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何时开始,我对寻常的世界充满好奇;从何时开始,如此的疑问层出不穷:“我是谁?从哪儿来,又要到哪儿去?”从何时开始,总有那么一个词,它迷离游走在师长同窗的口舌之间;从何时开始,它总是在字里行间,在追问和质疑中,屡屡呼之欲出;从何时开始,我自以为洞见它就是哲学。
还是懵懂的小孩时,我便鼓足勇气追问:“什么是哲学?”周遭的眼神中或多或少地藏匿着古怪与嘲讽。我深知:其实他们也并不太懂。我曾行走在大街小巷,寻觅着哲学大厦,企图进入其中,一探哲学的究竟。可最终,正如你所想,只是徒劳一场。因为街道上哲学大厦并不多见,尽管金融大厦等早已屡见不鲜。
由此看来,在回答哲学“是什么”之前,人们还得明白其“在哪里”。隐隐约约间,我从系列主题讲座与哲学文本中瞥见些许哲学的残影。可我不禁困惑:“为什么哲学不能像金融学等其他学科那样显性地融入巷语,为大多数人所察觉?”“是什么使得课堂或小范围的谈论成为哲学仅存的领地,而不能走向广场,更谈不上走向市场。”
就我个人而言,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我的哲学启蒙中渐显清晰。哲学,并不是虚无缥缈,高到不能谈的地步,更不是凭空产生。正如苏格拉底说哲学是认识你自己,柏拉图说哲学是灵魂的转向,亚里士多德说哲学产生于惊讶。在没有其他科学之前,哲学是人类认识外界唯一的工具,人们通过直观感知外界,借助哲学认识并改造外界,以哲学的方式明确探讨和定义直观的感性材料,并加工为概念,形成科学。于是,不同科学在由哲学衍生而来的各种基础性概念上诞生,哲学也退出了该领域。科学与人类的直观有着天然的亲和力,于是人们忘记了哲学,只知道科学,只有当科学面对其自身领域的无知,或者科学追问其自身的由来和未来的命运时,人们才会想起哲学。正如德国哲学家摩里兹·石里克所言:“哲学就是那种确定或发现命题意义的活动。哲学使命题得到澄清,科学使命题得到证实。科学研究的是命题的真理性,哲学研究的是命题的真正意义。科学的内容、灵魂和精神当然离不开它的命题的真正意义。因此,哲学的授义活动是一切科学知识的开端和归宿。”我们不能说哲学是一门高贵的学科,但必须承认哲学具有尊严的事实。我终究意识到,哲学是一种“守夜人”的存在,彰显着暗处的活力。它需要的是在沉默中反思,在沉默中绝望,在沉默中复苏。所以,哲学并不像金融学等学科这般稀松平常,这般与世俗息息相关。哲学不能算为芸芸众生所必需,却是人类文明万古长存所须有。
历史绵延,时光荏苒,不计其数的哲学家前仆后继,在岁月的长河里稍纵即逝。这些伟大的人物为了窥见世界,为了人类自身的真理,身体力行地构建了属于其时代的哲学。我无数次地仰慕于古希腊哲学的睿智,无数次地醉心于老庄哲学的超脱,无数次地困惑于西方古典哲学的晦涩,无数次地见证一代复一代的变革与重来。从古至今,哲学家所开创的哲学,都是以不同的方式来“拨云见日”,正如哲学在缔造科学之前从纷杂的直观经验中“拨云见日”那样。以前,他们拨开“直观经验”纷杂的“云”以见“概念”的“日”;如今,他们以自己开创的哲学,拨开“亘古的哲学问题”所散乱的“云”,以见什么样的“日”呢?这最终的“日”,在我看来有着不同的答案,于庄子而言为“真知”,于笛卡尔而言为“阿基米德点”,于泰勒斯而言为“活火”。尽管有往复更替的伟大哲学家妄图给这最终的“日”一个绝对的终极回答,可哲学家各自的“拨云见日”总是难以做到“绝对”“无限”“确定”等与人类自身“相对”“有限”“不确定”特点截然相反的地步与境界,最后这最终的“日”便成一头人类难以驯服的野兽。
在哲学文本的阅读中,兴许有时候,说了的反不及没说的重要,语言所指称的对象与趋向往往代替语言本身成为阅读重点。然而,道理是这样讲,问题依旧还在:“人能否完全认识世界?哲学能否探寻到这一最终的‘日’的全部?”正如柏拉图对认知的诘难那样,如果这一最终的“日”属于“不知道”范畴,那是否就没有可能了呢?可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们又如何区分什么知道,什么不知道,即知道与不知道的界限何在呢?马克思有言:“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要想明白知道与不知道的界限所在,人们只有通过不断探寻才可得以验证。倘若这一最后的“日”属于“知道”范畴,只是当下我们暂时不知而已,那便完全可以采取庄子的态度,“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在“知”的范畴里,以有知触及无知,最后完全抵达所有我们能够知道的。可是,倘若这一最后的“日”果真属于“不知道”范畴呢?
