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素质教育课程。目前的大学语文教学还没有真正成为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阵地。因此,我们在大学教学中应该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实施创造性教学和审美性教学、追求文化多元化和课程社会化等方面的教改措施,改革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种种弊病,令大学语文课堂重新焕发生机。
一、把大学语文教学与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相结合
目前,大学语文教学从大纲的编写、教材的模式,到讲授的方法,都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常说大学语文是一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就其实质而言,大学语文是最容易实施素质教育的。它不像外语课、政治课、高等数学课那样研究生招生考试要全国统考;也不像其它专业课那样,为了迎接教学评估、教学检查,必须整齐划一。大学语文则完全是自由的,教学检查、评估,它不在被检、被评之列,也没有英语四、六级那样的门槛,更不是升学考试的必考科目。大学语文作为人文素质课程,人文性是突出特点。通过大学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激情。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素质为核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德才双馨,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帮助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因而大学语文是具有广阔的天地,美好的前景的。目前大学语文处于低迷状态的重要内因之一,就是不能大胆地拆除应试教育的藩篱。如果大学语文教师还继续抱残守缺,束手束脚,以不变应万变,不主动“洗脑”,不能主动去适应新的形势,就会自我淘汰。
二、课堂讲授要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欣赏趣味,贴近学生
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语:你们这些小老师学术根底浅,水平低,应该让名家来上大学语文……。但是,结合我国现在最红的一个栏目《百家讲坛》再来看又是怎样的一种景况呢?《百家讲坛》开播之初,请的主讲人多是杨振宁、周汝昌、叶嘉莹等社会名流,但收视率并不理想,还险些被央视淘汰。新的制片人上任,突破思维定式,重新为栏目定位,改变主讲人固有的表达方式,制作了符合大众欣赏趣味的节目样式,时刻保持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观察和主动贴近。改版之后,收视率直线攀升,使这个曾经徘徊在被淘汰边缘的栏目一度登上科教频道收视率的冠军宝座。从这里我们就可以认识到:大学语文教学的关键不在于讲什么,也不在于谁来讲,而在于怎么讲。那么,这就涉及到一个教学语言的问题。有人说,任何一部当代人写的古代历史都可以看作当代史。我们同样可以认为,任何一部古代经典也都具有当代性。所以,保持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观察,主动去贴近当代生活,是教学活动不变的宗旨。课堂用语是否得当,是否精彩,关系着教学的质量。像易中天这样翻滚在风口浪尖的大教授,在教学时同样离不开语言表达的这一诀窍。以他品三国的“妙语”为例:“诺,相当于现在的OK。”“孙策就是孙帅哥,周瑜就是周帅哥。帅哥总是招美女爱的,同时帅哥也是喜欢美女的。他们两个果然娶到了两个最漂亮的女孩子——大乔、小乔……那时的周瑜可谓官场、战场、情场,场场得意,这样一个人怎么会去忌妒别人?”用如此贴近当今少男少女的语言讲述,年近花甲的易教授自然会有一大批追捧者。可见,“真正的互动教学,教师语言应表现出更大的亲和性。”“幼稚化’的语言(与学生语言水平接近的语言)则更可以增强亲和性。”所以说,教学语言要强调其严谨的一面,但也更强调亲和、生趣的一面。清华大学葛兆光在《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后记》中写道:在急功近利、讲究实用的年代,文史课很难引起学生的听讲兴趣,所以只好搞点包装,舔加点佐料。乃深言此中真谛。
