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宜昌市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走在中西部同等城市发展前列,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着力点,在好中求快,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抓发展机遇,强化工业立市理念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宜昌所取得的成绩,无一不是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而来的。葛洲坝工程的兴建,是宜昌工业实现第一次振兴的重大机遇,实现了第一轮大发展,经济总量快速扩张,197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仅9.11亿元,到1984年已达到34.06亿元。三峡工程的兴建,成为宜昌工业第二次振兴的历史机遇,电力、化工、食品医药三大支柱产业形成并实现长足发展,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第二位,1994年全市工业总产值157.17亿元,到2007年已达908.44亿元。当前,国家实施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国际、沿海产业加快向内地转移,全国服务支援三峡,特别是省委、省政府支持宜昌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努力走在中西部同等城市发展前列,是宜昌实现第三次振兴的重大机遇。工业是宜昌发展的主力军,工业兴则宜昌兴,工业强则宜昌强,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始终是宜昌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必须牢固树立工业立市的理念,在壮大工业经济规模上狠下功夫,进一步破除固步自封、安于现状的思想,在推进跨越式发展上求突破,破除无所作为、无能为力的思想,在破解发展难题上求突破,破除墨守成规、按部就班的思想,在改革创新上求突破。到2010年宜昌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1200亿元,工业增加值突破500亿元,在中西部地区同等城市中居前五位,辐射和带动能力大大加强,形成以宜昌为中心的鄂西城市经济圈,带动周边城市群及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二、抓产业集群,提高产业竞争能力
一是推进产业“集聚”
近几年来,宜昌突出沿江经济优先发展地位,大力实施沿江突破战略,着力推进工业布局向沿江地带集中,工业项目向开发区(园区)集中,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中,打造沿江工业经济走廊,取得了明显成效,2007年沿江经济走廊工业总产值占市域经济的比重达80%,年增幅高达30%以上,2008年比重将达85%以上。
二是发展产业集群
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政策,全市培植了24个重点产业集群,其中,磷化工、稻花香、枝江酒业、电子材料、当阳建筑陶瓷等5个进入全省重点支持的优势产业集群范围,在3~5年内将加快形成磷化工、多晶硅两个年产值过500亿元的产业集群,形成一批中小产业集群,从根本上解决产业集中度不高、竞争力不强的问题。
三是突出支柱产业
以电力、化工、食品医药为重点,加大支柱产业的培植力度,鼓励和引导资金、技术和项目向支柱产业汇集,促进支柱产业提质增效。2007年,电力、化工、食品医药三大支柱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总量的2/3强,增量占全市净增额的59%;装备制造业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成为宜昌第4个产值过百亿元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省跃居第二位,医药产业规模在全省仅次于武汉市。到2010年,三大支柱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850亿元以上,占全市工业总额的70%以上。
四是加快园区建设
按照“一区多园”的思路,进一步整合资源,调整结构,统筹推进东山园区、猇亭园区、白洋园区的开发与建设,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中、产业集聚”的原则,引导相关产业和企业向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集聚,打造扩大开放的重要平台。
三、抓市场主体,壮大规模企业实力
大力培育市场主体,着力解决大企业不强、小企业不多的问题,实现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全力实施“123工程”,即重点支持100家骨干企业,培育200家小企业,推进30家倍增工程企业。
一是全力推进骨干企业并购、联合,扩大产能,力争2008年工业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150家,其中过200亿元的2家;过30亿元至50亿元的4家;过10亿元至30亿元的13家;过5亿元至10亿元的20家。
二是从主营业务收入在100~500万元的企业中,精心选择200家重点培育,为大企业提供配套和服务,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确保每年规模以上企业净增数达到100家、力争150家。
三是全力支持30家企业跨越式发展,实现规模、速度、效益的成倍增长。2007年,宜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661家,产值过亿元企业达128家,其中2家过100亿元、6家过20亿元、6家过10亿元、16家过5亿元。宜化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8亿元,位列中国500强企业第353位;兴发集团位列中国化工500强第97位。到2011年,宜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将达到1000家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过200亿元的企业达3家以上,100~200亿元的企业达5家以上,50~100亿元的企业在10家以上,30~50亿元的企业达20家以上。
四、抓项目建设,培植工业发展后劲
项目是经济的载体、发展的支撑。近几年来,宜昌始终坚持招商引资和做强做大现有骨干企业两手抓,坚定不移地推进项目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抓招商引资
