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凤凰读书俱乐部要编一本众人同谈一个主题的书:《我的书缘》,主编董宁文先生来信要我也写一篇。但不知为何,在我脑子里跳出来的题目,却是《与书无缘的日子》。这并非故意要唱反调,实乃条件反射之故也。
我从四岁起跟着当小学教师的母亲在学校里混日子,不知不觉间成了小学生;接着是读中学、进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直至退休;退休后仍住在学校的宿舍里,可说是这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学校,应该是与书本结下终身之缘的了。但是,从1957年反右运动开始,直到1976年“文化革命”结束,1977年冤假错案平反,整整20年间,大部分时间却过着与书无缘的日子。这期间,单是下乡下厂以及参加挖防空洞劳动,累计就有14年之多,超过三分之二时间,剩下的岁月也大都是在政治运动中度过,读书成为一种奢望。
但愈是不能读书,就愈是想读书;而愈是想读书,就愈要遭到领导的批评,逐渐成为一种反面典型。记得第一次因读书挨批评,是在大跃进岁月。那时是在反右运动之后,党委书记杨某的威望如日中天,改选党委委员时有一票没有选他,竟要追查,由此可见当时的气氛了。虽然杨某缺乏演说才能,“什么什么的话”以至于“的话的话”之类的口头禅很多,有时简直听不清他在讲些什么,但由于他的话在复旦就是政策,就是法令,所以他在登辉堂做报告时,大家都在敛声静听,认真记录,而我听得不耐烦起来,却偷偷地看起书来了。这在当时被认为是大逆不道之事,当然有人要检举汇报,于是在全系教师大会上被总支书记点名批评。不过这位总支书记还有爱才之心,一面批评,一面对我还很爱护,他是想把我从只专不红的歧路上拉回来。但到得后任总支书记,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我因为经常在不该看书的地方和时间里看书,而且还喜欢写文章,就成为白专道路的典型。有一次在农村参加四清运动时,我在同室的人睡后独自秉烛夜读,虽然读的是马列著作,也在大会上受到了总支书记的批评。因为当时把高年级学生长期赶到乡下搞四清,不上业务课,不让读书,他们本来就有很多意见,我再秉烛夜读,就给学生们树立了坏榜样,动摇了军心,所以非批判不可。但后来大家分散到各村子里住宿,天高皇帝远,有许多人还是偷偷地读书。这时我才体会到古人所谓雪夜闭门读禁书的味道,当然我读的不是禁书。
大学生和大学教师本来是以读书和教书为业的,现在却只能偷着读书,听起来实在有点荒诞,但却是事实。到得“文化大革命”运动一开始,就更加读不成书了。开始时大字报满天飞,弄得人人自危,无法读书,后来有些空隙时间,但除了《毛选》、马列著作和鲁迅的书之外,大都被定为封资修书籍,不能去碰了。即使是读鲁迅著作,也被认为是钻研业务,同样要算犯白专的错误。记得在运动中期,有一位青年积极分子要求入党,有位党员提意见道:你别的表现都很好,就是晚上经常在读《鲁迅全集》,还是太重业务,没有能把红专关系摆正。可见那时连读鲁迅的书也是犯忌的,最好是不读书,专门去整人。
不过我的禁忌倒没有那么多。“文革”之前,我就是一个被批判的白专典型,“文革”运动一开始,我就是革命对象,问题更加严重了。但是,死猪不怕开水烫,既然问题早已超出白专道路,那么索性读点书,也不会增加我多少罪行。所以这时我还偷空读了好些书,包括古书。而且,此时已有许多油印读物,如未收入《选集》中的毛泽东的文章讲话、不常见的中共党史资料、当时“中央首长”们的讲话,还有各种文化革命大事记、大字报选以及地下流行的文章。当时我还收集了不少此类资料,以备将来写作之用,可惜在几次抄家中,都被抄走了,后来写作这段往事时,还得向别人借阅资料。
