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歌唱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与音乐表现能力的有效手段。歌唱教学应重视对学生歌唱兴趣、能力、自信心的培养,以及对发声方法和识谱知识的学习和运用;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歌曲的能力,激发学生们的演唱激情,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意识与情趣,促进个性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 歌唱课教学 发声练习识谱 演唱激情
歌唱课教学是初中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成功的歌唱课教学能使学生建立良好的发声状态,加强学生听音、视谱的训练,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分析能力,挖掘学生的创作潜能,从而较好的实施教育的总目标。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尚未成熟,受其社会阅历和年龄的局限,其认知能力极为有限,对教材歌曲的学习还得在教师精心设计、循循善诱的启迪之下,达到理想的效果。现本人就将如何上好初中歌唱课的几个关键环节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以供大家探讨。
一、建立良好的歌唱发声状态
在初中生入学阶段进行发声训练普编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这一阶段的孩子不仅正处于变声期,而且他们的音乐基础、发声习惯和歌唱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对良好的发声状态的体验,这就给发声训练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讲解发声原理和歌唱器官的协调时,应简节明了、形象通俗。
1、低起点,多台阶,提高学生兴趣
从现代声乐技术的发展趋势看,作为人体的一种自然的行为动作,歌唱的发声理论正趋向简单化,早在17-18世纪的意大利,只用打哈欠这一自然又简单的办法教授出了大批优秀的歌唱家。因此,笔者在每一次进行发声训练时,首先要做的第一个"热身运动"就是要求全班起立,打三次哈欠。在打哈欠的同时要求孩子们想象把声音从"肚子"里面甩出去。经过教学实践证明,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热身运动",一下子就把孩子们的兴奋度提高起来,增加了他们学习科学发声方法的兴趣。因此,只要方法得当、通俗易懂,教师话不在多,也能使学生心神会领。当学生基本建立了正确的声音概念后,下一步才是发声练习。
2、小步子,快循环,由被动变主动
初学声乐的孩子多数是声音既没有气息的支持,更没有头腔的高位置。这就需要练习倒漏斗式的气息支点和眉心的振动点。首先要求学生采用闻花的感觉吸气,然后用吹蜡烛的感觉把"U"母音从眉心吹出来。下面就是我常采用的几条发声练习:
(1)2/4 55 │55 │5432 │ 1━ ‖
Huhuhu hu hu
采用跳音和连音来练习呼吸控制的技巧是十分有效的.歌唱者在唱跳音时,比较容易体会气息冲击横隔膜的力量。然后在这种感觉的基础上唱连音.就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横隔膜和腰部的扩张,使气息平稳而均匀地流出,有一种气息托着声音走的感觉。
(2)2/4565 454│343 232│1━ ‖
Hu uu uu
采用这种下行音阶式的发声练习能充分发挥头声区的声音效果,使头声发声方法的高位置贯穿到中声区和低声区中去。
(3) 2/454 32 │12 34│54 32 │ 1 ━ ‖
Hu u
在建立了高位置的发声概念之后,这条发声练习有利于训练学生真假声的混合和转换。
这种在初学阶段采用''U"母音进行的小步子、快循环的发声练习,有利于达到声音的通畅和统一,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声音就象一阵快乐、柔和的风吹出了教室,吹向了天空,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向主动的参与。
3、快反馈,避其短,改进教法
在学生进行发声练习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不要反反复复任意中断其实践来进行纠误,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更可怕的是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但也不能一味的强调学生的训练实践,忽视教师的引导。教师可在每次移位的和弦间隙,采用一些类似于"很好,再来一个"、"腰部使劲"、"声音集中一点,加油!"等等短小而又富于激励的话来进行快速反馈,这样有利于学生在作发声练习时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和兴奋度,特别是在高音区的训练更有利于学生一股作气,一气呵成地获得较好的声音。
二、培养切实可行的识谱方式
在歌曲课的教学当中最令人头痛的环节恐怕就是识谱问题。现在的大部分初中生虽然上了六年的音乐课,但由于受音乐课不是主科思想的影响,课堂上既不认真学习,课后更不会复习巩固。这对系统性很强的乐理、视唱、听音等基础音乐知识的学习是很难掌握扎实的。我认为在初中生入学阶段有必要上几节识谱教学课,把学生原来虽然学过,而实际上没有学会的基础知识补上,否则他们很难进行新的学习。待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视谱知识,如do的位置在第几线、几分音符唱几拍等,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读一些简单的乐谱。为了在上歌曲课时不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识谱上,我通常采用以下四个步骤来提高歌曲课的识谱效率。
