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物教学渗透职业教育探析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mbo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的实情,决定了大部分初中学生都来自于农村的现状。受到经济条件、传统观念及其它社会条件的制约,大部分农村初中毕业生都不能进入高中或大学继续深造,初中毕业后他们将直接进入农业生产或其它行业,因此,在教学中渗透职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农村初中生物课,是初中毕业生与劳动就业的联系纽带,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甚至决定学生未来的人生道路,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举足轻重,因此,初中生物课教育应加强职业教育的渗透。
  
  一、职业教育的意义
  
  职业教育是指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需要的知识和技术的教育。
  马克思指出:要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并认为这“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并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有力的手段之一”。列宁强调“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像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要求把普遍的教育与普遍的劳动结合起来。
  我国也一贯把“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生产劳动和劳动实践教育,使其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上述对职业教育的论述和规定,都充分证明了加强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因此,生物课教学应将职业教育渗透作为重点,这对增强学生理解学习生物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使学生学有所用具有积极作用。
  
  二、职业教育思想的渗透
  
  1、实践能力的渗透
  职业教育要把学习基础知识和农业生产劳动实践结合起来,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
  2、技术能力的渗透
  职业教育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农业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当地农业生产情况,要求学生掌握必需的生物技术知识。
  3、劳动思想的渗透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使学生用知识和劳动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明白劳动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岗位的不同,农业生产劳动也是为建设祖国作贡献的具体表现,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渗透职业教育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在讲授每一单元时,结合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和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情况,将生物技术原理与它们紧密联系,使学生正确理解生物技术原理,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1、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生产和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2、结合身边熟悉的动、植物,知道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3、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讲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把这些知识运用到种植业和养殖业中,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
  4、在进行有关植物知识的教学时,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介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珍稀植物的种植技术,着重介绍嫁接、扦插技术在经果林生产和花卉盆景中的应用。掌握竹荪、食用菌的栽培技术,大棚栽培技术,天麻栽培技术,杂交水稻栽培技术以及杜仲、黄柏、银杏等中药材和珍稀植物的栽培技术。
  6、在进行有关动物知识的教学时,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介绍常见家畜、家禽的养殖技术;特种动物的养殖技术;农作物害虫、人及动物寄生虫的防治。
  7、在进行生物技术教育时,结合当地实际进行发酵技术,食物保存技术和农副产品加工技术的教学,着重于酿酒、豆制品、盐蛋、皮蛋、香肠、腊肉、火腿、风肉等乡土特产的制作技术。
  总之,在农村初级中学的生物教学中渗透职业教育,对于提高农民素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当前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552100 贵州省织金县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收”是指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放”是指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英语教学中,能否收得拢,放得开,关键在于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下面谈谈本人多年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    -、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这是“收”的基础    
期刊
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最使人头疼的,莫过于两极分化的问题。  初中阶段的外语教学,开始时,学生感到新鲜,兴趣比较浓厚,一般都学得不错。升入初二,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加之各科的份量也在增加,一些学生就失去了以学英语的兴趣,于是便出现了两极分化。这也许是一个通病,应引起我们以的关注。如何处理好这类问题呢?我总结有以下几点:     一、多对后进生的优点进行鼓励  后进生跟其他学生一样,自尊心很强,对问
期刊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讲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后,在教材33页最后一段做了如下总结:“细胞的各个部分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实际上一个细胞就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一.从结构上看    1.细胞核与细胞质通过核孔可以相互沟通。  2.内质网广泛地分布在细胞质中,外部与细胞膜相连,内部与
期刊
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的迅速普及与推广,教学中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亦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不断深入而日趋成熟。然而凡事皆有其两面性,如果片面夸大多媒体网络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就会偏离课堂教与学的实质。不少教师自视扔掉了粉笔,握住了鼠标就是更新了教育观、解读了新课程,盲目追求看似高潮迭起的课堂假象,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非常态行为,非但不加以批驳,反而人云亦云,亦步亦趋
期刊
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掌握必要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教育基本理论和教学基本技能,即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并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通过近几年的教育实习以及与实习生的广泛接触了解发现,英语专业师范生普遍存在专业基础知识薄弱、教师职业技能不全面、不扎实等问题。除去作为一般教师必备的如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汉字书
期刊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好玩、有趣的事情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在复习 “Read and act”时可采用讲故事的形式。  这种题一般都是以一组幽默的连环画形式出现的,每一幅图上都有一两句点睛之笔。对于这样的内容,可以要求学生在弄懂图与句子意思的前提下,把几幅图连起来说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要用上图中的句子,而且在故事中尽量用英语。 当然这种题也可以让学生用小品的形式来表演。具体如何使用,可根据实
期刊
面对异彩纷呈的大千世界,有太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究,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学习理念,同时也是现代人必备的学习方式。然而,探究本身是一个学习主体不断思维和进取的过程,需要探究者付出很大的努力,本文就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性学习品质的培养谈些肤浅的认识。    一、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主体一切未知领域的总和。在人类所处的物质世界里,任何人都在各自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同样存在着诸多的
期刊
有人认为电视机发展日新月异,黑白电视机早已淘汰,此门课程也没有开设必要。但笔者认为,黑白电视机作为日常用品的确可以推出历史舞台,而作为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其实际意义仍不可忽视。它既是对《电子工艺》、《电子技术》、《电工基础》等基础课程的总结、检验,又为后面《彩色电视机》的学习起到了铺垫,并以较低的成本训练了学生的焊接、元器件识别与检测、电路分析与故障排除等多种技能。因此开设此门课程仍有其必要,不过
期刊
高中化学教学中。摆在化学教师面前的难题是:随着知识难度和深度的增加,使相当大一部分学生产生畏惧情绪,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如何解决此难题?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有趣的思维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引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有兴趣学习,学习就会有事半功倍之效果。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对此,我谈下面几点体会。  
期刊
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应着重以下几点:  一、 通过重大历史事件阐明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以增强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在中外历史上有着无数为反对剥削而壮烈牺牲的革命领袖,他们气贯长虹,光照日月、名垂千史。他们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他们能够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做得好,影响大。如果离开历史发展的要求,任何人都不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