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经济建设在迅猛发展的同时,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问题。在此背景下,党和国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和谐社会由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所组成,其核心是人自身的和谐。本文以审美教育对人内心世界的独特教化作用为视角,探讨了审美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以期引起社会尤其是教育界对审美教育重要性的广泛共鸣。
关键词:审美教育;美学;和谐社会。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总结前一个阶段社会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当前的社会发展新形势,中共中央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这些新目标和新理念的提出意味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略有了新的转变,由过去的单纯注重经济发展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转变。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社会,和谐社会的直接表现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社会结构之间的和谐相处,它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互为前提、互相促进的关系。因此,和谐社会是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相互作用形成的社会协调状态,和谐社会的实现需要人类社会在各个方面长期艰苦努力。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一面的审美教育理应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本文认为实施审美教育是促进现代社会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途径之一。社会成员素质的不断提高,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美育"这一概念最早由18世纪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提出。审美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育是人的完善,美育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向导,美育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有着精神教化的作用,美育是人格完善的必由之路。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人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在教育史上,古希腊对人的培养注重德、智、体,也注重美,要求"身心既美且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音乐有潜移默化、美化心灵的作用,主张把文学和音乐作为教育的基础。文艺复兴时期许多人文主义思想家、教育家都很重视美育,要求儿童学习音乐,提倡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学习。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把文学艺术作为宣传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席勒还发表了《美感教育书简》。十九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设立了许多美术馆、工艺馆及艺术院校。我国历来也重视美育教育。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特别重视与美育相关的"礼""乐"之教,宣传"兴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思想。近代的王国维、蔡元培等开始明确提出了重视美育的主张……在科学文化突飞猛进的今天,审美教育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就更有它的特殊意义了。守护和谐家园,培育和谐精神是时代赋予审美教育的历史使命。这是审美教育的内在特点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诉求决定的。
一﹑审美教育的内在特点
首先,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这是审美教育与其他教育最主要的区别之一。审美教育主要的不是通过抽象的说理来作用于人们的理智,而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所蕴含的情感力量来吸引人、教育人,使人在美的享受中得到情感上的潜移默化、精神上的浓郁熏陶。德国美学家席勒在西方传统哲学关于人的心理结构知、情、意的理解和康德三大批判基础上,提出了对"情"这一心理内容所展开的教育。而情的教育之所以被席勒归属于美的教育,认为它需要凭借美的力量来达到和实现,是由于美感虽然与利欲感和理智感一样都属于情的领域,但又与它们有显著的不同。美感是一种不为利欲和理智所强制而产生的自由的精神愉快,所以最有助于情感的陶冶。而情感的陶冶对人来说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情感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力量源泉,而且还由于人的心理结构是一个整体,在知、情、意三者之间,任何一种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其他两者,导致人格的改变。另一方面,人的情感是由动物的情欲发展演变过来的,它多少还保留着动物原始情欲的自私性和粗野性,所以必须加以节制和引导。对于带有本能性质的情感,一味的禁止和强制都不会取得好的效果。而审美凭借自身的自由愉快所产生的美好情感,可以把情欲那原有的自私性和粗野性加以净化、陶冶,使之上升到一种纯净、高尚和自由的境界。
其次,审美教育也是一种超功利的自由精神教育活动。因为审美活动不涉及利害计较,不是欲念的满足,审美对象只以它的形式而不是以它的存在来产生美感。人在审美境界中,摆脱了物质的欲求和功利的束缚,实现精神的自由和解放,就是说人在审美活动中,只是对对象的形式和形象进行欣赏,主体的精神、情感完全摆脱了功名利禄的束缚而进入一个自由的天地,这是一个纯洁高尚的精神世界,使人摆脱现实生活中的利害关系,寻求一块精神绿洲,享受心灵的自由,得到精神的慰籍。
