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根据中学物理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恰当地再现物理规律的研究背景,有助于完成学生三维目标的培养。“再现物理规律研究背景”的教学方法,在当今基础物理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教学意义,值得中学物理教师去尝试和应用。
【关键词】 中学物理 教学 物理规律研究背景
“再现物理规律研究背景”的教学,就是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恰当的教学环节中,通过口头讲解、实验演示或多媒体辅助等手段将科学规律的研究背景重现。目的是重现物理规律的研究背景,创设物理学习的情景和氛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积极参与性,让学生从中明白物理规律的历史由来,了解科学规律的研究方法,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建立物理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再现不是目的,目的是要根据物理规律的研究背景,学习掌握物理规律,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正确地传授物理知识与技能,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再现物理规律研究背景”并不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以往的教材中或多或少都介绍过一些科学规律的研究背景,只是这些内容大多作为阅读性材料供学生在课下阅读,是一种人文知识的补充,并未放在课堂教学中当作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来使用。教师在使用“再现物理规律研究背景”展开教学内容时,要介绍一些历史背景和物理思想的演化,教学内容的程度和分量应该难易适度、负担合理,课时安排要留有余地,以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和开阔学生的思路和眼界。
物理规律的研究背景本身具有科普性,许多知识已经作为励志故事广为人知。利用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将抽象的科学与日常生活融合,同时也加强了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再现物理规律研究背景”的教学方式在基础物理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具有特殊的教学意义。
1 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创设物理情境
物理课堂教学中抽象的物理概念、繁杂的数学推导,常常让许多学生望而止步。怎样才能让学生接受物理、学会物理、爱上物理,这是中学物理教学中一直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物理研究和学习的情境。再现物理规律的研究背景,可以引导学生进入物理问题研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物理抽象思维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物理知识、物理研究方法的训练,在有趣生动的物理实验或物理故事中让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得到发展,逐步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实际教学中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束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懂得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增强学生的受挫能力和解决困难的信心,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有开阔眼界的机会。
2 再现物理规律研究背景,有利于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大力提倡,在教学中要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同培养。传统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主要以知识与技能培养目标为主,忽视了物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培养。以逻辑方法为主的传统物理教育忽视了科学知识建构的过程,对科学方法论没有给以足够重视,忽视了学生的兴趣、态度、情感和创造力培养,不利于科学本质理解,不利于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认识,属于非智力因素(简称情商)培养的范畴。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非智力因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美国《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2061计划》或《国家科学教育标准》都非常重视“科学本质”和“历史观点”的教育。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再现物理规律研究背景的教学方式是改革传统物理教学的有益手段。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树立远大目标,受到科学态度和作风的熏陶,使学生的情商得到提高。
3 创造物理问题解决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社会。中学物理的教学应该符合物理学科的自身特点,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创设物理研究学习的环境,帮助学生对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正确理解,最后促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问题。中学生对物理现(下转第13页)
(上接第14页)
象的感性认识不够充分,使得日常生活经验形成的思维定式影响着正确的物理概念建立,阻碍着中学生物理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提高。“再现物理规律研究背景”的教学方法,通常根据曾经的物理发展历史故事,以学生熟悉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现象和演示实验入手,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科学概念和规律,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参与课堂讨论,创造一个物理问题解决的环境,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在实际锻炼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物理规律研究背景各不相同,当然应用在实际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形式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再现规律研究背景不是教学的目的,只是教学的途径和手段,目的是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物理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方法,正确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知识是不断发展的,新理论的建立往往是在推翻以往“经典的权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此发展的过程中新旧思想不断碰撞,许多感性的认知被推翻,这是科学规律研究的过程。在实际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也可以通过再现科学规律研究的发展过程的方式,让学生在新旧交替、破旧立新的过程中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科学研究过程的艰辛,培养学生接受挫折的能力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物理学不仅是一门严谨的自然科学,而且是一门方法论极强的自然科学。中学物理教学,不仅要传授物理知识与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确立正确的物理思维和物理问题研究的方法。从物理规律研究的方法论角度去再现物理规律的研究背景,应用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利用中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模仿力,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造能力,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也可以提供一个问题空间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地学习。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胡卫平等.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刘宏武.新课程的教学模式建构[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4 侯新杰.物理学史与物理教学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 中学物理 教学 物理规律研究背景
