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博公园和后滩公园,犹如两块曼妙的绿宝石,静静镶嵌在黄浦江南岸。
色彩渐变的美丽花卉、独具韵味的中国扇设计、富有野趣的田园风光……已经竣工的世博公园和后滩公园在设计师妙手打磨下,犹如两块优雅的绿宝石,静静镶嵌在黄浦江南岸。在这一片浑然天成的生态园地之中,人们感受到的将不仅仅是曼妙景致,还有更多的生态理念。
“中国扇”打开
紧挨着世博园庆典广场的世博公园,是黄浦江两岸绿化系统的重要节点,也是城市永久性的景观绿地。公园定位为“中心城区的绿地、滨水的绿地、世博的绿地”,是一个“自然而不失精致、时尚而不失传统、节俭而不失文化、舒适而不失生态”的划时代的公园。
负责世博公园设计的荷兰NI-TA(丽塔)中方设计总监于志远告诉记者,整个世博公园秉持“绿色城市”的设计理念,提出在有限条件下,利用先进的技术处理,强调城市环境的自然生态性,强调城市整个周期内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环境污染,强调减弱人与自然的互相冲突,利用环境的和谐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世博公园巧妙运用了“滩”、“扇”两大独特的设计构思,抬升的扇形基地犹如中国传统折扇的扇面,按风向走势而设置的乔木引风林则像扇骨,整个公园随着黄浦江面缓缓升展,如同优雅的折扇在轻舞的微风中打开,雅致的扇骨下呈现出立体的水墨山水画。
当记者踏进基本建成的世博公园内,但见绿意盎然,亲水平台边。凉风习习,江上船只往来,不过没有感受到“中国扇”的框架。原来这是“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缘故,如果站到卢浦大桥等高处就能清晰地看出世博公园的扇形设计。
“充当扇骨的乔木可都是相当珍贵的。”工作人员介绍,公园总共有50多个品种、3700多棵乔木呈方阵式布置,其中胸径达50厘米的银杏有11棵;被誉为树中“狮虎兽”的东方杉有6棵,胸径都达到45厘米左右;20棵从日本引进的青枫则堪称“镇园之宝”,“这种青枫和常见的红枫不同,它常年能保持绿色,每一棵的身价达到10万元左右。” “这些乔木的胸径、冠幅、分权点、蓬径、形态姿势几乎是同一规格,种植上做到呈放射状。”上海园林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庄伟告诉记者,大型乔木构成了折扇的“骨架”。选好“骨架”,并非易事。公园里6棵珍贵的东方杉,其高度之高和胸径之粗在整个上海市都是难得一见的。公园里的银杏树也很有来头。由于在种植时采用了新科技,使得树的每一面受到阳光照射都相同,因此这些树的大小、高度甚至树杈的角度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在许多树木、地被植物根部,记者发现了小核桃壳、大核桃壳和各种岩石的身影,“这些都是用来降温保湿,让树木健康生长的材料”。工作人员揭开了核桃壳的秘密。不仅树根部有降温保湿材料,每棵树根下的树穴里也有很多“营养物质”。树穴里埋着营养土、松针、珍珠岩、透气网袋等材料,让树木能够健康、快速生长。而特别引进的耐践踏草坪有望接受日均8万人游客的考验。
除此之外,世博公园还采用了一些低成本造价的材料,如透水沥青、透水砖、透水粗沙路面、透水砾石路面等,这些材质营造出来的特色硬质景观,还特别能够调节公园的微环境。一方面加速雨水的渗透,另一方面增加了地表水蒸气的蒸发,让植被倍感舒适的同时,为游客提供真正有效的“氧气库”和舒适、健康的外部休憩空间。通过喷雾、透水地面等措施,公园的温度大概要比世博园区的温度低5℃。
跨越卢浦大桥两侧的世博公园绵延约1公里。在卢浦大桥东侧,呈现在游客眼前的是高大的乔木,碧绿的草坪,紫云英等各色草花组成的色调丰富的小花园,硕大的香柚挂在枝头,为金色的9月增添了丰收的喜悦。园里还有樱桃、枇杷、柿子等多种果树,在明年世博会举办期间,这些果树正好依次结果,会让游客感到更加的“热闹”。
世博公园自东向西,各类花卉色彩多变,靠近世博轴是火红色,往西依次呈现橙、黄、白、绿色。越到公园西侧面,自然风光越发浓郁。狼尾草、菖蒲、细叶芒等观赏草、水生植物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人工小河、叠水、溪流边,营造出种种野趣。特别是那座钢浮大桥,刚踏上桥,感觉天空是封闭的,渐渐的,桥顶、桥侧的木板豁开,天空也豁然开朗。
