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化无常,污染日益严重,使我们对地球上的生物生态系统倍加重视,这当然是应该的。但遗憾的是,人类的发展更需要一个文化生态系统,学生的发展更需要一个校园文化生态系统,这在目前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校园文化生态系统有什么特点呢?与生物生态系统不同,文化生态滋养的是人的精神,形成的环境是成长着的群体组织。主体构建了环境,环境又促进了主体发展,环境与主体相互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生态系统的特点,也是校园文化生态系统的特点。
同样上了十几年学,有的学生有理想、有追求;但也有的学生庸庸碌碌,更有的自杀、杀人。后者,虽然也是营养丰富、膀大腰圆,但他们的发展过程缺了什么?很可能是缺少了良好的校园文化生态。
校园文化生态系统的核心是价值引导,也就是使学生出自内心探索和理解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自己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
当然,这个教育绝不是通过搞几次活动,或者靠枯燥的说教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师生都是主体,有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满生命力的校园文化生态系统。
价值观教育,现在学校有两种不同的做法:一种是查漏补缺,主要从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入手;另一种是积极建构生态文化,主要从激发潜能入手。后一种做法,正是《青少年发展研究与学校文化生态建设》一书中所阐述的。下面根据笔者的理解,对书中的要点作一概括的介绍。
建构校园文化生态系统,有五个要点。
一、建构校园文化生态系统的方向:让学生主动发展
人类是天生的“早产儿”,需要在后天不断地完善自己、创造和前人不同的自己。这个发展过程,必须在群体的互动中实现。
所以,我们要研究“如何把学校生活还给学生?要主动建构拓展性文化活动,这样做,不仅为了将来,也为了当下”。我们要在开发学生潜能的过程中,积极建构校园文化生活——也就是让学生忙起来,有事情干。而不是封闭起来,管束起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净化并不是与社会隔绝。一定条件下,异类文化影响可以成为比较和鉴别的资源,转化为发展过程的免疫剂。净化和美好,为的是让学生更多积累健康积极的经验,成为健康积极的人。
“学生的交往是他们形成自身成长的生态环境的内在力量。”学校的群体组织越来越丰富,从小组和少先队的小队,到班级和少先队的中队,再到年级,跨年级的社团……这些都会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优良文化生态环境。
二、发展性游戏:校园文化生活的主要形态
首先要全面理解“游戏”。人们常识中的游戏,往往是低层次的玩耍。其实游戏有许多重要的性质与成长有关。《现代汉语词典》说游戏是“娱乐活动,如捉迷藏、猜灯谜等。某些非正式比赛项目的体育活动如康乐球等也叫游戏”。《儿童心理百科辞典》中说游戏是“一种随个人意志而自由选择的活动”。
应该说,想象、模仿和尝试是游戏的三大要素。人们更多地看到游戏的休闲性质,而没有看到游戏是创造的过程。游戏活动中“个体创造了他或她想要的,然而并不存在的事物的意象,然后创造条件使之变成现实” 。游戏的这种“不产生功利”“自由选择的活动”性质,对学生的主动发展关系重大。
同时,我们认识上还应该拓宽游戏现象的存在范围。比如,校园生活中戏剧性开玩笑、自嘲、打趣——也是一种学校文化的能量来源。
其次,要重视发展性游戏对青少年成长的特殊作用。游戏性的实践活动对于发展中的个体更加具有吸引力,他们更容易投入。未成熟的机能需要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否则,容易因挫伤自尊而失去实践的兴趣。游戏活动融嬉戏和锻炼为一体,会降低失败的威胁感和失败发生的几率,架构发展的阶梯。有经验的教师都懂得,在游戏中孩子们的心理压力大大降低,有助于学生的发展。比如木偶戏排练、演出中,那些语言有困难、比较内向的孩子,往往会变得大胆起来。
将游戏作为学校文化生态建构的主要途径,这样做,不仅不和学生学科学习对立,而且是学科学习的拓展与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也是一种学习,是更多带有创造性游戏色彩的学习。