当然,审美教育的超功利又不是绝对的无功利,而是脱离眼前的直接的功利价值,获得更大和更远的社会利益。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与个人的素质是密切相关的,而个人素质的提高与个人的精神境界有着根本的联系,美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个人的精神境界,使人成为审美的人。我们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在这个新的历史阶段,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不管是经济领域中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还是文化观念领域里大众审美倾向的舒适化和世俗化,这一切的变化无不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和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旧的思想受到了严重的考验,难以继续维持自己的主导地位,而新的思想却未完全生成和巩固,这就导致了大众在新时期心灵上和精神上的彷徨和迷失,内心的平衡被打破,道德滑坡现象屡见不鲜。人们在普遍感到物质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精神和内心却日见空虚,无聊乏味。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也越来越少。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审美教育的任务是让人们形成科学的审美观。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审美观是人们对美和丑的根本看法,它是一个人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审美观。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形成没有情感上的保证是很难完成的,如果一个社会中的人,彼此之间在情感上有非常大的裂痕,就不可能有人和人之间的正常交流和沟通,更不用说去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没有良好人际关系的社会也不可能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审美教育的情感教育和非功利教育特点,规定了审美教育是提升人的精神世界或内在灵魂的自由和谐的教育,而人的精神境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无论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是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都离不开人的内在精神的和谐。
二﹑审美教育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是人,归宿也是人,它需要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多层面、多方位的和谐,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做保证。同时,和谐社会又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全面进步的必然结果。在实现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中,人内心世界的和谐是实现其他和谐的前提和基础。而美育是培育人的和谐精神的教育,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是人格完善的必由之路。从1973年开始,席勒在给一位丹麦王写的二十七篇《美育书简》中,正式把美育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加以研究。席勒认为"从感觉的受动状态到思维和意志的能动状态的转变,只有通过审美自由的中间状态才能完成。总之,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的途径"。席勒对于美育问题的论述,无论在美学史上,还是在教育史上都有划时代的意义。
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效率,同时也会产生一些负面问题。社会处于转型期,腐败问题没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富差距的拉大,生活节奏的加快等,致使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等领域出现了许多问题。审美教育对于沉溺在功利世界、金钱世界而无法自拔的人来说是一剂精神良药。它具有强大的感情净化功能,美育是连接情感和理智两大因素的中介,它以人们认为美的事物为诱导,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作用于人的意识,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积累,慢慢从直觉转化为理性因素,渐渐发展到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使人的人格得到极大的升华,这是美作用于人的非理性因素所产生的效果。它可以转化为自觉的意识,从而充分挖掘出潜在的主体意识,使人完成从不自觉到自觉的选择,这是美育的独到价值所在。
如上所述,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和非功利的教育活动,是培育人的内心世界和谐精神的教育,是塑造人格健全、境界自由、精神高尚的人的教育。而人内心世界的和谐是实现所有和谐的基础和核心。
三﹑审美教育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当今科技日新月异,人们认识、征服自然的能力在不断提高,但是一个新的问题却出现了,这就是威胁人们生存的生态问题。生态危机和生态平衡问题日益突出,这是个全球性的问题,追根究底地说,与其说是天灾,不如说是人祸,是以天灾形式表现的人祸,是人类的欲望在大自然面前的无所顾及、肆意贪婪带来的苦果,是对大自然和谐的无视与破坏而导致的危机。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们不要得意于征服大自然的胜利,每一次这样的胜利都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的。人类在改造自然、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为自己远离自然、与自然分裂而付出代价、遭受痛苦。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对自然的合理利用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但人类无视或漠视自然的存在,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简单理解为除了占有还是占有,得意于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对自然过度的开采利用和肆意践踏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土地越来越贫瘠,天空弥漫着烟雾,河流充满着污染,沙尘袭击着城市,生态失去了原有的平衡等等,导致人与自然的分裂和对立状态越来越严重,甚至构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重威胁。
