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韩语交通词汇比较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fm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韩语的交通词语中,有一些词在汉韩两种语言里对应的汉字及其含义是完全相同的,有些词的字形完全相同,但它们却可能表示完全不同的含义。也有的是同义异形的词。还有一些词看起来是相对应的,但其实它们的语义范围是不能完全重合的。另外还有一些词在韩语里没有与汉语相对应的汉字。
  关键词:汉语 韩语 交通词汇 比较
  
  引言
  韩国是与中国交流历史最悠久、关系最密切的国家之一。韩语里45万左右的汉语词语中汉字占70%,而汉字词到现在还占韩语常用词的25%.由于韩语汉字词和汉语词有着密切的关系,韩国学生对汉语的接受能力比较强,但在一些汉语词汇的使用上还是会出现错误。两国虽然都使用汉字,但用法上还会有很多不同。韩语在借用汉字时由于受到自身语言内部系统的影响,加上借入的时代不同,同一个词在韩语中出现了多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会给韩国学生学习汉语带来障碍,起了“负迁移”作用。在交通工具词汇方面也经常会有这样的例子,如果不深入学习,会出现交际上的障碍,给生活带来不便。本文拟从韩汉语交通词汇的比较找出两者的异同点,希望对中韩两国学生语言的教学和学习有所帮助。
  交通词汇的内容很多,包括名词、动词、量词等,这里列出一部分常用的名词,两种语言的对比如下表所示: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韩语中使用的汉字都是繁体字,除去繁简字的差别,这些交通词语中有些词两种语言对应的汉字及其含义是完全相同的,但很多还是有差别的,有的是同形异义,也有的是同义异形,还有一些词看起来相对应,但语义范围不能完全重合。下面将根据这三种类型的差别,对汉韩语交通词汇中的名词进行对比。
  
  一、同形异义的词
  
  上面所列词中同形异义的词有汽车 /汽車,电动车/電動車。
  现代汉语中“汽车”的意思是内燃机做动力、主要在公路上或马路上行驶的交通运输工具,通常有四个或四个以上的橡胶轮胎,用来运载人或货物。而韩语中的“汽車”真正对应的汉语却是“火车”。事实上,汉语的“火车”在日语中对应的汉字也是“汽車”,陈天华作为留日学生,使用“汽車”一词应该是受了日语影响。而从韩国近代交通史上看,韩国最早的火车是1899年开通的,那时的韩国正处在日本的统治下,而火车实际上成为了日本掠夺韩国资源的工具。可见,韩语的“汽車”这个词也是受到了日语的影响,并沿用至今。
  再来看电动车/電動車这组词,汉语里“电动车”指的是用电力使其运转的、外形类似于自行车的车辆,而韩语里“電動車”一词的含义则是“用电动机作动力的在轨道上开的车,可以单独开,也可以拖挂别的车辆”。这组词的汉字虽然相同,但代表的事物却完全不同。
  从这两组词的对比中我们发现,虽然汉语和韩语中有些词的字形完全相同,但它们却可能表示完全不同的含义。这种区别体现的是两国历史和文化的差异,因此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
  