先后引进东阳光化成箔及生化制药、长江铝业、华新水泥、南玻多晶硅、首钢高磷铁选矿等一批大项目,为宜昌工业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里,根据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加快转移的状况,宜昌将以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全面提升招商引资质量,把目光和工作重点放在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企业上,放在珠三角、长三角、闽三角,着力引进行业领军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强、能够产生集聚效应的大项目。
二是抓项目建设
不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培植工业发展后劲,确保每年工业投资不低于200亿元。仅2007年即完成工业投资222.7亿元,超出“十五”期间全市工业投资总和。2008年投资过亿元的工业项目达59个,总投资达174亿元,包括南玻4500吨多晶硅一期、首钢高磷铁矿60万吨采选、宜化40万吨磷酸二铵、三新40万吨窑法磷酸、兴发18万吨有机硅、三宁化工40万吨合成氨等一大批重点项目。
五、抓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优势
创新是时代的呼唤、发展的动力。只有注重创新,才能培育核心竞争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不断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抓自主创新上,宜昌突出了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围绕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等重点和优势领域,引进和培育一批在全国、全省有重要影响力和带动力的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全市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1家,新增2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新增1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0.9亿元,增长30.3%。到2012年,宜昌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将超过1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320亿元,增加值达到120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
二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依托骨干企业,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2007年,全市已有24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家认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宜化集团开发并实施了200多项新技术、新工艺,拥有30多项专利,“用气柜变压吸附真空泵出口压力的方法”专利技术在第14届国际发明展参展会上获得银奖,“变压吸附法”专利技术在第2届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上获金奖,正是依靠不断的自主创新,使宜化集团连续6年保持了60%以上的增长速度,从一个地方小化肥厂一举发展成为一家过百亿元的中国500强企业。
三是深化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关,推进产学研成果转化,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近三年来,宜昌精心组织参加三届中国·湖北产学研合作项目洽谈会,参会规模和签约项目数在全省均居前列,通过产学研合作,一大批困扰企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得到顺利解决,开发了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四是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支持优强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打造精品名牌,对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实施重奖政策。到2007年底,宜昌已拥有4个中国名牌产品和4个中国驰名商标、10个国家免检产品、78个湖北省名牌产品和48个湖北省著名商标,大大提升了宜昌工业的企业品牌形象和竞争能力。
六、抓节能减排,促进可持续发展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宜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强化制度。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实行严格的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把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落实到各地、各相关部门和各个企业,跟踪监督,严格检查,严格考核,严格奖惩兑现。
二是抓住重点。抓好化工、冶金、建材、发电等重点行业和9种高耗电产品的节能降耗,突出抓好52家重点节能企业的目标考核,宣传典型经验,加快先进节能技术、装备、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三是淘汰落后产能。下大决心淘汰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为可持续发展腾出环境容量。2007年关闭小造纸、小水泥企业29家。
四是严格市场准入。严把审核、监管两个关口,提高节能环保等市场准入门槛,不符合国家节能环保产业政策的项目不批,没有通过环境评估的项目不上,并积极引导工业项目进入工业园区,对“三废”实施集中处理,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治污成本。
五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和协作力度,充分利用“三废”,延伸产业链和产品链,开发深加工产品,实现废弃资源减量化和再利用。宜昌开发区成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宜化、兴发成为全国循环经济先进企业。
七、抓要素配置,加强政策调控引导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宜昌产业发展重点,对电力、资金、运输、矿产资源等重要生产要素实施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突出两个方面的调控引导:
一是电力。加快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开工建设200kv点军输变电工程、220kv桔城变增容工程、22okv杨家湾变电站工程、500kv江南变电站工程,使宜昌电网从通道型电网逐步向受电终端型电网转变,解决困扰企业发展的电网瓶颈难题。同时,为16家重点企业和三峡库区移民安置企业争取协议供电试点政策,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淘汰类项目严格实施差别电价政策,促进企业加快产业调整升级。
