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动词的可持续性对“过”和“了1”替换的影响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e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了1”和“过”是最常用的动态助词。“了1”放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实现,着眼于对现在的影响;“过”放在动词后陈述过去发生的事件,与现在无关。正是这两个时间点上看上去有明显界限的词,在一定条件下却是可以相互替换的。本文将在解析“了1”语法意义的基础上,用“过”替换作比较研究,探索与“了1”“过”系联的动词对替换的影响。
  关键词:“了1” “过” 替换 动词的可持续性
  
  一
  
  现代汉语里有两个表示时体意义的典型形态标志:“过”和“了1”。语言学界对于“过”的观点较为统一,即
  1.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毕和实现,动词前可加副词“已经”。如:“吃过饭再去。”“赶到那儿,第一场已经演过了。”
  2.用在动词后,表示过去曾经有这样的事情,动词前可加副词“曾经”。如:“这本小说我看过。”“去北京的事他跟我提起过。”
  我们把前者称为“过1”,后者称为“过2”。胡裕树在《现代汉语》中认为:“过”是表示“经验态”的动态助词;戴耀晶(1997)也认为“过”是“经历体”的标记。基于胡、戴两位先生的观点,加之“过1”和“过2”在语法位置和功能上的相似性,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把“过”定义为“经历体”的标记。
  关于“了1”,刘勋宁(1988)指出:“了1”用在动词后不是表示动作的结束,因此不能用“完成体”来概括其语法意义。他主张把“了1”的语法意义概括为“实现体”的标志。我认为“实现体”的观点是较有解释力的,在一些语言现象中“完成体”的定义不能概括“了1”所能表示的所有语法意义,如:
  (1)这个会开了1三天,再有两天就结束了。
  (2)第二天生意不错,可是躺了1两天,他的脚脖子肿得再也抬不起来。
  对“过”和“了1”的个体研究已经非常成熟。张晓铃(1986)指出 “过1”和“了1”能替换使用,而且基本意思不变。如:
  (3)吃过1饭了。
  (4)吃了1饭了。
  “过2”和“了1”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替换使用。如:
  (5)去年我们游览过2长城。
  (6)去年我们游览了1长城。
  “过”和“了1”都表示已经历,只是经历的程度,远近不同。在很多句子里,这三个词可以相互替换。留学生在使用汉语的过程中也发现很多句子中的“了1”可以用“过1”或者“过2”来替换。于是他们忽略了“了1”和“过1”“过2”语法意义的差异性,把这三个词等同起来,认为可以用“了1”的地方就可以用“过1”或者“过2”替代。如:
  (7)明天下午下了1课我就去医院看她。*明天下午下过2课我就去医院看她。
  (8)他从香港给我带来了1一件礼物。≠他从香港给我带来过1一件礼物。
  显然,替换以后句子的意思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甚至不能够成立。于是他们提出疑问:哪些句子中的“了1”可以用“过1”“过2”替换,哪些又不可以呢?
  笔者认为“了1”和“过1”“过2”的替换是有条件的。首先与动态助词本身的语法意义密切相关。“经历体”和“实现体”在时间结构上表现出来的差异,使得这三个词的内涵有了很多交叉之处,从而使得“了1”和“过1”“过2”的替换使用成为可能。其次,与“了1”和“过”系联的动词是否为可持续性的密切相关。一些语法书指出:“‘动+过’所表示的动词不能持续到现在,‘动+了1’所表示的动作却能持续到现在。”这里所说的“持续”除了与“了1”和“过1”“过2”的语法意义有关,当然也与动词有关。可以归结为动态助词的不同,也可以归结为动词的不同。关于前者的研究已经有过一些,本文在解析“了1”语法意义的基础上,用“过”替代作比较研究,探索与“了1”“过”系联的动词对替换的影响。
  孔令达(1985)按照“过1”和“过2”的能力把动词分为四类:反复性的词(看、听、抓、跌)、状态动词(感动、同情、伤心、希望)、一次性动词(死)、判断评价动词(认为、可能、应当、等于),并详细讨论了四类动词的语义特征和语法特点。马庆株(1981)在《时量宾语和动词的类》一文中把与时量宾语所指的有关动词分为四类:非持续性动词(死、成立、丢)、持续但不具备[完成]语义特征的动词(站、病、想)、持续且具备[完成]语义特征的动词(看、修、拉)、具有[持续][完成]语义特征,同时不仅可以表示动作而且可以表示状态的动词(挂、贴、盖)。
  
  二
  
  为了方便本文研究,且保证词汇分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综合孔、马两位先生的观点,我们采用以下的分类方法。
  


  下面本文将按照上述的分类方法,逐个探讨每类词汇中“过”和“了1”替换的可能性,并总结可以替换的规律。
  
  (一)关系动词:是、叫(称谓义)、姓、当作、成为、像、等于、属于
  关系动词中除了“叫”“姓”有时可以带“过”“了1”外,一般都不能带“过”“了1”。如:
  (9)我都姓了1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东西吗?
