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生态系统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iu3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化无常,污染日益严重,使我们对地球上的生物生态系统倍加重视,这当然是应该的。但遗憾的是,人类的发展更需要一个文化生态系统,学生的发展更需要一个校园文化生态系统,这在目前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校园文化生态系统有什么特点呢?与生物生态系统不同,文化生态滋养的是人的精神,形成的环境是成长着的群体组织。主体构建了环境,环境又促进了主体发展,环境与主体相互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生态系统的特点,也是校园文化生态系统的特点。
  同样上了十几年学,有的学生有理想、有追求;但也有的学生庸庸碌碌,更有的自杀、杀人。后者,虽然也是营养丰富、膀大腰圆,但他们的发展过程缺了什么?很可能是缺少了良好的校园文化生态。
  校园文化生态系统的核心是价值引导,也就是使学生出自内心探索和理解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自己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
  当然,这个教育绝不是通过搞几次活动,或者靠枯燥的说教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师生都是主体,有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满生命力的校园文化生态系统。
  价值观教育,现在学校有两种不同的做法:一种是查漏补缺,主要从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入手;另一种是积极建构生态文化,主要从激发潜能入手。后一种做法,正是《青少年发展研究与学校文化生态建设》一书中所阐述的。下面根据笔者的理解,对书中的要点作一概括的介绍。
  建构校园文化生态系统,有五个要点。
  一、建构校园文化生态系统的方向:让学生主动发展
  人类是天生的“早产儿”,需要在后天不断地完善自己、创造和前人不同的自己。这个发展过程,必须在群体的互动中实现。
  所以,我们要研究“如何把学校生活还给学生?要主动建构拓展性文化活动,这样做,不仅为了将来,也为了当下”。我们要在开发学生潜能的过程中,积极建构校园文化生活——也就是让学生忙起来,有事情干。而不是封闭起来,管束起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净化并不是与社会隔绝。一定条件下,异类文化影响可以成为比较和鉴别的资源,转化为发展过程的免疫剂。净化和美好,为的是让学生更多积累健康积极的经验,成为健康积极的人。
  “学生的交往是他们形成自身成长的生态环境的内在力量。”学校的群体组织越来越丰富,从小组和少先队的小队,到班级和少先队的中队,再到年级,跨年级的社团……这些都会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优良文化生态环境。
  二、发展性游戏:校园文化生活的主要形态
  首先要全面理解“游戏”。人们常识中的游戏,往往是低层次的玩耍。其实游戏有许多重要的性质与成长有关。《现代汉语词典》说游戏是“娱乐活动,如捉迷藏、猜灯谜等。某些非正式比赛项目的体育活动如康乐球等也叫游戏”。《儿童心理百科辞典》中说游戏是“一种随个人意志而自由选择的活动”。
  应该说,想象、模仿和尝试是游戏的三大要素。人们更多地看到游戏的休闲性质,而没有看到游戏是创造的过程。游戏活动中“个体创造了他或她想要的,然而并不存在的事物的意象,然后创造条件使之变成现实” 。游戏的这种“不产生功利”“自由选择的活动”性质,对学生的主动发展关系重大。
  同时,我们认识上还应该拓宽游戏现象的存在范围。比如,校园生活中戏剧性开玩笑、自嘲、打趣——也是一种学校文化的能量来源。
  其次,要重视发展性游戏对青少年成长的特殊作用。游戏性的实践活动对于发展中的个体更加具有吸引力,他们更容易投入。未成熟的机能需要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否则,容易因挫伤自尊而失去实践的兴趣。游戏活动融嬉戏和锻炼为一体,会降低失败的威胁感和失败发生的几率,架构发展的阶梯。有经验的教师都懂得,在游戏中孩子们的心理压力大大降低,有助于学生的发展。比如木偶戏排练、演出中,那些语言有困难、比较内向的孩子,往往会变得大胆起来。
  将游戏作为学校文化生态建构的主要途径,这样做,不仅不和学生学科学习对立,而且是学科学习的拓展与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也是一种学习,是更多带有创造性游戏色彩的学习。
  三、组织:全校性的学生文化生态系统网络
  不同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的文化形态。只有让相当比例的学生参加全校性文化活动,才可能建立一个学校文化的整体系统,所以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把行政系统提升为文化生态系统。不同年级的学生,处于不同的成长阶段,有着不同的发展潜势和潜能。把学生的各种组织提升为文化生态系统,也就是形成各种合作关系、交流关系、帮助—依赖的关系、策划—参与的关系。必须是主体构建了环境,环境又促进了主体发展,环境与主体相互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化生态系统。例如,学校举办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必须激起个人、班级、年级和跨年级的社团活动的积极呼应,才能够生机勃勃。
  随着学生的更替,学校生态系统特有的循环关系,使得学校文化不断变化和创新,永远常青。
  二是让个体在文化生态系统中发展。学生个体总是在一定的群体中发展。系统网络使个体拥有更大的空间。从小组合作到高年级帮助低年级的活动,从班级活动到跨年级的社团活动,学生冲破了过去狭小的空间,得到更加丰富的营养,有了展示自己才能的多种平台,一定会有一个更好的主动发展。
  四、功能:通过系统生发精神能量
  “学生发展的潜势和潜能是学校文化生态系统的能量流。” 拥有不同潜势的学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有的适宜在依赖中发展,有的适宜在结伴中发展,有的适宜在摸爬滚打中发展,有的适宜在援助别人中发展,有的适宜在开阔视野中发展。”这些潜势一旦被开发出来,就会产生推动学校文化生活的动力。
