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故事情景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口袋故事”来源于英语的口袋书,让学生将自己的故事制作成小卡片,放进口袋里,随身携带,方便进行课堂展示,可以更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学习效果。
关键词:英语教学;口袋故事;运用
“口袋故事”是通过故事核心关键词,让学生自己搜集有趣、简短、适合自己风格的小故事,然后进行小组改编、创作、加工故事,最后进行小组分配角色、细化表演方式、进行表演故事。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锻炼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的规则意识。此外可帮助学生开发自身潜在的活动天赋,完成对活动功能、语言文化和语言策略的习得,开展功能交际课堂和社会交互活动。
笔者在英语教育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有一定的英语交际能力与沟通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乐于展示自己。然而,在小组合作中,却发现学生没有团队意识与规则意识;在小组学习中,没有集体的智慧与奉献的精神。甚至学生之间,组际之间他们更希望的是强强联合,对于言语水平稍弱的学生,基本是排斥。这样的英语课堂导致踊跃的同学积极举手,弱势的学生越来越落寞。可是笔者也发现,即便强强联合的队伍,有時也无法顺利地完成合作任务。有的学生太过于强调自己的光芒,总是突出自己的表现,没有合作的精神,没有团队的意识。因而,笔者以“口袋故事”的小组活动引入教学,产生合作学习的效应,同时建立班级的规则意识。
1.根据课文内容分组设计故事形式
1 . 1 组成故事收集小组
故事的收集要靠同学集体的努力,在第一次建立组际时,教师要及时引导,防止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排斥弱势学生进行组队。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性格进行分组,组长要组内自行选择。组长是自己甄选的,因而将选组长的压力分担给学生,让学生明白自己选的组长不可随意更改。自己的权利要学会运用,同样自己的义务也要同时承担。组内不可以排挤他人,如若组内有一人弃权,那么全组放弃;组内有一人任务没有完成,要么其他人分担,要么全组积分清零。这样的规则意识,要及时告知学生。笔者以三(11)班为活动的目标,将班级通过口语能力、搜集信息能力、表演能力等多种方式自由分成8个组,每一个组设置自己的组名、组标和口号。同时,笔者认为教师要及时进行情感干预,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价值感,都能够感受到自身的光芒。
1 . 2 合理分工,各司其职
组长根据每个组员的能力、风格,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每个人必须有自己的任务且独立完成自己的小任务,最后组内进行整合大任务。例如:Coco擅长口语表达,那么她的任务就是带领同学进行口语交际,对口语弱势的学生展开帮助行动;口语弱势的学生,可以找寻他身上的优点进行挖掘并进行展开使用。学生与学生互动构成合作学习的大部分,有8名学生组成小组在共同任务的促进下聚在一起进行合作,这样可以从同学中这个最接近、最直接的渠道来获得合作、支持和反馈。小组合作的一个基本因素是每位学习者都能够促进同组成员共同完成任务。小组合作的一个重要层面是组内和跨组分工,它通常需要使任务具体化和任务分工,促进责任心、耐心和思想共享等这些有效合作学习的标志。教师通过组内角色的分配或任务的具体化,鼓励学生承担个人责任和分享思想。教师使用这些角色、责任来完成小组作业,进行组内沟通与课堂内外的交流。
帮助学生明确规则,使得学生在英语活动的开展中拥有底线,也让学生能够有所顾忌地进行合作。也通过这样明确的意识,让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懂得:不抛弃,不放弃!
