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30名产妇进行病例分析,得出了采用全身麻醉和采用硬膜外阻滞两种麻醉方法的产妇娩出的新生儿,其血气分析结果和NBNA评分无显著差异,说明全身麻醉对胎儿造成窒息的程度不大,基本不会影响新生儿的健康。
关键词:麻醉 剖宫产血气分析 NBNA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236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149-01
自18世纪中期Pristley发现笑气(氧化亚氮)以来,全身麻醉不断发展。而乙醚麻醉的成功,被认为是近代麻醉学的开端。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临床麻醉学的基础上,麻醉工作的领域不断扩展壮大。经历了从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到现在使用新设备,新技术的麻醉方法的发展历程。
全身麻醉是常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类型。全身麻醉的麻醉效果准确,安全性相对比较好,备受麻醉界的推崇。同样,在剖宫产的手术中,我们也会对产妇采用全身麻醉的方法。然而,很大一部分人认为,全身麻醉会导致胎儿发生窒息的可能性增大。所以又很多人会采用硬膜外阻滞法对产妇进行麻醉,也有使用CSEA即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的方法。这一看法限制着在剖宫产术中全身麻醉的应用。在此思想限制下,一些不宜运用硬膜外阻滞法的产妇只能使用局部麻醉。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进行,增加了手术操作难度,增加了产妇的痛苦。因此,全身麻醉与新生儿发生窒息可能的问题一直受到关注。
1 一般资料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单胎妊娠产妇30名。其中,有15名产妇的血小板计数在50*109/L以下,对她们采用的是全身麻醉方法。全麻的15名产妇的平均年龄29±5岁,平均身高为160±5 cm,平均体重为71±6 kg。另外的15名产妇,她们的血小板计数为50*109/L或以上,对她们则采用硬膜外阻滞法。硬膜外阻滞的15名产妇的平均年龄30±5岁,平均身高为159±5 cm,平均体重为69±6 kg。对两组产妇的年龄、身高和体重进行SPSS分析,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按照ASA(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标准进行分级,两组产妇均在一级和二级之间。即体格健康或者有轻度的并存病。在术前的两小时内,产妇均未使用过止痛或者镇静药物。
1.2 麻醉方法。
1.2.1 全身麻醉。全身麻醉组的产妇首先进行快速麻醉诱导,随后通过静脉注射芬太尼,剂量按照2.0 μg/kg体重,异丙酚,剂量按照1.5 mg/kg体重,维库溴胺,剂量按照0.08 mg/kg体重。同时,进行气管插管操作。在胎儿娩出之前,给产妇吸入笑气,注意笑气和氧气等比例混合。一般,产妇在进入手术室之后,我们对其进行ECG、HR、NIBP、PCO2、SPO2和尿量的监测。当剖宫产手术结束之后,按照产妇的复苏情况,我们将其转入ICU或者进行拔出气管插管的处理。
1.2.2 硬膜外阻滞。硬膜外阻滞的产妇左侧卧位接受麻醉术野的皮肤常规消毒。然后进行间隙穿刺。通常使在L1~2与 L2~3的穿刺间隙进行穿刺,穿刺用的硬膜外针则通常使用16号。初始的剂量为5 mL的1.73%的碳酸利多卡因。按照5 min之后的麻醉情况再行追加。
我们观察的这30例产妇在采用不同的麻醉方法时,所达到的麻醉效果都比较好,在剖宫产的手术中,30名产妇的血压与心率等均在正常范围内。
2 新生儿观察
2.1 新生儿神经行为观察。对新生儿的神经行为进行评分。即在胎儿出生的3到5 d内,进行NBNA评分。测试方法参考鲍秀兰的NBNA的20项指标进行。涵盖了行为能力,主动肌张,被动肌张和原始反射四个方面。
2.2 新生儿血气检查。在胎儿免除后的30min的时候,抽取新生儿的桡动脉血液,进行血气分析。分析的指标有pH值,氧分压,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以及红细胞压积。
3 结果
全身麻醉产妇娩出的新生儿经过NBNA评分,得分均值为39.67±1.8分。硬膜外阻滞产妇娩出的新生儿经过NBNA评分,得分均值为39.88±1.3分。经过SPSS分析,两组新生儿的NBNA得分无明显差异。即P>0.05。
新生儿血气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两组新生儿血气分析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即P>0.05。
4 讨论
从我们对病例的分析结果来看,麻醉方式的不同,即采用全身麻醉或者是硬膜外阻滞法的产妇,娩出的新生儿无论是娩出后半小时内的血气分析结果,还是娩出后3到5 d的NBNA分析结果,都没有明显的差异。说明了全身麻醉对新生儿引起窒息的程度或者是可能性并不是很大。认识到这一点,有利于全身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有文献指出,在剖宫产中,全身麻醉已经有许多临床应用的例子。其中,血小板减少与凝血病患者,心肺功能不全者,或者是不能够耐受交感阻滞带来的呼吸影响和循环影响者,或者发生了阻滞困难或者失败的产妇,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变,硬膜穿刺不合作者等等。
当然,是否采用全身麻醉,甚至是是否采用剖宫产,都要针对具体的病例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抉择,尽量把对产妇和胎儿的负面影响降到最近的程度,最大限度的保证产妇的分娩顺利与安全,保证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许永广,李刚,岳天强.剖宫产全身麻醉35例临床分析.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年9月第24卷第9期第799-800页
[2]李崇华,朱春仙,贺晶.全身麻醉对剖宫产产妇分娩新生儿的影响.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年3月第41卷第3期第162-164页
[3]崔士和,蒋忠.雷米芬太尼诱导行全身麻醉剖宫产术不同麻醉操作方法的对比研究.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年10月25日第36卷第30期第28-31页