那段时期,我还没有放下我的鲁迅研究工作,借着大批判的名义,到处去查阅二三十年代的报刊,并且访问与鲁迅有关的人物,包括姚文元的老子姚蓬子。却不料因此惹下大祸。我的这些行动,被“四人帮”在上海的代理人指认为搜集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的“黑材料”,于是在1970年的“一打三反”运动中,被作为“胡守钧反革命小集团”的黑谋士,隔离审查,并在全市40万人大会上批斗。胡守钧的主要问题是发动了第一次炮打张春桥事件,代理人们疑心有关历史材料都是我提供的,所以把我作为这个集团的第四号人物。其实,我的访问当事人和查阅报刊,只不过是继续搞我的鲁迅研究而已。但这种读书和研究,所付的代价也太大了。
不过我也并不后悔。正如鲁迅所说:既然悔之无及,也就不悔了。而且,在被彻底打倒的时候,看看各色人等的嘴脸,倒也是难得的人生体验,这是任何书面阅读所得不到的。只是在隔离室里无书可看,却是十分痛苦之事。好在我对鲁迅著作相当熟悉,再加上前不久刚看过的一些资料,就在脑子里继续构思我的《鲁迅传》写作提纲,倒也可以解闷。后来批判陈伯达,毛泽东提出要大家读几本马列原著,我也争取到这个权利,就认真地读起马列来了。
此案结案之后,因为我不肯按代理人们强加给我的罪名交代,就被挂起来,押到五七干校监督劳动。回校后分配到中文系资料室,我提出要编写《鲁迅年谱》,上峰表示同意,但不让我一个人编,而是在复旦和师大组织班子一起搞。这对我说来无关紧要,因为我的目的是想借此机会读点书。于是就开列了鲁迅文章中提及的许多书目,要求调阅,倒也调出许多书籍供我查看。所以在“文革”中,当革命群众积极从事革命活动时,我倒还读了一些书。只是这种巧立名目的做法,和死猪不怕烫的心态,事后思之,自己也觉得好笑。
我是在1977年平反之后,才坐下来认真读书的。20年最美好的年华,被浪费掉了。书啊书,我们到底是有缘呢,还是无缘?
2001年退休后,我很快结束了系里的教学工作,也谢绝了别的高校的聘请,只想做三件事:读点想读的书,写点愿意写的文章,玩点好玩的地方。这几年过的生活倒也快活。看来,我与书还是有缘的,至少到了晚年是如此。
我从四岁起跟着当小学教师的母亲在学校里混日子,不知不觉间成了小学生;接着是读中学、进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直至退休;退休后仍住在学校的宿舍里,可说是这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学校,应该是与书本结下终身之缘的了。但是,从1957年反右运动开始,直到1976年“文化革命”结束,1977年冤假错案平反,整整20年间,大部分时间却过着与书无缘的日子。这期间,单是下乡下厂以及参加挖防空洞劳动,累计就有14年之多,超过三分之二时间,剩下的岁月也大都是在政治运动中度过,读书成为一种奢望。
但愈是不能读书,就愈是想读书;而愈是想读书,就愈要遭到领导的批评,逐渐成为一种反面典型。记得第一次因读书挨批评,是在大跃进岁月。那时是在反右运动之后,党委书记杨某的威望如日中天,改选党委委员时有一票没有选他,竟要追查,由此可见当时的气氛了。虽然杨某缺乏演说才能,“什么什么的话”以至于“的话的话”之类的口头禅很多,有时简直听不清他在讲些什么,但由于他的话在复旦就是政策,就是法令,所以他在登辉堂做报告时,大家都在敛声静听,认真记录,而我听得不耐烦起来,却偷偷地看起书来了。这在当时被认为是大逆不道之事,当然有人要检举汇报,于是在全系教师大会上被总支书记点名批评。不过这位总支书记还有爱才之心,一面批评,一面对我还很爱护,他是想把我从只专不红的歧路上拉回来。但到得后任总支书记,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我因为经常在不该看书的地方和时间里看书,而且还喜欢写文章,就成为白专道路的典型。有一次在农村参加四清运动时,我在同室的人睡后独自秉烛夜读,虽然读的是马列著作,也在大会上受到了总支书记的批评。因为当时把高年级学生长期赶到乡下搞四清,不上业务课,不让读书,他们本来就有很多意见,我再秉烛夜读,就给学生们树立了坏榜样,动摇了军心,所以非批判不可。但后来大家分散到各村子里住宿,天高皇帝远,有许多人还是偷偷地读书。这时我才体会到古人所谓雪夜闭门读禁书的味道,当然我读的不是禁书。