  二、同义异形的词
  
  在上面的表格中,同义异形的词占了大多数。其中有些词的汉字很相似,也有一些完全不同。
  
  (一)有相同词素的词
  上面所列词语中具有相同词素的词共有十七组,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几组讨论:
  1.货车/貨物車,邮车/郵便車,油车/油槽車,警车/警察車,车牌/車番號板。从这组词可以看出汉语和韩语在构词习惯上的不同。汉语词的字数较少,倾向于将区分类型的义位缩略成单音节,从而和表示类型的义素(车)构成双音节词;而韩语则使用的字数较多,意思表达得也更为详细。
  2.救护车/救急車,里程碑/里程標,停车场/駐車場,十字路口/十字路(交叉路)。这组词中汉语和韩语的词义相同,而且汉字的差别很小,因而很容易通过一种语言去理解另一种语言。
  但细小的区别也体现了两种语言的差异。比如“停车场/駐車場”这组词,只是“停”和“駐”这两个字的区别。在古代汉语里,“停”和“驻”都有停留、止住的意思,而“驻”还特别有“车马停住”的意思。但在现代汉语特别是口语里,已经基本没有“驻”这种用法了,而韩语里则保留了这种用法。再看“十字路口/十字路斦庾榇省!翱凇闭飧龃试谙执河锢镉小俺鋈胪ü牡胤健闭飧鲆逑睿奥房凇敝傅木褪恰暗缆坊愫系牡胤健薄!翱凇闭庵钟梅ㄊ窃诮河锟谟镏胁模鹤执牒氖奔湓蚴窃诖酥埃虼撕锢锩挥姓庵钟梅āU饬阶榇实牟畋鹫橇街钟镅允艿搅瞬煌睦酚跋焖斐傻摹I厦嬉蛔橹刑岬降摹俺蹬?車番號板”的差别也有历史因素的影响。首先,“番号”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只用于“部队的编号”而不用于其它编号;其次,在古代汉语中“板”有“片状物”的义项,而“牌”则没有这个义项,于是韩语取用了带有“片状物”这一义项的“板”这个词,而“牌”所引申出的“片状物”这个含义应该是近现代汉语里才产生的。另外,“驾驶证/運轉免許證”这组词也是历史因素造成的。由于驾驶一词的用法是现代汉语中产生的,因此韩语中对应的汉字与汉语不同是自然的。韩语中“驾驶”这个意义用的是汉字“运转”,它在古代汉语里有“转动”的意思,而韩语“運轉”的用法可能就是采用了这个义项的引申义。
  3.火车/汽車,汽车/自動車,自行车/自轉車,电动车/電氣自轉車(電動自轉車),人行横道/橫斷步道,天桥/陸橋。这一组词从汉字字面意义上来看并不是很相近的,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则更为复杂。
  首先来对比“火车/汽車”,上面已经提到,韩语中的汉字“汽車”对应的是汉语的“火车”,这是由于历史上受到日语影响所造成的。 这里词素的不同体现的是词在不同角度上与事物特征的联系。韩语的“火車”叫“汽車”其语素“汽”是跟火车动力用蒸汽驱动相联系,而汉语的“火车”其语素“火”是跟火车动力使用内燃机相联系的。再看“汽车/自動車”,汉语“汽车”的“汽”是与车的动力相联系的,而韩语“自動車”这个词则是以车的性质“自动”作为区别语义的特征的。而“自行车/自轉車”这组,汉语的“自行车”根据其语意,“自动+行走的车”强调的轮子的自动性质。韩语的“自轉車”其语素“自轉”强调的是“自动+(车轮)旋转的车”,两者的区别不是很明显,但还是可以看出,“自行车”这个词是从整体上描述车子行进的状态,而“自轉車”则是强调了车轮的状态,可见两国人在认识事物的时候角度是不一样的。还有“天桥/陸橋”这组词,汉语里“天桥”的“天”强调的是桥相对于地面的位置,而韩语里“陸橋”的“陸”强调的则是这种桥所架设的地点,是相对于驾在河流上的“水”桥而言的。而“人行横道/橫斷步道”这组词的差别不仅有认识角度的不同,也体现了历史差异。从这两个词的构词看,汉语“人行横道”先强调是行人使用的,即“人行”,然后再表示出事物的状态是“横”越马路的,即先说作用,再说状态。而韩语词“橫斷步道”则先是说明事物状态是“横断”马路的,其次再表示是人“步”行用的,即先表达状态再说明作用。而且,韩语词中“橫斷”一词也保留了古代汉语中的一个用法,即“横越”之义,而现代汉语里已经没有这种用法了。
  
  (二)词素完全不同的词
  表格中列出的对应词语中,词素完全不同的词有:驾驶员(司机)/運轉士(元轉技士),站/驛,路/號,服务区/休憩所。
  驾驶员(司机)/運轉士(元轉技士)这组词主要也还是“驾驶”与“運轉”的差别,另外“员”与“士”这一用法上的区别也仍是历史因素的影响,“士”是比“员”更早的一种用法。同样的,站和驿也是如此。驿从汉代起就有“驿站”的意思,而元代通用“站”字,“站”是蒙古语Jǎm 的音译。到了明代洪武元年改各站为驿。在清代,各省腹地所设的称驿,军报所设的称站,但一般通称站。后来在中国就通用“站”字了。而韩语中则仍然用的是“驿”字。
  再看路/號这组词,汉语中说公共汽车都是说“×路公共汽车”,而韩语中则是说“×號”。“號”表示的是“用数字编订的次第”,而汉语里“路”在这里的用法是选用了“路线”这个含义,“×路”即第×条路线。
  另外服务区/休憩所这组词的不同也是两方面的差异造成的,一方面,“服务”和“休憩”强调的是这个场所的服务者和消费者这两个相对的方面,另一方面,“区”这个用法的产生也比“所”要晚些。可见在韩语中保留了很多较早的古代汉语的成分。
  