  *我都姓过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东西吗?
  (10)叫了125年的“东风”为何一朝化作“知青”?
  *叫过25年的“东风”为何一朝化作“知青”?
  两组句子中的“了1”都不能用“过”替换。语境下“动词+了1”所表示的动作能持续到现在,而“动+过”所表示的动作不能持续到现在,不符合语境所要表达句子的意思,因此不能替换。
  张晓铃(1986)指出,“动+了1”所表示的动作可能持续到现在,也可能不持续到现在;其动作的结果有可能持续下来了,也可能未持续下来。由此我们可以检验“关系动词+过”的句子中的“过”,是否可以用“了1”替换。如果可以替换,即可说明语境下“关系动词+了1”所表示的动作不持续到现在,表示曾经有过的状态。
  (11)我也姓过一回唐的。*我也姓了1一回唐的。
  (12)手机也叫过大哥大。 *手机也叫了1大哥大。
  可以发现语境所要表达的“曾经”义无法用“关系动词+了1”来表达。
  我们可以看到:关系动词除了“叫”“姓”,一般都不能带“过”和“了1”。即使此类动词带“过”和“了1”时,表示的语法意义是对立的,不可以同义替换。
  
  (二)状态动词
  A.病、饿、聋、瞎、醉、醒、困
  B.知道、明白、懂、放心
  C.认识、知道、了解、误解、相信、忽视、轻视
  D.喜欢、讨厌、爱、恨、想(念)、气、吓、怀疑、认得、忽视、爱护
  E.希望、记得、担心、操心
  1.状态动词除了“知道、认识、认得、爱护、希望、记得”不能带“过”以外,其他动词都能带“过”,表示曾经有过的状态。
  2.A、B、C类动词的施事或受事位于动词前,动词后面可以带了1+2表示新的情况变化,即变到动词所表示的状态,并且持续。动词后面也可以带“过”,表示曾经有过的状态,但动作所表示的状态没有持续下来。前者着眼于现在,后者着眼于过去。因此,在这样的主题句中,“过”和“了1”不可以替换。如:
  (13)爷爷的眼睛瞎了。≠爷爷的眼睛瞎过。
  (14)这件事我知道了。*这件事我知道过。
  (15)这一带他已经熟悉了1。 (“已经”和“了1”搭配) 这一带他曾经熟悉过。 (“曾经”和“过”搭配)
  3.D类动词后面不能带“了1”。有的动词后面必须要带宾语或者补语之后,才可以带“了2”,表示某种变化。如:
  (16)我有点想家了2
  (17)孩子讨厌去幼儿园了2
  这类动词后面除了“认得”“爱护”以外都能带“过”,表示曾经有过的状态。如:
  (18)小弟,你可把姐姐想死了2
  (19)我从来没有怀疑过他。
  4.E类动词一般不能带“了1”,但是可以带“过”:
  (20)*我希望了1去国外留学。
  (21)*他走了以后我们担心了1+2。
  (22)这点我从未担心过。
  总之,状态动词后的“过”和“了1”一般都不可以替换,但是当动词后面带时量宾语或动量补语时,“过”和“了1”就可以替换。如:
  (23)来中国以后,他病了1几天。来中国以后,他病过几天。
  (24)我跟他的朋友了解了1几次他的情况。我跟他的朋友了解过几次他的情况。
  
  (三)非持续性动词
  死、丢、到、来、去、回、走(离开义)、离开、完、没、跑(逃跑义)、断、塌、垮、散(会,解散义)、溜(走)、掉、熄、灭、败、胜、失败、迟到、出发、出现、发现、爆发、发生、毕业、结婚、离婚、分手、分别、告别、启程、提拔、批准、开始、结束。
  非持续性动词表示的动作或变化是一瞬间就完成了的,动作变化的开始点和结束点是重合的,也叫“瞬间动词”。非持续性动词后常常带时量宾语,时量宾语只表示动作或变化完成以后经历的时间。
  1.非持续性动词后可以带“了1+2”,表示动作完成,完成后状态仍保持。如:
  (25)爷爷死了1+2。
  (26)钱包丢了1+2。
  (27)房子塌了1+2。
  2.除了“毕业、走、开始、结束”外,非持续性动词都可以带“过”,表示动作或情况曾经有过的状态。如:
  (28)小李来过。
  (29)这种情况以前发生过。
  我们可以看出,了1+2不可以用“过”替换,因为说话者观察的时间点完全不同。前者观察的时间点是现在,后者观察的时间点是过去。
  “非持续性动词+了1”后常带时量宾语,表示动作的完成。时量宾语表示动作完成后状态持续的时间。如:
  (30)他来了1三天。→他来过三天。
  (31)钱包丢了1一个星期。→钱包丢过一个星期。
  (32)会议结束了1两天了2。→*会议结束过两天了2
  (33)我毕业了1一年多了2。→*我毕业过一年多了2
  (*注:“胜、败”一般不能带这类时量宾语。)
  用“过”替换以上例句中的“了1”之后,显然,非持续性动词后“过”和“了1”的替换是有条件的。下面本文将围绕非持续性动词的特点,例举“死”一词,分析这类动词后“过”“了1”替换的条件。
  (34)十八年来,他的养牛场没病死一头牛。→十八年来,他的养牛场没病死过一头牛。
  (35)他听说这山上死了1好多人。→他听说这山上死过很多人。
  (36)因此爱尔兰便传说那个山峡里曾死了1一个音乐家。→因此爱尔兰便传说那个山谷里曾死过一个音乐家。
  “死”是非持续性动词,这个动作是一次性的,表示“死”的结果是不可重复的。上面例(34)(35)(36)三组存现句中,除了否定句式,“了1”和“过”都可以替换,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动作完成后,“死”的状态一直保留至今。一个人在做“死”这个动作时,他只能试图去做。但结果可以是已经死了,也可以是“未死”。“已经死了”的时候,一般用“死+了1”表示“死”的状态的实现。“未死”的时候,“死”的动作变成了一种经历,表示过去曾经发生的事情,用“死过”或者“死了1”来表达。用“死了1”时,后面一定要加上动量补语(一回、一次)计数这种经历的次数。如:“死了1一次”“死了1一回”。
  当“死”后带动量补语时,动态助词“过”和“了1”可以替换,表示想死而未死的经历。“死过”后面一般也会带动量词,有时常常因为交际方便或此类交际信息不重要而省略。如:冻过、饿过、死都死过(一次),就是没有忘记祖国。
  当“死了1”后加时量宾语(一天、一年)时,时量宾语往往表示“死”的动作实现后,状态持续的时间。这时表示“想死而未死”的“死过”就不能替换“死了1”。
  (37)刚死了1一天就火化了。*刚死过一天就火化了。
  (38)已经死了1三天了。已经死过三天了。
  由上可以总结得出非持续性动词后“过”和“了1”替换的条件:
  ①“V+了1+时量宾语”的句式中“了1”和“过”可以替换,“V+了1+时量宾语+了2”的句式中“了1”和“过”不可以替换;
  ②存在句中“了1”和“过”可以替换;
  ③动量补语前“过”和“了1”可以替换。
  (四)持续性动词
  1.强持续性动词
  A.笑、哭、当、忍、握、追、跟、跟随、哆嗦
  B.站、坐、躺、睡、蹲、跪
  C.抱、举、背、拿、带、端、抬
  D.逼、催、凑合、搀,盯,扶、跟、拉、搂、陪、望、指
  E.等、歇、重复、担任、兼、记、打量、养(饲养)、养活、张罗、琢磨、管、坚持、玩、攒、唠叨、流行、用、占
  F.保持、保留、保存、惦、惦记、躺、避、惯(孩子)、盼、折磨、照顾、注意、关心
  强持续性动词只有一个计时起点,总表示持续的动作行为。这类动词后常常带时量宾语,表示动作行为持续的时间长度。
  1)强持续性动词中“笑、哭、睡”可以单独带“了1+2、过”成句。如:
  (39)孩子睡了1+2。
  (40)她哭了1+2。
  (41)老师笑了1+2。
  “动词+了1+2”表示动作的实现以及实现后状态持续至说话点。把“了1+2”换成“过”:
  (42)孩子睡过。
  (43)她哭过。
  (44)老师笑过。
  “动词+过”表示动作曾经发生过。二者着眼的时间没有交叉之处,因此这里的“了1+2”和“过”不可以相互替换。
  2)“当、担任、兼职”可以以“动+了1+宾语”的形式成句,表示动作的实现以及实现后状态持续。如:
  (45)老王当了1科长。
  (46)他兼了1大学校长。
  (47)李老师担任了1我们班主任。
  也可以以“动+过+宾语”的形式成句,表示动作曾经发生过。如:
  (48)老王当过科长。
  (49)他兼过大学校长。
  (50)李老师担任过我们的班主任。
  同样,这里的“过”和“了1”也不可以替换。
  3)其它动词不能单独带“了1、过”成句,一般要带时量宾语。
  强持续性动词后带“了1、过”,再带时量宾语,时量宾语一般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如果句尾再带“了2”,时量宾语表示动作从开始一直持续到说话时的时间长度,而且动作或状态到说话时还在持续。如:
  (51)病人躺了1一会儿。→病人躺过一会儿。
  (52)我歇了1一个小时。→我歇过一个小时。
  (53)那人等了1二十分钟。→*那人等过二十分钟了。
  (54)那房子他占了1三个月了。→*那房子他占过三个月了。
  例句中,上例四句句意相同,都指发生在说话前的某种经历;例(53)(54)即“V+过+时量宾语+了2”这个句子结构不能成立。可以得出:强持续性动词后的“过”、“了1”一般都不可以替换,只有在“V+过/了1+时量宾语”后面,“过”和“了1”替换,才能保证句义基本不变。
  2.次强持续性动词
  A.关、开、锁
  B.挂、放、搁、插、摆、装、捆、藏、镶、停
  C.写、画、贴、栽、种、盛、铺、拿、存、刻、扣、夹
  D.穿、戴、披、涂、抹、系、扎、梳、染、镶(牙)
  马庆株在《时量宾语和动词的类》中,把次强持续性动词和弱持续动词统称为弱持续性动词,其中“看类”,即我们所说的次强持续性动词,“挂类”是弱持续性动词。为了方便本文讨论,我们还是分为次强持续性动词和弱持续性动词两类讨论。
  次强持续性动词都可以带“了1”,表示动作实现;也都可以带“过”,表示曾经发生过的动作。因此,一般来说“了1”和“过”是不可以同义替换的。
  由于次持续性动词是间于强持续性动词和弱持续性动词之间的,“动词+了1+时量宾语”时,既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持续,又可以表示动作行为造成的状态的持续。如:
  (55)挂了1半天才挂上去。→*挂过半天才挂上去。
  (56)我借了1一个月也没借着。→*我借过一个月也没借着。
  (57)刚挂了1半天就摘下来了。→刚挂过半天就摘下来了。
  (58)我向他借了1一个月的钱。→我向他借过一个月的钱。
  例(55)中“挂了1半天”表示“挂”这个动作用了半天的时间,转换之后表示让挂上去的东西在那停留半天。用“过”替换上面四句中的“了1”,可以发现:例(55)(56)句都是不成立的。只有当动词表示动作行为造成状态持续的时间时,“了1”才能和“过”替换,基本意义不变。
  3.弱持续性动词
  A.安排、安慰、搬、办、比、表演、表扬、裁、擦、查、唱、吃、抽、吹(气)、吵(吵架义)、答、打、打扫、点、掉(头)、动、读、锻炼、对、发、发展、翻、翻译、分、分析、复习、改、改变、干、搞、告诉、给、改、够、刮、广播、喊、喝、还、换、回答、讲、介绍、看、考、烤(面包)、领导、卖、念、敲、商量、收、收拾、刷、扫、上(课)、烧、拾、说、送、踢、讨论、听、跳、推、问、洗、研究、演、摘、走(路)