  外部宏观系统是提供社会文化的基础(如抗震救灾、下岗对家庭和学生的影响),而家庭、同伴、邻居这些微观系统组成了中观系统。如果学生组织出现跨越班级、年级、学校,建立新的关系网时,个体的中观系统视野就会拓展。
  事实证明,中观系统、宏观系统对学生的微观环境有重要影响。一个学生如果从小到大,只生活在一个人数不多、信息有限的家庭和班级环境中,与中观系统、宏观系统没有实质性的交流,那么他的发展肯定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各地学校安全事故频发。2011年度全国仅校车事故就造成近百名学生身亡,其他如食品安全、溺水等事故也对学生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很大的损害。学校安全问题引起了中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这里,我们拟从标准化的角度出发,提出建立校园安全标准化体系的设想,希望用强制性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来规范相关机构和人员的安全工作的职能和工作方式,规范学校的各种建筑、设施、装备和用品的建设、生产和
我为什么会鬼使神差接过话筒,在这样一群人面前说那一番话?我根本没有打腹稿,没有在心底盘算,甚至几秒钟之前都没有发言的念头。奇怪的是,就是那么一瞬间,脑子如同短路般不听使唤,竟高举右手请求发言。  事后想起自己这反常的举动仍令我困惑不已,以至于一闭上眼,脑子里就浮现出当时的画面:一百多双充满迷惑的眼睛齐刷刷地望向我,他们一定在想——这人是谁啊?在说些什么呢?有没有脑子呀?……还有表情严肃的老莫,一扫
【摘 要】当今社会,电视娱乐节目成为关注热点,“通俗”与“低俗”成为判断电视娱乐节目质量好坏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看似简单的两个词语暗藏着电视娱乐产业中多方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受众喜好、主流价值观的认可、政策法规的限制、媒体的社会责任等。本文从这些角度出发剖析各方的利害关系、矛盾冲突与产生的原因,对电视娱乐产业的现状做一次追根溯源的考察。  【关键词】电视娱乐节目 大众文化 社会责任  20世纪以来
本期话题:面对偏激的学生,教师怎么办  隔壁班有个学生,成绩不错,平时看上去也挺有礼貌,可前不久,他做了一件叫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在学校传达室拨打110,状告老师处事不公!原因如下:上科学课的时候,他总插嘴,打断老师讲课。老师请他起立,他站起来之后仍然跟同学讲话,于是老师请他站到教室后面。站到教室后面后,他依然随意移动、讲话,老师只好请他出教室。于是,他开始发怒,不是因为老师罚他出教室,而是因为
【摘 要】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纸副刊应该调整思路,及时跟进,积极应对。后疫情时期,只要把握利用副刊选稿所产生的惯性和形成的张力,报纸副刊就可以继续保持和创造曾经的辉煌。  【关键词】副刊;新闻性;编辑策略  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份。年初,一场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一切都发生了改变。1月23日武汉封城,全国进入防疫抗疫的非常时期。2月24日,疫情还没缓解,我们报社已恢复出报,比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一直是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课程建构的主线。2011年,在课程改革实施10周年之际,教育部颁布了修订后的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数学学科首次在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科教学要从“双基”走向“四基”,即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走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经验”。这是理科教学中一个可喜的进展,是学科教学本质的回归,同时也对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的人生发展是有榜样效应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生活宛如一面镜子,如果教师的生活幸福、工作顺利,往往可以显示我们社会发展的文明和谐。最近有老师在网上问我,为什么职业生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压力?我们该怎么办呢?我想了很久,觉得这个问题真的不容易回答。我曾经担任过8年的中学教师,现在在大学工作,对于如何成为一名好教师有自己的思考。我以为,对于所有教师来说,要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是可以用积极心理
认识信谊,是2009年的一天,信谊基金会执行长张杏如女士通过朋友找到我,希望我参与发起成立信谊图画书奖,共同推动原创图画书的创作,以让更多的孩子看到来自母语的作品,成长为有中国文化之根的人。  她为什么对推广图画书那么热心?带着好奇,我走进了信谊。一了解,才发现缘分在不知不觉中早已注定:我们新教育实验中有一个深受欢迎的“读写绘”项目,一线教师在开展实验项目过程中,需要把优秀图画书引入课堂。而这些被
把一些局部的建设性、实质性的教育改革和创新,作为中国整体性教育体制改革的基础和先声,是十分必要也是完全可能的。教育改革需要自上而下强有力的推动,需要自下而上的地方教育实践的积极探索,需要有远见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的创新,需要有魄力的教育行政管理者先行一步。    近几年,相继涌现出的山东潍坊、安徽铜陵、浙江长兴的教育探索,由于具有制度创新的价值和意义而备受社会关注。2007年,伴随社会发展观的宏观转
做个真正走进学生内心的老师  江苏省南京市孝陵卫中心小学 汪劲松  十几年前刚工作时,学校安排我教五年级两个班的数学。带着满腔的热情,我投入到教学工作中。那时的我希望和学生成为好朋友。上课的时候,我总是爱拿学生开开玩笑,说说笑话,课堂气氛真叫融洽。下课之后,我总是和学生们嬉戏在一起,学生们亲切地称我为“松哥”。时间久了,不少孩子把我这个“松哥”当成了自己人,什么师道尊严,早就被这些孩子抛到了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