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整本的书。”
然而在中国的中小学校中学生的学习习惯相对较差,教师教育观念还没彻底转变,阅读资源不足,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难以形成。为了改变这种阅读现状,达到新课标所规定的要求,我结合我校科研课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生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
一、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乐读
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才会逐步养成阅读习惯。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对课外阅读感兴趣呢?我首先以故事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我在教学《丑小鸭》一课时,上课开始,我并未讲解课文内容,而是先把《丑小鸭》这篇童话故事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讲给大家听,学生们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了。我借此机会,给孩子们推荐《安徒生童话集》,学生们纷纷带着对主人公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同情,主动去阅读《安徒生童话集》。提起“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个个兴趣高涨,都争先恐后地想说一说。渐渐地,我发现孩子们到图书馆借书,多数学生都在借阅《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寓言故事》等。 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学生阅读的欲望被激发了!
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良好的师生情感,是引发学生以高涨的情绪,振奋的精神状态投入阅读的重要保证。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如果教师对阅读怀有极高的热情,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教师的这种阅读习惯必能通过教师自身情感的外露来感染、影响学生,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效应。所以,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爱读书,每节语文课,我常用几分钟为孩子们讲故事,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我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故事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然后不失时机的为孩子们推荐一些好书。
二、强化阅读的主体性,让学生深入地读
群文阅读的主要宗旨之一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阅读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表自己的见解。群文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是一种再创造,是学生默默地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获取智慧经验和情感的过程。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种对话关系,课堂上,生本对话、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思维碰撞、心灵交流、情感互动、意义感悟。这些都为学生的群文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所以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会阅读。如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在充分让学生质疑的时候,有位学生曾这样提问:“老师,小女孩为什么没有想起自己的妈妈呢?她妈妈不疼她吗?”老师笑着肯定了他发现问题的能力,想不到这时另一位同学站起来回答:“妈妈一定是嫌弃小女孩家穷,跟人家跑了!”“不对,是妈妈生病了!”“不可能,是妈妈去世了!”此时,我并未告诉孩子固定的答案,而是组织学生一起围绕文本进行构建;同时,我也不否定每一个答案,引领学生与老师一起共享智慧,在共享中逐步构建文本的意义,在理解、比较中获得共识。此时,课堂上涌动着一种探索的生命活力,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总之,在群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新的阅读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教师不得不少问少讲,学生忙着进行看书、思考、陈述、倾听等语文实践,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发挥,差异性得到了尊重,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语文学习的主人。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探究式阅读
学生自主探索需要一种内在的欲望,如果学生这种欲望和勇气被调动起来,他们将会有效、深入地进行探索活动。要怎样激发这种欲望呢?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求,形成探索的动机。例如,我在教学《林海》一文的“岭、花”内容时,我质疑“课题是林海,为什么老舍爷爷用了大量的笔墨写岭和花?这是不是文章的败笔呢?”有的学生点头,有的学生摇头,此时,学生产生了怀疑、困惑、探究的学习心理。教师趁机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阅读过程中。学生有目的地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交流时,学生说:“岭是林的母亲,是岭养育了林。”“林因为有了五彩缤纷的野花的点缀,才有了更多的灵气,充满生命的气息。”……学生说得多好,他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充分与文本对话,深刻地领会了内涵,读出了文字背后的声音,与文本研究性对话的过程中,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加强阅读方法指导,使学生善读
要培养恰当的阅读方法。《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三种读书方法:精读、略读、浏览,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选题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比如:小学生背诵的80首古诗词、名人名言之类可精读,童话故事一类可略读,可浏览一些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外阅读的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心得体会;学生就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或作品中的人物进行作文或演讲比赛;手抄报、读书笔记比赛;课外阅读朗诵比赛;关于课外阅读的小品、话剧表演……,让学生养成会读书的好习惯。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群文阅读教学,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一片新天地。群文阅读教学不仅能大幅度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可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材料中获得有效的语文实践,提升语文素养,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然而在中国的中小学校中学生的学习习惯相对较差,教师教育观念还没彻底转变,阅读资源不足,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难以形成。为了改变这种阅读现状,达到新课标所规定的要求,我结合我校科研课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生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
一、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乐读
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才会逐步养成阅读习惯。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对课外阅读感兴趣呢?我首先以故事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我在教学《丑小鸭》一课时,上课开始,我并未讲解课文内容,而是先把《丑小鸭》这篇童话故事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讲给大家听,学生们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了。我借此机会,给孩子们推荐《安徒生童话集》,学生们纷纷带着对主人公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同情,主动去阅读《安徒生童话集》。提起“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个个兴趣高涨,都争先恐后地想说一说。渐渐地,我发现孩子们到图书馆借书,多数学生都在借阅《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寓言故事》等。 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学生阅读的欲望被激发了!