  B.买、剪、浇、理(发)、吃、喝、学、教、修
  弱持续性动词的量比较大,上面仅是例举性的。
  1)弱持续性动词后面都能带“完+了1”表示动作的完成。当动词后有补语“完”时,“了1”不可以用“过”替换。
  (59)我是前天看完了1这部电视剧的。→*我是前天看完过这部电视剧的。
  2)弱持续性动词一般不以“动+了1+简单宾语”的形式单独成句。这类动词后带“了1”,一般都与动词实施后所涉及的量有关。如果动词后面有宾语,宾语前一般还有数量词或其它修饰语充当定语,不能带简单宾语。“过”可以带简单宾语,表示曾经有过的经历;也可以带复杂宾语,这时句中的“过”可以用“了1”同义替换,表示动作没有持续到现在的“过去”。
  (60)*他喝了1可乐。→他喝过可乐。
  (61)他喝了1一杯可乐。→他喝过一杯可乐。
  3)这类动词后还常常带时量宾语或者动量补语。当句尾没有“了2”时,“动词+了1+时量宾语/动量补语”表示的动作已经在说话前结束,其状态不持续。这时句中的“了1”可以用“过”同义替换。如:
  (62)她看了1一会儿电视。→她看过一会儿电视。
  (63)课文我读了1两遍。→课文我读过两遍。
  句尾带“了2”时,表示到说话时或某个时间点以前动作还在持续,这时,句中“了1”不能用“过”替换。
  (64)大家讨论了1两个多小时了。→大家讨论过两个多小时了。
  有时,在有后续句的句子中,B类动词带“了1”后面再带时量宾语时不是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而是表示从动作完成到说话的时间。此时“了1”可以用“过”同义替换。如:
  (65)饭刚吃了1一个小时,你怎么又吃起蛋糕来了?→饭刚吃过一个小时,你怎么又吃起蛋糕来了?
  (66)电视机刚修了1一天,又坏了。→电视机刚修过一天,又坏了。
  4)在两个动词的承接句中,“了1”一般都可以和“过”同义替换。如:
  (67)他吃了1饭就走了。→他吃过饭就走了。
  (68)我给她打了1电话以后,才明白错怪了她。→我给她打过电话以后,才明白错怪了她。
  需要指出的是,在“V+了1/过+时量宾语+谓词性成分”连动句中,时量宾语表示动作行为持续时间的计时点就两种可能性了。
  (69)看了1三天就腻了。
  (70)看了1三天就忘了。
  例(69)表示了第一种可能性。计时起点是“看”的开始点,时量宾语表示行为持续的时间。这时句中的“了1”不能用“过”同义替换。例(70)表现了第二种可能性。计时起点是“看”这个行为结束点,当“忘”这个动作实现时,“看”已经是曾经发生的过去,时量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结束以后经历的时间。显然,句中的“了1”可以用“过”同义替换。
  
  参考文献:
  [1]孔令达.动态助词“过”和动词的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3).
  [2]刘勋宁.现代汉语词尾“了”的语法意义[J].中国语文,1988,(5).
  [3]陆庆和.实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马庆株.时量宾语和动词的类[J].中国语文,1981(2).
  [5]张晓铃.试论“过”与“了”的关系[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6,(1).
