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好的提问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课堂上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可以喷出创新的瀑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精心设计问题,“问”里寻她千百度,思想碰撞处,解开心结无数。
到高中语文课堂听一听,我们会发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提问指向不明,随意设定;提问流程不佳,缺乏连续性、层递性;学生思考时间不足,教师一提问,立马就让学生答;评价方式和语言比较单一。以上这些问题怎么来解决?本人建议大家尝试以下方法:
一、导入提问,紧扣文本激发兴趣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就会增强他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
例如:在讲《我有一个梦想》时,教师导入新课,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人们常说“人人都有梦想,美国黑人裁缝马丁·路德·金同样也有着他的梦想,这个梦想改变了一个人生,这个梦想改变了许多家庭,这个梦想最后改变了一个国家。那么是一个怎样的梦想呢?”这样的提问导入,既创设了问题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个案例中,提问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有很强的“文本意识”,问题直逼中心,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了这样的文本意识,能克服随意设定问题的缺憾,让学生答题要有依据,通过阅读,从文章中找线索,这样找答题点,不是泛泛而谈,眉毛胡子一把抓。
二、课堂提问,在严谨中激活回应
教师提问要注重提问范围的大小,如果能对学生正确引导,可以让学生轻松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能由此及彼,由个别到一般,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提问谁都会,但不同的问法,效果却大不一样,甚至相差甚远,而这一点又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
如《我的四季》教学片断:
提问1:作者生命四季有什么特点?
面对文本上的内容,学生很难取舍,有的说:“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着我锈钝的犁……”;有的说:“春天消耗体力,夏天我只能在我赖以生存的这块土地上,寻找泉水……”;有的说:“秋天收获干瘪……”有的说:“冬天无事可做。”
提问2:你能在文章中找出春夏秋冬中表现“我”行为的句子吗?
面对这个问题,学生们纷纷举手,有的说“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有的说:“我怀着希望播种,那希望决不比任何一个智者的希望更谦卑。”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春天作者生命的特点:播种劳作。
同样的训练,教师不同的提问,学生的反应却大相径庭,原因何在?差别就在于对问题的设计上,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当学生有表达欲望时,才会畅所欲言。第二个问题,将表达的需要巧妙地融进了情境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角色,学生个个都愿意说,从而迸发出生动的语言。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要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回应,教师应避免单一的评价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
三、设置矛盾,在层递中拓展思维
学生学习课文时,不会总有兴趣的,因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故意地给学生设置一些矛盾,当学生渴望解决这些矛盾时,也就意味着学生们进行了思维训练,这样对课文的重点、难点的理解也能自然解决。
课堂提问要讲究艺术,提问开门见山,直来直去固然有直截了当的优点,但一味如此,就缺乏吸引力和启发性。有时曲径通幽,更具有探究性,更能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
例如:在教学《祝福》时,为了把握文章主旨,教师往往会问:“小说揭示了什么?”其实,这样的问题大而空,放在哪篇小说里都可以这样问,没有一点个性特色,问题缺乏启发性。如果教师把问题改成:“祥林嫂是穷死的吗?”“她是怎么死的呢?”“到底是谁害死了她?”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找准答案,学生们就会认真地研读课文了。我们此时,便可以顺势引导学生认识课文的内涵,解决课文的教学难点。学生目标明确,根据问题一步步回答,自然也就把握了文章主旨,同时,学生也不会觉得老师的提问索然无味。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地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在教学活动中,深入研究材料,抓住问题的突破口,故意给学生设障,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冲突”,提高思想深度,使能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掌握文本。
如:在教学《离骚》时,笔者设计这样的问题:“屈原喜欢以香草美人作比喻的,而‘离骚’是遭遇忧愁的意思,这和他一向的性格文风好像是矛盾的,同学们又是如何理解的呢?”问题提出后,学生自然而然就去深入地理解文章,进而去主动地探究人物背景了,从而对《离骚》有了更为深入的解读。
