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凡客体是主要流行于青年网民间的一种网络语言,因其起源于凡客诚品的一则广告而得名。它直接、大胆地为人物贴上标签,戏谑主流文化,彰显青春个性,具有青年亚文化特征。凡客体是青年亚文化的“狂欢”方式,青年们以一种游戏的心态享受着其带来的快感;它具有“仪式抵抗”功能,起到了在符号层面上颠覆和消解主流文化霸权的作用;它是青年亚文化群体的“自我表白”,他们将自己平时不为人知的个性通过凡客体在众人面前展现,表明自己与“他者”的差异,从而构建群体内部成员的身份认同。
关键词:网络凡客体;青年亚文化;特性
“凡客体”是一种网络语言,因其起源于青年新锐作家韩寒代言的一则凡客诚品广告而得名。它采用“爱……,不爱……;不是……,是……”的二元叙述结构,以戏谑、讽喻、调侃的语气,表达对主流文化霸权的不满与抵抗,张扬自己的个性或风格。在这个信息过剩、应接不暇的时代,成为青年网民们追逐、戏仿的焦点,在网络上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网络凡客体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戏谑、讽刺掌握话语霸权的娱乐明星、文化名人、商业巨头、政治精英,如黄晓明、周立波、余秋雨、唐骏、李刚等都遭到恶搞;有的则大胆地表白自我,张扬个性。由于创作、传播凡客体的主体大多是70后、80后,甚至90后的青年人,他们抱着调侃、揶揄、戏谑的心态,采用娱乐化的手法,对权威、精英阶层多加讽刺,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创造出另一种通俗文化,试图颠覆和消解主流文化霸权,为处在社会“夹层”中的青年群体争夺话语权。因此从文化属性上看,凡客体决不仅仅是一种好玩或刺激的游戏,而是具有典型的青年亚文化特性。本文将从“狂欢方式”“仪式抵抗”“自我表白”三个方面对网络凡客体的青年亚文化特性进行解读,希望有助于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引导与建设。
一、网络凡客体——青年亚文化的“狂欢”方式
狂欢理论由米哈依尔·巴赫金提出,并被广泛引证、运用到文化研究中,狂欢成为亚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术语。从字面上理解,狂欢就是纵情欢乐,是一种群体状态,它充满了宣泄性,是一种在精神上和行为上的双重解放与自我放纵。网络凡客体的狂欢式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网络凡客体的各参与者之间地位是平等的,没有等级之分。巴赫金强调狂欢必须基于个体间彼此平等的地位,在狂欢时“决定着普通的及非狂欢生活的规矩和秩序的那些法令、禁令和限制”,特别是“等级制度,以及与它有关的各种形态的畏惧、恭敬、仰慕、礼貌等等”被取消。[1](161)一方面,网络凡客体是基于自由、虚拟的网络空间的,没有设置进入的门槛,任何人可以通过网络终端,利用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凡客体在线编辑工具,挪用娱乐八卦、政治丑闻等各种素材自由创作并与他人分享,每一个体都是平等参与其中。另一方面,在网络这一狂欢广场中,凡客体创作者——青年们的身份超越了现实生活中的长幼尊卑、等级秩序的限制,现实生活中由于身份地位差别造成的距离也消失不见,青年们可以站在平等的高度对娱乐明星、文化名人、商界大亨、政治权威等的不当行为进行批评和指正,而不需要顾忌身份的差别,也不需要考虑这样做符不符合礼仪等。
