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课堂不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 数学教学 问题 解决策略
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师在教学改革中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与探索,有了不少新发现、好做法。通过了解,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课堂不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不仅研究“教”什么,还研究“学”什么,以及“怎样学”,引导学生将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正在建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巩固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伴随这些变化,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 教师层面存在的几个问题
1.1 情境创设喧宾夺主,偏离教学目标。情境创设是教师将教学目标转化为一个学生容易接受的情景的过程,他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求知的欲望,从而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和自我需求的活动,然而在实践中,许多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对于情境的创设目的性不够明确,设计的情境与教学目标无关,导致教学中顾此失彼,得不偿失,从而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
1.2 教学方法模式化,缺乏灵活性。有些教师为了应付集体备课,在进行集体备课时,只是把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分工,没有进一步探究和挖掘,只“拿来”不“思考”,形不成自己的个性化教案,缺少"备学生"的环节,对所谓的“经验”和“理念”盲目借鉴,不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探索与发现的方法是值得提倡,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用探索与发现,高年级和低年级的授课方式上应根据不同课型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新课改不是全部否定原来的教学模式,有些问题的解决采用教师的启发引导,合情推理来完成更有效,应视实际而定,不应以偏盖全。
1.3 学生的合作探究形式化,小组讨论的问题没有价值。缺乏对“大问题”的设置,对课堂问题不能有效地“放”与“收”,“曲解1/3模式”,课堂教学中“找答案”的现象普遍存在。
1.4 老师缺少交流的意识。老师既然认识到了交互教学的十分主要性,可是在班级课程授教中,他们照样习惯于以本身为中心,即使提出相关问题与学生进行相互学习,并且是以自已本身的想法和意见为中心,以提问者和知识拥有者的身份自居,学生的答复只是在应付一种“测试”,这就不可以达到老师和学生交互的真正目的,学生的主动作用同样的道理无法得到发挥。有的老师特别只是与学生进行形式上的交流,提出“对不对”、“理解不睬解”之类的难题,完全忽略学生的反馈。
2 对改进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2.1 创设情境,激发互动;合理的教学情境,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一点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交流探究。
2.2 改变教学模式,强化自主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以教师为主体,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要落实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要求。我采用“自学、小测、精讲巧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重点突出以下三个环节:
2.2.1 自学。要求学生按照课前按照教师布置的提纲进行自学,同时写出自学笔记。其内容是:本节讲了哪些新概念,在引入新概念的过程中应用到那些旧知识、旧方法,对旧知识、旧方法是否熟悉,对新概念是否理解,是否有不懂的地方。在上课的时候,要求学生集中精力听取自己不懂的地方。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听课的能力。
2.2.2 小测验。每一节课开始利用5~10分钟进行小型测试,检查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当堂公布成绩,检查测验的内容事先告诉学生,使大部分差生经过认真准备也能得到满分,从而提高成功的欢乐,不断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有时我安排一组用旧知识难以回答,必须用新知识才能解决的题目,以便引入新课。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新内容上来。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导入新课的好方法。
2.2.3 精讲巧练。所谓精讲巧练,就是画龙点睛,将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讲透。在掌握概念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围绕重点进行多样化练习,练习并不完全在于多,而在于有针对性,有计划,有目的,目标应是经过努力能达到的。在组织学生进行训练时,可采用抢答式、对比式、竞赛式等方法,激励全体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由浅入深的解决问题,对于较简单的问题让中、差生来回答,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具有一定思维深度的综合题,要求学生会做、快做。而且还要求他们能讲述出自己的思维过程。此外,我还注意用激励原则,在学生自学、议论、练习的过程中,让优生做小先生,辅导帮助中、差生,使他们更快地提高。
2.3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指导。《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阐述数学教学活动时指出: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确立了“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地位和作用,成为教师指导课堂教学的重要思想。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要当作一种学习方式,一种学习技能,还要把它纳入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来训练养成。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教就会,具有长期性,需要教师有耐心与恒心,同时还具有渐进性,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更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培养、训练。
2.4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其概念、理论、方法等并不是无动于衷,而是常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会有各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如果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会感到满意、愉快和欢乐;学习失败时,则会感到痛苦、恐惧和憎恨;遇到新奇的问题、结论和方法时会产生惊讶和欣慰。虽然这种情感不直接参与数学的认知活动,但对数学学习起着推动、增加、坚持、调节等作用。因此,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其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是有益的。