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良好的师生情感,是引发学生以高涨的情绪,振奋的精神状态投入阅读的重要保证。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如果教师对阅读怀有极高的热情,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教师的这种阅读习惯必能通过教师自身情感的外露来感染、影响学生,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效应。所以,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爱读书,每节语文课,我常用几分钟为孩子们讲故事,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我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故事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然后不失时机的为孩子们推荐一些好书。
二、强化阅读的主体性,让学生深入地读
群文阅读的主要宗旨之一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阅读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表自己的见解。群文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是一种再创造,是学生默默地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获取智慧经验和情感的过程。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种对话关系,课堂上,生本对话、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思维碰撞、心灵交流、情感互动、意义感悟。这些都为学生的群文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所以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会阅读。如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在充分让学生质疑的时候,有位学生曾这样提问:“老师,小女孩为什么没有想起自己的妈妈呢?她妈妈不疼她吗?”老师笑着肯定了他发现问题的能力,想不到这时另一位同学站起来回答:“妈妈一定是嫌弃小女孩家穷,跟人家跑了!”“不对,是妈妈生病了!”“不可能,是妈妈去世了!”此时,我并未告诉孩子固定的答案,而是组织学生一起围绕文本进行构建;同时,我也不否定每一个答案,引领学生与老师一起共享智慧,在共享中逐步构建文本的意义,在理解、比较中获得共识。此时,课堂上涌动着一种探索的生命活力,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总之,在群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新的阅读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教师不得不少问少讲,学生忙着进行看书、思考、陈述、倾听等语文实践,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发挥,差异性得到了尊重,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语文学习的主人。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探究式阅读
学生自主探索需要一种内在的欲望,如果学生这种欲望和勇气被调动起来,他们将会有效、深入地进行探索活动。要怎样激发这种欲望呢?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求,形成探索的动机。例如,我在教学《林海》一文的“岭、花”内容时,我质疑“课题是林海,为什么老舍爷爷用了大量的笔墨写岭和花?这是不是文章的败笔呢?”有的学生点头,有的学生摇头,此时,学生产生了怀疑、困惑、探究的学习心理。教师趁机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阅读过程中。学生有目的地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交流时,学生说:“岭是林的母亲,是岭养育了林。”“林因为有了五彩缤纷的野花的点缀,才有了更多的灵气,充满生命的气息。”……学生说得多好,他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充分与文本对话,深刻地领会了内涵,读出了文字背后的声音,与文本研究性对话的过程中,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加强阅读方法指导,使学生善读
要培养恰当的阅读方法。《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三种读书方法:精读、略读、浏览,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选题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比如:小学生背诵的80首古诗词、名人名言之类可精读,童话故事一类可略读,可浏览一些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外阅读的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心得体会;学生就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或作品中的人物进行作文或演讲比赛;手抄报、读书笔记比赛;课外阅读朗诵比赛;关于课外阅读的小品、话剧表演……,让学生养成会读书的好习惯。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群文阅读教学,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一片新天地。群文阅读教学不仅能大幅度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可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材料中获得有效的语文实践,提升语文素养,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