三、组织:全校性的学生文化生态系统网络
不同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的文化形态。只有让相当比例的学生参加全校性文化活动,才可能建立一个学校文化的整体系统,所以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把行政系统提升为文化生态系统。不同年级的学生,处于不同的成长阶段,有着不同的发展潜势和潜能。把学生的各种组织提升为文化生态系统,也就是形成各种合作关系、交流关系、帮助—依赖的关系、策划—参与的关系。必须是主体构建了环境,环境又促进了主体发展,环境与主体相互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化生态系统。例如,学校举办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必须激起个人、班级、年级和跨年级的社团活动的积极呼应,才能够生机勃勃。
随着学生的更替,学校生态系统特有的循环关系,使得学校文化不断变化和创新,永远常青。
二是让个体在文化生态系统中发展。学生个体总是在一定的群体中发展。系统网络使个体拥有更大的空间。从小组合作到高年级帮助低年级的活动,从班级活动到跨年级的社团活动,学生冲破了过去狭小的空间,得到更加丰富的营养,有了展示自己才能的多种平台,一定会有一个更好的主动发展。
四、功能:通过系统生发精神能量
“学生发展的潜势和潜能是学校文化生态系统的能量流。” 拥有不同潜势的学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有的适宜在依赖中发展,有的适宜在结伴中发展,有的适宜在摸爬滚打中发展,有的适宜在援助别人中发展,有的适宜在开阔视野中发展。”这些潜势一旦被开发出来,就会产生推动学校文化生活的动力。
外部宏观系统是提供社会文化的基础(如抗震救灾、下岗对家庭和学生的影响),而家庭、同伴、邻居这些微观系统组成了中观系统。如果学生组织出现跨越班级、年级、学校,建立新的关系网时,个体的中观系统视野就会拓展。
事实证明,中观系统、宏观系统对学生的微观环境有重要影响。一个学生如果从小到大,只生活在一个人数不多、信息有限的家庭和班级环境中,与中观系统、宏观系统没有实质性的交流,那么他的发展肯定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校园文化生态系统有什么特点呢?与生物生态系统不同,文化生态滋养的是人的精神,形成的环境是成长着的群体组织。主体构建了环境,环境又促进了主体发展,环境与主体相互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生态系统的特点,也是校园文化生态系统的特点。
同样上了十几年学,有的学生有理想、有追求;但也有的学生庸庸碌碌,更有的自杀、杀人。后者,虽然也是营养丰富、膀大腰圆,但他们的发展过程缺了什么?很可能是缺少了良好的校园文化生态。
校园文化生态系统的核心是价值引导,也就是使学生出自内心探索和理解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自己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
当然,这个教育绝不是通过搞几次活动,或者靠枯燥的说教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师生都是主体,有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满生命力的校园文化生态系统。
价值观教育,现在学校有两种不同的做法:一种是查漏补缺,主要从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入手;另一种是积极建构生态文化,主要从激发潜能入手。后一种做法,正是《青少年发展研究与学校文化生态建设》一书中所阐述的。下面根据笔者的理解,对书中的要点作一概括的介绍。
建构校园文化生态系统,有五个要点。
一、建构校园文化生态系统的方向:让学生主动发展
人类是天生的“早产儿”,需要在后天不断地完善自己、创造和前人不同的自己。这个发展过程,必须在群体的互动中实现。
所以,我们要研究“如何把学校生活还给学生?要主动建构拓展性文化活动,这样做,不仅为了将来,也为了当下”。我们要在开发学生潜能的过程中,积极建构校园文化生活——也就是让学生忙起来,有事情干。而不是封闭起来,管束起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净化并不是与社会隔绝。一定条件下,异类文化影响可以成为比较和鉴别的资源,转化为发展过程的免疫剂。净化和美好,为的是让学生更多积累健康积极的经验,成为健康积极的人。