2.口袋故事的运用过程
2 . 1 口袋设置,目标达成
设置口袋颜色,将口袋设计成八种颜色,可分为Red pocket、Yellow pocket、Green pocket、Purple pocket和Brown pocket等。并根据颜色设置难易程度,让学生能够明白“口袋”的教学目标。
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初步接触英语,我们可以将“口袋”内容设计成三个阶段来进行学习。初始阶段:给学生Red pocket、Yellow pocket、Green pocket这三个明快的颜色。教学目标:简单地围绕书本,改编小故事。给予学生“口袋”关键词要简单,容易让学生开展小组对话。例如:可以给学生hello、hi这两个词汇,让学生根据这样的词汇进行相互问候,并将句型进行串联组成对话,然后将对话组织成一个小故事,让学生表演。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hello、hi的用法以及区别进行思考,并可以渗入一些西方文化小常识。
发展阶段:给学生Blue pocket、White pocket、Pink pocket的“口袋”。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进行4—5分钟左右的英语对话,并能够完成一个片段。展示阶段:学生能够根据Purple pocket和Brown pocket所给予的关键词找寻故事,小组之间操练,能够完整地进行童话故事表演。
“口袋”故事需要积极融入我们的教育中,同样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样资源,给予学生宽松的教学环境、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潜在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应该富有联合的能力,将自己的“口袋”和学生的想象编织成简单而又密切的联系网,以便让学生能够学会去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
2 . 2 创造乐园,探寻兴趣
通过小组的设置和目标的达成,笔者认为这时候应该唤起学生内在的自我意识。学生的自我意识是在与他人大量的互动中成长起来的。“口袋”故事不仅仅是对故事的解读与描绘,更应该是对英语乐趣的美好描述。
笔者认为,充满乐趣的英语活动是学生的乐园,不单纯是课堂的乐趣,更应该有师生的乐趣、合作的乐趣。让学生成为一名真实的儿童,便要找寻同学们的共同乐趣,通过共同的乐趣,实现组内、班内的乐趣内化。要想探寻学生的内心世界,而不是占有学生的内心世界,需要经历与学生共同探究内心的旅程。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pocket,给予学生话语权。笔者曾在班级将“口袋”故事里面的卡片分为:万圣节板报组、故事表演组、口语达人组等。学生之间通过卡片内容进行组建,交上自己的组内计划,进行组内活动。一个月之后,学生进行班内兴趣展示,教师也做个人特长展示。让笔者吃惊的是,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学生的歌曲演绎宛转悠扬;学生的口语表达流畅标准;学生的板报设计精彩纷呈;学生的故事表演惟妙惟肖。这对学生来说不仅仅是兴趣活动的展示,更是视界的融合。它是一次超越内心恐惧,克服自卑心理,放下教师身段的精神乐园创造。这样的活动展示,是进入真实自我、迈向尊敬别人的心灵路程。随着这些内在品质的深化,教师就更易于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在那里教师可以建立一个拥有共同乐趣、相互扶持的共同体。 在实际的小组合作中,我们对学生的组内活动有时候不太满意,究其原因是因为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太过短暂、给学生合作的机会太少,使得有些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节奏。花期有不同,因而学生需要的时间也有长短,给予学生多几秒的思考时间,就多一次合作的机会。相信学生会回馈我们更多的期望。在提问和探询时一个问题的答案时,等候时间和探询问题同等重要,特别是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讨论并组织他们的答案。等待得时间太长或太短都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等待时间太短会磨灭学生的积极性,等待的时间过长,又会让学生失去耐心。
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根据问题的难易,设置对应的时间点。对于低层次的问题,教师应该等待的时间为3-4秒,对于高层次的问题,应该增加到15秒。对于小组内的合作,建议给足时间,但是最长不要超过5分钟。课堂教学一定要有自己的节奏,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对教学计划进行及时的调整。
3.口袋故事的英语学习效应
“口袋”故事进入英语教学,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小组活动更好地帮助学生习得英语。“口袋”故事只是一种手段,它的目标达成与学生的小组活动息息相关,与学生的情感体验、规则意识密切相连。因而笔者认为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组内合作质量,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在教师的教学中,应该富有真心与爱心,用真情与智慧经营班级,用爱心滋润童心,让教育回归童心。教师应该富有联合的能力,将自己的所教学科和学生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以便让学生能够学会去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编织者的方法不尽相同:讲授法、情景法、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协作解决问题法等。教师的联系不在于他们的方法,而在于他们的心灵与学生心灵的融合。教师们把他们和学生与学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他们的心灵就是织布机,针线在这里牵引,力在这里紧绷,线梭子在这里转动从而将生活的方方面面精密地编织发展。
我们的教学规律定然要遵循着学生的成长规律,始终不忘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设置“口袋”故事以及设置情景时应该带有浓郁的儿童色彩,让儿童说儿童的话。我们需要找到各种可能的方式倾听来自学生心灵的声音,并认真地接受内心的指引,不仅仅是为了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更是为了学生发展的心理需求。儿童组内合作的最佳效应就是唤起儿童的团队意识、建立組内合作的机制,懂得合作的意义,最终完成生生情感世界的交流和师生心灵世界的融合。
参考文献
方莉.2014.基于小组活动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J].科技展望(14).