第二,作为创作和传播网络凡客体的主体,青年们尽情参与其中,他们之间没有表演者与观赏者之分。“爱网络”、“爱晚起”、“爱逛街”这些表达都只是自如地将生活中最朴实的一面展示在众人面前,没有多少表演的成份,就像巴赫金所强调的,青年们不是站在旁边冷眼旁观,而是将自己的生活融入其中,主动加入这一狂欢活动中,并享受着创作和传播凡客体所带来的狂欢体验。
第三,青年们以一种不用负责任的游戏心态聚集在一起,以凡客体为载体进行着狂欢。平日里束缚青年们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让位于个人对自由的追求,他们不仅在思想上更在行为上放纵自己。这主要表现在青年们创作凡客体时使用的是一种戏谑、调侃的口吻,解构平日里高高在上的主流、精英阶层,发泄他们的在现实世界所受到的种种不平等待遇。以恶搞黄晓明的凡客体为例,我们会发现其间蕴含着众多的喜剧因子,“爱英语,爱唱歌,爱喝啤酒,也爱15一件的深V低胸汗衫,更爱能垫5厘米高的汗血宝靴,我不是神马教主,我把奔驰钥匙掉到地上,我是黄晓明,闹太套。”短短60个字,都是从涉及黄晓明的娱乐新闻中剪切而来,对黄晓明极尽戏谑和嘲讽——“爱英语,爱唱歌”、“闹太套”是讥讽黄晓明为北京奥运会唱的公益歌曲《One World One Dream》,由于发音不清和连读,将“not at all”发成了“闹太套”;“爱喝啤酒”是嘲讽黄晓明在电视剧《泡沫之夏》发布会上喝下一整瓶啤酒,却由于喝酒过猛当众醉倒;“深V低胸汗衫”说的是黄晓明为了秀胸肌常穿低胸汗衫,被讥笑为15元一件从路边摊买来的;“能垫5厘米高的汗血宝靴”是恶搞黄晓明的身高来自墊5厘米的靴子;“把奔驰钥匙掉到地上”则是讥讽他在某谈话节目中大谈奔驰高层送他一辆车的事情。[2]创作者运用拼贴的技巧,将许多新闻素材拼贴成一则凡客体作品,体现了浓厚的狂欢色彩。同时透过其狂欢化的表面,我们也可以看到青年们正是以这种夸张和乖谬的手法,在娱乐狂欢的同时暴露着主流文化的可笑之处,对主流文化霸权进行着抵抗和消解。
二、网络凡客体——青年亚文化的“仪式抵抗”
斯图亚特·霍尔在1964年与帕迪·沃内尔合著的《通俗艺术》里敏锐地指出,青少年形成了特别的风格(如特殊的交谈方式,在特别的地方以特别的方式跳舞,以特殊的方式打扮自己,和成人世界保持一定距离等),这种风格成为“一种未成年人的通俗艺术”,“用来表达某些当代观念”,“抵抗”主导文化霸权,争夺话语权,试图协商并解决他们与主流社会之间的矛盾。[3](280)在著名的《仪式的抵抗:战后英国青年亚文化》一书中,伯明翰学派也“运用葛兰西的霸权概念,将一系列的青年亚文化风格诠释为象征性的抵抗形式”[4](101)。“仪式抵抗”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青年亚文化群体通过特别的专属的风格、符号、行为等与主流文化相抗衡,抵抗主流文化霸权;二是青年们的这种反抗行为并非现实的反抗,只是象征性的一种仪式。凡客体正是青年亚文化群体在网络世界中创造出的这样一种“仪式”或“风格”,通过创作和传播凡客体这种专属的符号,青年们营造出一个群体内部成员共享的、专属的文化空间,以达到与主流文化相区隔、相抗衡的目的。
首先,网络凡客体中青年们所崇尚的生活方式与爱好与父辈们崇尚的朝九晚五、循规蹈矩的生活方式正好相反,与正常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相悖。例如,“爱晚起”与父辈提倡并遵循的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正好相反;夜间大排挡在父辈看来是极其不卫生、不健康的,“爱夜间大排挡”与父辈一日三餐、讲究营养的饮食习惯相悖;“爱条纹,爱露胳膊露腿”与父辈们端庄得体的衣着标准不符。