三、运用“经典重读,回归语文本体”的教学新模式,同时抛弃老生常谈、平铺直叙的做法
让中国古典文学在当代焕发出新的文化意义,是大学语文教学中需要处理的一个主要问题,如果再用传统的解读方式,很难引起当代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将传统文学经典“软化”为深受学生喜爱的“新经典”解读方式,回归于语文本体,重新激活学生的语文兴趣。轰动全国的《百家讲坛》在这方面也起了带头作用。在讲述方式上,它打破原有的模式,采用设置“悬念”的方法,用“故事化”重新组构文学经典,有了悬念隔断、牵引,就使讲述方式不平铺直叙;有了故事,偌大的课堂不再沉闷,内容也不再乏味。于是,早已模糊不清的清朝往事被阎崇年描绘得如在眼前;红楼女子被刘心武勾画得活灵活现;三国风烟被易中天重现今日荧屏,诲人不倦的孔子被于丹解读得呼之欲出……其中有主角,有配角;有情节,有悬疑;有矛盾,有冲突;观众觉得仿佛不是在听学术讲座,而是在听演员讲故事,说评书,完全沉浸在主讲人渲染的氛围中。任何文学经典都是置于文学史的框架中的,而历史又是由一个个故事构成的。将历史上不胜枚举、令人唏嘘感叹的文人逸事,文学中曲折动人、妙趣横生的奇人旧事编织起来,让它们走进课堂,同样会以生动性和形象性激发青年学子对大学语文的兴趣。即使像哲学著作《论语》,也可以像于丹那样用“经典解读+励志故事+人生哲理”的方法,讲得别有情趣。这种教学方式如果用在国内大学校园的语文教学中则属于领先地位了,它会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也会非常显著。
四、要正确处理大学语文课堂讲授中信息量大和小的辨证关系
一般的传统语文教学都认为,语文是一门传授信息的学科,语文教师上课时就一定要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信息量越大越好,那种掰开揉碎、信息量相对较小的讲授方式不会受学生的欢迎。然而,事实却是大相径庭,由于大学语文课时少,有的老师便加大课堂讲授量,造成讲述的内容不深不透,浮光掠影,反而吸引不了学生。事实上,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只是起到一个引导作用,知识的获得很大一部分要靠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学习来完成。因而,大学语文的课堂讲授应该本着信息量小一点,知识点疏一点的原则,做到少而精,讲深讲透。学生听懂了、理解了,才能从中生发出更多的疑问,这样就促发了他们课外阅读、学习的兴趣,同样是受益良多。
一、把大学语文教学与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相结合
目前,大学语文教学从大纲的编写、教材的模式,到讲授的方法,都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常说大学语文是一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就其实质而言,大学语文是最容易实施素质教育的。它不像外语课、政治课、高等数学课那样研究生招生考试要全国统考;也不像其它专业课那样,为了迎接教学评估、教学检查,必须整齐划一。大学语文则完全是自由的,教学检查、评估,它不在被检、被评之列,也没有英语四、六级那样的门槛,更不是升学考试的必考科目。大学语文作为人文素质课程,人文性是突出特点。通过大学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激情。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素质为核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德才双馨,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帮助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因而大学语文是具有广阔的天地,美好的前景的。目前大学语文处于低迷状态的重要内因之一,就是不能大胆地拆除应试教育的藩篱。如果大学语文教师还继续抱残守缺,束手束脚,以不变应万变,不主动“洗脑”,不能主动去适应新的形势,就会自我淘汰。
二、课堂讲授要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欣赏趣味,贴近学生