胡锦涛同志曾提出: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很难实现的。近几年来,各种自然灾害和传染性疾病的高频发生正是这种破坏大自然平衡的报复的表现。所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当前人类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同时,在现代化高速推进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难度日益增大,既要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又要不破坏自然环境,既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又要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两者兼顾均衡发展的空间在缩小,压力在加大。正是因为这样,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越发显得紧迫和必要。而一个具有审美心胸的人,一个经过美的熏陶的人,一个能感悟美的人,他会去关注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的美,会深刻地感受到大自然中的一花一草、飞禽走兽、山川河流无不给人以美的体验,感悟大自然的美,才能把大自然和人类社会视为一个统一体。于是,我们今天面对这些残酷的灾难,就不得不去深思,不得不去反省,不得不去改变我们的观念。
人与自然的对立、分裂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人失去了对自然的亲和力。审美教育能够帮助人们找回对自然的亲和力,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审美的眼光去审视大自然,大自然不再是单调、枯燥、乏味的"原材料",而是富有生命情调的审美对象。长期处于与自然隔离状态的日益机械的现代人,尤其需要回归大自然,从自然的美景中获得开阔畅快的心胸和超脱自由的精神,进入那种与自然万物浑然一体的和谐境界。正是在这种深入自然,渗透自然,与自然同化的心灵愉悦之中,体味天人合一的境界。"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在对待自然与人类关系时的一种基本思路。中国古代文化历来将人生的最高境界视为与天地自然地合为一体。中国传统文化和美育思想,从人与自然的亲和中去思考问题,充分肯定了自然美的审美价值,强调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审美教育注重自然美的美育功能,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今天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其说为了保护自然和生态的平衡,不如说是在保护我们的子孙后代,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但是自然为人类提供的资源并不都是可再生的,人类需求的增长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必须相适应。我们必须提高资源利用率,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普及,需要开发利用审美教育中内涵丰富的精神资源,把环保教育镶嵌在审美教育中,在审美教育中涵养教化人们自觉自律地保护、关爱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为范式。这对于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席勒: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
[3]王小舒:审美艺术教育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4]伍春霖大学美育,高教出版社,1997。
关键词:审美教育;美学;和谐社会。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总结前一个阶段社会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当前的社会发展新形势,中共中央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这些新目标和新理念的提出意味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略有了新的转变,由过去的单纯注重经济发展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转变。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社会,和谐社会的直接表现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社会结构之间的和谐相处,它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互为前提、互相促进的关系。因此,和谐社会是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相互作用形成的社会协调状态,和谐社会的实现需要人类社会在各个方面长期艰苦努力。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一面的审美教育理应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本文认为实施审美教育是促进现代社会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途径之一。社会成员素质的不断提高,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美育"这一概念最早由18世纪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提出。审美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育是人的完善,美育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向导,美育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有着精神教化的作用,美育是人格完善的必由之路。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人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在教育史上,古希腊对人的培养注重德、智、体,也注重美,要求"身心既美且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音乐有潜移默化、美化心灵的作用,主张把文学和音乐作为教育的基础。文艺复兴时期许多人文主义思想家、教育家都很重视美育,要求儿童学习音乐,提倡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学习。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把文学艺术作为宣传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席勒还发表了《美感教育书简》。十九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设立了许多美术馆、工艺馆及艺术院校。我国历来也重视美育教育。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特别重视与美育相关的"礼""乐"之教,宣传"兴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思想。近代的王国维、蔡元培等开始明确提出了重视美育的主张……在科学文化突飞猛进的今天,审美教育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就更有它的特殊意义了。守护和谐家园,培育和谐精神是时代赋予审美教育的历史使命。这是审美教育的内在特点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诉求决定的。