第二,青年们用反讽的手法将对现实的关切与不满缝合到凡客体的创作中,毫不留情的对手握话语权的明星、文化名人、主流精英进行调侃、揶揄。“爱豪宅,爱得瑟,爱谁谁”是在“控诉”郭德纲的豪华别墅侵占公共绿地;“爱政府的好政策,爱GCD,也爱77块钱的廉租房,我不是什么平民”表达的则是对高房价背景下郭春平母女以每个月77元的价格租到45平米2居室的质疑,以及对郭春平母女身份真实性的怀疑……青年们以这种父辈、主流文化精英们无法理解甚至视为“异端”、“民间恶魔”而加以谴责的亚文化风格向权威发起挑战,企图颠覆主流文化霸权,改变自身话语权失落的地位。
然而,凡客體毕竟只是流行于虚拟空间的一种符号,它对于主流和主流价值观、文化的抵抗局限于符号层面,因此,这种抵抗只是一种“仪式”。作为一种“仪式抵抗”,凡客体“想像性地解决了父辈文化中潜藏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和矛盾,为不公平和不合理的社会病灶提供了象征性的‘解决方案’,对强势文化、权力阶层进行了符号层面的挑战”。从这一层面来看,与其说凡客体是一种“抵抗”,还不如说它是青年亚文化群体的一种“自我表白”。
三、网络凡客体——青年亚文化的“自我表白”
后现代语境下,网络世界的人机交流方式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消失,赛博空间中的“人”成为一种虚拟的存在,人的主体性被数字化的符号所消解。马克·波斯特在《信息方式》中所指出的,“信息方式中的主体已不再居于绝对时空的某一点,不再享有物质世界中某个固定的制高点……相反,这一主体因数据库而被多重化,被电脑化的信息传递及意义协商所消散,被电视广告去语境化,并被重新指定身份,在符号的电子化传输中被维持分解和物质化。”这样的语境下,“身份”的认定对于不甘平庸、追求个性的青年人来说就显得更为迫切。
“自我表白”即某一个体或群体以特定的方式向外界展示自己,以获得理解与认同。透过凡客体的符号表面审视其深层含义,我们会发现,隐藏在青年们自信与张扬背后的是青春的迷惘与身份的焦虑。他们急于展现自我,渴望成为关注的焦点,渴望在网络空间找到可交流的对象,获得认同,因而通过凡客体这一特殊符号系统来表示与主流文化的区隔,营造出一个专属于青年们的文化空间,生产出属于青年亚文化主体的意义。一如2010年12月豆瓣网友发起的线上活动“属于你的凡客体”所反映的情况一样,这次为期两个月的线上活动有168位网友参加,他们争相表白自我,渴望获得同龄人的认同。网友“萌萌”在上传的凡客体中说:“爱吃美食,也爱做美食;爱逛街,爱淘宝,也爱夜市淘包包;我不是大美女,我没有好身材,我就是我自己,我要让自己变得美丽。”网友“会说话的哑巴”则这样表白自己:“爱大象,不爱考试,爱爱疯死,也爱58块的GRE红宝书,我不是富二代,我是会说话的哑巴,我和你一样,我是凡客。”这些凡客体作品都以生活中别人不会注意的“微不足道”的事物为切入点,将自己平时不为人知的真实的一面大胆、直接地在众人面前展现,表现出青年人的自信与鲜明地个性,表明自己与他者的差异。青年们通过凡客体来界定青年亚文化群体的边界,借用霍尔的说法,即“标出和保持同一性及在诸群体间标出和保持差异”,从而构建起群体内部成员的身份认同。
总之,网络凡客体的青年亚文化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有时也会表现出过度娱乐化、非理性等特征。这也给我国当代青年亚文化的建设带来一些启示,要引导青年亚文化向积极的方面发展,必须多方位扩充青年人的话语表达途径,引导青年人走向理性批判,同时也要鼓励青年人创造的活力与热情。
参考文献:
[1]钱中文主编.白春仁,顾亚玲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2]李晓莉,王璐.网民,“凡客”谁玩谁[N].羊城晚报,2010.09.04.