何乐.2014.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研究[J].新课程(小学)(4).
肖文芳等.2015.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J].海外英语(13).
关键词:英语教学;口袋故事;运用
“口袋故事”是通过故事核心关键词,让学生自己搜集有趣、简短、适合自己风格的小故事,然后进行小组改编、创作、加工故事,最后进行小组分配角色、细化表演方式、进行表演故事。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锻炼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的规则意识。此外可帮助学生开发自身潜在的活动天赋,完成对活动功能、语言文化和语言策略的习得,开展功能交际课堂和社会交互活动。
笔者在英语教育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有一定的英语交际能力与沟通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乐于展示自己。然而,在小组合作中,却发现学生没有团队意识与规则意识;在小组学习中,没有集体的智慧与奉献的精神。甚至学生之间,组际之间他们更希望的是强强联合,对于言语水平稍弱的学生,基本是排斥。这样的英语课堂导致踊跃的同学积极举手,弱势的学生越来越落寞。可是笔者也发现,即便强强联合的队伍,有時也无法顺利地完成合作任务。有的学生太过于强调自己的光芒,总是突出自己的表现,没有合作的精神,没有团队的意识。因而,笔者以“口袋故事”的小组活动引入教学,产生合作学习的效应,同时建立班级的规则意识。
1.根据课文内容分组设计故事形式
1 . 1 组成故事收集小组
故事的收集要靠同学集体的努力,在第一次建立组际时,教师要及时引导,防止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排斥弱势学生进行组队。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性格进行分组,组长要组内自行选择。组长是自己甄选的,因而将选组长的压力分担给学生,让学生明白自己选的组长不可随意更改。自己的权利要学会运用,同样自己的义务也要同时承担。组内不可以排挤他人,如若组内有一人弃权,那么全组放弃;组内有一人任务没有完成,要么其他人分担,要么全组积分清零。这样的规则意识,要及时告知学生。笔者以三(11)班为活动的目标,将班级通过口语能力、搜集信息能力、表演能力等多种方式自由分成8个组,每一个组设置自己的组名、组标和口号。同时,笔者认为教师要及时进行情感干预,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价值感,都能够感受到自身的光芒。
1 . 2 合理分工,各司其职
组长根据每个组员的能力、风格,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每个人必须有自己的任务且独立完成自己的小任务,最后组内进行整合大任务。例如:Coco擅长口语表达,那么她的任务就是带领同学进行口语交际,对口语弱势的学生展开帮助行动;口语弱势的学生,可以找寻他身上的优点进行挖掘并进行展开使用。学生与学生互动构成合作学习的大部分,有8名学生组成小组在共同任务的促进下聚在一起进行合作,这样可以从同学中这个最接近、最直接的渠道来获得合作、支持和反馈。小组合作的一个基本因素是每位学习者都能够促进同组成员共同完成任务。小组合作的一个重要层面是组内和跨组分工,它通常需要使任务具体化和任务分工,促进责任心、耐心和思想共享等这些有效合作学习的标志。教师通过组内角色的分配或任务的具体化,鼓励学生承担个人责任和分享思想。教师使用这些角色、责任来完成小组作业,进行组内沟通与课堂内外的交流。
帮助学生明确规则,使得学生在英语活动的开展中拥有底线,也让学生能够有所顾忌地进行合作。也通过这样明确的意识,让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懂得:不抛弃,不放弃!
