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以成为必然的趋势。教学已经从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逐渐发展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那么,怎么把它转变成生动、有趣、直观性强的学科,就成为数学教师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努力学习的工具,优化我们的数学教学。
善于激活学习兴趣——有效课堂的“兴奋剂”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如,在“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中,引导学生体会并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既表示关系,同时又表示结果,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一认知难点,我创设这样的情境:多媒体动画出示一个魔盒,学生只要输入一个数,这个数经过魔盒的加工,出来的便是另一个数。如输入的是9,出来的是19;输入的是13,出来的是23……学生跃跃欲试,经过几次尝试后,发现奥秘:魔盒是按一定的关系式来加工数的。于是,输入“20”,出来“20 10”;输入“78”,出来“78 10”;输入“1.5”,出来“1.5 10”;输入字母“b”,便出来“b 10”。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情绪的积极与否直接影响到建构的效果。这里“魔盒”情境的创设,一下子吸引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呈现出了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当然,魔盒只是个“道具”,而这一道具更重要的作用是帮助学生解决了认知的难点:出来的数“b 10”是一个结果,加工的关系式也是“b 10”。
勤于挖掘探索潜力——有效课堂的“催化剂”
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学生应该再创造数学化而不是数学,抽象化而不是抽象,图式化而不是图式,形式化而不是形式,算法化而不是算法,用语言描述而不是语言 ……”我们可以理解为,在指导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把着眼点放在学习活动的过程而非结果上,要让学生主动经历各种“化”的过程,在这个“化”的过程中自主地建构起图式、算法、概念等数学知识、意象,并逐步将数学思想方法转化为学生的思想方法。如在教学《认识分数》后,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有趣的广告:小明将蛋糕平均分成4份,却发现一共有8个小朋友,灵机一动,从中间横着切一刀,便将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正在这时,第9个小朋友出现了。怎么办呢?小明又将自己的那一块一分为二,将1份送给了他……看完了广告,出现了问题;这则广告中出现了几个分数?学生积极探索。教师在此过程中,就有效地帮助学生将“客观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主观的数学知识”。而本课中的广告内容,能扎实、有效地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更好地引导学生体会分数的意义。
敢于展示学生自我——有效课堂的“润滑剂”
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发现由于学生不认真审题造成的错误,这使我很苦恼,但是当我利用计算机上《两个数量的直接关系》时,我发现做题时不用教师强调,每做一题学生都会自觉地阅读题目要求,做题的过程中也会仔细看出现的反馈提示。做下面这道题时这点显得尤为突出:判断,根据所给的条件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学校植树节种柳树,每行种6棵,三(1)班种了24棵,三(2)班种了7行。问题:
①三(1)班种了多少行柳树?()×√
②三(2)班种了多少棵柳树?()×√
③三(1)班比三(2)班多种了多少行?()×√
④三(1)班比三(2)班少种了多少棵?()×√
⑤三(1)班和三(2)班一共种了多少棵?()×√
⑥三(1)班和三(2)班共种了11行、66棵柳树。()×√
⑦三(2)班比三(1)班少种了3行、18棵柳树。()×√
操作:用鼠标左键点“×”或“√”,点对了,答案会显示在括号中;点错了,则在错误的答案下面出现一个炸弹。做题时每个学生都显得小心翼翼,个个瞪大了眼睛仔细审题,生怕被地雷炸着。如果不小心真的选错了答案,出现了地雷,他们的小脸会显得无比沮丧;如果全做对了,则忍不住高兴得欢呼起来,一时间课堂上欢呼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掀起了教学的小高潮。教师趁机可以让学生讨论一番,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播放演示。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地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勇于挑战自我。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能使整个教学过程既能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促进学生观察,思考能力,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学习。
善于激活学习兴趣——有效课堂的“兴奋剂”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如,在“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中,引导学生体会并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既表示关系,同时又表示结果,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一认知难点,我创设这样的情境:多媒体动画出示一个魔盒,学生只要输入一个数,这个数经过魔盒的加工,出来的便是另一个数。如输入的是9,出来的是19;输入的是13,出来的是23……学生跃跃欲试,经过几次尝试后,发现奥秘:魔盒是按一定的关系式来加工数的。于是,输入“20”,出来“20 10”;输入“78”,出来“78 10”;输入“1.5”,出来“1.5 10”;输入字母“b”,便出来“b 10”。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情绪的积极与否直接影响到建构的效果。这里“魔盒”情境的创设,一下子吸引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呈现出了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当然,魔盒只是个“道具”,而这一道具更重要的作用是帮助学生解决了认知的难点:出来的数“b 10”是一个结果,加工的关系式也是“b 10”。
勤于挖掘探索潜力——有效课堂的“催化剂”
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学生应该再创造数学化而不是数学,抽象化而不是抽象,图式化而不是图式,形式化而不是形式,算法化而不是算法,用语言描述而不是语言 ……”我们可以理解为,在指导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把着眼点放在学习活动的过程而非结果上,要让学生主动经历各种“化”的过程,在这个“化”的过程中自主地建构起图式、算法、概念等数学知识、意象,并逐步将数学思想方法转化为学生的思想方法。如在教学《认识分数》后,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有趣的广告:小明将蛋糕平均分成4份,却发现一共有8个小朋友,灵机一动,从中间横着切一刀,便将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正在这时,第9个小朋友出现了。怎么办呢?小明又将自己的那一块一分为二,将1份送给了他……看完了广告,出现了问题;这则广告中出现了几个分数?学生积极探索。教师在此过程中,就有效地帮助学生将“客观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主观的数学知识”。而本课中的广告内容,能扎实、有效地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更好地引导学生体会分数的意义。
敢于展示学生自我——有效课堂的“润滑剂”
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发现由于学生不认真审题造成的错误,这使我很苦恼,但是当我利用计算机上《两个数量的直接关系》时,我发现做题时不用教师强调,每做一题学生都会自觉地阅读题目要求,做题的过程中也会仔细看出现的反馈提示。做下面这道题时这点显得尤为突出:判断,根据所给的条件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学校植树节种柳树,每行种6棵,三(1)班种了24棵,三(2)班种了7行。问题:
①三(1)班种了多少行柳树?()×√
②三(2)班种了多少棵柳树?()×√
③三(1)班比三(2)班多种了多少行?()×√
④三(1)班比三(2)班少种了多少棵?()×√
⑤三(1)班和三(2)班一共种了多少棵?()×√
⑥三(1)班和三(2)班共种了11行、66棵柳树。()×√
⑦三(2)班比三(1)班少种了3行、18棵柳树。()×√
操作:用鼠标左键点“×”或“√”,点对了,答案会显示在括号中;点错了,则在错误的答案下面出现一个炸弹。做题时每个学生都显得小心翼翼,个个瞪大了眼睛仔细审题,生怕被地雷炸着。如果不小心真的选错了答案,出现了地雷,他们的小脸会显得无比沮丧;如果全做对了,则忍不住高兴得欢呼起来,一时间课堂上欢呼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掀起了教学的小高潮。教师趁机可以让学生讨论一番,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播放演示。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地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勇于挑战自我。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能使整个教学过程既能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促进学生观察,思考能力,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