[3]Stuart H., Paddy W..The Popular Arts.Boston: Beacon Press,1967.
[4][美]迪克·赫伯迪格著.陆道夫,胡疆锋译.亚文化:风格的意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网络凡客体;青年亚文化;特性
“凡客体”是一种网络语言,因其起源于青年新锐作家韩寒代言的一则凡客诚品广告而得名。它采用“爱……,不爱……;不是……,是……”的二元叙述结构,以戏谑、讽喻、调侃的语气,表达对主流文化霸权的不满与抵抗,张扬自己的个性或风格。在这个信息过剩、应接不暇的时代,成为青年网民们追逐、戏仿的焦点,在网络上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网络凡客体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戏谑、讽刺掌握话语霸权的娱乐明星、文化名人、商业巨头、政治精英,如黄晓明、周立波、余秋雨、唐骏、李刚等都遭到恶搞;有的则大胆地表白自我,张扬个性。由于创作、传播凡客体的主体大多是70后、80后,甚至90后的青年人,他们抱着调侃、揶揄、戏谑的心态,采用娱乐化的手法,对权威、精英阶层多加讽刺,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创造出另一种通俗文化,试图颠覆和消解主流文化霸权,为处在社会“夹层”中的青年群体争夺话语权。因此从文化属性上看,凡客体决不仅仅是一种好玩或刺激的游戏,而是具有典型的青年亚文化特性。本文将从“狂欢方式”“仪式抵抗”“自我表白”三个方面对网络凡客体的青年亚文化特性进行解读,希望有助于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引导与建设。
一、网络凡客体——青年亚文化的“狂欢”方式
狂欢理论由米哈依尔·巴赫金提出,并被广泛引证、运用到文化研究中,狂欢成为亚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术语。从字面上理解,狂欢就是纵情欢乐,是一种群体状态,它充满了宣泄性,是一种在精神上和行为上的双重解放与自我放纵。网络凡客体的狂欢式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网络凡客体的各参与者之间地位是平等的,没有等级之分。巴赫金强调狂欢必须基于个体间彼此平等的地位,在狂欢时“决定着普通的及非狂欢生活的规矩和秩序的那些法令、禁令和限制”,特别是“等级制度,以及与它有关的各种形态的畏惧、恭敬、仰慕、礼貌等等”被取消。[1](161)一方面,网络凡客体是基于自由、虚拟的网络空间的,没有设置进入的门槛,任何人可以通过网络终端,利用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凡客体在线编辑工具,挪用娱乐八卦、政治丑闻等各种素材自由创作并与他人分享,每一个体都是平等参与其中。另一方面,在网络这一狂欢广场中,凡客体创作者——青年们的身份超越了现实生活中的长幼尊卑、等级秩序的限制,现实生活中由于身份地位差别造成的距离也消失不见,青年们可以站在平等的高度对娱乐明星、文化名人、商界大亨、政治权威等的不当行为进行批评和指正,而不需要顾忌身份的差别,也不需要考虑这样做符不符合礼仪等。
第二,作为创作和传播网络凡客体的主体,青年们尽情参与其中,他们之间没有表演者与观赏者之分。“爱网络”、“爱晚起”、“爱逛街”这些表达都只是自如地将生活中最朴实的一面展示在众人面前,没有多少表演的成份,就像巴赫金所强调的,青年们不是站在旁边冷眼旁观,而是将自己的生活融入其中,主动加入这一狂欢活动中,并享受着创作和传播凡客体所带来的狂欢体验。