【关键词】 数学教学 问题 解决策略
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师在教学改革中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与探索,有了不少新发现、好做法。通过了解,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课堂不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不仅研究“教”什么,还研究“学”什么,以及“怎样学”,引导学生将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正在建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巩固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伴随这些变化,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 教师层面存在的几个问题
1.1 情境创设喧宾夺主,偏离教学目标。情境创设是教师将教学目标转化为一个学生容易接受的情景的过程,他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求知的欲望,从而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和自我需求的活动,然而在实践中,许多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对于情境的创设目的性不够明确,设计的情境与教学目标无关,导致教学中顾此失彼,得不偿失,从而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
1.2 教学方法模式化,缺乏灵活性。有些教师为了应付集体备课,在进行集体备课时,只是把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分工,没有进一步探究和挖掘,只“拿来”不“思考”,形不成自己的个性化教案,缺少"备学生"的环节,对所谓的“经验”和“理念”盲目借鉴,不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探索与发现的方法是值得提倡,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用探索与发现,高年级和低年级的授课方式上应根据不同课型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新课改不是全部否定原来的教学模式,有些问题的解决采用教师的启发引导,合情推理来完成更有效,应视实际而定,不应以偏盖全。
1.3 学生的合作探究形式化,小组讨论的问题没有价值。缺乏对“大问题”的设置,对课堂问题不能有效地“放”与“收”,“曲解1/3模式”,课堂教学中“找答案”的现象普遍存在。
1.4 老师缺少交流的意识。老师既然认识到了交互教学的十分主要性,可是在班级课程授教中,他们照样习惯于以本身为中心,即使提出相关问题与学生进行相互学习,并且是以自已本身的想法和意见为中心,以提问者和知识拥有者的身份自居,学生的答复只是在应付一种“测试”,这就不可以达到老师和学生交互的真正目的,学生的主动作用同样的道理无法得到发挥。有的老师特别只是与学生进行形式上的交流,提出“对不对”、“理解不睬解”之类的难题,完全忽略学生的反馈。
2 对改进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2.1 创设情境,激发互动;合理的教学情境,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一点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交流探究。
2.2 改变教学模式,强化自主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以教师为主体,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要落实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要求。我采用“自学、小测、精讲巧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重点突出以下三个环节:
2.2.1 自学。要求学生按照课前按照教师布置的提纲进行自学,同时写出自学笔记。其内容是:本节讲了哪些新概念,在引入新概念的过程中应用到那些旧知识、旧方法,对旧知识、旧方法是否熟悉,对新概念是否理解,是否有不懂的地方。在上课的时候,要求学生集中精力听取自己不懂的地方。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听课的能力。
2.2.2 小测验。每一节课开始利用5~10分钟进行小型测试,检查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当堂公布成绩,检查测验的内容事先告诉学生,使大部分差生经过认真准备也能得到满分,从而提高成功的欢乐,不断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有时我安排一组用旧知识难以回答,必须用新知识才能解决的题目,以便引入新课。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新内容上来。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导入新课的好方法。
2.2.3 精讲巧练。所谓精讲巧练,就是画龙点睛,将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讲透。在掌握概念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围绕重点进行多样化练习,练习并不完全在于多,而在于有针对性,有计划,有目的,目标应是经过努力能达到的。在组织学生进行训练时,可采用抢答式、对比式、竞赛式等方法,激励全体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由浅入深的解决问题,对于较简单的问题让中、差生来回答,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具有一定思维深度的综合题,要求学生会做、快做。而且还要求他们能讲述出自己的思维过程。此外,我还注意用激励原则,在学生自学、议论、练习的过程中,让优生做小先生,辅导帮助中、差生,使他们更快地提高。
2.3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指导。《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阐述数学教学活动时指出: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确立了“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地位和作用,成为教师指导课堂教学的重要思想。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要当作一种学习方式,一种学习技能,还要把它纳入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来训练养成。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教就会,具有长期性,需要教师有耐心与恒心,同时还具有渐进性,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更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培养、训练。
2.4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其概念、理论、方法等并不是无动于衷,而是常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会有各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如果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会感到满意、愉快和欢乐;学习失败时,则会感到痛苦、恐惧和憎恨;遇到新奇的问题、结论和方法时会产生惊讶和欣慰。虽然这种情感不直接参与数学的认知活动,但对数学学习起着推动、增加、坚持、调节等作用。因此,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其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