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本文就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不稳定股骨颈骨折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不稳定股骨颈骨折患者84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围术期观察指标,并发症发生几率,疼痛评分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术期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及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不稳定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有效果改善了患者的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不稳定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半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效果
我院对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84例不稳定性股骨胫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期间分别予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及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取得了不同的手术治疗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骨科自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接诊的不稳定股骨颈骨折患者84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均符合不稳定股骨颈骨折的诊断标准[1],经CT检查和骨与关节MRI检查影像学辅助检查均已证实确诊。采用单双号法将本组的84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观察组共有25例男性患者和17例女性患者;最低年龄65岁,最高年龄87岁,平均年龄为(75.2±7.5)岁。对照组共有23例男性患者和19例女性患者;最低年龄62岁,最高年龄86岁,平均年龄为(72.5±5.7)岁。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病情程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针对观察组的42例患者,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前,麻醉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处理,帮助和指导患者取侧卧位。选择髋关节后脱位处后外侧做切口入路,将髋关节关节囊充分暴露后,将股骨头脱出,行股骨颈截骨处理,将病灶处相关组织及骨刺予以彻底清除后,将髋臼后下部充分显露后,采用髋臼锉 对髋臼后下部的软骨面 进行磨削直至有新鲜出血的软骨下骨床后停止[2],植入术前选定好的骨水泥固定假体,同时采用螺钉对假体进行加固处理。针对对照组的42例患者,均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操作相同,在同样的情况下将骨水泥型双击人工骨股骨头假体植入后,确定复位成功后,对固定情况进行观察,待未发现脱位现象后,对伤口进行反复的冲洗和止血处理,留置导流管,依次缝合切口,术毕。
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在医生的嘱咐下,积极的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和护理,结合患者的实际恢复程度,指导患者进行关节功能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等围术期观察指标进行详细的观察和统计。对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同时,采用模糊数字评分法[3]及髋关节评分标准[4]对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及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评定和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实验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的差异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对比
据统计,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与接受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对比
据统计,观察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及髋关节评分对比
据统计,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与髋关节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3。
3 讨论
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股骨颈脆弱不稳定,因此成为不稳定股骨颈骨折的高发人群[5]。手术治疗作为临床治疗不稳定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式。主要以全髋关节置换术及半髋关节置换术为主。结合本次研究课题所得的相关数据,与42例接受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相比,42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等围术期指标明显更优,术后肺部感染、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明显偏低,术后疼痛评分明显偏低,术后髋关节评分明显偏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因此,笔者认为:半髋关节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上均具有较好的效果,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更具有优越性,有效改善了患者的髋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及功能障碍等症状,提高了降低了手术治疗的风险,显著控制了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减轻了患者疼痛,改善了患者的关节功能,全髋关节置换术为临床治疗不稳定股骨颈骨折损害提供了有效的方式,值得在臨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韦文灿,郭景理.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J].当代医学,2013,20(25):224-225.
[2]王海东,张玉良,裴斐,周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分析[A].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30年庆典暨2011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西安:西安财经电子大学,2011:372-373.
[3]王晓凯,王可良,张志成,周猛,胡力丰.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疗效对比的Meta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14(23):196-197.
[4]廖劲松,李星海,刘松,李晓华,熊伟.4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对比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27(32):236-237.
[5]廖亮,赵劲民,苏伟,沙轲,丁晓飞.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22(27):436-437.
[6]张宇轩,曹力,阿德力·阿不都热西提,汪洋.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比较[J].医学综述,2014,16(33):142-143.
关键词:不稳定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半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效果
我院对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84例不稳定性股骨胫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期间分别予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及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取得了不同的手术治疗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骨科自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接诊的不稳定股骨颈骨折患者84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均符合不稳定股骨颈骨折的诊断标准[1],经CT检查和骨与关节MRI检查影像学辅助检查均已证实确诊。采用单双号法将本组的84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观察组共有25例男性患者和17例女性患者;最低年龄65岁,最高年龄87岁,平均年龄为(75.2±7.5)岁。对照组共有23例男性患者和19例女性患者;最低年龄62岁,最高年龄86岁,平均年龄为(72.5±5.7)岁。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病情程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针对观察组的42例患者,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前,麻醉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处理,帮助和指导患者取侧卧位。选择髋关节后脱位处后外侧做切口入路,将髋关节关节囊充分暴露后,将股骨头脱出,行股骨颈截骨处理,将病灶处相关组织及骨刺予以彻底清除后,将髋臼后下部充分显露后,采用髋臼锉 对髋臼后下部的软骨面 进行磨削直至有新鲜出血的软骨下骨床后停止[2],植入术前选定好的骨水泥固定假体,同时采用螺钉对假体进行加固处理。针对对照组的42例患者,均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操作相同,在同样的情况下将骨水泥型双击人工骨股骨头假体植入后,确定复位成功后,对固定情况进行观察,待未发现脱位现象后,对伤口进行反复的冲洗和止血处理,留置导流管,依次缝合切口,术毕。
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在医生的嘱咐下,积极的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和护理,结合患者的实际恢复程度,指导患者进行关节功能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等围术期观察指标进行详细的观察和统计。对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同时,采用模糊数字评分法[3]及髋关节评分标准[4]对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及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评定和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实验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的差异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对比
据统计,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与接受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对比
据统计,观察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及髋关节评分对比
据统计,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与髋关节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3。
3 讨论
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股骨颈脆弱不稳定,因此成为不稳定股骨颈骨折的高发人群[5]。手术治疗作为临床治疗不稳定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式。主要以全髋关节置换术及半髋关节置换术为主。结合本次研究课题所得的相关数据,与42例接受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相比,42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等围术期指标明显更优,术后肺部感染、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明显偏低,术后疼痛评分明显偏低,术后髋关节评分明显偏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因此,笔者认为:半髋关节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上均具有较好的效果,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更具有优越性,有效改善了患者的髋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及功能障碍等症状,提高了降低了手术治疗的风险,显著控制了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减轻了患者疼痛,改善了患者的关节功能,全髋关节置换术为临床治疗不稳定股骨颈骨折损害提供了有效的方式,值得在臨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韦文灿,郭景理.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J].当代医学,2013,20(25):224-225.
[2]王海东,张玉良,裴斐,周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分析[A].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30年庆典暨2011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西安:西安财经电子大学,2011:372-373.
[3]王晓凯,王可良,张志成,周猛,胡力丰.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疗效对比的Meta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14(23):196-197.
[4]廖劲松,李星海,刘松,李晓华,熊伟.4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对比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27(32):236-237.
[5]廖亮,赵劲民,苏伟,沙轲,丁晓飞.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22(27):436-437.
[6]张宇轩,曹力,阿德力·阿不都热西提,汪洋.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比较[J].医学综述,2014,16(33):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