二是磷矿资源。大力加强磷矿资源管理,坚持总量控制、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实施准运单管理,强化产销对接,实行滚动发票,优先保证市内重点磷化工企业生产用矿,推进磷化工“采选加”联合体发展模式,促进了磷化工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国家部委的充分肯定。
八、抓服务体系,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一是对中小企业,重点从融资担保、培训两方面提供支持。融资难是中小企业在发展道路上普遍面临的问题,我们探索建立政府、银行、企业三位一体融资体系,向各商业银行推荐优质中小企业贷款支持名单,组织重点企业申报资金需求计划寻求银行重点支持,并积极推动市、县两级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帮助担保公司争取国家扶持政策,全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发展到11家,覆盖全部县市,11家担保公司注册资本2.6亿元,累计为中小企业担保金额13.7亿元,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人才和管理经验匮乏是中小企业发展之初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们从加强培训入手,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组织开展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信息化培训、高级技能培训、担保机构培训、学历培训等多项培训,每年培训各类人员2000多人。同时,我们还开展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和专家学者讲座等各类活动,加强交流和研讨,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是对创业型微小企业,重点从创业辅导入手,提供全方位扶持。我们规划建设了四个重点创业示范基地,对一批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广阔的创业企业实施重点扶持和指导,取得了初步成效。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业服务中心是鄂西渝东惟一的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中心现有孵化基地占地6667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2004年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创业中心以来,已累计孵化科技创业企业85家,培育毕业企业26家。目前,创业中心共有在孵企业101家,其中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双软企业”6家,占全市两类企业的29%。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为主导的产业雏形,已成为宜昌市及周边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各类科技人才进行知识创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
(作者系宜昌市经委主任)
一、抓发展机遇,强化工业立市理念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宜昌所取得的成绩,无一不是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而来的。葛洲坝工程的兴建,是宜昌工业实现第一次振兴的重大机遇,实现了第一轮大发展,经济总量快速扩张,197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仅9.11亿元,到1984年已达到34.06亿元。三峡工程的兴建,成为宜昌工业第二次振兴的历史机遇,电力、化工、食品医药三大支柱产业形成并实现长足发展,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第二位,1994年全市工业总产值157.17亿元,到2007年已达908.44亿元。当前,国家实施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国际、沿海产业加快向内地转移,全国服务支援三峡,特别是省委、省政府支持宜昌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努力走在中西部同等城市发展前列,是宜昌实现第三次振兴的重大机遇。工业是宜昌发展的主力军,工业兴则宜昌兴,工业强则宜昌强,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始终是宜昌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必须牢固树立工业立市的理念,在壮大工业经济规模上狠下功夫,进一步破除固步自封、安于现状的思想,在推进跨越式发展上求突破,破除无所作为、无能为力的思想,在破解发展难题上求突破,破除墨守成规、按部就班的思想,在改革创新上求突破。到2010年宜昌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1200亿元,工业增加值突破500亿元,在中西部地区同等城市中居前五位,辐射和带动能力大大加强,形成以宜昌为中心的鄂西城市经济圈,带动周边城市群及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二、抓产业集群,提高产业竞争能力
一是推进产业“集聚”
近几年来,宜昌突出沿江经济优先发展地位,大力实施沿江突破战略,着力推进工业布局向沿江地带集中,工业项目向开发区(园区)集中,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中,打造沿江工业经济走廊,取得了明显成效,2007年沿江经济走廊工业总产值占市域经济的比重达80%,年增幅高达30%以上,2008年比重将达85%以上。
二是发展产业集群
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政策,全市培植了24个重点产业集群,其中,磷化工、稻花香、枝江酒业、电子材料、当阳建筑陶瓷等5个进入全省重点支持的优势产业集群范围,在3~5年内将加快形成磷化工、多晶硅两个年产值过500亿元的产业集群,形成一批中小产业集群,从根本上解决产业集中度不高、竞争力不强的问题。
三是突出支柱产业