  三、语义范围不完全对应的词
  
  在表格中列出的词里,还有一些是看上去对应,但语义范围并不完全重合的词,如:赛车/競走用車,班车/通勤車,道路、公路、马路/道路。就赛车/競走用車这组词来说,汉字的“赛”对应韩语的“競走”,“競走”这一用法也保留了古代汉语的意义,“竞”在先秦就有“争逐”的意义,而“走”在先秦也是“小步快跑”的意思。但这组词并不是完全对应的。汉语的“赛车”泛指转供比赛用的车,包括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等;而在韩语里,“競走用車”一词只是表示用于比赛的汽车。班车和通勤車也是如此,从字面上看两个词很相近,但汉语的“班车”指的是“有固定路线,定时开行的车辆”,而韩语的“通勤車”则是指便利于出勤、退勤的汽车、火车等。汉语在这里“班”的意思是“按排定的时间开行的”而不是“上班”的意思,而韩语里“通勤”的意思则是表示从一个地方到工作地方这样一个过程。还有道路、公路、马路/道路这组词,汉语里“公路”“马路”之间的区别很细微,在韩语里没有与它们专门对应的词,而只有“道路”的用法。因此汉语的“高速公路”一词对应韩语的汉字是“高速道路”。而汉语里“道路”指的是“地面上供人或车马通行的部分”或“路途,路程”,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一般不用在这样的具体场景。因此在这几组词的使用上必须注意它们在不同场景下指称的范围。
  
  四、从对外来交通词汇的翻译上比较
  
  还有一些词,韩语里没有与汉语相对应的汉字,如汉语里的出租车、公共汽车、摩托车在韩语里对应的是(taxi),
  (bus),(auto-bicycle),由于韩语文字属表音文字,而汉语则是表意文字,所以在对外来语的翻译上有很大的不同,韩语是直接音译,而汉语则是全部意译,或音意结合。“摩托车”一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构成“motor+车”是音译和意译的结合,而韩语中的“ ”发的音和英语中“auto-bicycle”的音很相似。这个词也是受到日语的影响。另外,“出租车”“公共汽车”都是意译的词,而在韩语中,相应的事物都是直接采用了英语的发音。
  