  
  (张恬湉,南京大学中文系)
其他文献
摘 要:江苏金坛方言属于北部吴语,与江淮官话接触并存。金坛方言的名词“子”尾和动态助词的读音,在市区(金城镇)东门外读“得[t]”,在市区和西门外读“则[ts]”。考察这一语音现象,有助于揭示金坛方言的存古特征和方音演变。  关键词:金坛方言 词尾异读 “子”尾 动态助词 方音存古    一  金坛是江苏省南部的一个县级市,隶属于常州市,驻地金城镇。金坛境内的方言主要有金坛话(吴语)、江北话(江淮
期刊
摘 要:针对留学生学习汉语量词中的实际问题,本文在考察了一定数量的语料后,认为量词“场”和“部”后接“电影”时的用法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语体侧重、语义重点、具体词性、动词搭配四个方面。  关键词:对外汉语 教学 量词 场 部    量词是留学生学习汉语时出现错误较多的一个词类,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一些留学生在学习了量词“场”和“部”都可以用来修饰“电影”后①,造出下列句子:  (1)*这
期刊
新闻语言对信息时代的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于根元在《中国现代应用语言学史纲》(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392页)中指出:“长期以来,新闻语言的研究很薄弱,1980年以来仍然如此。”近年来,虽然已有部分学者论及新闻语言问题,但大多是从写作角度出发的。已经出版的几本新闻语言研究专著,都没有全面论述新闻语言。如段业辉的《新闻语言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只限于报刊新闻研究,黄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宋玉柱先生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由“V+什么”构成的问句表示两种不同的意思:一种是表示问原因,句子重音都落在动词上,如“你跑什么”,意思是“你为什么跑?”;另一种是以问句的形式表示制止,重音落在“什么”上,而且后边往往接上表示制止的句子,如“你跑什么?别跑了!”。郭继懋先生在谈反问句的类型时曾经谈到了“……什么”和“……什么……”结构,①他指出,这类结构根据意思的不同还可以分成
期刊
摘 要:葛本仪先生的《现代汉语词汇学》一书在集各家所长的基础上,从全新而独特的角度对词汇学界许多棘手的问题谈了自己的观点,比如对词汇的界定、现代汉语词的辨识、汉语的构词和构形法等都有着独特的见解;此外,葛先生在此书中还讲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新问题,如合成词素等。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汇学》 词汇体系 理论研究    《现代汉语词汇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第2版,以下简称为《词汇学》)
期刊
摘 要:成都方言中有一类特殊的结构,ABB/AAB式重叠形式。本文特别关注的是其中的ABB式形容词结构并从其构成方式规则性、语义表达的生动性以及语法功能的特殊性三个方面进行了描写和探讨。  关键词:成都方言 ABB式形容词 重叠形式    李宇明先生曾在《论词语重叠的意义》①中提到,中原官话和西南方言中重叠形式相当普遍。笔者的母语成都方言中就存在大量的三字格的名词和形容词②重叠形式,其具体格式主要
期刊
摘 要:“X比N还N”句式是现代汉语中一种超常规组合的“比”字句,比较客体“前N”与结论项“后N”是由同一个名词“N”来充当,经常出现在口语和文艺作品中。本文通过考察格式中“前N”与“后N”在句法功能上的差异和进入本句式的语义条件限制,从三个平面出发,并结合认知语言学,分析、探索这一句式与一般“比”字句的区别与联系。  关键词: X比N还N 句法结构 语义要求 语用分析    引言  现代汉语中,
期刊
摘 要:“X都X了”是汉语中常用的口语格式,本文根据三个平面的理论,对其句法特点、语义类型、语用功能等三个方面分别进行探讨。  关键词:“X都X了” 句法特点 语义类型 语用功能    在汉语口语中常有如下说法:  (1)来都来了,今天就别回去了。  (2)走都走了,你就别叫他了。  (3)碎都碎了,修也修不好了。  上述的“来都来了”“走都走了”等例子有一个共同特点:一个谓词以拷贝形式分布在“都
期刊
摘 要:韩语的交通词语中,有一些词在汉韩两种语言里对应的汉字及其含义是完全相同的,有些词的字形完全相同,但它们却可能表示完全不同的含义。也有的是同义异形的词。还有一些词看起来是相对应的,但其实它们的语义范围是不能完全重合的。另外还有一些词在韩语里没有与汉语相对应的汉字。  关键词:汉语 韩语 交通词汇 比较    引言  韩国是与中国交流历史最悠久、关系最密切的国家之一。韩语里45万左右的汉语词语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湖南冷水江方言中数量结构“A一A”这一特别的语法现象,分析其句法结构、语法功能、语法意义以及语用功能。  关键词:冷水江方言 数量结构“A一A” 语法功能 语法意义 语用功能    一、概说    冷水江市位于湘中偏西,湘黔铁路和资水交会处,处于雪峰山中段东麓,东抵涟源市,南邻新邵县,西北接新化县。冷水江方言属于老湘语娄邵片。何杰先生在《现代汉语量词研究》中说:“量词的重叠形式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