以电力、化工、食品医药为重点,加大支柱产业的培植力度,鼓励和引导资金、技术和项目向支柱产业汇集,促进支柱产业提质增效。2007年,电力、化工、食品医药三大支柱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总量的2/3强,增量占全市净增额的59%;装备制造业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成为宜昌第4个产值过百亿元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省跃居第二位,医药产业规模在全省仅次于武汉市。到2010年,三大支柱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850亿元以上,占全市工业总额的70%以上。
四是加快园区建设
按照“一区多园”的思路,进一步整合资源,调整结构,统筹推进东山园区、猇亭园区、白洋园区的开发与建设,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中、产业集聚”的原则,引导相关产业和企业向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集聚,打造扩大开放的重要平台。
三、抓市场主体,壮大规模企业实力
大力培育市场主体,着力解决大企业不强、小企业不多的问题,实现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全力实施“123工程”,即重点支持100家骨干企业,培育200家小企业,推进30家倍增工程企业。
一是全力推进骨干企业并购、联合,扩大产能,力争2008年工业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150家,其中过200亿元的2家;过30亿元至50亿元的4家;过10亿元至30亿元的13家;过5亿元至10亿元的20家。
二是从主营业务收入在100~500万元的企业中,精心选择200家重点培育,为大企业提供配套和服务,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确保每年规模以上企业净增数达到100家、力争150家。
三是全力支持30家企业跨越式发展,实现规模、速度、效益的成倍增长。2007年,宜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661家,产值过亿元企业达128家,其中2家过100亿元、6家过20亿元、6家过10亿元、16家过5亿元。宜化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8亿元,位列中国500强企业第353位;兴发集团位列中国化工500强第97位。到2011年,宜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将达到1000家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过200亿元的企业达3家以上,100~200亿元的企业达5家以上,50~100亿元的企业在10家以上,30~50亿元的企业达20家以上。
四、抓项目建设,培植工业发展后劲
项目是经济的载体、发展的支撑。近几年来,宜昌始终坚持招商引资和做强做大现有骨干企业两手抓,坚定不移地推进项目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抓招商引资
先后引进东阳光化成箔及生化制药、长江铝业、华新水泥、南玻多晶硅、首钢高磷铁选矿等一批大项目,为宜昌工业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里,根据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加快转移的状况,宜昌将以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全面提升招商引资质量,把目光和工作重点放在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企业上,放在珠三角、长三角、闽三角,着力引进行业领军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强、能够产生集聚效应的大项目。
二是抓项目建设
不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培植工业发展后劲,确保每年工业投资不低于200亿元。仅2007年即完成工业投资222.7亿元,超出“十五”期间全市工业投资总和。2008年投资过亿元的工业项目达59个,总投资达174亿元,包括南玻4500吨多晶硅一期、首钢高磷铁矿60万吨采选、宜化40万吨磷酸二铵、三新40万吨窑法磷酸、兴发18万吨有机硅、三宁化工40万吨合成氨等一大批重点项目。
五、抓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优势
创新是时代的呼唤、发展的动力。只有注重创新,才能培育核心竞争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不断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抓自主创新上,宜昌突出了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围绕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等重点和优势领域,引进和培育一批在全国、全省有重要影响力和带动力的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全市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1家,新增2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新增1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0.9亿元,增长30.3%。到2012年,宜昌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将超过1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320亿元,增加值达到120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
二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依托骨干企业,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2007年,全市已有24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家认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宜化集团开发并实施了200多项新技术、新工艺,拥有30多项专利,“用气柜变压吸附真空泵出口压力的方法”专利技术在第14届国际发明展参展会上获得银奖,“变压吸附法”专利技术在第2届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上获金奖,正是依靠不断的自主创新,使宜化集团连续6年保持了60%以上的增长速度,从一个地方小化肥厂一举发展成为一家过百亿元的中国500强企业。