[4]林贵文,崔士和.全身麻醉剖宫产术不同麻醉诱导方法的对比研究.中国当代医药.2014年4月第21卷第11期
关键词:麻醉 剖宫产血气分析 NBNA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236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149-01
自18世纪中期Pristley发现笑气(氧化亚氮)以来,全身麻醉不断发展。而乙醚麻醉的成功,被认为是近代麻醉学的开端。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临床麻醉学的基础上,麻醉工作的领域不断扩展壮大。经历了从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到现在使用新设备,新技术的麻醉方法的发展历程。
全身麻醉是常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类型。全身麻醉的麻醉效果准确,安全性相对比较好,备受麻醉界的推崇。同样,在剖宫产的手术中,我们也会对产妇采用全身麻醉的方法。然而,很大一部分人认为,全身麻醉会导致胎儿发生窒息的可能性增大。所以又很多人会采用硬膜外阻滞法对产妇进行麻醉,也有使用CSEA即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的方法。这一看法限制着在剖宫产术中全身麻醉的应用。在此思想限制下,一些不宜运用硬膜外阻滞法的产妇只能使用局部麻醉。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进行,增加了手术操作难度,增加了产妇的痛苦。因此,全身麻醉与新生儿发生窒息可能的问题一直受到关注。
1 一般资料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单胎妊娠产妇30名。其中,有15名产妇的血小板计数在50*109/L以下,对她们采用的是全身麻醉方法。全麻的15名产妇的平均年龄29±5岁,平均身高为160±5 cm,平均体重为71±6 kg。另外的15名产妇,她们的血小板计数为50*109/L或以上,对她们则采用硬膜外阻滞法。硬膜外阻滞的15名产妇的平均年龄30±5岁,平均身高为159±5 cm,平均体重为69±6 kg。对两组产妇的年龄、身高和体重进行SPSS分析,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按照ASA(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标准进行分级,两组产妇均在一级和二级之间。即体格健康或者有轻度的并存病。在术前的两小时内,产妇均未使用过止痛或者镇静药物。
1.2 麻醉方法。
1.2.1 全身麻醉。全身麻醉组的产妇首先进行快速麻醉诱导,随后通过静脉注射芬太尼,剂量按照2.0 μg/kg体重,异丙酚,剂量按照1.5 mg/kg体重,维库溴胺,剂量按照0.08 mg/kg体重。同时,进行气管插管操作。在胎儿娩出之前,给产妇吸入笑气,注意笑气和氧气等比例混合。一般,产妇在进入手术室之后,我们对其进行ECG、HR、NIBP、PCO2、SPO2和尿量的监测。当剖宫产手术结束之后,按照产妇的复苏情况,我们将其转入ICU或者进行拔出气管插管的处理。
1.2.2 硬膜外阻滞。硬膜外阻滞的产妇左侧卧位接受麻醉术野的皮肤常规消毒。然后进行间隙穿刺。通常使在L1~2与 L2~3的穿刺间隙进行穿刺,穿刺用的硬膜外针则通常使用16号。初始的剂量为5 mL的1.73%的碳酸利多卡因。按照5 min之后的麻醉情况再行追加。
我们观察的这30例产妇在采用不同的麻醉方法时,所达到的麻醉效果都比较好,在剖宫产的手术中,30名产妇的血压与心率等均在正常范围内。
2 新生儿观察
2.1 新生儿神经行为观察。对新生儿的神经行为进行评分。即在胎儿出生的3到5 d内,进行NBNA评分。测试方法参考鲍秀兰的NBNA的20项指标进行。涵盖了行为能力,主动肌张,被动肌张和原始反射四个方面。
2.2 新生儿血气检查。在胎儿免除后的30min的时候,抽取新生儿的桡动脉血液,进行血气分析。分析的指标有pH值,氧分压,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以及红细胞压积。
3 结果
全身麻醉产妇娩出的新生儿经过NBNA评分,得分均值为39.67±1.8分。硬膜外阻滞产妇娩出的新生儿经过NBNA评分,得分均值为39.88±1.3分。经过SPSS分析,两组新生儿的NBNA得分无明显差异。即P>0.05。
新生儿血气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两组新生儿血气分析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即P>0.05。
4 讨论
从我们对病例的分析结果来看,麻醉方式的不同,即采用全身麻醉或者是硬膜外阻滞法的产妇,娩出的新生儿无论是娩出后半小时内的血气分析结果,还是娩出后3到5 d的NBNA分析结果,都没有明显的差异。说明了全身麻醉对新生儿引起窒息的程度或者是可能性并不是很大。认识到这一点,有利于全身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有文献指出,在剖宫产中,全身麻醉已经有许多临床应用的例子。其中,血小板减少与凝血病患者,心肺功能不全者,或者是不能够耐受交感阻滞带来的呼吸影响和循环影响者,或者发生了阻滞困难或者失败的产妇,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变,硬膜穿刺不合作者等等。
当然,是否采用全身麻醉,甚至是是否采用剖宫产,都要针对具体的病例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抉择,尽量把对产妇和胎儿的负面影响降到最近的程度,最大限度的保证产妇的分娩顺利与安全,保证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许永广,李刚,岳天强.剖宫产全身麻醉35例临床分析.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年9月第24卷第9期第799-800页
[2]李崇华,朱春仙,贺晶.全身麻醉对剖宫产产妇分娩新生儿的影响.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年3月第41卷第3期第162-164页
[3]崔士和,蒋忠.雷米芬太尼诱导行全身麻醉剖宫产术不同麻醉操作方法的对比研究.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年10月25日第36卷第30期第28-31页
[4]林贵文,崔士和.全身麻醉剖宫产术不同麻醉诱导方法的对比研究.中国当代医药.2014年4月第21卷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