理解性的、情感体验式的,因此,课例在阅读方式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跨界。
  (三)阅读取向角度的讨论
  支老师这堂课的取向明显不同于文学阅读的鉴赏取向。前文已经说到,学生的朗读感知停留在对文本语言的感觉、体验层面,在支老师的引导下,也只是达到理解的层面,并未上升到鉴赏的层面,因此不论从阅读方式看还是从取向看,都不能等同于语言教学意义上的“品味语言”。而且,课例实质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抓住关键信息理解关键句子,进而理解课文所要传递的丰富信息,支老师以“用一个抒情句概括每段段意”的写作表达活动,将课文的语言转化为散文语言,将学生的朗读感受表达成一小篇“抒情散文”,正是“得其意忘其言”,“用较好的语言代替较坏的语言”[10]。由此得出结论,课例《只有一个地球》符合通过“获取信息”理解文章的实用文阅读取向,不存在文学阅读取向上的跨界。
  但这篇课例还是给人一种跨界的感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课例在阅读方式上存在跨界。此外,还有人们认知局限的原因,课例的教学活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实质的教学取向,有些观者不加仔细分辨就凭感觉下结论。其实,很多一线教师在借鉴名师经验时,有时就只关注教学方法,而忽视实质的阅读教学取向和方式,最终导致学不得法,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变态”阅读取向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流行起来。因此,语文阅读教学首先需要研究者和一线教师们在认知上做到正本清源,如此,阅读教学才能真正回归到常态中去开展。
  三、阅读方式视角的语文教师话题PCK的思考
  王荣生教授一直强调文本体式问题。实用文需要进一步分类,而且靠分大类是不能解决问题的。[11]不同的文章,其体式、其特征不一样,教学内容和阅读方式也就不一样。《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科普小品,却不是普通的说明文,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实用文,用支老师的原话讲是“饱含情感的说明文”。王荣生教授也认为“这篇文章的重点,主要不是描述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事实,而是唤起我们的情感。”[12]因此,将朗读感受和情感体验作为阅读方式是合理的、应该的、无错的。支老师从丰富而成熟的语感经验出发,以一个正常“读者”的身份,按正常的阅读方式、阅读方法去阅读、教阅读,是值得我们所有语文老师反思和学习的。这节课带给我们的思考是,并非所有实用文都是纯客观、冷冰冰地传递信息,没有任何的情感倾向。《只有一个地球》就饱含着深情来传递“只有一个地球”的相关信息,通过“情感体验”反而能更准确地获取课文的丰富信息,呈现了支玉恒老师高水平的话题PCK,是值得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借鉴的。
  实用文文本语言中流露出的较明显的情感,同样是文章要传递的重要信息,这时,采用情感体验的阅读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文本,体验情感,是理解文本不可或缺的方式。如果说,这种阅读方式是跨界的话,那么这种跨界是必须的,反而是阅读方式的常态回归。这种阅读方式的跨界与回归,也对语文教师话题PCK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为,合宜的阅读方式总是与文本的体式特征紧密关联在一起的。语文教师需要依据文本的体式特点选择合宜的阅读方式和取向,这是根本和关键,同时,也需要教师和研究者们从思维认知上做到常态回归,这才能有利于语文教师话题PCK的改善与提升。
  参考文献
  [1][4][6][10][11][12]陈隆升.实用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0.28-42.17.26.23.105.
  [2]郭丁荣,任俊,张振新,Fred B. Bryant.品味:主动用心地感受积极体验[J].心理科学发展,2013(07).
  [3]刘青文.文学文本语言品味教学研究[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14:18.
  [5]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著,郝明义,朱衣译.如何阅读一本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30-35.
  [7]朱迪·朗格著,樊亚琪译.文学想象:文学理解与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8.
  [8]蒋军晶.从“课堂”走向“课程”——我的语文之路[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3:44.
  [9]孙永刚.充满情和趣的优秀案例——支玉恒老师执教《只有一个地球》赏析[J].语文教学通讯,2014,(12).