“再现物理规律研究背景”的教学,就是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恰当的教学环节中,通过口头讲解、实验演示或多媒体辅助等手段将科学规律的研究背景重现。目的是重现物理规律的研究背景,创设物理学习的情景和氛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积极参与性,让学生从中明白物理规律的历史由来,了解科学规律的研究方法,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建立物理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再现不是目的,目的是要根据物理规律的研究背景,学习掌握物理规律,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正确地传授物理知识与技能,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再现物理规律研究背景”并不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以往的教材中或多或少都介绍过一些科学规律的研究背景,只是这些内容大多作为阅读性材料供学生在课下阅读,是一种人文知识的补充,并未放在课堂教学中当作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来使用。教师在使用“再现物理规律研究背景”展开教学内容时,要介绍一些历史背景和物理思想的演化,教学内容的程度和分量应该难易适度、负担合理,课时安排要留有余地,以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和开阔学生的思路和眼界。
物理规律的研究背景本身具有科普性,许多知识已经作为励志故事广为人知。利用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将抽象的科学与日常生活融合,同时也加强了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再现物理规律研究背景”的教学方式在基础物理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具有特殊的教学意义。
1 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创设物理情境
物理课堂教学中抽象的物理概念、繁杂的数学推导,常常让许多学生望而止步。怎样才能让学生接受物理、学会物理、爱上物理,这是中学物理教学中一直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物理研究和学习的情境。再现物理规律的研究背景,可以引导学生进入物理问题研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物理抽象思维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物理知识、物理研究方法的训练,在有趣生动的物理实验或物理故事中让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得到发展,逐步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实际教学中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束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懂得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增强学生的受挫能力和解决困难的信心,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有开阔眼界的机会。
2 再现物理规律研究背景,有利于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大力提倡,在教学中要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同培养。传统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主要以知识与技能培养目标为主,忽视了物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培养。以逻辑方法为主的传统物理教育忽视了科学知识建构的过程,对科学方法论没有给以足够重视,忽视了学生的兴趣、态度、情感和创造力培养,不利于科学本质理解,不利于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认识,属于非智力因素(简称情商)培养的范畴。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非智力因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美国《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2061计划》或《国家科学教育标准》都非常重视“科学本质”和“历史观点”的教育。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再现物理规律研究背景的教学方式是改革传统物理教学的有益手段。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树立远大目标,受到科学态度和作风的熏陶,使学生的情商得到提高。
3 创造物理问题解决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社会。中学物理的教学应该符合物理学科的自身特点,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创设物理研究学习的环境,帮助学生对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正确理解,最后促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问题。中学生对物理现(下转第13页)
(上接第14页)
象的感性认识不够充分,使得日常生活经验形成的思维定式影响着正确的物理概念建立,阻碍着中学生物理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提高。“再现物理规律研究背景”的教学方法,通常根据曾经的物理发展历史故事,以学生熟悉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现象和演示实验入手,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科学概念和规律,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参与课堂讨论,创造一个物理问题解决的环境,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在实际锻炼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物理规律研究背景各不相同,当然应用在实际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形式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再现规律研究背景不是教学的目的,只是教学的途径和手段,目的是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物理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方法,正确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知识是不断发展的,新理论的建立往往是在推翻以往“经典的权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此发展的过程中新旧思想不断碰撞,许多感性的认知被推翻,这是科学规律研究的过程。在实际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也可以通过再现科学规律研究的发展过程的方式,让学生在新旧交替、破旧立新的过程中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科学研究过程的艰辛,培养学生接受挫折的能力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物理学不仅是一门严谨的自然科学,而且是一门方法论极强的自然科学。中学物理教学,不仅要传授物理知识与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确立正确的物理思维和物理问题研究的方法。从物理规律研究的方法论角度去再现物理规律的研究背景,应用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利用中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模仿力,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造能力,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也可以提供一个问题空间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地学习。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胡卫平等.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刘宏武.新课程的教学模式建构[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4 侯新杰.物理学史与物理教学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