大学生和大学教师本来是以读书和教书为业的,现在却只能偷着读书,听起来实在有点荒诞,但却是事实。到得“文化大革命”运动一开始,就更加读不成书了。开始时大字报满天飞,弄得人人自危,无法读书,后来有些空隙时间,但除了《毛选》、马列著作和鲁迅的书之外,大都被定为封资修书籍,不能去碰了。即使是读鲁迅著作,也被认为是钻研业务,同样要算犯白专的错误。记得在运动中期,有一位青年积极分子要求入党,有位党员提意见道:你别的表现都很好,就是晚上经常在读《鲁迅全集》,还是太重业务,没有能把红专关系摆正。可见那时连读鲁迅的书也是犯忌的,最好是不读书,专门去整人。
不过我的禁忌倒没有那么多。“文革”之前,我就是一个被批判的白专典型,“文革”运动一开始,我就是革命对象,问题更加严重了。但是,死猪不怕开水烫,既然问题早已超出白专道路,那么索性读点书,也不会增加我多少罪行。所以这时我还偷空读了好些书,包括古书。而且,此时已有许多油印读物,如未收入《选集》中的毛泽东的文章讲话、不常见的中共党史资料、当时“中央首长”们的讲话,还有各种文化革命大事记、大字报选以及地下流行的文章。当时我还收集了不少此类资料,以备将来写作之用,可惜在几次抄家中,都被抄走了,后来写作这段往事时,还得向别人借阅资料。
那段时期,我还没有放下我的鲁迅研究工作,借着大批判的名义,到处去查阅二三十年代的报刊,并且访问与鲁迅有关的人物,包括姚文元的老子姚蓬子。却不料因此惹下大祸。我的这些行动,被“四人帮”在上海的代理人指认为搜集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的“黑材料”,于是在1970年的“一打三反”运动中,被作为“胡守钧反革命小集团”的黑谋士,隔离审查,并在全市40万人大会上批斗。胡守钧的主要问题是发动了第一次炮打张春桥事件,代理人们疑心有关历史材料都是我提供的,所以把我作为这个集团的第四号人物。其实,我的访问当事人和查阅报刊,只不过是继续搞我的鲁迅研究而已。但这种读书和研究,所付的代价也太大了。
不过我也并不后悔。正如鲁迅所说:既然悔之无及,也就不悔了。而且,在被彻底打倒的时候,看看各色人等的嘴脸,倒也是难得的人生体验,这是任何书面阅读所得不到的。只是在隔离室里无书可看,却是十分痛苦之事。好在我对鲁迅著作相当熟悉,再加上前不久刚看过的一些资料,就在脑子里继续构思我的《鲁迅传》写作提纲,倒也可以解闷。后来批判陈伯达,毛泽东提出要大家读几本马列原著,我也争取到这个权利,就认真地读起马列来了。
此案结案之后,因为我不肯按代理人们强加给我的罪名交代,就被挂起来,押到五七干校监督劳动。回校后分配到中文系资料室,我提出要编写《鲁迅年谱》,上峰表示同意,但不让我一个人编,而是在复旦和师大组织班子一起搞。这对我说来无关紧要,因为我的目的是想借此机会读点书。于是就开列了鲁迅文章中提及的许多书目,要求调阅,倒也调出许多书籍供我查看。所以在“文革”中,当革命群众积极从事革命活动时,我倒还读了一些书。只是这种巧立名目的做法,和死猪不怕烫的心态,事后思之,自己也觉得好笑。
我是在1977年平反之后,才坐下来认真读书的。20年最美好的年华,被浪费掉了。书啊书,我们到底是有缘呢,还是无缘?
2001年退休后,我很快结束了系里的教学工作,也谢绝了别的高校的聘请,只想做三件事:读点想读的书,写点愿意写的文章,玩点好玩的地方。这几年过的生活倒也快活。看来,我与书还是有缘的,至少到了晚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