第三,青年们以一种不用负责任的游戏心态聚集在一起,以凡客体为载体进行着狂欢。平日里束缚青年们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让位于个人对自由的追求,他们不仅在思想上更在行为上放纵自己。这主要表现在青年们创作凡客体时使用的是一种戏谑、调侃的口吻,解构平日里高高在上的主流、精英阶层,发泄他们的在现实世界所受到的种种不平等待遇。以恶搞黄晓明的凡客体为例,我们会发现其间蕴含着众多的喜剧因子,“爱英语,爱唱歌,爱喝啤酒,也爱15一件的深V低胸汗衫,更爱能垫5厘米高的汗血宝靴,我不是神马教主,我把奔驰钥匙掉到地上,我是黄晓明,闹太套。”短短60个字,都是从涉及黄晓明的娱乐新闻中剪切而来,对黄晓明极尽戏谑和嘲讽——“爱英语,爱唱歌”、“闹太套”是讥讽黄晓明为北京奥运会唱的公益歌曲《One World One Dream》,由于发音不清和连读,将“not at all”发成了“闹太套”;“爱喝啤酒”是嘲讽黄晓明在电视剧《泡沫之夏》发布会上喝下一整瓶啤酒,却由于喝酒过猛当众醉倒;“深V低胸汗衫”说的是黄晓明为了秀胸肌常穿低胸汗衫,被讥笑为15元一件从路边摊买来的;“能垫5厘米高的汗血宝靴”是恶搞黄晓明的身高来自墊5厘米的靴子;“把奔驰钥匙掉到地上”则是讥讽他在某谈话节目中大谈奔驰高层送他一辆车的事情。[2]创作者运用拼贴的技巧,将许多新闻素材拼贴成一则凡客体作品,体现了浓厚的狂欢色彩。同时透过其狂欢化的表面,我们也可以看到青年们正是以这种夸张和乖谬的手法,在娱乐狂欢的同时暴露着主流文化的可笑之处,对主流文化霸权进行着抵抗和消解。
二、网络凡客体——青年亚文化的“仪式抵抗”
斯图亚特·霍尔在1964年与帕迪·沃内尔合著的《通俗艺术》里敏锐地指出,青少年形成了特别的风格(如特殊的交谈方式,在特别的地方以特别的方式跳舞,以特殊的方式打扮自己,和成人世界保持一定距离等),这种风格成为“一种未成年人的通俗艺术”,“用来表达某些当代观念”,“抵抗”主导文化霸权,争夺话语权,试图协商并解决他们与主流社会之间的矛盾。[3](280)在著名的《仪式的抵抗:战后英国青年亚文化》一书中,伯明翰学派也“运用葛兰西的霸权概念,将一系列的青年亚文化风格诠释为象征性的抵抗形式”[4](101)。“仪式抵抗”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青年亚文化群体通过特别的专属的风格、符号、行为等与主流文化相抗衡,抵抗主流文化霸权;二是青年们的这种反抗行为并非现实的反抗,只是象征性的一种仪式。凡客体正是青年亚文化群体在网络世界中创造出的这样一种“仪式”或“风格”,通过创作和传播凡客体这种专属的符号,青年们营造出一个群体内部成员共享的、专属的文化空间,以达到与主流文化相区隔、相抗衡的目的。
首先,网络凡客体中青年们所崇尚的生活方式与爱好与父辈们崇尚的朝九晚五、循规蹈矩的生活方式正好相反,与正常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相悖。例如,“爱晚起”与父辈提倡并遵循的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正好相反;夜间大排挡在父辈看来是极其不卫生、不健康的,“爱夜间大排挡”与父辈一日三餐、讲究营养的饮食习惯相悖;“爱条纹,爱露胳膊露腿”与父辈们端庄得体的衣着标准不符。
第二,青年们用反讽的手法将对现实的关切与不满缝合到凡客体的创作中,毫不留情的对手握话语权的明星、文化名人、主流精英进行调侃、揶揄。“爱豪宅,爱得瑟,爱谁谁”是在“控诉”郭德纲的豪华别墅侵占公共绿地;“爱政府的好政策,爱GCD,也爱77块钱的廉租房,我不是什么平民”表达的则是对高房价背景下郭春平母女以每个月77元的价格租到45平米2居室的质疑,以及对郭春平母女身份真实性的怀疑……青年们以这种父辈、主流文化精英们无法理解甚至视为“异端”、“民间恶魔”而加以谴责的亚文化风格向权威发起挑战,企图颠覆主流文化霸权,改变自身话语权失落的地位。
