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教学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然而由于该门课程较为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导致教学效果一直未得到有效提升。但是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语言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高效教学。基于此,本文重点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语言魅力研究方面作出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 道德与法治 语言
引言:道德与法治是将初中学生生活当作基础,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教师是该门课程知识传播的主要载体,是学生获取相关知识的重要来源。因此,提高教师的语言魅力十分必要。
一、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動的开展中,教师需要经常采用提问的教学方式,利用提问的方式助力学生集中精力,拓宽学生的思维,强化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提问的过程中,不能随意提问,要讲求一定技巧,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提问,同时要能够对学生起到一定启发作用。提问之前,教师需要确立出提问的具体范围以及问题的难度。实际对提问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对首先提问什么,然后提问什么加以细致考虑,做到有的放矢,保证前后问题在层次上的关联性。比如,教师在讲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一知识点时,可以根据教材中的案例提出问题:“小云的母亲当选区县人大代表,表明她享有何种权利?”学生便会给出“被选举权”的答案。之后教师可以接着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享有被选举权吗?公民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学生进行探讨并作出回答:“在我国,十八岁以上的公民便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然后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凡是十八岁以上的公民就会享有这两种权利吗?”一些学生认为“服刑人员不享有这两种权利”,而一些学生却提出不同看法,认为“服刑人员也会享有这样的权利”。教师便可以接着说:“大家回答的都很好,究竟谁说的对呢?宪法中又是怎样给出规定的呢?”……这样的提问方式中,教师做到了详细提问,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在教师逐渐深入的提问方式下,学生对“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这一知识点的认识会更加深刻,并唤醒了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意识,有助于教学活动的有序推进。
二、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形成对学生的有效吸引
针对严肃的真理,倘若我们在表述的过程中,采用幽默的处理方式,相较于直截了当的表达,更为容易被人们所接受。据相关实验研究表明,学生课堂教学中集中精力的时间在10-15分钟之间。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而言,由于该门课程本身较为枯燥乏味,无法形成对学生的有效吸引。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了让语言更加具有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幽默生动的语言是十分必要的。幽默的语言能够形成对学生的有效吸引,有助于学生疲劳的缓解,同时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实现高效教学。比如,教师在讲解“法人”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由于学生觉得难以理解,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十分不利于知识的有效吸收。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对学生说:“自然人是人,法人不是人。”这样的表达,能够形成对学生的有效吸引,学生也会产生众多疑问。“法人不是人,究竟是什么?怎样实现维权的呢?”于是教师便可以进行接下来的知识讲解,给学生具体讲解法人这一概念。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精力更加集中,并加深学生对这一概念的印象,有益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关注时政,积累教学素材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具有极强的时政性,该门课程要求理论和实际的紧密相连,用事实作为依据,以提高教师语言的感染力。这就对相应的任课教师提出了一定要求,平日中要多加积累素材,收集相关的时政案例和材料,保证课堂教学内容能够更加充实,激发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同时能够有效弥补教材内容相对于当前形势滞后的不足。比如,教师在讲解“保障宪法实施”这一知识内容的过程中,可以将习近平同志当选国家主席,庄严宪法宣誓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体会这一庄严时刻。相较于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时政新闻要更加具有说服力,从习近平主席的宣誓中,学生能够体会到宪法的权威性,从而相应的宪法意识得以树立。另外,针对道德与法治的任课教师,需要能够对信息加以甄别,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形式,收集相关信息,同时根据课堂中实际将要讲解的知识内容科学地对信息进行选取。由此可见,教师要想保证自身语言更加具有魅力,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准备工作做到位,课堂教学中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通过语言感染学生,从而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教师语言讲求的不只是技术,更是一种艺术体现。要想做到善于说话,绝非易事。首先要具备一定思想,知识面要较为宽广,并具有敏捷的思维,能够灵活驾驭语言,同时具备较为丰富的经验,了解在各种场合应该使用何种语言表达才会更加得体。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语言魅力研究旨在希望教师能够善于讲话,更好地感染学生,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钟士艳.关于新课改环境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4:67+79.
