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自信 大胆写作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7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作,是学生思想水平和文字能力的具体表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是一种情感性极强的思维活动,是作者感情自然真实流露的实践过程。三年级作为习作的起始阶段,它要求学生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不受文体束缚,也不受篇章束缚,重在自由表达、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当今学生,《作文辅导书》、《阅读与作文》、《优秀作文选》、《课堂同步作文》等作文书琳琅满目,刚一开校就被塞进了书包。在习作时,学生往往不注重习作方法、步骤,而是头疼地、盲目地乱抄照搬,从不思考,苍白空洞,这样就养成了懒惰的恶习,作文不离书,有话写不出;或者是这儿抄一段,那儿抄一段,凑合而成。另外,老师重复的,不恰当的评语,又束缚了学生的口舌,封闭了学生的心灵,学生一提作文就害怕,就头疼,时间稍长就对作文产生了畏难、排斥和无所谓的心理。因此,消除畏难情绪,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调动学生习作积极性,从心理上使学生不怕习作,关键就是要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大胆写作。
  自信心,是一种自己相信自己的心理,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愿望的心理,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肯定,是人们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心理;它是在不断成长中培养起来的,它能使你向目标奋勇前进,使你从困难、挫折中解脱;使你对习作产生兴趣,从而把你提升到无限的顶峰。因此,学生拥有自信是习作的关键,学生越自信,对习作就越感兴趣,学习起来就越起劲,习作就越写越好,那如何培养学生对习作的自信呢?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让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树立自信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特别强调学习中人的因素,主张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情感融洽、气氛适宜的学习环境,这样,任何学生都有发展自我的潜能。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思想顾虑排除了,身心备感安全,敢于充分地发表意见,没有任何戒备,从而树立自信,愿意习作,乐于写作。
  二、让学生在尝试成功中树立自信
  学生弱小,看不清自己的潜能,常常对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缺乏自信。而习作又是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作为教师的我们,则要为学生发现或培养其实力创造条件。
  听,按照语言的规律,最早获得的语言就是听来的,听懂了,再运用,言语就完成了内化的过程,成为自己的了,因此,我就让他们多听优秀的习作、片段、名家范文,坚持课前一生5分钟读一篇优秀习作,边听边想,边听边学,体会别人的成功,让学生觉得习作不难,就这样写就行了,消除畏惧,大胆表达,认真习作。
  说,大家都会,每一次习作前的口语交际,我都要精心设计,听说双方互动,尽量让尽可能多的孩子说,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如第一次习作前的口语交际:交流自己的课余生活,同学们那种踊跃发言的样子让人激动,得到老师赞扬和同学掌声的学生的自信的表情更让我终生难忘。这样,学生有那么多说的,写的当然不少啦。
  读,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文选烂,秀才半”这些话生动地说明,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多读书。小学生手中书籍有限,视野狭窄。作为教师就要很好地引导他们。一是读教材,读他人之作,尤其是那些名人名篇,优秀之作,这样可开阔眼界,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料以及写作方法和技巧。二是多读自己的习作,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样,不断发现文章的不足之处,促使自己去反思、修改、补充,直到满意为止。
  写,多写多练是学好习作的根本,有了以上的基础,我就要求学生每周2—3次习作训练,或听写,或抄写,或自己写都可以,篇幅不宜过长,只要写得认真,写得清楚就行;由于要求不高,同学们都愿意写,每次习作的批改,我都用赞扬鼓励的话语,如:“你是一个用心的孩子,你進步了”;“写得真好,老师都想去了”等滚烫的话语,让学生感受到习作的快乐。
  就这样,学生在听、说、读、写中尝试了成功,有了实力就会自信,轻松完成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活动——习作了!