其他文献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教师应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诗人的这一情感脉络,进而走进诗人的精神內核。这不但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同时也符合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指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杜甫晚年“无奈”“无力”“无常”的“三无”人生状态,再通过链接其他诗文,领略杜甫心中“有寒士”“有苍生”“有社稷”的“三有”精神情怀,在“三无”“三有”的对比中,体悟到“聖”的内涵,从而感受杜甫的“诗圣”
期刊
【文本再现】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
期刊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通过让学生课内大量阅读来学好语文。通俗点说便是在课内,先学好教材这个例子,然后利用教材中所习得的阅读方法去阅读与教材内容、情感、表达方法类似的另一篇文章或另一类文章,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这样不仅能一课一得,习得掌握技能,而且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018年3月,鹰潭市九小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集体备课成果展示,四
期刊
北大教授温儒敏说:“别再说什么应付考试没时间阅读!现在你孩子不阅读,根本应付不了考试。”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的诵读与课外阅读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小学六年要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语文主题学习”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依托主题丛书在课堂上进行大量阅读,最终实现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学习课文,三分之二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自主阅读,
期刊
导 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相对比较枯燥,但如果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巧妙运用“通读词语、读准字音、读中理解、边读边用”四步骤,课堂激趣,适当评价,就能牢牢抓住孩子们的心,切实提高课堂实效。  一、通读词语  师:这篇文章一共13小节,392个字。作者已经92岁了,写得真好。同学们读过吗?  生(齐):读过。  师:这里一共有六个生字词。(课前板书:数学家、学问、任溶溶、猜中、新鲜、
期刊
7月11日至15日, 在江西省教育厅师资处组织下,由中国当代教育名家、国家督学、江西省教育学会会长汤赛南先生领衔,省学前教育教研员卢筱红,宜丰中学校长黄建德,九江六中校长梁明等组成的江西省教育厅讲师团一行四人,深入新疆克州,为全州中小学及幼儿园的书记、校长(园长)作系列教育专题讲学。  选派内地教育专家远赴新疆开展系列教育专题讲学是江西省教育援疆的一个重要举措,特别是此次讲师团由省基础教育泰斗汤赛
期刊
导 读:  整合教学是指把两篇或多篇有关联性的文本结合起来,围绕一个教学主题,对各文本内容进行加工、取舍、重组而进行的教学。比较阅读是运用比较思维进行阅读,是一种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的阅读方法,将其运用在整合教学中,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比较意境,达成教学目标  师:“壮”和“大”的联系好像是很自然的,那“忧”和“大”呢?现在咱们说说王湾的“大”。同学们可以从比较《
期刊
著名特级教师张齐华“认识厘米”一课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究等过程中不断形成合理信念:不管从尺的哪一条刻度线开始量,被度量的物体里包含几个1厘米,那么它的长度就是几厘米。这种触及数学学科内核和知识本质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片段一】自主操作,引出本质  师:拿出直尺,先试着量一量红色小棒的长度。  师:谁愿意分享一下你的测量方法和结果?  生:(图1)我把小棒的一头对着直尺上的0,另一
期刊
《背影》这样的经典篇目到底该教些什么,该怎样教,可谓众说纷纭。我既不想人云亦云走老路,也不想借培养什么批判性思维对作品搞些颠覆性的解读。只想遵循并坚守着“语文”应有的规律来设计和组织教学。基于以上认识,这堂课主要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遵循“问题来源于学生”的原则找到教学的起点。王荣生教授曾经说过,阅读教学要“教学生不懂的,从学生学情出发,选择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内容”。《背影》写于1925年,
期刊
读完著名特级教师刘祥的新作《改变,从写作开始》,收获良多。这不仅是一部关于普通教师如何成长的书,更是一部全面介绍教育写作方法的专著。对于在教育道路上仍彷徨忧困的教师来说,此书无疑是道亮光,能够引导他们走出昏暗。  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内容  朱永新教授领衔的“新教育实验”团队始终倡导教师专业发展的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写作。刘祥认为,这四个“不停”正如一把尺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