一﹑审美教育的内在特点
首先,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这是审美教育与其他教育最主要的区别之一。审美教育主要的不是通过抽象的说理来作用于人们的理智,而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所蕴含的情感力量来吸引人、教育人,使人在美的享受中得到情感上的潜移默化、精神上的浓郁熏陶。德国美学家席勒在西方传统哲学关于人的心理结构知、情、意的理解和康德三大批判基础上,提出了对"情"这一心理内容所展开的教育。而情的教育之所以被席勒归属于美的教育,认为它需要凭借美的力量来达到和实现,是由于美感虽然与利欲感和理智感一样都属于情的领域,但又与它们有显著的不同。美感是一种不为利欲和理智所强制而产生的自由的精神愉快,所以最有助于情感的陶冶。而情感的陶冶对人来说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情感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力量源泉,而且还由于人的心理结构是一个整体,在知、情、意三者之间,任何一种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其他两者,导致人格的改变。另一方面,人的情感是由动物的情欲发展演变过来的,它多少还保留着动物原始情欲的自私性和粗野性,所以必须加以节制和引导。对于带有本能性质的情感,一味的禁止和强制都不会取得好的效果。而审美凭借自身的自由愉快所产生的美好情感,可以把情欲那原有的自私性和粗野性加以净化、陶冶,使之上升到一种纯净、高尚和自由的境界。
其次,审美教育也是一种超功利的自由精神教育活动。因为审美活动不涉及利害计较,不是欲念的满足,审美对象只以它的形式而不是以它的存在来产生美感。人在审美境界中,摆脱了物质的欲求和功利的束缚,实现精神的自由和解放,就是说人在审美活动中,只是对对象的形式和形象进行欣赏,主体的精神、情感完全摆脱了功名利禄的束缚而进入一个自由的天地,这是一个纯洁高尚的精神世界,使人摆脱现实生活中的利害关系,寻求一块精神绿洲,享受心灵的自由,得到精神的慰籍。
当然,审美教育的超功利又不是绝对的无功利,而是脱离眼前的直接的功利价值,获得更大和更远的社会利益。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与个人的素质是密切相关的,而个人素质的提高与个人的精神境界有着根本的联系,美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个人的精神境界,使人成为审美的人。我们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在这个新的历史阶段,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不管是经济领域中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还是文化观念领域里大众审美倾向的舒适化和世俗化,这一切的变化无不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和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旧的思想受到了严重的考验,难以继续维持自己的主导地位,而新的思想却未完全生成和巩固,这就导致了大众在新时期心灵上和精神上的彷徨和迷失,内心的平衡被打破,道德滑坡现象屡见不鲜。人们在普遍感到物质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精神和内心却日见空虚,无聊乏味。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也越来越少。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审美教育的任务是让人们形成科学的审美观。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审美观是人们对美和丑的根本看法,它是一个人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审美观。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形成没有情感上的保证是很难完成的,如果一个社会中的人,彼此之间在情感上有非常大的裂痕,就不可能有人和人之间的正常交流和沟通,更不用说去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没有良好人际关系的社会也不可能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审美教育的情感教育和非功利教育特点,规定了审美教育是提升人的精神世界或内在灵魂的自由和谐的教育,而人的精神境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无论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是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都离不开人的内在精神的和谐。
二﹑审美教育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是人,归宿也是人,它需要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多层面、多方位的和谐,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做保证。同时,和谐社会又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全面进步的必然结果。在实现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中,人内心世界的和谐是实现其他和谐的前提和基础。而美育是培育人的和谐精神的教育,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是人格完善的必由之路。从1973年开始,席勒在给一位丹麦王写的二十七篇《美育书简》中,正式把美育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加以研究。席勒认为"从感觉的受动状态到思维和意志的能动状态的转变,只有通过审美自由的中间状态才能完成。总之,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的途径"。席勒对于美育问题的论述,无论在美学史上,还是在教育史上都有划时代的意义。
