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徽科技学院 a.马克思主义学院;b.机械工程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摘 要: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探索课堂讨论、主题演讲、赏析经典影视作品和社会实践调研等参与式教学方法,得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教师的综合素质、科学的教学设计和丰富的教学形式尤为关键。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7-0219-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通过探究中国近现代历史,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认清国情,把握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内在规律,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诚然,理论灌输和学术探讨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的效率,但学生主动参与和独立思考更能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一、参与式教学应用于高校思政课的必要性分析
1.课程性质的内在要求
高校思政课是集政治性、理论性、思想性和德育性于一体的课程,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政治信仰,全面地分析历史和认识现实,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社会和国家的关系。思政课的课程性质表明,其教学目的不单是学习理论知识,更为关键的在于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思考人生和完善自身。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一切知识和经验都是从社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产生和发展的。参与式教学正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相互交流和共同参与的基础上,使学生实现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转变,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充分地体验情感和高效地培养能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增进思政课教学的效果。
2.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中学政治课有重复,这引起了部分学生产生厌烦甚至是抵触的心理,而深层原因是教学模式的僵化。一方面,教师按照惯例,教条式地开展各项教学活动,譬如“一言堂”“满堂灌”等,思政课成为说教式的课程,遏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另一方面,部分教师观念陈旧,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当下我国正着力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思政课的教学理念必须做出调整,即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参与式教学以学生为本,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这正是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助推力。
3.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
高校思政课要反映社会发展的要求,更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愿望,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当代大学生中“90后”居多,在思想和行为方面既有自信、个性、批判精神的一面,又有自我意识强、独立性差、抗挫能力弱、理想信仰缺失等特点[1]。思政课教师只有把握这些特点,课堂教学才有针对性,教学实效性才能提高。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意识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要注重人的内在情感,潜在的智能。”[2]参与式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表达观点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实现自我教育。此外,在参与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不断地调整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学生个性和各种才能的协调发展。
二、以《纲要》课为例的参与式教学实践
1.课堂讨论
《纲要》课是通过历史教育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必要的史实讲述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但鼓励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维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深化认识,才是思政课入脑、入心的关键。无疑,课堂讨论是最常用的参与式教学形式,它包括拟定话题的讨论和未定话题的讨论。拟定话题,是指教师根据教材相关的疑点、热点、难点和重点知识,预先定好讨论主题,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展开讨论。未定话题的讨论,是指每次课(两学时)都会留十分钟时间,由学生讲述“历史那些事儿”,即历史人物、历史趣闻,老师再“借题发挥”,点评总结,目的在于增长知识,提高兴趣。
2.主题演讲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既向我们展现了中华民族遭受的无尽屈辱,也呈现了各民族人民的顽强抗争,又体现了中国人民不断学习西方的觉醒历程。如何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是始终贯穿《纲要》课的一条主线。鉴于此,近年来本校所有上《纲要》课的班级先后开展了一系列课件制作与演讲比赛,譬如2013年的“中国梦·安科梦·我的梦”,将感悟历史、着眼当下和展望未来有机地衔接在一起;2014年的“践行核心价值观,传递青春正能量”,将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意识落到实处;2015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弘扬抗战精神,积聚青春力量”;2017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传承长征精神,智创勇毅青春”,结合时政热点,将超越时空的抗战精神、长征精神发扬光大。总之,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诠释其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在相互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从而深化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
3.赏析经典影视作品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播放相关影视作品,让学生直面“活”的历史。譬如,历史纪录片《圆明园》《中国近代历史与耻辱》《百年中国》等,以立体化的形式再现中国近现代历史,通过直观的视觉体验,增进对历史的理解和把握;国产动画《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以二次元风格的语言介绍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和外交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典影片《甲午风云》《辛亥革命》《建党伟业》《南京大屠杀》《东京审判》等,使学生置身于历史情境之中,有助于弥补学生阅历的不足。更为重要的是,观看完毕后的交流和讨论,学生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任课教师做逻辑严谨、论证有力的评析。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下增长知识,无疑是深受學生喜爱的教学模式。