(一)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在课前识谱的时候把自己不懂的或比较困难模糊的地方用笔圈点出来。
(二)结合听唱法,要求学生在听教师范唱时就留意预习时不清楚的地方老师是如何演唱的,从听觉上去帮助学生体会音高关系和节奏类型。
(三)在课堂上识谱时,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分组负责识一段乐谱,通过小组的讨论学习共同解决困难,最后,派代表唱该组负责的乐段。
(四)全体同学跟着教师的钢琴,轻声唱出整首乐谱。
采用这四个步骤进行歌曲课的识谱教学,虽然不能百分之百的让学生唱准歌谱,但是却能比较有效地使大部分学生转变过分依赖老师机械地教唱,逐渐养成良好的识谱方式,增加对歌曲学习的兴趣。
三、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诱发学生的演唱激情
歌唱是一种情感的艺术,情感的体验与激发应成为歌唱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了使学生能够把自己所感受到的歌曲的思想感情真挚热烈的表达出来,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和方法来引导学生的演唱激情。
(一)以声引情
首先教师在范唱时一定要力求做到声情并茂,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在听觉上产生对歌曲的好感,使学生在情感上的投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以景引情
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丰富的情境,以形象直观的情景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歌词的意境。
(三)以情引情
尽量收集与歌曲内容相关的音像资料,通过多媒体电教手段向学生展示。 使学生深刻地体验到音乐表现手段所烘托的感情氛围。
(四)以动表情
通过演唱、演奏、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情。
参考文献:
[1] 李瑞玲.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1)
[2] 来 栋.科学的声乐教学理论及建构[J]. 大众文艺(理论) , 2009,(03)
[3] 陈自勤. 声乐教学中的感觉体验[J]. 人民音乐, 2009,(04)
[4] 马 琳.浅议高中歌唱教学法的几个环节[J]. 大众文艺(理论) , 2009,(06)
[5] 郑仁乾. 浅谈唱歌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J]. 中国校外教育, 2009,(08)
[关键词] 歌唱课教学 发声练习识谱 演唱激情
歌唱课教学是初中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成功的歌唱课教学能使学生建立良好的发声状态,加强学生听音、视谱的训练,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分析能力,挖掘学生的创作潜能,从而较好的实施教育的总目标。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尚未成熟,受其社会阅历和年龄的局限,其认知能力极为有限,对教材歌曲的学习还得在教师精心设计、循循善诱的启迪之下,达到理想的效果。现本人就将如何上好初中歌唱课的几个关键环节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以供大家探讨。
一、建立良好的歌唱发声状态
在初中生入学阶段进行发声训练普编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这一阶段的孩子不仅正处于变声期,而且他们的音乐基础、发声习惯和歌唱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对良好的发声状态的体验,这就给发声训练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讲解发声原理和歌唱器官的协调时,应简节明了、形象通俗。
1、低起点,多台阶,提高学生兴趣
从现代声乐技术的发展趋势看,作为人体的一种自然的行为动作,歌唱的发声理论正趋向简单化,早在17-18世纪的意大利,只用打哈欠这一自然又简单的办法教授出了大批优秀的歌唱家。因此,笔者在每一次进行发声训练时,首先要做的第一个"热身运动"就是要求全班起立,打三次哈欠。在打哈欠的同时要求孩子们想象把声音从"肚子"里面甩出去。经过教学实践证明,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热身运动",一下子就把孩子们的兴奋度提高起来,增加了他们学习科学发声方法的兴趣。因此,只要方法得当、通俗易懂,教师话不在多,也能使学生心神会领。当学生基本建立了正确的声音概念后,下一步才是发声练习。
2、小步子,快循环,由被动变主动
初学声乐的孩子多数是声音既没有气息的支持,更没有头腔的高位置。这就需要练习倒漏斗式的气息支点和眉心的振动点。首先要求学生采用闻花的感觉吸气,然后用吹蜡烛的感觉把"U"母音从眉心吹出来。下面就是我常采用的几条发声练习:
(1)2/4 55 │55 │5432 │ 1━ ‖
Huhuhu hu hu