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效率,同时也会产生一些负面问题。社会处于转型期,腐败问题没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富差距的拉大,生活节奏的加快等,致使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等领域出现了许多问题。审美教育对于沉溺在功利世界、金钱世界而无法自拔的人来说是一剂精神良药。它具有强大的感情净化功能,美育是连接情感和理智两大因素的中介,它以人们认为美的事物为诱导,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作用于人的意识,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积累,慢慢从直觉转化为理性因素,渐渐发展到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使人的人格得到极大的升华,这是美作用于人的非理性因素所产生的效果。它可以转化为自觉的意识,从而充分挖掘出潜在的主体意识,使人完成从不自觉到自觉的选择,这是美育的独到价值所在。
如上所述,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和非功利的教育活动,是培育人的内心世界和谐精神的教育,是塑造人格健全、境界自由、精神高尚的人的教育。而人内心世界的和谐是实现所有和谐的基础和核心。
三﹑审美教育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当今科技日新月异,人们认识、征服自然的能力在不断提高,但是一个新的问题却出现了,这就是威胁人们生存的生态问题。生态危机和生态平衡问题日益突出,这是个全球性的问题,追根究底地说,与其说是天灾,不如说是人祸,是以天灾形式表现的人祸,是人类的欲望在大自然面前的无所顾及、肆意贪婪带来的苦果,是对大自然和谐的无视与破坏而导致的危机。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们不要得意于征服大自然的胜利,每一次这样的胜利都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的。人类在改造自然、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为自己远离自然、与自然分裂而付出代价、遭受痛苦。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对自然的合理利用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但人类无视或漠视自然的存在,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简单理解为除了占有还是占有,得意于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对自然过度的开采利用和肆意践踏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土地越来越贫瘠,天空弥漫着烟雾,河流充满着污染,沙尘袭击着城市,生态失去了原有的平衡等等,导致人与自然的分裂和对立状态越来越严重,甚至构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重威胁。
胡锦涛同志曾提出: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很难实现的。近几年来,各种自然灾害和传染性疾病的高频发生正是这种破坏大自然平衡的报复的表现。所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当前人类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同时,在现代化高速推进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难度日益增大,既要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又要不破坏自然环境,既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又要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两者兼顾均衡发展的空间在缩小,压力在加大。正是因为这样,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越发显得紧迫和必要。而一个具有审美心胸的人,一个经过美的熏陶的人,一个能感悟美的人,他会去关注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的美,会深刻地感受到大自然中的一花一草、飞禽走兽、山川河流无不给人以美的体验,感悟大自然的美,才能把大自然和人类社会视为一个统一体。于是,我们今天面对这些残酷的灾难,就不得不去深思,不得不去反省,不得不去改变我们的观念。
人与自然的对立、分裂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人失去了对自然的亲和力。审美教育能够帮助人们找回对自然的亲和力,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审美的眼光去审视大自然,大自然不再是单调、枯燥、乏味的"原材料",而是富有生命情调的审美对象。长期处于与自然隔离状态的日益机械的现代人,尤其需要回归大自然,从自然的美景中获得开阔畅快的心胸和超脱自由的精神,进入那种与自然万物浑然一体的和谐境界。正是在这种深入自然,渗透自然,与自然同化的心灵愉悦之中,体味天人合一的境界。"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在对待自然与人类关系时的一种基本思路。中国古代文化历来将人生的最高境界视为与天地自然地合为一体。中国传统文化和美育思想,从人与自然的亲和中去思考问题,充分肯定了自然美的审美价值,强调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审美教育注重自然美的美育功能,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今天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其说为了保护自然和生态的平衡,不如说是在保护我们的子孙后代,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但是自然为人类提供的资源并不都是可再生的,人类需求的增长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必须相适应。我们必须提高资源利用率,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普及,需要开发利用审美教育中内涵丰富的精神资源,把环保教育镶嵌在审美教育中,在审美教育中涵养教化人们自觉自律地保护、关爱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为范式。这对于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席勒: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
[3]王小舒:审美艺术教育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4]伍春霖大学美育,高教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