三是深化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关,推进产学研成果转化,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近三年来,宜昌精心组织参加三届中国·湖北产学研合作项目洽谈会,参会规模和签约项目数在全省均居前列,通过产学研合作,一大批困扰企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得到顺利解决,开发了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四是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支持优强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打造精品名牌,对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实施重奖政策。到2007年底,宜昌已拥有4个中国名牌产品和4个中国驰名商标、10个国家免检产品、78个湖北省名牌产品和48个湖北省著名商标,大大提升了宜昌工业的企业品牌形象和竞争能力。
六、抓节能减排,促进可持续发展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宜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强化制度。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实行严格的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把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落实到各地、各相关部门和各个企业,跟踪监督,严格检查,严格考核,严格奖惩兑现。
二是抓住重点。抓好化工、冶金、建材、发电等重点行业和9种高耗电产品的节能降耗,突出抓好52家重点节能企业的目标考核,宣传典型经验,加快先进节能技术、装备、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三是淘汰落后产能。下大决心淘汰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为可持续发展腾出环境容量。2007年关闭小造纸、小水泥企业29家。
四是严格市场准入。严把审核、监管两个关口,提高节能环保等市场准入门槛,不符合国家节能环保产业政策的项目不批,没有通过环境评估的项目不上,并积极引导工业项目进入工业园区,对“三废”实施集中处理,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治污成本。
五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和协作力度,充分利用“三废”,延伸产业链和产品链,开发深加工产品,实现废弃资源减量化和再利用。宜昌开发区成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宜化、兴发成为全国循环经济先进企业。
七、抓要素配置,加强政策调控引导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宜昌产业发展重点,对电力、资金、运输、矿产资源等重要生产要素实施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突出两个方面的调控引导:
一是电力。加快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开工建设200kv点军输变电工程、220kv桔城变增容工程、22okv杨家湾变电站工程、500kv江南变电站工程,使宜昌电网从通道型电网逐步向受电终端型电网转变,解决困扰企业发展的电网瓶颈难题。同时,为16家重点企业和三峡库区移民安置企业争取协议供电试点政策,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淘汰类项目严格实施差别电价政策,促进企业加快产业调整升级。
二是磷矿资源。大力加强磷矿资源管理,坚持总量控制、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实施准运单管理,强化产销对接,实行滚动发票,优先保证市内重点磷化工企业生产用矿,推进磷化工“采选加”联合体发展模式,促进了磷化工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国家部委的充分肯定。
八、抓服务体系,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一是对中小企业,重点从融资担保、培训两方面提供支持。融资难是中小企业在发展道路上普遍面临的问题,我们探索建立政府、银行、企业三位一体融资体系,向各商业银行推荐优质中小企业贷款支持名单,组织重点企业申报资金需求计划寻求银行重点支持,并积极推动市、县两级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帮助担保公司争取国家扶持政策,全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发展到11家,覆盖全部县市,11家担保公司注册资本2.6亿元,累计为中小企业担保金额13.7亿元,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人才和管理经验匮乏是中小企业发展之初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们从加强培训入手,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组织开展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信息化培训、高级技能培训、担保机构培训、学历培训等多项培训,每年培训各类人员2000多人。同时,我们还开展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和专家学者讲座等各类活动,加强交流和研讨,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是对创业型微小企业,重点从创业辅导入手,提供全方位扶持。我们规划建设了四个重点创业示范基地,对一批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广阔的创业企业实施重点扶持和指导,取得了初步成效。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业服务中心是鄂西渝东惟一的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中心现有孵化基地占地6667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2004年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创业中心以来,已累计孵化科技创业企业85家,培育毕业企业26家。目前,创业中心共有在孵企业101家,其中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双软企业”6家,占全市两类企业的29%。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为主导的产业雏形,已成为宜昌市及周边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各类科技人才进行知识创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
(作者系宜昌市经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