  三、让学生在宽容中树立自信
  学生尚未成熟,阅历浅,想说想写,敢说敢写,但有时又放不开手脚,不能发现到底写什么。有一次习作是写我熟悉的人的一件事,在指导过程中,大家积极举手,踊跃发言,迫不及待的想早一点写,可就在动笔写时,我发现一位小男孩握着钢笔,半天没动笔,我走过去问:“想好写谁了吗?”“没有”,“那就写爸爸、妈妈吧!”“我爸爸在拉萨上班。”“写妈妈吧!”“她没什么事!”······就这样,我启发了很久,他才怯怯地说:“我可以写那天在路上看到的人和事吗?”我想了想,虽然与要求不是很相符,但我不想打消他的积极性,就笑着说:“可以。”男孩一听,马上动笔写起来了。这样,小男孩在教师的宽容中发现了习作的乐趣,用笔再现了生活,反映了自己的情感,写出了真情实感。
  叶圣陶先生把作文教学形象地比作如幼儿学徒走路一样,只有学生自己握其笔,写其事,抒其情,才会有其文。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自信,自信是思维不竭的动力,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我相信,只要孩子们有了自信,就一定会大胆习作的。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试行后,在现代文大阅读部分设置了二选一的命题模式,主要涉及文学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两类作品的阅读理解。其中实用类文本是配合普通高中新课程开设的选修课,于2007年第一次出现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它强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体现实用性和应用性的特点,使试题进一步贴近生活,引領学生在学习中关注生活,是新课标试卷的显著特色。实用类文本主要包括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等,在具体题型中对应新课程标
期刊
我们山东教育的改革,为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开辟了崭新的道路。但与此同时,基本不变的课程内容和缩短过半的授课时间,以及每天近三分之一的自由学习时间,再加上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都亟待提高的高一新生,都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提出了严峻地挑战。  多么渴望找一本针对性强、极具参考学习价值的书啊。《魏书生文选(第一卷)》,尤其是其中的《培养学生的效率感》一文,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使我豁然开朗。文中
期刊
清代词人纳兰性德说: “花间之词如古玉器, 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重。李后主嫌尤其美”(《绿水亭杂识》)。另外、王国维也认为“词之最工者”当首推“后主”,“南宋诸公不与焉”(《人间词话册稿》)。的确,李煜词不仅继承了前人的风格和成就,融入了自身的经历和艺术创作和开拓,还影响了秦观、李清照这些颇具成就的婉约派词人,同时也启发了苏轼、辛弃疾那样的豪放大家,以后受其影响者也不乏其人,时至今日依然有
期刊
近几年来,语文逐渐沦落到“爹不疼,娘不亲”的地步,其学科性质致使它愈加不受重视,但作文却是每年高考之后备受关注的焦点。  与此同时,作文的成功与否也是决定语文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那么,如何才能写出一篇出色的考场作文呢?我觉得除了让学生平时注重积累,多读、多看、多写之外,在评讲这一环节上,教师上好每一节内容丰富充实、形式多姿多彩的评讲课也至关重要。  评讲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若想让学生
期刊
“培优”是学校工作中一个重要任务,为了让一些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老师们绞尽了脑汁,耗费了大量的心力,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是在培优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应引起重视。  一、警惕尖子生的心理问题  优秀学生因为成绩好,一向被老师们关注、照顾,时间长了,容易引起骄傲心理,自视甚高,这会带来很多问题,曾经有一个学生,在几次大考中都名列前茅,学校把他作为明星级的学生到处宣扬,在这种环境中,学生认为自己无所不能
期刊
进入高中以来,学生的学习任务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被学习占据,彼此很少交流,同时,由于能力不同,学生之间差距也越来越大,尖子生和落后生各有各的生活空间,彼此更是到了无话可说的地步,怎么才能让学生更加团结呢?我以为可以采取以下手段。  一、设立互帮互助小组  老师可以把学习好的和较为落后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多给他们合作探究的空间,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期刊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怎样披文入情呢?想象。想象是披文入情的钥匙。赏析文学作品离不开想象,想象可以还原作品所描绘的情景,可以创造性地加入自己的体验,从而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意境、情感、意蕴。  一、通过想象再现意境  对于写景散文和诗歌,通过想象再现意境,更容易感受到景物的特点,同时也更容易揣测到文字背后的情感。比如教学《荷塘月色》,学
期刊
“老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呢?是为了考个好大学,还是找个好工作呢?紧张繁忙的高中生活让我不知所措,我不知道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到底是为了什么,我觉得自己正在遗忘儿时的理想,正在偏离自己的方向……”这几天,翻看学生的周记,已不止一次读到这样的话,他们怎么了,这让我陷入了沉思。一直以来,我自以为很了解他们,很关心他们,但从周记看来,这似乎只是假象,我的关心他们真的感受到了吗?我的教育他们又接受了多少呢? 
期刊
从教近二十载,接触过许多的语文老师,时时思考,理想的语文老师应该是什么样的。近来终有粗浅认识,觉得语文老师至少应该具备四项素质:  一、语文老师应该是博雅的先生  在新课标背景下,一课本一教参一教案,一根教鞭三尺讲台五颜六色粉笔足矣的时代已告终结,取而代之的是要求老师的博雅:有广博的知识,儒雅的风范。那么,又怎样获得这种博雅呢?我觉得,只有不断地学习、思考、总结,才能不落伍于时代,才能占有课堂,保
期刊
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作品在高中语文课本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且很多都是专家和广大读者公认的文质兼美、有着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经典作品。经验丰富的教师会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比较、想象,使学生从文学作品的艺术意象、意境中获得美感。并有新的感悟,新的发现,从而获得审美愉悦,提高艺术素养,增强艺术的想象力和敏感性。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的文学鉴赏活动。这种活动虽然对急功近利的高考难以起到立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