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撞击的重要的双边教学形式。它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教师对课堂提问的设计,关系到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如何有效地优化课堂提问,在当今以学生为主、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新课程改革中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本文就此进行一些探讨。
一、提问要有艺术性
语言是一门艺术,提问更是如此!
数学课本身是比较抽象和少生动的课程,再加上问题过于呆板、机械,“应声虫”异口同声“是”或“不是”,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有艺术性的提问就显得更为重要。
如在教“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结合教学内容编写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妈妈分月饼”的故事:中秋节晚上,妈妈拿出三块大小一样的月饼分给三个宝宝,妈妈先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块,分给甲宝宝一块,宝宝乙连忙说:“一块太少了,我要两块!”妈妈笑眯眯的把第二块月饼平均分成四块,分给宝宝乙两块;宝宝丙见妈妈满足了宝宝乙的要求,抢着说:“我要3块!”于是,妈妈又把第三块月饼平均分成6块,分给宝宝丙3块。三个宝宝都认为妈妈满足了他们的要求,高高兴兴吃起了月饼。故事讲到这里,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哪个宝宝分到的月饼多呢?”学生们个个兴趣浓厚,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宝宝丙分得多,有的说宝宝乙分得多,“到底哪个宝宝分得多?”老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三张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圆形纸片分组操作分一分。经过操作与观察得到“三个宝宝分得一样多”的结论,进而提问:“那个聪明的妈妈是用什么方法来满足小宝宝们的要求,而且又分得这样公平呢?你们想知道吗?”随着这几个新奇问题的思考、讨论,让学生的思维逐步接近了新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本质。像这样,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更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智力潜能。
二、 提问要有启发性
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促使其知识内化。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取决于教师引导启发作用发挥的程度,因此课堂提问必须具备启发性。
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如:教“圆的面积”时,教师组织学生直观操作,将圆剪开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图形,并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原来圆的什么?为了适时提出这个问题,教师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将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16份,剪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图形。教师提出:若把这个圆平均分成32份、64份……这样拼出来的图形又会怎么样呢?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就是圆的什么?那么怎样通过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学生很快推导出:长方形面积=长×宽 ;圆的面积=半周长×半径=(2πr/2)×r=πr[2],在规律的探求处设问,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新知识,得到新规律,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提问要有探索性
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提问题应有一定的探索性。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引入新课时教师在讲台上摆4个苹果,让一名学生来分,其他同学看着分,先把苹果平均分成2份、4份,再拿一只苹果引出只有一个苹果,怎么分?产生思维碰撞,接着课件播放两种分法,揭示只有平均分成两份才公平。要求学生说出怎样才能平均分成4等份,学生说后教师用刀切给学生看,第一刀切成2等份,再一切每份又切成2等份,这样刚好是4等份。接着让学生看书上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2等份,在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基础上,教师按上面平均分,分别引出1/2、1/4,使学生初步知道把一个实物,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这就是分数。接着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三张大小相等的正方形纸。要求学生折成4等份,折好后用斜线分别表示出1/4,由于学生折法不同,平均分成4等份的每份形状也不同(每份形状有长方形、正方形、直三角形),但每份大小都相等,它们的1份都是1/4。
就这样,把上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的升华,从而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问题的设计既要按照课程的逻辑顺序,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程序,循序而问,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四、提问要有评价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教师在提问后要注重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在评价时应带着浓浓的情感,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如答对了,我们可以激励:“你的想法和老师想的一样!”如果答错了,我们可以鼓励:“没关系,你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如果答得很有创意,我们更可以大家表扬:“比老师还厉害!”切不可对学生的回答不作表示,让学生认为回答与否都一样的感觉,大大降低了老师提问的收效。
总而言之,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教学中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
一、提问要有艺术性
语言是一门艺术,提问更是如此!
数学课本身是比较抽象和少生动的课程,再加上问题过于呆板、机械,“应声虫”异口同声“是”或“不是”,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有艺术性的提问就显得更为重要。
如在教“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结合教学内容编写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妈妈分月饼”的故事:中秋节晚上,妈妈拿出三块大小一样的月饼分给三个宝宝,妈妈先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块,分给甲宝宝一块,宝宝乙连忙说:“一块太少了,我要两块!”妈妈笑眯眯的把第二块月饼平均分成四块,分给宝宝乙两块;宝宝丙见妈妈满足了宝宝乙的要求,抢着说:“我要3块!”于是,妈妈又把第三块月饼平均分成6块,分给宝宝丙3块。三个宝宝都认为妈妈满足了他们的要求,高高兴兴吃起了月饼。故事讲到这里,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哪个宝宝分到的月饼多呢?”学生们个个兴趣浓厚,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宝宝丙分得多,有的说宝宝乙分得多,“到底哪个宝宝分得多?”老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三张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圆形纸片分组操作分一分。经过操作与观察得到“三个宝宝分得一样多”的结论,进而提问:“那个聪明的妈妈是用什么方法来满足小宝宝们的要求,而且又分得这样公平呢?你们想知道吗?”随着这几个新奇问题的思考、讨论,让学生的思维逐步接近了新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本质。像这样,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更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智力潜能。
二、 提问要有启发性
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促使其知识内化。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取决于教师引导启发作用发挥的程度,因此课堂提问必须具备启发性。
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如:教“圆的面积”时,教师组织学生直观操作,将圆剪开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图形,并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原来圆的什么?为了适时提出这个问题,教师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将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16份,剪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图形。教师提出:若把这个圆平均分成32份、64份……这样拼出来的图形又会怎么样呢?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就是圆的什么?那么怎样通过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学生很快推导出:长方形面积=长×宽 ;圆的面积=半周长×半径=(2πr/2)×r=πr[2],在规律的探求处设问,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新知识,得到新规律,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提问要有探索性
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提问题应有一定的探索性。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引入新课时教师在讲台上摆4个苹果,让一名学生来分,其他同学看着分,先把苹果平均分成2份、4份,再拿一只苹果引出只有一个苹果,怎么分?产生思维碰撞,接着课件播放两种分法,揭示只有平均分成两份才公平。要求学生说出怎样才能平均分成4等份,学生说后教师用刀切给学生看,第一刀切成2等份,再一切每份又切成2等份,这样刚好是4等份。接着让学生看书上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2等份,在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基础上,教师按上面平均分,分别引出1/2、1/4,使学生初步知道把一个实物,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这就是分数。接着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三张大小相等的正方形纸。要求学生折成4等份,折好后用斜线分别表示出1/4,由于学生折法不同,平均分成4等份的每份形状也不同(每份形状有长方形、正方形、直三角形),但每份大小都相等,它们的1份都是1/4。
就这样,把上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的升华,从而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问题的设计既要按照课程的逻辑顺序,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程序,循序而问,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四、提问要有评价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教师在提问后要注重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在评价时应带着浓浓的情感,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如答对了,我们可以激励:“你的想法和老师想的一样!”如果答错了,我们可以鼓励:“没关系,你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如果答得很有创意,我们更可以大家表扬:“比老师还厉害!”切不可对学生的回答不作表示,让学生认为回答与否都一样的感觉,大大降低了老师提问的收效。
总而言之,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教学中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