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语:你们这些小老师学术根底浅,水平低,应该让名家来上大学语文……。但是,结合我国现在最红的一个栏目《百家讲坛》再来看又是怎样的一种景况呢?《百家讲坛》开播之初,请的主讲人多是杨振宁、周汝昌、叶嘉莹等社会名流,但收视率并不理想,还险些被央视淘汰。新的制片人上任,突破思维定式,重新为栏目定位,改变主讲人固有的表达方式,制作了符合大众欣赏趣味的节目样式,时刻保持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观察和主动贴近。改版之后,收视率直线攀升,使这个曾经徘徊在被淘汰边缘的栏目一度登上科教频道收视率的冠军宝座。从这里我们就可以认识到:大学语文教学的关键不在于讲什么,也不在于谁来讲,而在于怎么讲。那么,这就涉及到一个教学语言的问题。有人说,任何一部当代人写的古代历史都可以看作当代史。我们同样可以认为,任何一部古代经典也都具有当代性。所以,保持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观察,主动去贴近当代生活,是教学活动不变的宗旨。课堂用语是否得当,是否精彩,关系着教学的质量。像易中天这样翻滚在风口浪尖的大教授,在教学时同样离不开语言表达的这一诀窍。以他品三国的“妙语”为例:“诺,相当于现在的OK。”“孙策就是孙帅哥,周瑜就是周帅哥。帅哥总是招美女爱的,同时帅哥也是喜欢美女的。他们两个果然娶到了两个最漂亮的女孩子——大乔、小乔……那时的周瑜可谓官场、战场、情场,场场得意,这样一个人怎么会去忌妒别人?”用如此贴近当今少男少女的语言讲述,年近花甲的易教授自然会有一大批追捧者。可见,“真正的互动教学,教师语言应表现出更大的亲和性。”“幼稚化’的语言(与学生语言水平接近的语言)则更可以增强亲和性。”所以说,教学语言要强调其严谨的一面,但也更强调亲和、生趣的一面。清华大学葛兆光在《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后记》中写道:在急功近利、讲究实用的年代,文史课很难引起学生的听讲兴趣,所以只好搞点包装,舔加点佐料。乃深言此中真谛。
三、运用“经典重读,回归语文本体”的教学新模式,同时抛弃老生常谈、平铺直叙的做法
让中国古典文学在当代焕发出新的文化意义,是大学语文教学中需要处理的一个主要问题,如果再用传统的解读方式,很难引起当代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将传统文学经典“软化”为深受学生喜爱的“新经典”解读方式,回归于语文本体,重新激活学生的语文兴趣。轰动全国的《百家讲坛》在这方面也起了带头作用。在讲述方式上,它打破原有的模式,采用设置“悬念”的方法,用“故事化”重新组构文学经典,有了悬念隔断、牵引,就使讲述方式不平铺直叙;有了故事,偌大的课堂不再沉闷,内容也不再乏味。于是,早已模糊不清的清朝往事被阎崇年描绘得如在眼前;红楼女子被刘心武勾画得活灵活现;三国风烟被易中天重现今日荧屏,诲人不倦的孔子被于丹解读得呼之欲出……其中有主角,有配角;有情节,有悬疑;有矛盾,有冲突;观众觉得仿佛不是在听学术讲座,而是在听演员讲故事,说评书,完全沉浸在主讲人渲染的氛围中。任何文学经典都是置于文学史的框架中的,而历史又是由一个个故事构成的。将历史上不胜枚举、令人唏嘘感叹的文人逸事,文学中曲折动人、妙趣横生的奇人旧事编织起来,让它们走进课堂,同样会以生动性和形象性激发青年学子对大学语文的兴趣。即使像哲学著作《论语》,也可以像于丹那样用“经典解读+励志故事+人生哲理”的方法,讲得别有情趣。这种教学方式如果用在国内大学校园的语文教学中则属于领先地位了,它会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也会非常显著。
四、要正确处理大学语文课堂讲授中信息量大和小的辨证关系
一般的传统语文教学都认为,语文是一门传授信息的学科,语文教师上课时就一定要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信息量越大越好,那种掰开揉碎、信息量相对较小的讲授方式不会受学生的欢迎。然而,事实却是大相径庭,由于大学语文课时少,有的老师便加大课堂讲授量,造成讲述的内容不深不透,浮光掠影,反而吸引不了学生。事实上,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只是起到一个引导作用,知识的获得很大一部分要靠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学习来完成。因而,大学语文的课堂讲授应该本着信息量小一点,知识点疏一点的原则,做到少而精,讲深讲透。学生听懂了、理解了,才能从中生发出更多的疑问,这样就促发了他们课外阅读、学习的兴趣,同样是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