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材的口语交际训练)中,教材安排了很多与“动手操作”相关的训练内容,如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的“有趣的游戏”、“画秋天”、“我的小制作”等等。由于这类训练课是以“动手”为基础的,教师的注意力或者着眼点往往在“过程”的完整或者“结果”的精美上,因此很容易将课上成活动课或者美术课,而忽视语文之根本。下面,我就自己曾经听的一节公开课做一些回顾,进行课后反思。
【案例】“做贺卡”(二年级)
一、导入
教师借助多媒体导入新课。
二、认识贺卡
1、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
教师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包括收集的贺卡及准备的相关工具等。学生出示自己收集到的贺卡的样品和准备的硬纸片、彩笔等,部分学生非常踊跃地介绍了自己收集的过程。
2、初步认识、了解贺卡的作用
教师以“你或者父母一般在什么时候会收到或者看到贺卡”,了解到贺卡不管是纸质的还是电子的,均由“卡”和“贺词”组成。
3、明确本次训练的目的
三、制作贺卡
想一想:做贺卡时我们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学生思考后进行陈述,教师再作必要的归纳。
你想设计怎样的贺卡,为什么?
学生的发言非常积极,热情很高。
学生独立制作贺卡,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说贺卡
1、同桌互评
主要是相互介绍一下各自制作的过程,包括为什么设计成这样的等。
2、小组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制作过程等,同时对小组成员中做的比较有特色的贺卡进行简要的评议。
3、全班评
学生分小组上台展示各自的成果,师生共同进行详细的点评。
五、适度拓展
教师以多媒体呈现的方式,从形式到内容向学生介绍电子贺卡,重点介绍了电子贺卡的特点、传输形式、制作方法等等。
六、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进行小结,即总结收获又总结学法,同时解决学习过程中遗留的问题。
【反思】
从这节课的总体上来看,这节课可谓精彩叠出,学生的兴趣极高,其作品丰富多彩、个性突出。但是,我自己认为:从单一的动手操作课或美术课来说,用“精彩”来概括这节课恰如其分,但从语文的角度来评价,这节课忘“根”忽“本”现象较突出,其“精彩”有些“错位”了。
首先,我认为作为口语交际课,要“说”贯始终。从学生介绍收集的材料开始到最后的成果评价,多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说”。“说”才是这节课的根本——至于作品(结果)的精美与否,则在其次。学生只要做了、动手了,就有话可说,说收获、说不足都行。
其次,作为口语交际课,要“说”有思路。怎样训练学生“说”呢?我认为,开启学生的思路很重要。比如:“你想给收贺卡的人(爸爸或者妈妈)写点什么?”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多给学生搭几座桥(不同形式的),启发、引导学生:除了常规的问候外,还要说出“最想说的话”。必要时,教师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来进行引导。教师可以“圈”住学生的思维(给学生一个表达的范围),但绝不可“牵”住学生的思维。总之,口语交际课切忌“千人一语”。
再次,作为口语交际课,要“说”有规范。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仅有“说”是不够的,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说规范,继而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针对低年级学生,其“规范”主要体现在“声音洪亮普通话,听要认真少打岔。神情专注情自若,说抓要点语练达”,以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思考、表达的好习惯,从而提高交际质量。
【案例】“做贺卡”(二年级)
一、导入
教师借助多媒体导入新课。
二、认识贺卡
1、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
教师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包括收集的贺卡及准备的相关工具等。学生出示自己收集到的贺卡的样品和准备的硬纸片、彩笔等,部分学生非常踊跃地介绍了自己收集的过程。
2、初步认识、了解贺卡的作用
教师以“你或者父母一般在什么时候会收到或者看到贺卡”,了解到贺卡不管是纸质的还是电子的,均由“卡”和“贺词”组成。
3、明确本次训练的目的
三、制作贺卡
想一想:做贺卡时我们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学生思考后进行陈述,教师再作必要的归纳。
你想设计怎样的贺卡,为什么?
学生的发言非常积极,热情很高。
学生独立制作贺卡,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说贺卡
1、同桌互评
主要是相互介绍一下各自制作的过程,包括为什么设计成这样的等。
2、小组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制作过程等,同时对小组成员中做的比较有特色的贺卡进行简要的评议。
3、全班评
学生分小组上台展示各自的成果,师生共同进行详细的点评。
五、适度拓展
教师以多媒体呈现的方式,从形式到内容向学生介绍电子贺卡,重点介绍了电子贺卡的特点、传输形式、制作方法等等。
六、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进行小结,即总结收获又总结学法,同时解决学习过程中遗留的问题。
【反思】
从这节课的总体上来看,这节课可谓精彩叠出,学生的兴趣极高,其作品丰富多彩、个性突出。但是,我自己认为:从单一的动手操作课或美术课来说,用“精彩”来概括这节课恰如其分,但从语文的角度来评价,这节课忘“根”忽“本”现象较突出,其“精彩”有些“错位”了。
首先,我认为作为口语交际课,要“说”贯始终。从学生介绍收集的材料开始到最后的成果评价,多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说”。“说”才是这节课的根本——至于作品(结果)的精美与否,则在其次。学生只要做了、动手了,就有话可说,说收获、说不足都行。
其次,作为口语交际课,要“说”有思路。怎样训练学生“说”呢?我认为,开启学生的思路很重要。比如:“你想给收贺卡的人(爸爸或者妈妈)写点什么?”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多给学生搭几座桥(不同形式的),启发、引导学生:除了常规的问候外,还要说出“最想说的话”。必要时,教师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来进行引导。教师可以“圈”住学生的思维(给学生一个表达的范围),但绝不可“牵”住学生的思维。总之,口语交际课切忌“千人一语”。
再次,作为口语交际课,要“说”有规范。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仅有“说”是不够的,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说规范,继而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针对低年级学生,其“规范”主要体现在“声音洪亮普通话,听要认真少打岔。神情专注情自若,说抓要点语练达”,以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思考、表达的好习惯,从而提高交际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