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hu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文化作为教材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我们能充分地利用它,让数学文化去滋润我们的课堂,把数学学习与文化熏陶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通过数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受到人格品行的教育,从而更好地发挥数学的价值。
  【关键词】数学文化;生活经验;思想方法;审美价值
  著名教育家马明教授说过:“没有现代数学的文化,人类势必要衰败的。”课程改革使数学文化的研究更加深入,数学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渗入实际数学教学,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与价值,体察社会文化和数学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努力让学生了解数学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渗透思维方法,展示数学之美,把数学作为一种文化来教,让数学文化滋润我们的课堂。
  一、了解数学文化,感受数学的生命力
  小学数学文化是一种数学教学文化,这种文化在小学阶段应该是让学生了解数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相互作用的历史,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开阔视野,寻找数学进步的历史轨迹,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创新意识。
  1. 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生成和发展的文明史
  我们可以根据所学内容向学生进一步介绍知识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对数学学科有更深刻的认识。比如,在教学“数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字的演变和发展,了解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产生过程,了解各种运算符号的发明史。在学习“认识人民币”时让学生了解货币的产生与发展,世界货币的名称和流通情况。在学习“圆的认识”时,可设计一些能让学生感受到“圆文化”的内容,以增强学生对“圆”的了解。让学生通过了解数学文化学到数学家严谨、踏实、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2. 让学生了解数学家们的杰出贡献
  我国有五千年漫长悠久的数学发展史。如勾股定理最先的发现者是我国周朝初年(约公元前1100年)的数学家商高,他所讲的“勾广三、股修四、经隅五”就是勾股定理的一个特例,这比古希腊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这个定理要早500多年。当今世界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是国际数学大师,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华罗庚先生早期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他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上颇具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华罗庚开创的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重大贡献。华罗庚教授一生勤奋自学,不断攀登、注重实践、造福祖国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来的攀登者。
  数学家的故事为数学文化增添了亮丽的色彩。数学家们执着的精神和坚韧的毅力,推动了数学文化的不断发展。让学生了解数学家们的杰出贡献,让数学大师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对培养他们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 让学生了解数学与其他学科间的互相渗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不同学科间相互依存、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而数学又是一门基础学科,其基本工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针对性地把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对学生形成“数学学习是在自身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主动而不是被动地建构和发展数学知识结构的过程”这一正确的数学学习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营造文化氛围,感知数学的魅力
  1. 引入数学故事,丰富课堂内容
  故事的魅力是无穷的,因为它的形象性和生动性,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无论是在课前导入故事,激起兴趣;或者在课中引入故事,化难为易;还是用故事结尾,拓展思维。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力。如在教学“有趣的等量代换”时,课始用多媒体出示《曹冲称象》的故事画面,接着老师提问:“你们觉得曹冲聪明吗?谁能说说曹冲是怎么称象的?”顿时,孩子们就争先恐后地说开了……这个既形象具体又有趣奇妙的故事强烈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观看动画、聆听故事的同时很自然地进入了观察、发现、思考的阶段,为新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如能够巧妙地将数学故事引入课堂,就能让数学课堂更为丰富多彩、别开生面。
  2. 让学生了解各种数学符号,培养符号感
  符号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和自动化地理解符号和运用符号的态度和意识。数学的世界是一个符号的世界。数学语言是由一些符号和记号组成的语言。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搜索等方法来揭开每个符号的神秘面纱,知道数学符号的来历,并从中体验到数学符号的优越性,从而培养符号感。
  三、联系生活经验,体验应用的价值
  1. 构建生活化的学习内容,提炼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的价值在于应用,在应用中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与客观世界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意义,以及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的意义,培养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的问题的能力,它是小学数学教学不可削弱,只可加强的目标之一。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拓展学生认识数学,发现数学的空间,重视儿童数学经验的积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生活空间中学习数学,在生活实践中感知数学。
  对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努力拓展学生认识数学、发现数学的空间,重视儿童数学经验的积累。例如,在质量单位的教学中,为帮助学生建立“1kg”的概念,我们先让学生购买不同质量的物品,再用手掂这些物品,多次感受后尝试估计一些物品的质量。学生对“质量”的概念有了这样的感性认识之后,很容易解决“1kg”有多重的问题。   2.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数学教学不仅要从儿童的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还必须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数学知识和数学的思维方法去看待、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例如,教学“平均数”一课时,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计算每个小组的平均身高,此时学生的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求出结果后,让学生进一步比较:“哪一组的同学最高?哪一组的同学最矮?”“我们班的男生和女生身高情况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研究。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这种活动与学生自身生活相结合,可以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四、揭示思维过程,进而渗透思想方法
  如何将学生置身于科研知识发生、发展、形成的生动过程,引导他们亲历观察、猜想、验证、建模、应用等数学活动,进而获得一种更有力度、充满张力的数学思考以及触及心灵的精神愉悦,这是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一直关注并努力实践的问题。