采用跳音和连音来练习呼吸控制的技巧是十分有效的.歌唱者在唱跳音时,比较容易体会气息冲击横隔膜的力量。然后在这种感觉的基础上唱连音.就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横隔膜和腰部的扩张,使气息平稳而均匀地流出,有一种气息托着声音走的感觉。
(2)2/4565 454│343 232│1━ ‖
Hu uu uu
采用这种下行音阶式的发声练习能充分发挥头声区的声音效果,使头声发声方法的高位置贯穿到中声区和低声区中去。
(3) 2/454 32 │12 34│54 32 │ 1 ━ ‖
Hu u
在建立了高位置的发声概念之后,这条发声练习有利于训练学生真假声的混合和转换。
这种在初学阶段采用''U"母音进行的小步子、快循环的发声练习,有利于达到声音的通畅和统一,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声音就象一阵快乐、柔和的风吹出了教室,吹向了天空,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向主动的参与。
3、快反馈,避其短,改进教法
在学生进行发声练习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不要反反复复任意中断其实践来进行纠误,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更可怕的是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但也不能一味的强调学生的训练实践,忽视教师的引导。教师可在每次移位的和弦间隙,采用一些类似于"很好,再来一个"、"腰部使劲"、"声音集中一点,加油!"等等短小而又富于激励的话来进行快速反馈,这样有利于学生在作发声练习时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和兴奋度,特别是在高音区的训练更有利于学生一股作气,一气呵成地获得较好的声音。
二、培养切实可行的识谱方式
在歌曲课的教学当中最令人头痛的环节恐怕就是识谱问题。现在的大部分初中生虽然上了六年的音乐课,但由于受音乐课不是主科思想的影响,课堂上既不认真学习,课后更不会复习巩固。这对系统性很强的乐理、视唱、听音等基础音乐知识的学习是很难掌握扎实的。我认为在初中生入学阶段有必要上几节识谱教学课,把学生原来虽然学过,而实际上没有学会的基础知识补上,否则他们很难进行新的学习。待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视谱知识,如do的位置在第几线、几分音符唱几拍等,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读一些简单的乐谱。为了在上歌曲课时不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识谱上,我通常采用以下四个步骤来提高歌曲课的识谱效率。
(一)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在课前识谱的时候把自己不懂的或比较困难模糊的地方用笔圈点出来。
(二)结合听唱法,要求学生在听教师范唱时就留意预习时不清楚的地方老师是如何演唱的,从听觉上去帮助学生体会音高关系和节奏类型。
(三)在课堂上识谱时,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分组负责识一段乐谱,通过小组的讨论学习共同解决困难,最后,派代表唱该组负责的乐段。
(四)全体同学跟着教师的钢琴,轻声唱出整首乐谱。
采用这四个步骤进行歌曲课的识谱教学,虽然不能百分之百的让学生唱准歌谱,但是却能比较有效地使大部分学生转变过分依赖老师机械地教唱,逐渐养成良好的识谱方式,增加对歌曲学习的兴趣。
三、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诱发学生的演唱激情
歌唱是一种情感的艺术,情感的体验与激发应成为歌唱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了使学生能够把自己所感受到的歌曲的思想感情真挚热烈的表达出来,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和方法来引导学生的演唱激情。
(一)以声引情
首先教师在范唱时一定要力求做到声情并茂,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在听觉上产生对歌曲的好感,使学生在情感上的投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以景引情
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丰富的情境,以形象直观的情景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歌词的意境。
(三)以情引情
尽量收集与歌曲内容相关的音像资料,通过多媒体电教手段向学生展示。 使学生深刻地体验到音乐表现手段所烘托的感情氛围。
(四)以动表情
通过演唱、演奏、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情。
参考文献:
[1] 李瑞玲.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1)
[2] 来 栋.科学的声乐教学理论及建构[J]. 大众文艺(理论) , 2009,(03)
[3] 陈自勤. 声乐教学中的感觉体验[J]. 人民音乐, 2009,(04)
[4] 马 琳.浅议高中歌唱教学法的几个环节[J]. 大众文艺(理论) , 2009,(06)
[5] 郑仁乾. 浅谈唱歌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J]. 中国校外教育, 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