由于世博公园的原址是上钢三厂和江南造船厂,园内还矗立着两座塔吊。这两座塔吊也被设计者特意保存了下来。尽管为此颇费周折,但留下人们对滨水工业的记忆无疑蕴含着世博公园特有的寓意。
后滩公园
半人高的芦苇荡、颗粒饱满的水稻穗、刚刚收割的向日葵……这不是郊区的“农家乐”,而是卢浦大桥下的世博后滩公园。
后滩公园,北临黄浦江,南傍园区新建浦明路,西至倪家浜,东接世博公园,沿黄浦江岸线全长1.8公里。秉承生态、自然、野趣的设计理念,计划于下月底竣工,明年5月1日将向公众开放。
大片的芦苇、水稻、茭白、慈姑、甘蔗、菖蒲、细叶芒,恍如到了崇明东滩。贯穿公园的木栈道两边,是一口口水塘。水塘里、水塘旁,种满了各类水生植物、农作物和观赏草。繁华的现代都市中,田园趣味几近难得,而在后滩公园,野趣天成俯首皆拾、随处可见。人造景观更与江边4公顷的天然湿地相映成趣,游客可以回归少时田园,充分享受“黄金麦谷、潺潺清流”的曼妙风光。
据设计师林黎介绍,“野趣正是后滩公园想营造的氛围。后滩公园最大的特点是依托黄浦江沿岸一块4公顷的原生湿地,扩建成一个14公顷的大型湿地公园,这将成为上海市内唯一的湿地生态系统。”
依托湿地,世博后滩公园将成黄浦江的“自然净水器”:每天有2400立方米的黄浦江水被引入湿地,经过生态系统层层净化后,将从劣5类水质变成可直接接触的3类水质。天然的水净化系统在不用化学制剂或特殊设备加工过滤的前提下,经过由水生植物及动物等生物群落组成的不同净化分区,在3.6公里的世博园区水系中形成景观循环水,满足世博园的绿化灌溉和道路冲洗需求。
在黄浦江水净化过程中,江水先从上游倪家浜引水,水流经过梯田上芦苇等植物的初步净化,通过提升泵沉淀泥沙,最后用黑叶轮草、蒲草等植物净化重金属。纯生物净化过滤系统当然少不了动物的身影。螺类、甲鱼、蚌类等10多种动物月底将会“入住”,不请自来的野生甲鱼已经提前体验起后滩公园独有的居住环境。
后滩公园和世博公园相连,世博期间,两公园之间将没有围墙等任何阻隔。在两公园衔接处,设计者通过植物搭配,将世博公园的城市绿地风格过渡到后滩公园的乡村风格。“游客若是五六月份来参观世博园区,可以去世博公园欣赏野花营造的烂漫春色;若是九十月份来参观世博园区,则可以去后滩公园欣赏芦花、观赏草营造的缤纷秋景。”
色彩渐变的美丽花卉、独具韵味的中国扇设计、富有野趣的田园风光……已经竣工的世博公园和后滩公园在设计师妙手打磨下,犹如两块优雅的绿宝石,静静镶嵌在黄浦江南岸。在这一片浑然天成的生态园地之中,人们感受到的将不仅仅是曼妙景致,还有更多的生态理念。
“中国扇”打开
紧挨着世博园庆典广场的世博公园,是黄浦江两岸绿化系统的重要节点,也是城市永久性的景观绿地。公园定位为“中心城区的绿地、滨水的绿地、世博的绿地”,是一个“自然而不失精致、时尚而不失传统、节俭而不失文化、舒适而不失生态”的划时代的公园。
负责世博公园设计的荷兰NI-TA(丽塔)中方设计总监于志远告诉记者,整个世博公园秉持“绿色城市”的设计理念,提出在有限条件下,利用先进的技术处理,强调城市环境的自然生态性,强调城市整个周期内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环境污染,强调减弱人与自然的互相冲突,利用环境的和谐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世博公园巧妙运用了“滩”、“扇”两大独特的设计构思,抬升的扇形基地犹如中国传统折扇的扇面,按风向走势而设置的乔木引风林则像扇骨,整个公园随着黄浦江面缓缓升展,如同优雅的折扇在轻舞的微风中打开,雅致的扇骨下呈现出立体的水墨山水画。
当记者踏进基本建成的世博公园内,但见绿意盎然,亲水平台边。凉风习习,江上船只往来,不过没有感受到“中国扇”的框架。原来这是“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缘故,如果站到卢浦大桥等高处就能清晰地看出世博公园的扇形设计。