且不论我们如何验证它果真属于“不知道”范畴,我们追求这一最后的“日”,追求“真知”,追求“阿基米德点”,追求“活火”,抑或追求真理,是否就毫无意义呢?或者更有甚者,真理是否根本不存在,根本无所谓“知道”与“不知道”呢?
首先,哲学追求真理的意义并不只在于追求真理本身,也不只在于构建时代哲学本身。黑格尔有段精彩的论述:“哲学开端所采取的直接的观点,必须在哲学体系的发挥的过程里,转变成为终点,亦即成为最后的结论。当哲学达到这个终点时,也就是哲学重新达到其起点而回归到它自身之时。”过程即目的,追求真理的意义并不只在于层层上升而得到的真理本身,也在于不断回归的过程。就像学生习得知识时刷题巩固的过程,并不只在于掌握具体知识,更在于过程中获得能力与思维。
其次,真理的存在问题,并不只是一个是与否的问题,更是一个需要的问题。哲学上讲真理存在,世界有其本质,出发点并不是对是否这一事实的简单陈述,而是因为对于真理存在的需要。我不知道真理是否存在,也不知道真理存在何处。我只知道,人们需要真理,世界也需要有其本质。正如基督徒相信上帝存在出于信仰的需要,哲学家笃信真理存在也正出于哲学的需要。我们所耳闻目睹的是,通过对上帝的信仰,不少人在贫困与痛苦中坚强生存;通过对上帝的信仰,不少人在贪婪与诱惑前坚守本心;通过对上帝的信仰,不少人在彷徨与迷茫后重拾方向。诚然:“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追求真理从来不是每个人所必需,可哲学在研究世界本质、人类自身的路途上都需要真理的燈塔,而真理存在的意义已远远超过真理存在的事实。暂时性的对于真理的无奈并不意味真理的缺失。人类对真理的渴望从不曾因时间的安抚与绝望的扼杀而平息,恰恰相反,只会有无尽的生命,昼夜追逐,忍辱负重。正如《庄子·养生主》所谓:“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亚里士多德有言:“一个人不是以他属人的东西,而是以他自身中神性的东西,来过这样一种生活。”此时此地的我,仍只是,并将一直是一个苍老的小孩,隔着若有若无的云雾,仰望万古长青的参天林木,希冀心畔的宁静可以永存。面对哲学的古老,当下因为无知,我在其上指手画脚。而后因为有知的增加,我会逐渐变得懦弱与懒惰,最终平常得近乎庸俗。可也只有这样,我才能知晓哲学的所有伤痕;也只有这样,我才能享有自己的挣扎。哪怕支离破碎,哪怕形神俱灭,在高尚的人们落泪之余,我愿献给世界一份自己所了解的哲学。
(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
还是懵懂的小孩时,我便鼓足勇气追问:“什么是哲学?”周遭的眼神中或多或少地藏匿着古怪与嘲讽。我深知:其实他们也并不太懂。我曾行走在大街小巷,寻觅着哲学大厦,企图进入其中,一探哲学的究竟。可最终,正如你所想,只是徒劳一场。因为街道上哲学大厦并不多见,尽管金融大厦等早已屡见不鲜。
由此看来,在回答哲学“是什么”之前,人们还得明白其“在哪里”。隐隐约约间,我从系列主题讲座与哲学文本中瞥见些许哲学的残影。可我不禁困惑:“为什么哲学不能像金融学等其他学科那样显性地融入巷语,为大多数人所察觉?”“是什么使得课堂或小范围的谈论成为哲学仅存的领地,而不能走向广场,更谈不上走向市场。”
就我个人而言,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我的哲学启蒙中渐显清晰。哲学,并不是虚无缥缈,高到不能谈的地步,更不是凭空产生。正如苏格拉底说哲学是认识你自己,柏拉图说哲学是灵魂的转向,亚里士多德说哲学产生于惊讶。在没有其他科学之前,哲学是人类认识外界唯一的工具,人们通过直观感知外界,借助哲学认识并改造外界,以哲学的方式明确探讨和定义直观的感性材料,并加工为概念,形成科学。于是,不同科学在由哲学衍生而来的各种基础性概念上诞生,哲学也退出了该领域。科学与人类的直观有着天然的亲和力,于是人们忘记了哲学,只知道科学,只有当科学面对其自身领域的无知,或者科学追问其自身的由来和未来的命运时,人们才会想起哲学。正如德国哲学家摩里兹·石里克所言:“哲学就是那种确定或发现命题意义的活动。哲学使命题得到澄清,科学使命题得到证实。科学研究的是命题的真理性,哲学研究的是命题的真正意义。科学的内容、灵魂和精神当然离不开它的命题的真正意义。因此,哲学的授义活动是一切科学知识的开端和归宿。”我们不能说哲学是一门高贵的学科,但必须承认哲学具有尊严的事实。我终究意识到,哲学是一种“守夜人”的存在,彰显着暗处的活力。它需要的是在沉默中反思,在沉默中绝望,在沉默中复苏。所以,哲学并不像金融学等学科这般稀松平常,这般与世俗息息相关。哲学不能算为芸芸众生所必需,却是人类文明万古长存所须有。