2.口袋故事的运用过程
2 . 1 口袋设置,目标达成
设置口袋颜色,将口袋设计成八种颜色,可分为Red pocket、Yellow pocket、Green pocket、Purple pocket和Brown pocket等。并根据颜色设置难易程度,让学生能够明白“口袋”的教学目标。
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初步接触英语,我们可以将“口袋”内容设计成三个阶段来进行学习。初始阶段:给学生Red pocket、Yellow pocket、Green pocket这三个明快的颜色。教学目标:简单地围绕书本,改编小故事。给予学生“口袋”关键词要简单,容易让学生开展小组对话。例如:可以给学生hello、hi这两个词汇,让学生根据这样的词汇进行相互问候,并将句型进行串联组成对话,然后将对话组织成一个小故事,让学生表演。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hello、hi的用法以及区别进行思考,并可以渗入一些西方文化小常识。
发展阶段:给学生Blue pocket、White pocket、Pink pocket的“口袋”。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进行4—5分钟左右的英语对话,并能够完成一个片段。展示阶段:学生能够根据Purple pocket和Brown pocket所给予的关键词找寻故事,小组之间操练,能够完整地进行童话故事表演。
“口袋”故事需要积极融入我们的教育中,同样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样资源,给予学生宽松的教学环境、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潜在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应该富有联合的能力,将自己的“口袋”和学生的想象编织成简单而又密切的联系网,以便让学生能够学会去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
2 . 2 创造乐园,探寻兴趣
通过小组的设置和目标的达成,笔者认为这时候应该唤起学生内在的自我意识。学生的自我意识是在与他人大量的互动中成长起来的。“口袋”故事不仅仅是对故事的解读与描绘,更应该是对英语乐趣的美好描述。
笔者认为,充满乐趣的英语活动是学生的乐园,不单纯是课堂的乐趣,更应该有师生的乐趣、合作的乐趣。让学生成为一名真实的儿童,便要找寻同学们的共同乐趣,通过共同的乐趣,实现组内、班内的乐趣内化。要想探寻学生的内心世界,而不是占有学生的内心世界,需要经历与学生共同探究内心的旅程。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pocket,给予学生话语权。笔者曾在班级将“口袋”故事里面的卡片分为:万圣节板报组、故事表演组、口语达人组等。学生之间通过卡片内容进行组建,交上自己的组内计划,进行组内活动。一个月之后,学生进行班内兴趣展示,教师也做个人特长展示。让笔者吃惊的是,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学生的歌曲演绎宛转悠扬;学生的口语表达流畅标准;学生的板报设计精彩纷呈;学生的故事表演惟妙惟肖。这对学生来说不仅仅是兴趣活动的展示,更是视界的融合。它是一次超越内心恐惧,克服自卑心理,放下教师身段的精神乐园创造。这样的活动展示,是进入真实自我、迈向尊敬别人的心灵路程。随着这些内在品质的深化,教师就更易于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在那里教师可以建立一个拥有共同乐趣、相互扶持的共同体。 在实际的小组合作中,我们对学生的组内活动有时候不太满意,究其原因是因为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太过短暂、给学生合作的机会太少,使得有些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节奏。花期有不同,因而学生需要的时间也有长短,给予学生多几秒的思考时间,就多一次合作的机会。相信学生会回馈我们更多的期望。在提问和探询时一个问题的答案时,等候时间和探询问题同等重要,特别是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讨论并组织他们的答案。等待得时间太长或太短都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等待时间太短会磨灭学生的积极性,等待的时间过长,又会让学生失去耐心。
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根据问题的难易,设置对应的时间点。对于低层次的问题,教师应该等待的时间为3-4秒,对于高层次的问题,应该增加到15秒。对于小组内的合作,建议给足时间,但是最长不要超过5分钟。课堂教学一定要有自己的节奏,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对教学计划进行及时的调整。
3.口袋故事的英语学习效应
“口袋”故事进入英语教学,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小组活动更好地帮助学生习得英语。“口袋”故事只是一种手段,它的目标达成与学生的小组活动息息相关,与学生的情感体验、规则意识密切相连。因而笔者认为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组内合作质量,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在教师的教学中,应该富有真心与爱心,用真情与智慧经营班级,用爱心滋润童心,让教育回归童心。教师应该富有联合的能力,将自己的所教学科和学生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以便让学生能够学会去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编织者的方法不尽相同:讲授法、情景法、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协作解决问题法等。教师的联系不在于他们的方法,而在于他们的心灵与学生心灵的融合。教师们把他们和学生与学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他们的心灵就是织布机,针线在这里牵引,力在这里紧绷,线梭子在这里转动从而将生活的方方面面精密地编织发展。
我们的教学规律定然要遵循着学生的成长规律,始终不忘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设置“口袋”故事以及设置情景时应该带有浓郁的儿童色彩,让儿童说儿童的话。我们需要找到各种可能的方式倾听来自学生心灵的声音,并认真地接受内心的指引,不仅仅是为了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更是为了学生发展的心理需求。儿童组内合作的最佳效应就是唤起儿童的团队意识、建立組内合作的机制,懂得合作的意义,最终完成生生情感世界的交流和师生心灵世界的融合。
参考文献
方莉.2014.基于小组活动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J].科技展望(14).
何乐.2014.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研究[J].新课程(小学)(4).
肖文芳等.2015.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J].海外英语(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