“学生的交往是他们形成自身成长的生态环境的内在力量。”学校的群体组织越来越丰富,从小组和少先队的小队,到班级和少先队的中队,再到年级,跨年级的社团……这些都会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优良文化生态环境。
二、发展性游戏:校园文化生活的主要形态
首先要全面理解“游戏”。人们常识中的游戏,往往是低层次的玩耍。其实游戏有许多重要的性质与成长有关。《现代汉语词典》说游戏是“娱乐活动,如捉迷藏、猜灯谜等。某些非正式比赛项目的体育活动如康乐球等也叫游戏”。《儿童心理百科辞典》中说游戏是“一种随个人意志而自由选择的活动”。
应该说,想象、模仿和尝试是游戏的三大要素。人们更多地看到游戏的休闲性质,而没有看到游戏是创造的过程。游戏活动中“个体创造了他或她想要的,然而并不存在的事物的意象,然后创造条件使之变成现实” 。游戏的这种“不产生功利”“自由选择的活动”性质,对学生的主动发展关系重大。
同时,我们认识上还应该拓宽游戏现象的存在范围。比如,校园生活中戏剧性开玩笑、自嘲、打趣——也是一种学校文化的能量来源。
其次,要重视发展性游戏对青少年成长的特殊作用。游戏性的实践活动对于发展中的个体更加具有吸引力,他们更容易投入。未成熟的机能需要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否则,容易因挫伤自尊而失去实践的兴趣。游戏活动融嬉戏和锻炼为一体,会降低失败的威胁感和失败发生的几率,架构发展的阶梯。有经验的教师都懂得,在游戏中孩子们的心理压力大大降低,有助于学生的发展。比如木偶戏排练、演出中,那些语言有困难、比较内向的孩子,往往会变得大胆起来。
将游戏作为学校文化生态建构的主要途径,这样做,不仅不和学生学科学习对立,而且是学科学习的拓展与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也是一种学习,是更多带有创造性游戏色彩的学习。
三、组织:全校性的学生文化生态系统网络
不同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的文化形态。只有让相当比例的学生参加全校性文化活动,才可能建立一个学校文化的整体系统,所以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把行政系统提升为文化生态系统。不同年级的学生,处于不同的成长阶段,有着不同的发展潜势和潜能。把学生的各种组织提升为文化生态系统,也就是形成各种合作关系、交流关系、帮助—依赖的关系、策划—参与的关系。必须是主体构建了环境,环境又促进了主体发展,环境与主体相互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化生态系统。例如,学校举办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必须激起个人、班级、年级和跨年级的社团活动的积极呼应,才能够生机勃勃。
随着学生的更替,学校生态系统特有的循环关系,使得学校文化不断变化和创新,永远常青。
二是让个体在文化生态系统中发展。学生个体总是在一定的群体中发展。系统网络使个体拥有更大的空间。从小组合作到高年级帮助低年级的活动,从班级活动到跨年级的社团活动,学生冲破了过去狭小的空间,得到更加丰富的营养,有了展示自己才能的多种平台,一定会有一个更好的主动发展。
四、功能:通过系统生发精神能量
“学生发展的潜势和潜能是学校文化生态系统的能量流。” 拥有不同潜势的学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有的适宜在依赖中发展,有的适宜在结伴中发展,有的适宜在摸爬滚打中发展,有的适宜在援助别人中发展,有的适宜在开阔视野中发展。”这些潜势一旦被开发出来,就会产生推动学校文化生活的动力。
外部宏观系统是提供社会文化的基础(如抗震救灾、下岗对家庭和学生的影响),而家庭、同伴、邻居这些微观系统组成了中观系统。如果学生组织出现跨越班级、年级、学校,建立新的关系网时,个体的中观系统视野就会拓展。
事实证明,中观系统、宏观系统对学生的微观环境有重要影响。一个学生如果从小到大,只生活在一个人数不多、信息有限的家庭和班级环境中,与中观系统、宏观系统没有实质性的交流,那么他的发展肯定会受到极大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