[2] 李庆平.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学周刊,2019,08:101.
【关键词】 初中 道德与法治 语言
引言:道德与法治是将初中学生生活当作基础,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教师是该门课程知识传播的主要载体,是学生获取相关知识的重要来源。因此,提高教师的语言魅力十分必要。
一、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動的开展中,教师需要经常采用提问的教学方式,利用提问的方式助力学生集中精力,拓宽学生的思维,强化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提问的过程中,不能随意提问,要讲求一定技巧,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提问,同时要能够对学生起到一定启发作用。提问之前,教师需要确立出提问的具体范围以及问题的难度。实际对提问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对首先提问什么,然后提问什么加以细致考虑,做到有的放矢,保证前后问题在层次上的关联性。比如,教师在讲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一知识点时,可以根据教材中的案例提出问题:“小云的母亲当选区县人大代表,表明她享有何种权利?”学生便会给出“被选举权”的答案。之后教师可以接着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享有被选举权吗?公民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学生进行探讨并作出回答:“在我国,十八岁以上的公民便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然后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凡是十八岁以上的公民就会享有这两种权利吗?”一些学生认为“服刑人员不享有这两种权利”,而一些学生却提出不同看法,认为“服刑人员也会享有这样的权利”。教师便可以接着说:“大家回答的都很好,究竟谁说的对呢?宪法中又是怎样给出规定的呢?”……这样的提问方式中,教师做到了详细提问,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在教师逐渐深入的提问方式下,学生对“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这一知识点的认识会更加深刻,并唤醒了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意识,有助于教学活动的有序推进。
二、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形成对学生的有效吸引
针对严肃的真理,倘若我们在表述的过程中,采用幽默的处理方式,相较于直截了当的表达,更为容易被人们所接受。据相关实验研究表明,学生课堂教学中集中精力的时间在10-15分钟之间。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而言,由于该门课程本身较为枯燥乏味,无法形成对学生的有效吸引。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了让语言更加具有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幽默生动的语言是十分必要的。幽默的语言能够形成对学生的有效吸引,有助于学生疲劳的缓解,同时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实现高效教学。比如,教师在讲解“法人”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由于学生觉得难以理解,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十分不利于知识的有效吸收。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对学生说:“自然人是人,法人不是人。”这样的表达,能够形成对学生的有效吸引,学生也会产生众多疑问。“法人不是人,究竟是什么?怎样实现维权的呢?”于是教师便可以进行接下来的知识讲解,给学生具体讲解法人这一概念。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精力更加集中,并加深学生对这一概念的印象,有益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关注时政,积累教学素材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具有极强的时政性,该门课程要求理论和实际的紧密相连,用事实作为依据,以提高教师语言的感染力。这就对相应的任课教师提出了一定要求,平日中要多加积累素材,收集相关的时政案例和材料,保证课堂教学内容能够更加充实,激发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同时能够有效弥补教材内容相对于当前形势滞后的不足。比如,教师在讲解“保障宪法实施”这一知识内容的过程中,可以将习近平同志当选国家主席,庄严宪法宣誓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体会这一庄严时刻。相较于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时政新闻要更加具有说服力,从习近平主席的宣誓中,学生能够体会到宪法的权威性,从而相应的宪法意识得以树立。另外,针对道德与法治的任课教师,需要能够对信息加以甄别,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形式,收集相关信息,同时根据课堂中实际将要讲解的知识内容科学地对信息进行选取。由此可见,教师要想保证自身语言更加具有魅力,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准备工作做到位,课堂教学中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通过语言感染学生,从而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教师语言讲求的不只是技术,更是一种艺术体现。要想做到善于说话,绝非易事。首先要具备一定思想,知识面要较为宽广,并具有敏捷的思维,能够灵活驾驭语言,同时具备较为丰富的经验,了解在各种场合应该使用何种语言表达才会更加得体。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语言魅力研究旨在希望教师能够善于讲话,更好地感染学生,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钟士艳.关于新课改环境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4:67+79.
[2] 李庆平.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学周刊,2019,0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