“充当扇骨的乔木可都是相当珍贵的。”工作人员介绍,公园总共有50多个品种、3700多棵乔木呈方阵式布置,其中胸径达50厘米的银杏有11棵;被誉为树中“狮虎兽”的东方杉有6棵,胸径都达到45厘米左右;20棵从日本引进的青枫则堪称“镇园之宝”,“这种青枫和常见的红枫不同,它常年能保持绿色,每一棵的身价达到10万元左右。” “这些乔木的胸径、冠幅、分权点、蓬径、形态姿势几乎是同一规格,种植上做到呈放射状。”上海园林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庄伟告诉记者,大型乔木构成了折扇的“骨架”。选好“骨架”,并非易事。公园里6棵珍贵的东方杉,其高度之高和胸径之粗在整个上海市都是难得一见的。公园里的银杏树也很有来头。由于在种植时采用了新科技,使得树的每一面受到阳光照射都相同,因此这些树的大小、高度甚至树杈的角度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在许多树木、地被植物根部,记者发现了小核桃壳、大核桃壳和各种岩石的身影,“这些都是用来降温保湿,让树木健康生长的材料”。工作人员揭开了核桃壳的秘密。不仅树根部有降温保湿材料,每棵树根下的树穴里也有很多“营养物质”。树穴里埋着营养土、松针、珍珠岩、透气网袋等材料,让树木能够健康、快速生长。而特别引进的耐践踏草坪有望接受日均8万人游客的考验。
除此之外,世博公园还采用了一些低成本造价的材料,如透水沥青、透水砖、透水粗沙路面、透水砾石路面等,这些材质营造出来的特色硬质景观,还特别能够调节公园的微环境。一方面加速雨水的渗透,另一方面增加了地表水蒸气的蒸发,让植被倍感舒适的同时,为游客提供真正有效的“氧气库”和舒适、健康的外部休憩空间。通过喷雾、透水地面等措施,公园的温度大概要比世博园区的温度低5℃。
跨越卢浦大桥两侧的世博公园绵延约1公里。在卢浦大桥东侧,呈现在游客眼前的是高大的乔木,碧绿的草坪,紫云英等各色草花组成的色调丰富的小花园,硕大的香柚挂在枝头,为金色的9月增添了丰收的喜悦。园里还有樱桃、枇杷、柿子等多种果树,在明年世博会举办期间,这些果树正好依次结果,会让游客感到更加的“热闹”。
世博公园自东向西,各类花卉色彩多变,靠近世博轴是火红色,往西依次呈现橙、黄、白、绿色。越到公园西侧面,自然风光越发浓郁。狼尾草、菖蒲、细叶芒等观赏草、水生植物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人工小河、叠水、溪流边,营造出种种野趣。特别是那座钢浮大桥,刚踏上桥,感觉天空是封闭的,渐渐的,桥顶、桥侧的木板豁开,天空也豁然开朗。
由于世博公园的原址是上钢三厂和江南造船厂,园内还矗立着两座塔吊。这两座塔吊也被设计者特意保存了下来。尽管为此颇费周折,但留下人们对滨水工业的记忆无疑蕴含着世博公园特有的寓意。
后滩公园
半人高的芦苇荡、颗粒饱满的水稻穗、刚刚收割的向日葵……这不是郊区的“农家乐”,而是卢浦大桥下的世博后滩公园。
后滩公园,北临黄浦江,南傍园区新建浦明路,西至倪家浜,东接世博公园,沿黄浦江岸线全长1.8公里。秉承生态、自然、野趣的设计理念,计划于下月底竣工,明年5月1日将向公众开放。
大片的芦苇、水稻、茭白、慈姑、甘蔗、菖蒲、细叶芒,恍如到了崇明东滩。贯穿公园的木栈道两边,是一口口水塘。水塘里、水塘旁,种满了各类水生植物、农作物和观赏草。繁华的现代都市中,田园趣味几近难得,而在后滩公园,野趣天成俯首皆拾、随处可见。人造景观更与江边4公顷的天然湿地相映成趣,游客可以回归少时田园,充分享受“黄金麦谷、潺潺清流”的曼妙风光。
据设计师林黎介绍,“野趣正是后滩公园想营造的氛围。后滩公园最大的特点是依托黄浦江沿岸一块4公顷的原生湿地,扩建成一个14公顷的大型湿地公园,这将成为上海市内唯一的湿地生态系统。”
依托湿地,世博后滩公园将成黄浦江的“自然净水器”:每天有2400立方米的黄浦江水被引入湿地,经过生态系统层层净化后,将从劣5类水质变成可直接接触的3类水质。天然的水净化系统在不用化学制剂或特殊设备加工过滤的前提下,经过由水生植物及动物等生物群落组成的不同净化分区,在3.6公里的世博园区水系中形成景观循环水,满足世博园的绿化灌溉和道路冲洗需求。
在黄浦江水净化过程中,江水先从上游倪家浜引水,水流经过梯田上芦苇等植物的初步净化,通过提升泵沉淀泥沙,最后用黑叶轮草、蒲草等植物净化重金属。纯生物净化过滤系统当然少不了动物的身影。螺类、甲鱼、蚌类等10多种动物月底将会“入住”,不请自来的野生甲鱼已经提前体验起后滩公园独有的居住环境。
后滩公园和世博公园相连,世博期间,两公园之间将没有围墙等任何阻隔。在两公园衔接处,设计者通过植物搭配,将世博公园的城市绿地风格过渡到后滩公园的乡村风格。“游客若是五六月份来参观世博园区,可以去世博公园欣赏野花营造的烂漫春色;若是九十月份来参观世博园区,则可以去后滩公园欣赏芦花、观赏草营造的缤纷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