历史绵延,时光荏苒,不计其数的哲学家前仆后继,在岁月的长河里稍纵即逝。这些伟大的人物为了窥见世界,为了人类自身的真理,身体力行地构建了属于其时代的哲学。我无数次地仰慕于古希腊哲学的睿智,无数次地醉心于老庄哲学的超脱,无数次地困惑于西方古典哲学的晦涩,无数次地见证一代复一代的变革与重来。从古至今,哲学家所开创的哲学,都是以不同的方式来“拨云见日”,正如哲学在缔造科学之前从纷杂的直观经验中“拨云见日”那样。以前,他们拨开“直观经验”纷杂的“云”以见“概念”的“日”;如今,他们以自己开创的哲学,拨开“亘古的哲学问题”所散乱的“云”,以见什么样的“日”呢?这最终的“日”,在我看来有着不同的答案,于庄子而言为“真知”,于笛卡尔而言为“阿基米德点”,于泰勒斯而言为“活火”。尽管有往复更替的伟大哲学家妄图给这最终的“日”一个绝对的终极回答,可哲学家各自的“拨云见日”总是难以做到“绝对”“无限”“确定”等与人类自身“相对”“有限”“不确定”特点截然相反的地步与境界,最后这最终的“日”便成一头人类难以驯服的野兽。
在哲学文本的阅读中,兴许有时候,说了的反不及没说的重要,语言所指称的对象与趋向往往代替语言本身成为阅读重点。然而,道理是这样讲,问题依旧还在:“人能否完全认识世界?哲学能否探寻到这一最终的‘日’的全部?”正如柏拉图对认知的诘难那样,如果这一最终的“日”属于“不知道”范畴,那是否就没有可能了呢?可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们又如何区分什么知道,什么不知道,即知道与不知道的界限何在呢?马克思有言:“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要想明白知道与不知道的界限所在,人们只有通过不断探寻才可得以验证。倘若这一最后的“日”属于“知道”范畴,只是当下我们暂时不知而已,那便完全可以采取庄子的态度,“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在“知”的范畴里,以有知触及无知,最后完全抵达所有我们能够知道的。可是,倘若这一最后的“日”果真属于“不知道”范畴呢?
且不论我们如何验证它果真属于“不知道”范畴,我们追求这一最后的“日”,追求“真知”,追求“阿基米德点”,追求“活火”,抑或追求真理,是否就毫无意义呢?或者更有甚者,真理是否根本不存在,根本无所谓“知道”与“不知道”呢?
首先,哲学追求真理的意义并不只在于追求真理本身,也不只在于构建时代哲学本身。黑格尔有段精彩的论述:“哲学开端所采取的直接的观点,必须在哲学体系的发挥的过程里,转变成为终点,亦即成为最后的结论。当哲学达到这个终点时,也就是哲学重新达到其起点而回归到它自身之时。”过程即目的,追求真理的意义并不只在于层层上升而得到的真理本身,也在于不断回归的过程。就像学生习得知识时刷题巩固的过程,并不只在于掌握具体知识,更在于过程中获得能力与思维。
其次,真理的存在问题,并不只是一个是与否的问题,更是一个需要的问题。哲学上讲真理存在,世界有其本质,出发点并不是对是否这一事实的简单陈述,而是因为对于真理存在的需要。我不知道真理是否存在,也不知道真理存在何处。我只知道,人们需要真理,世界也需要有其本质。正如基督徒相信上帝存在出于信仰的需要,哲学家笃信真理存在也正出于哲学的需要。我们所耳闻目睹的是,通过对上帝的信仰,不少人在贫困与痛苦中坚强生存;通过对上帝的信仰,不少人在贪婪与诱惑前坚守本心;通过对上帝的信仰,不少人在彷徨与迷茫后重拾方向。诚然:“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追求真理从来不是每个人所必需,可哲学在研究世界本质、人类自身的路途上都需要真理的燈塔,而真理存在的意义已远远超过真理存在的事实。暂时性的对于真理的无奈并不意味真理的缺失。人类对真理的渴望从不曾因时间的安抚与绝望的扼杀而平息,恰恰相反,只会有无尽的生命,昼夜追逐,忍辱负重。正如《庄子·养生主》所谓:“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亚里士多德有言:“一个人不是以他属人的东西,而是以他自身中神性的东西,来过这样一种生活。”此时此地的我,仍只是,并将一直是一个苍老的小孩,隔着若有若无的云雾,仰望万古长青的参天林木,希冀心畔的宁静可以永存。面对哲学的古老,当下因为无知,我在其上指手画脚。而后因为有知的增加,我会逐渐变得懦弱与懒惰,最终平常得近乎庸俗。可也只有这样,我才能知晓哲学的所有伤痕;也只有这样,我才能享有自己的挣扎。哪怕支离破碎,哪怕形神俱灭,在高尚的人们落泪之余,我愿献给世界一份自己所了解的哲学。
(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