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教育对于学生之后的学习与生活有着极大的帮助,其关系着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以及优秀习惯的养成等。小学时期学生年龄较小,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所以教师应该关注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情况。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管理经验对小学日常德育工作管理的优化策略展开了思考,还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班级文化;实践活动;德育计划
小学时期的学生正处在发展初期,此时期所形成的一切行为习惯对他们将来的发展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作为小学班主任教师,应该适时的进行德育教育。作为班级中德育教育的组织者、开展者,班主任教师必须担当起重任,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开展德育教育,以此提升班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新时期,班主任教师应该创新德育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德育水平,如此,才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建设班级文化,形成良好班风
一个班良好的德育环境,离不开班级的文化建设,一个班良好班风的形成,是班主任在外在条件下不断将教育理念深入学生的内心的过程,最终完成学生“德”的培养。
就拿我现在带的班说,我认为一个孩子必须要有良好的品德,经过不断地努力学习,最终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德才兼备的人才。所以,我的班起名为“德才班”。班级班牌“德才班”是班上学习委员专门用中国风设计,并专门制作悬挂在班级门口,让每个学生知道自己所有的行为都要规范,要有德才班学生的样子;“明理厚德 德才兼备”这8字班训,我亲自书写,装裱之后挂在了班级最显眼的地方;班级里还有很多毛笔书写的激励条幅,例如:“让别人因你的存在感到幸福”“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等。
班级文化建设应该不拘一格,灵动纷呈。教室墙可以是平面张贴,也可以是三维展示。教室空间有可移动的面板,框架,以及固定的展位和角落。教室布局的内容可以在很大的区域内进行更改,也可以围绕不同的主题进行部分更改。整体风格征求绝大多数学生的意见,可以保留或修改。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文化建设的主动权赋予给了课堂主人-学生,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内心需求和主观努力,帮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促进自主发展和谐发展。
二、开展实践活动,内化德育教育
班主任教师应该设计出充满趣味的德育教育活动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感受到德育教育。鉴于此,班主任教师应当不断挖掘德育教育的教学方式,以此提升班级学生的德育水平。
首先,班主任教师可以创新班会形式,避免采用千篇一律的在室内进行班会的形式,而是带着学生走出教室,以此丰富德育教育的形式。笔者会将学生带到离学校比较近的公园里面,给他们分发工具,带领他们一起清理公园里面的垃圾,让他们在感受到“劳动光荣”的同时,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而且在清理垃圾的过程中,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会不断拉近,学生也会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这对培养他们的团结意识也极有帮助。
其次,班主任教师可以开展主题班会,“法制”“安全”“道德”主题皆可,保证在各种主题班会上学生的德育水平有所提升即可。笔者曾以“道德”为主题开展了一个班会:在班会开始之初,笔者让几个同学演绎“扶不扶”这样一个舞台剧,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到每一个处在事故现场的人的内心活动,这样他们在日后遇见过马路的老人,便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老人做出帮助。如此,便达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
三、积极制定德育计划,耐心督促目标完成
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计划,而作为学生,也应该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制定德育学习计划,并耐心督促他们完成自己的目标,完善德育的同时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笔者会给学生制定一个德育目标,无论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德育目标,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以及生活现状来制定。像是有学生给自己制定的德育目标是:在周末的生活打扫自己的卧室、自己洗一次袜子,也有同学给自己制定的德育目标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确保地面整洁、为社区义务劳动一次等。笔者引导学生将他们说出的这些德育目标写下来,并据此记录自己的完成情况,像是记录下自己完成的时间等;若是学生能够在预计时间内完成这些目标,那么教师可以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让学生能够获得成就感。如此一来,在之后的德育目标制定中,学生会更加积极与主动,也会更有意愿去完成自己的目标,进而形成自主的德育学习和实践过程。
总而言之,其实,学生“德”的培养,更离不开的是国家对学校德育的重視,学校开展的各项德育活动。德育工作策略还有很多,以上是根据我个人的班级工作实践检验出来的一些具体的做法,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还会尝试更多的德育工作方法,让学生有“德”的同时,真正能够影响学生自己一生,指导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姚中华: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才智,2015(23).
