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来源 :大众科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409277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发展的希望,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文化水平也进一步提高,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下,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成为了教育发展的要求。幼儿教育作为人生教育的启蒙时期,其对幼儿身心成长发育有着关键的影响。因此,在幼儿教育时期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成为了深化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本篇文章对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究,以此供同行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核心素养;目标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为了使教育明确“培养什么人”这一问题,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使幼儿形成促进自身发展的能力和品格。在发展指南中强调,幼儿教育要充分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为目的,从而实现幼儿在个性和能力方面的发展基础。在这一过程中,3-6岁的幼儿应注重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方面的培养目标,以此来适应幼儿个体发展的内在需求,从而使得幼儿教育的方向更加明确,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
  一、丰富活动形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上,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幼儿体能的健康发展能够促使身体发育的良好进行,还能增强幼儿的免疫能力,从而为之后的学习提供一个强健的体魄。心理的良好发育能够使幼儿形成积极的情绪,帮助幼儿从小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能力。然而在现阶段的幼儿教育中,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对传统,体能锻炼活动的形式较为单一,在活动中对幼儿的保护意识过重,使得幼儿缺少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了对教师的依赖心理,严重影响着学生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培养,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活动是幼儿教育中的主要形式,通过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辅之以教师的有效指导,使幼儿的能力得到发展,从而达到幼儿教育目标的培养。幼儿教育时期的孩子对新鲜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师要不断丰富教育活动形式,避免因活动的重复性和单一性而对学生的体验感产生不好的影响。另外,幼儿时期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也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来更新和改进活动的形式,使活动能够真正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加强沟通交流,提升幼儿语言能力
  幼儿时期是语言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幼儿词汇量和表达能力积累的基础阶段。在进行语言交流的同时,还能够带动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要想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发展,教师要能够给幼儿创造自由、舒适的语言使用环境,加强和幼儿之间的沟通互动,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并能够使幼儿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回应,从而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更好地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
  在幼儿时期的教学活动中,区域游戏活动是主要的形式之一。为了让学生敢于表达,能够表达,教师可以通过创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让幼儿处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以此来激发孩子的表达欲望。如,教师可以根据真实的季节来设定活动主题。以图书区域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和幼儿围坐成一个圆圈,进行循环式的講故事游戏。从教师开始,每人讲述一个秋天的故事,可以是自己在秋天中的所见所闻,也可以是自己想象中的秋天。在这一过程中,师幼之间进行了充分的互动交流,既增强了幼儿的叙事性表达能力,同时在相互之间的倾听中,还提升了幼儿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结合生活实际,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学前教育时期的孩子,首次离开家庭、家人的呵护迈进幼儿学习场所。在幼儿园中,幼儿要与同伴进行沟通交流,也要和教师之间进行相互磨合,这都是幼儿进行人际交往和适应社会的开始。也可以说,幼儿园就是一个不同于家庭的小社会,使幼儿适应真正复杂的社会之前的练习场所。
  在幼儿教育时期,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幼儿能够从愿意与人交往逐渐转变为喜欢与同伴进行交流,最后达到能够自主地结交新朋友,乐意与他人进行分享。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给幼儿创造机会,如多多开展一些需要幼儿合作才能达成的游戏任务,让幼儿逐步体会到与同伴交往的重要性,从而逐渐适应人际交往。在社会领域教育活动中,要选取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内容,使幼儿能够得到更加深刻的认识,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相应的行为,这才是幼儿社会适应能力达成的相关表现。因此,教师可以将幼儿带入到真正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下,来规范幼儿的基本行为,达到适应社会的活动目标。
  总而言之,幼儿教育作为教育人生的启蒙时期,对幼儿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在这一阶段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幼儿发展的综合体现,作为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心,对全面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幼儿教师要不断充实自身理论基础,加强方法技能的输入和输出,从而为带动幼儿教育的发展提供前提和保障。同时,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需要全体幼儿教育工作者倾注爱心与耐心,从而不断更新和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马闻泽.幼儿教育阶段的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60.
  [2]乾芳,李建丽.3-6岁幼儿核心素养框架理论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06):145-148.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学形式涌现出来,探究性学习就是其中的一种。本文立足笔者多年教学实践,主要论述了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还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问题情境;个性化  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整个教育改革的灵魂之际,探究性学习以其日益凸显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课程价值倍受人们关注。探究性学习方式有助于我们走出狭隘的语文天地,走
期刊
摘 要:本文教师认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不具备较强的体育技能学习能力,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心理品质,并在此基础上,创设具有趣味性和时效性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从而让学生得到身心的协调发展。本文重点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开展小组合作教学以及播放励志视频的方式,促进小学生心灵的成长和心理素质的增强。  关键词:小学体育;心理素质;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小学生中,大部分学生是
期刊
摘 要:本文立足人地协调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从结合区域地理,讲述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入热点环境问题,明晰人类活动的巨大反作用;典型成功案例引入,让学生明白人地协调观的正面作用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人地协调观;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行,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从地理学科知识向地理核心素养偏移。人地协调观是地理核心素养的核心,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把学生作为语文课堂的主体对象,引导学生自主、积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为小学生提供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充分展现出快乐教学理念,这样才能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育活动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本文针对快乐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落实与实践展开分析,望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快乐教育理念;教学;
期刊
摘 要:当前,为了更好地推进教学体系改革,确保课程教学的高水平,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双师型”教师应运而生,并以就业作为职业教育的培育重点。制冷专业教学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一名专业的制冷设备维修人员,它要求学生们能够熟悉制冷技术的原理及发展,并熟练掌握相关的维修技术。“打铁还需自身硬”,这就需要有一支具备高资质、高水平的制冷专业“双师型”教师团队为制冷专业的学生们的成长和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
期刊
摘 要:尽管课堂导入在教学全过程中所占的时间比例是很小的,但是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成功的课堂导入,不但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氛围,而且可以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本文将谈一谈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怎样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课堂导入。  关键词:高中化学; 课堂导入; 教学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不利用恰当的方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内心状态,就急于进行知识的传授,那么这种知识只会使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越来越收到教育界的关注,落脚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也主动地将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渗透到小学数学课堂中,试图转变原来的数学课堂与生活相互分离的教学状况,然而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对有效的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探究,本文分别从挖掘生活化教学素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及优化教学方法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今后的实践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小学中段数学课堂教学,对核心素养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策略做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图形与几何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包括数学课程在内的多个学科都诞生了相关的核心素养,而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也在逐渐成为引导本课程教学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方向。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1、具体表达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相对而言比较抽象,所以在教学目标中要以较为具体的方式来表述,过于抽象或
期刊
摘 要: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基础动力来源,也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非智力因素。因此,教师要通过更加合理的教学手段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更加高效。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却对数学提不起兴趣,教师面对这种现象,却由于没有合适的方法而犯了难。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根据个人的教学经验与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理论研究成果,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进一
期刊
摘 要: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有益健康。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不断发展进步,生活水平的改善,思想观念也跟着转变,人们愈来愈注重生活生命的质量,自我健康意识我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注重自我身体的锻炼,而今中小学生体育成绩现状却不容乐观。体育锻炼可以使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增强各器官、系统的机能,从而达到促进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增强体质的目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 课程改革 运动时间 终身学习   《体育与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