总之,阅读是要带着问题去读的,心中无疑,读书便没有了进展。有问题,有怀疑,才能激发兴趣,才能去思考,思考是学习的源泉,是知识的钥匙,是智慧沟通的桥梁。教师设置适当的有价值的提问,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真正在问中求得学问。
(作者单位:江苏省清江中学)
到高中语文课堂听一听,我们会发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提问指向不明,随意设定;提问流程不佳,缺乏连续性、层递性;学生思考时间不足,教师一提问,立马就让学生答;评价方式和语言比较单一。以上这些问题怎么来解决?本人建议大家尝试以下方法:
一、导入提问,紧扣文本激发兴趣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就会增强他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
例如:在讲《我有一个梦想》时,教师导入新课,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人们常说“人人都有梦想,美国黑人裁缝马丁·路德·金同样也有着他的梦想,这个梦想改变了一个人生,这个梦想改变了许多家庭,这个梦想最后改变了一个国家。那么是一个怎样的梦想呢?”这样的提问导入,既创设了问题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个案例中,提问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有很强的“文本意识”,问题直逼中心,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了这样的文本意识,能克服随意设定问题的缺憾,让学生答题要有依据,通过阅读,从文章中找线索,这样找答题点,不是泛泛而谈,眉毛胡子一把抓。
二、课堂提问,在严谨中激活回应
教师提问要注重提问范围的大小,如果能对学生正确引导,可以让学生轻松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能由此及彼,由个别到一般,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提问谁都会,但不同的问法,效果却大不一样,甚至相差甚远,而这一点又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
如《我的四季》教学片断:
提问1:作者生命四季有什么特点?
面对文本上的内容,学生很难取舍,有的说:“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着我锈钝的犁……”;有的说:“春天消耗体力,夏天我只能在我赖以生存的这块土地上,寻找泉水……”;有的说:“秋天收获干瘪……”有的说:“冬天无事可做。”
提问2:你能在文章中找出春夏秋冬中表现“我”行为的句子吗?
面对这个问题,学生们纷纷举手,有的说“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有的说:“我怀着希望播种,那希望决不比任何一个智者的希望更谦卑。”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春天作者生命的特点:播种劳作。
同样的训练,教师不同的提问,学生的反应却大相径庭,原因何在?差别就在于对问题的设计上,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当学生有表达欲望时,才会畅所欲言。第二个问题,将表达的需要巧妙地融进了情境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角色,学生个个都愿意说,从而迸发出生动的语言。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要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回应,教师应避免单一的评价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
三、设置矛盾,在层递中拓展思维
学生学习课文时,不会总有兴趣的,因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故意地给学生设置一些矛盾,当学生渴望解决这些矛盾时,也就意味着学生们进行了思维训练,这样对课文的重点、难点的理解也能自然解决。
课堂提问要讲究艺术,提问开门见山,直来直去固然有直截了当的优点,但一味如此,就缺乏吸引力和启发性。有时曲径通幽,更具有探究性,更能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
例如:在教学《祝福》时,为了把握文章主旨,教师往往会问:“小说揭示了什么?”其实,这样的问题大而空,放在哪篇小说里都可以这样问,没有一点个性特色,问题缺乏启发性。如果教师把问题改成:“祥林嫂是穷死的吗?”“她是怎么死的呢?”“到底是谁害死了她?”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找准答案,学生们就会认真地研读课文了。我们此时,便可以顺势引导学生认识课文的内涵,解决课文的教学难点。学生目标明确,根据问题一步步回答,自然也就把握了文章主旨,同时,学生也不会觉得老师的提问索然无味。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地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在教学活动中,深入研究材料,抓住问题的突破口,故意给学生设障,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冲突”,提高思想深度,使能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掌握文本。
如:在教学《离骚》时,笔者设计这样的问题:“屈原喜欢以香草美人作比喻的,而‘离骚’是遭遇忧愁的意思,这和他一向的性格文风好像是矛盾的,同学们又是如何理解的呢?”问题提出后,学生自然而然就去深入地理解文章,进而去主动地探究人物背景了,从而对《离骚》有了更为深入的解读。
总之,阅读是要带着问题去读的,心中无疑,读书便没有了进展。有问题,有怀疑,才能激发兴趣,才能去思考,思考是学习的源泉,是知识的钥匙,是智慧沟通的桥梁。教师设置适当的有价值的提问,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真正在问中求得学问。
(作者单位:江苏省清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