  五、结语
  
  本文对汉语韩语中一些常用的交通词汇作了简要的分析和对比。通过比较,一方面能够看出韩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汉语的影响,现在还有很多的汉字保存在交通词汇中,这反映了两国语言联系的密切;另一方面,对汉韩两种语言中的词语进行差别性的比较,既有利于使汉语和韩语初学者利用两国语言上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效率,也有利于他们摆脱“同形异义”等困扰,更清楚地区别两种语言的差异,从而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两国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沟通。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
  [3]白寿彝.中国交通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
  [4]
  [5]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词源修订组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6]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Z],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89;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
  [7]白寿彝.中国交通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
  [8]张志毅 张庆云.词汇语义学(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朴修廷,南京大学中文系)
其他文献
摘 要:“动词+形容词+名词”(V+A+N)是一个有歧义的句法格式,它的句法层次可以是“V+(A+N)”,也可以是“(V+A)+N”,在两种组合层次中,句法结构表达的意义不同。“节律常规”即汉语音节组配的倾向性,它对“V+A+N”格式的歧义的形成有显著的作用。本文从“V+A+N”这一句法格式出发,讨论了韵律因素对歧义格式和歧义度的一般影响。  关键词:“节律常规” 歧义格式 韵律组配 词汇化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接受徐州电视台《徐州夜新闻》栏目采访的310人的方言使用情况的记录为语料,通过对其统计分析试图总结出目前徐州市民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以期为进一步促进徐州市的推普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徐州市民 语言使用 推普    徐州地处南北方过渡地带,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北邻山东省,西接安徽省,东连连云港市,南邻宿迁市,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由于徐州特殊的地理位置
期刊
摘 要:江苏金坛方言属于北部吴语,与江淮官话接触并存。金坛方言的名词“子”尾和动态助词的读音,在市区(金城镇)东门外读“得[t]”,在市区和西门外读“则[ts]”。考察这一语音现象,有助于揭示金坛方言的存古特征和方音演变。  关键词:金坛方言 词尾异读 “子”尾 动态助词 方音存古    一  金坛是江苏省南部的一个县级市,隶属于常州市,驻地金城镇。金坛境内的方言主要有金坛话(吴语)、江北话(江淮
期刊
摘 要:针对留学生学习汉语量词中的实际问题,本文在考察了一定数量的语料后,认为量词“场”和“部”后接“电影”时的用法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语体侧重、语义重点、具体词性、动词搭配四个方面。  关键词:对外汉语 教学 量词 场 部    量词是留学生学习汉语时出现错误较多的一个词类,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一些留学生在学习了量词“场”和“部”都可以用来修饰“电影”后①,造出下列句子:  (1)*这
期刊
新闻语言对信息时代的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于根元在《中国现代应用语言学史纲》(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392页)中指出:“长期以来,新闻语言的研究很薄弱,1980年以来仍然如此。”近年来,虽然已有部分学者论及新闻语言问题,但大多是从写作角度出发的。已经出版的几本新闻语言研究专著,都没有全面论述新闻语言。如段业辉的《新闻语言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只限于报刊新闻研究,黄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宋玉柱先生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由“V+什么”构成的问句表示两种不同的意思:一种是表示问原因,句子重音都落在动词上,如“你跑什么”,意思是“你为什么跑?”;另一种是以问句的形式表示制止,重音落在“什么”上,而且后边往往接上表示制止的句子,如“你跑什么?别跑了!”。郭继懋先生在谈反问句的类型时曾经谈到了“……什么”和“……什么……”结构,①他指出,这类结构根据意思的不同还可以分成
期刊
摘 要:葛本仪先生的《现代汉语词汇学》一书在集各家所长的基础上,从全新而独特的角度对词汇学界许多棘手的问题谈了自己的观点,比如对词汇的界定、现代汉语词的辨识、汉语的构词和构形法等都有着独特的见解;此外,葛先生在此书中还讲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新问题,如合成词素等。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汇学》 词汇体系 理论研究    《现代汉语词汇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第2版,以下简称为《词汇学》)
期刊
摘 要:成都方言中有一类特殊的结构,ABB/AAB式重叠形式。本文特别关注的是其中的ABB式形容词结构并从其构成方式规则性、语义表达的生动性以及语法功能的特殊性三个方面进行了描写和探讨。  关键词:成都方言 ABB式形容词 重叠形式    李宇明先生曾在《论词语重叠的意义》①中提到,中原官话和西南方言中重叠形式相当普遍。笔者的母语成都方言中就存在大量的三字格的名词和形容词②重叠形式,其具体格式主要
期刊
摘 要:“X比N还N”句式是现代汉语中一种超常规组合的“比”字句,比较客体“前N”与结论项“后N”是由同一个名词“N”来充当,经常出现在口语和文艺作品中。本文通过考察格式中“前N”与“后N”在句法功能上的差异和进入本句式的语义条件限制,从三个平面出发,并结合认知语言学,分析、探索这一句式与一般“比”字句的区别与联系。  关键词: X比N还N 句法结构 语义要求 语用分析    引言  现代汉语中,
期刊
摘 要:“X都X了”是汉语中常用的口语格式,本文根据三个平面的理论,对其句法特点、语义类型、语用功能等三个方面分别进行探讨。  关键词:“X都X了” 句法特点 语义类型 语用功能    在汉语口语中常有如下说法:  (1)来都来了,今天就别回去了。  (2)走都走了,你就别叫他了。  (3)碎都碎了,修也修不好了。  上述的“来都来了”“走都走了”等例子有一个共同特点:一个谓词以拷贝形式分布在“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