4.社会实践调研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本校实行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即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其一,社会调查主题紧扣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譬如,21世纪百姓关心国家大事的程度、90后大学生责任感现状调查、本校大学生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状况的调查等,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其二,教师参与并指导社会调查的全过程,譬如提供社会实践的选题指南、修改活动策划书、建议调研方法、问卷的制定发放和分析、撰写和审阅调研报告等,在调研过程中,师生充分互动,教学内容渗透其中,培养了学生的研究性思维,进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高校思政课参与式教学实效性的再思考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3],参与式教学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生的自我教育。但参与式教学仍处于探索阶段,重新审视以往的教学实践,增强教学的实效性还需上下而求索,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1.前提: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高效地开展参与式教学,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譬如课堂讨论表面上减轻了教师的授课负担,但无论是拟定话题还是未定话题,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对所教课程有深刻、系统的把握和研究,再结合国内外实际做全面剖析。此外,深厚的知识储备必不可少,以确保在未定话题讨论时得心应手。主题演讲,需要教师精准把握相关史实,及时指正学生错誤,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探索多样化的演讲形式。经典电影赏析,应避免学生孤立、片面地看待问题,倡导全方位、多角度的科学思维方法。社会实践调查务必全程教学。因此,教师的知识面必须广而博、理论功底必须深而厚、组织能力必须高而强。只有这样,才能对课堂讨论给出恰当的引导和总结,才能对学生的演讲和赏析给予深刻的评价和升华,才能对学生的实践调研做出科学的指导和规划,才能上好令学生满意、难忘和受益的思政课。
2.核心:制定科学的教学设计
高校思政课有着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基础的学生群体,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制定科学的教学设计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关键。譬如,课堂讨论的拟定话题,要结合学生的学科背景和知识基础;课堂讨论的方式,要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课堂讨论的时间和参与范围既要事先安排,也要适时调整;演讲主题的确定,要结合教材内容和时政热点,让学生有所思、有所获;哪些章节的内容适合做实践调研,即调研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哪些章节的内容必须赏析经典影视作品,即只有置身于历史情境之中,才能体会得深刻和真切;课堂表现与成绩挂钩,并给予适当的物质与精神奖励,解决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总之,科学的教学设计既有规律可循,即每一章节的设计必须关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方面,又无固定模式,即随着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的变化,教学设计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关键:丰富教学的实现形式
近五年来,本校《纲要》课的教学实践证明,参与式教学效果显著,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但思政课是大班教学,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譬如,个别学生腼腆不愿参与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少数学生抱着应付心理参与课堂活动,个别学生实践调研半途而废等,可见,单一的参与式教学不能满足复杂的教学对象,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在于,丰富教学的实现形式。鉴于此,《纲要》课汲取了传统教学中的课堂讲授、启发教学、案例教学等的精华,又引入了现代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激情教学、现场教学等,值得一提的是,本校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法,即“移动课堂法”[4]。目的在于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实现形式,确保参与式教学与其他教学的优势互补,从而增强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金丽华,乌力吉那顺.浅谈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相应教育措施[J].前沿,2013(1).
[2]方展画.罗杰斯“学生为中心”教学理论评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209.
[3]苏霍姆林斯基.给老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41.
[4]王有炜,蒋德勤.“移动课堂”:当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出困境的新路向[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2).
摘 要: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探索课堂讨论、主题演讲、赏析经典影视作品和社会实践调研等参与式教学方法,得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教师的综合素质、科学的教学设计和丰富的教学形式尤为关键。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7-0219-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通过探究中国近现代历史,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认清国情,把握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内在规律,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诚然,理论灌输和学术探讨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的效率,但学生主动参与和独立思考更能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一、参与式教学应用于高校思政课的必要性分析
1.课程性质的内在要求
高校思政课是集政治性、理论性、思想性和德育性于一体的课程,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政治信仰,全面地分析历史和认识现实,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社会和国家的关系。思政课的课程性质表明,其教学目的不单是学习理论知识,更为关键的在于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思考人生和完善自身。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一切知识和经验都是从社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产生和发展的。参与式教学正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相互交流和共同参与的基础上,使学生实现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转变,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充分地体验情感和高效地培养能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增进思政课教学的效果。
2.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中学政治课有重复,这引起了部分学生产生厌烦甚至是抵触的心理,而深层原因是教学模式的僵化。一方面,教师按照惯例,教条式地开展各项教学活动,譬如“一言堂”“满堂灌”等,思政课成为说教式的课程,遏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另一方面,部分教师观念陈旧,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当下我国正着力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思政课的教学理念必须做出调整,即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参与式教学以学生为本,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这正是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助推力。
3.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
高校思政课要反映社会发展的要求,更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愿望,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当代大学生中“90后”居多,在思想和行为方面既有自信、个性、批判精神的一面,又有自我意识强、独立性差、抗挫能力弱、理想信仰缺失等特点[1]。思政课教师只有把握这些特点,课堂教学才有针对性,教学实效性才能提高。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意识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要注重人的内在情感,潜在的智能。”[2]参与式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表达观点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实现自我教育。此外,在参与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不断地调整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学生个性和各种才能的协调发展。