  如教学《可能性》这一课时,书上只要求学生摸球摸10次后,来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而这对于实验的精确性来说,实验的次数太少了,但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去摸很多次又不太现实,所以我们可以把相关背景资料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来看看科学家研究时的次数,并对它进行分析比较,从而让学生去体会到概率的思想。同时也告诉学生科学家们为了得到结果而付出的努力,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敢于挑战困难的精神。
  真正能留存于个体脑海中的具体数学知识、技能往往很少,但数学方法、策略、思想却常常以更为内敛、潜在的方式沉积于学生内心深处,成为他们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支撑。这是数学文化价值集中体现的又一重要方面。
  五、展示数学之美,提升审美的情趣
  数学的美无处不在:趣味美、数字美、简单美、对称美、规律美……它是数学文化生活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挖掘出来必将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例如:在教授《轴对称》一课时,围绕轴对称图形,笔者设计了一个个精巧的环节,有“玩对称,识对称,做对称,赏对称”等等,让学生去欣赏数学的对称美,体会对称的稳定、协调、和谐给人带来的舒适美观的感受。在学习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道共同解读图形的形态美。如:“垂线”如同拔地而起的大厦,给人以挺拔感;“水平线”似无风的湖面,给人以沉静感;“波浪线”像波涛滚滚的江水,给人以流动感;直线的刚劲有力,曲线的轻快流畅,正方形的平稳方正,圆形的流转柔和、完美无缺都会给人以美的享受。
  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注重数学文化价值,把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透到我们的教材中去,融入数学课堂中,用数学文化来滋润数学课堂,让数学变得更加容易、有趣,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同时感受其文化魅力,从而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
  参考文献
  [1]马立,宋乃庆,施建平.让学习变得更轻松——名师最能吸引学生的情境设计[M].西南师大出版社,2009.
  [2]范刚.学校教育创新与课堂文化构建[J].中国教育学刊,2008(06).
  [3]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其他文献
【摘 要】校本教研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而教研组是实施校本教研的重要抓手,加强教研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功能与作用,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认识校本教研的内涵出发,论述了教研组功能与作用,剖析了教研组存在的问题,指出加强教研组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校本教研;教研组;建议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成
【摘 要】以“研学后教”为理念,“课前预习,课上交流,巧定教学目标;生生互动,交流评价,学习新知;师生互动,点拨提升,合作解难;练习巩固,拓展延伸,培养能力”,是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研学后教”;中年级语文;教学策略  番禺区教育局“研学后教”理念的提出,不但在表面上更改了传统的教学顺序,而且在更深层次变革了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本质以及教学模式上,它侧重于以学定教,教在学之
【摘 要】“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提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课程资源包括:教师资源、学生资源、教材资源、网络资源、校本资源、校外资源等等,一草一木皆资源。走进数学课程资源,可开发和利用的内容丰富多彩,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教育只有加强同社会生活的关系,加强学生的生活经验的联系,教师充分树立课程资源意识,关注课程资源的生命力,加强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
【摘 要】从教学实践中可知,道德行为存在“问题”的三大类典型的学生都有着自身的身心特点、行为特点、兴趣特点。依据其心理外部和内部的特征,施教者可以从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内心的需求,讲究批评方法这三方面判定策略。坚信教育本身就无立竿见影之效,而具有迟效性。作为教育者,应发挥自身人格不可抗拒的感召力,始终如一,诲人不倦,坚信教育的强大作用。  【关键词】问题;人格;教育  一、背景分析  陕西省安
【摘 要】当下是高科技数码时代,如何利用多媒体使课堂更有趣、更生动、更可爱,值得每位英语教师深思和探究。多媒体应成为小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辅助手段。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设备来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把文字、声音、图像融为一体,让学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从而使他们在激情中掌握知识,获得学习英语的技能。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英语;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
【摘 要】 本文结合台湾地区《九年一贯课程纲要——数学学习领域》对康轩版教材内容编排与特色进行分析,发现康轩版初中数学教科书具有如下特色:设置动手操作环节加强学生自身体验对数学学习的影响;突出数学与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连结;例题习题安排合理;注重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体系;充分开发网络资源,注重教材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科书栏目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这些特色对大陆地区数学课程发展与教师教学提供了
【摘 要】思想品德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品教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需要教师及时捕捉并利用一切有价值的动态资源,引导课堂氛围,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关键词】动态资源;生成;利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不断动态生成的。师生互动,
【摘 要】《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了提高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等打好基础,必须充分关注课程在形态、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将品德教育课程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发现生活中的善恶美丑,通过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
【摘 要】文明礼仪是传承文明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学校是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基地,对于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举足轻重。教师要注重言传,更要注重身教,在课堂内以及组织的各种课外活动中促进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文明礼仪教育;言传身教;家校合作  中国作为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向来十分推崇一个“礼”字,这使得在中国的教育中,礼仪方面的教育显得尤为
【摘 要】我校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家和市、区、镇的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番禺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统领,以《福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为蓝本,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广州市番禺区“上品教化”教育理念,以深化素质教育为工作中心,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首要任务,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抓手,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核心,努力提高学校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