[2]仲琳琳:论加强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J].青春岁月,2014(21).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班级文化;实践活动;德育计划
小学时期的学生正处在发展初期,此时期所形成的一切行为习惯对他们将来的发展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作为小学班主任教师,应该适时的进行德育教育。作为班级中德育教育的组织者、开展者,班主任教师必须担当起重任,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开展德育教育,以此提升班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新时期,班主任教师应该创新德育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德育水平,如此,才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建设班级文化,形成良好班风
一个班良好的德育环境,离不开班级的文化建设,一个班良好班风的形成,是班主任在外在条件下不断将教育理念深入学生的内心的过程,最终完成学生“德”的培养。
就拿我现在带的班说,我认为一个孩子必须要有良好的品德,经过不断地努力学习,最终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德才兼备的人才。所以,我的班起名为“德才班”。班级班牌“德才班”是班上学习委员专门用中国风设计,并专门制作悬挂在班级门口,让每个学生知道自己所有的行为都要规范,要有德才班学生的样子;“明理厚德 德才兼备”这8字班训,我亲自书写,装裱之后挂在了班级最显眼的地方;班级里还有很多毛笔书写的激励条幅,例如:“让别人因你的存在感到幸福”“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等。
班级文化建设应该不拘一格,灵动纷呈。教室墙可以是平面张贴,也可以是三维展示。教室空间有可移动的面板,框架,以及固定的展位和角落。教室布局的内容可以在很大的区域内进行更改,也可以围绕不同的主题进行部分更改。整体风格征求绝大多数学生的意见,可以保留或修改。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文化建设的主动权赋予给了课堂主人-学生,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内心需求和主观努力,帮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促进自主发展和谐发展。
二、开展实践活动,内化德育教育
班主任教师应该设计出充满趣味的德育教育活动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感受到德育教育。鉴于此,班主任教师应当不断挖掘德育教育的教学方式,以此提升班级学生的德育水平。
首先,班主任教师可以创新班会形式,避免采用千篇一律的在室内进行班会的形式,而是带着学生走出教室,以此丰富德育教育的形式。笔者会将学生带到离学校比较近的公园里面,给他们分发工具,带领他们一起清理公园里面的垃圾,让他们在感受到“劳动光荣”的同时,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而且在清理垃圾的过程中,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会不断拉近,学生也会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这对培养他们的团结意识也极有帮助。
其次,班主任教师可以开展主题班会,“法制”“安全”“道德”主题皆可,保证在各种主题班会上学生的德育水平有所提升即可。笔者曾以“道德”为主题开展了一个班会:在班会开始之初,笔者让几个同学演绎“扶不扶”这样一个舞台剧,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到每一个处在事故现场的人的内心活动,这样他们在日后遇见过马路的老人,便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老人做出帮助。如此,便达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
三、积极制定德育计划,耐心督促目标完成
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计划,而作为学生,也应该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制定德育学习计划,并耐心督促他们完成自己的目标,完善德育的同时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笔者会给学生制定一个德育目标,无论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德育目标,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以及生活现状来制定。像是有学生给自己制定的德育目标是:在周末的生活打扫自己的卧室、自己洗一次袜子,也有同学给自己制定的德育目标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确保地面整洁、为社区义务劳动一次等。笔者引导学生将他们说出的这些德育目标写下来,并据此记录自己的完成情况,像是记录下自己完成的时间等;若是学生能够在预计时间内完成这些目标,那么教师可以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让学生能够获得成就感。如此一来,在之后的德育目标制定中,学生会更加积极与主动,也会更有意愿去完成自己的目标,进而形成自主的德育学习和实践过程。
总而言之,其实,学生“德”的培养,更离不开的是国家对学校德育的重視,学校开展的各项德育活动。德育工作策略还有很多,以上是根据我个人的班级工作实践检验出来的一些具体的做法,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还会尝试更多的德育工作方法,让学生有“德”的同时,真正能够影响学生自己一生,指导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姚中华: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才智,2015(23).
[2]仲琳琳:论加强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J].青春岁月,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