二、以《纲要》课为例的参与式教学实践
1.课堂讨论
《纲要》课是通过历史教育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必要的史实讲述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但鼓励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维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深化认识,才是思政课入脑、入心的关键。无疑,课堂讨论是最常用的参与式教学形式,它包括拟定话题的讨论和未定话题的讨论。拟定话题,是指教师根据教材相关的疑点、热点、难点和重点知识,预先定好讨论主题,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展开讨论。未定话题的讨论,是指每次课(两学时)都会留十分钟时间,由学生讲述“历史那些事儿”,即历史人物、历史趣闻,老师再“借题发挥”,点评总结,目的在于增长知识,提高兴趣。
2.主题演讲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既向我们展现了中华民族遭受的无尽屈辱,也呈现了各民族人民的顽强抗争,又体现了中国人民不断学习西方的觉醒历程。如何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是始终贯穿《纲要》课的一条主线。鉴于此,近年来本校所有上《纲要》课的班级先后开展了一系列课件制作与演讲比赛,譬如2013年的“中国梦·安科梦·我的梦”,将感悟历史、着眼当下和展望未来有机地衔接在一起;2014年的“践行核心价值观,传递青春正能量”,将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意识落到实处;2015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弘扬抗战精神,积聚青春力量”;2017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传承长征精神,智创勇毅青春”,结合时政热点,将超越时空的抗战精神、长征精神发扬光大。总之,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诠释其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在相互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从而深化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
3.赏析经典影视作品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播放相关影视作品,让学生直面“活”的历史。譬如,历史纪录片《圆明园》《中国近代历史与耻辱》《百年中国》等,以立体化的形式再现中国近现代历史,通过直观的视觉体验,增进对历史的理解和把握;国产动画《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以二次元风格的语言介绍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和外交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典影片《甲午风云》《辛亥革命》《建党伟业》《南京大屠杀》《东京审判》等,使学生置身于历史情境之中,有助于弥补学生阅历的不足。更为重要的是,观看完毕后的交流和讨论,学生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任课教师做逻辑严谨、论证有力的评析。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下增长知识,无疑是深受學生喜爱的教学模式。
4.社会实践调研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本校实行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即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其一,社会调查主题紧扣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譬如,21世纪百姓关心国家大事的程度、90后大学生责任感现状调查、本校大学生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状况的调查等,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其二,教师参与并指导社会调查的全过程,譬如提供社会实践的选题指南、修改活动策划书、建议调研方法、问卷的制定发放和分析、撰写和审阅调研报告等,在调研过程中,师生充分互动,教学内容渗透其中,培养了学生的研究性思维,进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高校思政课参与式教学实效性的再思考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3],参与式教学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生的自我教育。但参与式教学仍处于探索阶段,重新审视以往的教学实践,增强教学的实效性还需上下而求索,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1.前提: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高效地开展参与式教学,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譬如课堂讨论表面上减轻了教师的授课负担,但无论是拟定话题还是未定话题,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对所教课程有深刻、系统的把握和研究,再结合国内外实际做全面剖析。此外,深厚的知识储备必不可少,以确保在未定话题讨论时得心应手。主题演讲,需要教师精准把握相关史实,及时指正学生错誤,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探索多样化的演讲形式。经典电影赏析,应避免学生孤立、片面地看待问题,倡导全方位、多角度的科学思维方法。社会实践调查务必全程教学。因此,教师的知识面必须广而博、理论功底必须深而厚、组织能力必须高而强。只有这样,才能对课堂讨论给出恰当的引导和总结,才能对学生的演讲和赏析给予深刻的评价和升华,才能对学生的实践调研做出科学的指导和规划,才能上好令学生满意、难忘和受益的思政课。
2.核心:制定科学的教学设计
高校思政课有着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基础的学生群体,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制定科学的教学设计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关键。譬如,课堂讨论的拟定话题,要结合学生的学科背景和知识基础;课堂讨论的方式,要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课堂讨论的时间和参与范围既要事先安排,也要适时调整;演讲主题的确定,要结合教材内容和时政热点,让学生有所思、有所获;哪些章节的内容适合做实践调研,即调研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哪些章节的内容必须赏析经典影视作品,即只有置身于历史情境之中,才能体会得深刻和真切;课堂表现与成绩挂钩,并给予适当的物质与精神奖励,解决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总之,科学的教学设计既有规律可循,即每一章节的设计必须关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方面,又无固定模式,即随着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的变化,教学设计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关键:丰富教学的实现形式
近五年来,本校《纲要》课的教学实践证明,参与式教学效果显著,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但思政课是大班教学,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譬如,个别学生腼腆不愿参与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少数学生抱着应付心理参与课堂活动,个别学生实践调研半途而废等,可见,单一的参与式教学不能满足复杂的教学对象,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在于,丰富教学的实现形式。鉴于此,《纲要》课汲取了传统教学中的课堂讲授、启发教学、案例教学等的精华,又引入了现代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激情教学、现场教学等,值得一提的是,本校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法,即“移动课堂法”[4]。目的在于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实现形式,确保参与式教学与其他教学的优势互补,从而增强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金丽华,乌力吉那顺.浅谈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相应教育措施[J].前沿,2013(1).
[2]方展画.罗杰斯“学生为中心”教学理论评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209.
[3]苏霍姆林斯基.给老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41.
[4]王有炜,蒋德勤.“移动课堂”:当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出困境的新路向[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