然而,凡客體毕竟只是流行于虚拟空间的一种符号,它对于主流和主流价值观、文化的抵抗局限于符号层面,因此,这种抵抗只是一种“仪式”。作为一种“仪式抵抗”,凡客体“想像性地解决了父辈文化中潜藏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和矛盾,为不公平和不合理的社会病灶提供了象征性的‘解决方案’,对强势文化、权力阶层进行了符号层面的挑战”。从这一层面来看,与其说凡客体是一种“抵抗”,还不如说它是青年亚文化群体的一种“自我表白”。
三、网络凡客体——青年亚文化的“自我表白”
后现代语境下,网络世界的人机交流方式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消失,赛博空间中的“人”成为一种虚拟的存在,人的主体性被数字化的符号所消解。马克·波斯特在《信息方式》中所指出的,“信息方式中的主体已不再居于绝对时空的某一点,不再享有物质世界中某个固定的制高点……相反,这一主体因数据库而被多重化,被电脑化的信息传递及意义协商所消散,被电视广告去语境化,并被重新指定身份,在符号的电子化传输中被维持分解和物质化。”这样的语境下,“身份”的认定对于不甘平庸、追求个性的青年人来说就显得更为迫切。
“自我表白”即某一个体或群体以特定的方式向外界展示自己,以获得理解与认同。透过凡客体的符号表面审视其深层含义,我们会发现,隐藏在青年们自信与张扬背后的是青春的迷惘与身份的焦虑。他们急于展现自我,渴望成为关注的焦点,渴望在网络空间找到可交流的对象,获得认同,因而通过凡客体这一特殊符号系统来表示与主流文化的区隔,营造出一个专属于青年们的文化空间,生产出属于青年亚文化主体的意义。一如2010年12月豆瓣网友发起的线上活动“属于你的凡客体”所反映的情况一样,这次为期两个月的线上活动有168位网友参加,他们争相表白自我,渴望获得同龄人的认同。网友“萌萌”在上传的凡客体中说:“爱吃美食,也爱做美食;爱逛街,爱淘宝,也爱夜市淘包包;我不是大美女,我没有好身材,我就是我自己,我要让自己变得美丽。”网友“会说话的哑巴”则这样表白自己:“爱大象,不爱考试,爱爱疯死,也爱58块的GRE红宝书,我不是富二代,我是会说话的哑巴,我和你一样,我是凡客。”这些凡客体作品都以生活中别人不会注意的“微不足道”的事物为切入点,将自己平时不为人知的真实的一面大胆、直接地在众人面前展现,表现出青年人的自信与鲜明地个性,表明自己与他者的差异。青年们通过凡客体来界定青年亚文化群体的边界,借用霍尔的说法,即“标出和保持同一性及在诸群体间标出和保持差异”,从而构建起群体内部成员的身份认同。
总之,网络凡客体的青年亚文化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有时也会表现出过度娱乐化、非理性等特征。这也给我国当代青年亚文化的建设带来一些启示,要引导青年亚文化向积极的方面发展,必须多方位扩充青年人的话语表达途径,引导青年人走向理性批判,同时也要鼓励青年人创造的活力与热情。
参考文献:
[1]钱中文主编.白春仁,顾亚玲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2]李晓莉,王璐.网民,“凡客”谁玩谁[N].羊城晚报,2010.09.04.
[3]Stuart H., Paddy W..The Popular Arts.Boston: Beacon Press,1967.
[4][美]迪克·赫伯迪格著.陆道夫,胡疆锋译.亚文化:风格的意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