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成器”文人的收藏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n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文人,自古不是富贵的阶层,其收藏来源大多不是来自于市场交易,往往是友朋之间的互赠,或者是自己不拘一格的随手之作,即所谓文人书画,再或者是收集一些为市场轻弃的文化遗物。通过品鉴赏玩,或自成一家。呈现在这里的“忆梅庵”长物,就是这样一份已经“成器”文人的收藏。
  “忆梅庵”主人乃罗寄梅及其夫人刘先。“忆梅庵”的收藏来源,主要是来自于两位朋友的赠送,一是傅抱石,一是张大千。傅抱石先生与忆梅庵主人夫妇,从上世纪30年代起就交往甚密,80年代,傅抱石先生及夫人仍然与“忆梅庵”主人书函往来。从现存的“忆梅庵”长物中,傅抱石、李可染等绘的《林和靖》、傅抱石先生篆刻和微雕边款的百花诗印,都是1943年“忆梅庵”主人夫妇将远赴敦煌,傅抱石先生为其壮行所创作的。傅抱石先生一生画作以千计,而存世可知的篆刻微雕治印作品不过十余方,且大多存于日本,赠送给友朋者更是前所未闻。故傅抱石先生这方微雕篆刻印鉴,足以令人感悟到先生与“忆梅庵”主人夫妇彼此之间非同寻常的关系。
  而张大千先生与“忆梅庵”主人夫妇1943年同在安西榆林窟,有一段世人鲜知的共同生活经历。大千先生率领徒弟临摹壁画,“忆梅庵”主人夫妇也从重庆来到安西榆林窟,为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的壁画彩塑摄影,同时也为大千先生拍摄了一些工作和生活照片,现存文献中所见到的大千先生在安西榆林窟的照片资料(大千先生在敦煌莫高窟没有照片),都是出自“忆梅庵”主人夫妇。大千先生的一张非常有名的照片,就是在榆林窟内带着弟子临摹壁画的工作照,这张照片也出自“忆梅庵”主人夫妇之手。
  这张照片从曝光的时间和亮度来说都掌握得很好,可是敦煌洞窟内的光线非常暗,那时敦煌莫高窟和安西榆林窟都没有电照明,这张照片究竟是如何拍摄出来的,简单地依靠增加曝光时间显然不行。原来“忆梅庵”主人夫妇拍摄经常使用反光板,将阳光折射到洞窟内,才拍摄到了这幅效果上佳的照片。
  大千先生带弟子在洞窟内都是一手秉烛,一手临摹壁画,当看到“忆梅庵”主人夫妇的这点雕虫小技时,不由得大叫起来——世上还有这样的好办法,早知有此,也不至于将安西城内的蜡烛全都买光了。此后大千先生和弟子也学用此方法,反光照明,解放了双手,临摹壁画不仅加快了速度,也提高了临摹的质量。这段经历令大千先生和“忆梅庵”主人夫妇成为终生最密切的挚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千在美国加州的“可以居”、“环碧庵”居住,“忆梅庵”主人夫妇多次赴加州探望,为这一时期大千先生的生活留下了一批珍贵的摄影照片,而大千先生不仅将一些私密的事物交予“忆梅庵”主人夫妇去办理,留下了许多往来信函,也将许多“可以居”、“环碧庵”案头文玩送给“忆梅庵”主人夫妇留作纪念。
  “忆梅庵”收藏的另一来源,是工作闲暇之余的爱好收集。在敦煌的漫漫沙海中,历史沧桑变化留下了许多零碎的遗物,收集这些遗物,或是只言片纸,或是残渣碎木,都成了“忆梅庵”主人夫妇在大漠中工作之余的生活情调和乐趣。敦煌残经碎片部分是“忆梅庵”主人夫妇在沙土里拣出来的,部分是大千先生在敦煌沙堆里拣出来的,后来大千先生将自己捡的这些佛经残片,也都全部转赠给了“忆梅庵”主人夫妇。这些残经碎片虽非整卷,但其重要性在于直出大漠,而非敦煌编号17号的藏经洞。它证实了在藏经洞之外的其他洞窟里,也有供养的经卷,故敦煌写经并非藏经洞独有。
  “忆梅庵”长物中,还有一些是业余爱好的作品。“忆梅庵”主人夫妇从敦煌返回之后,整理数千张敦煌照片,成为他们日常的工作。之外,自娱仿真临摹敦煌壁画,一时成为绝技。临摹敦煌壁画,与大千先生方法不同,“忆梅庵”主人夫妇完全是历史性的、还原性的临摹。这种临摹也得到了文化界的认同。“忆梅庵”主人夫妇的80余幅敦煌壁画,遴选成为1964年美国纽约世界博览会台湾馆的展品,他们因此获得了终身的荣誉。
  即将于中国嘉德2012年秋拍亮相的“忆梅庵长物”专场,将首次全景展现忆梅庵主人近70年与张大千、傅抱石等人稽古敦煌、书画酬唱的珍藏。英雄岁月、名士文章,精彩呈现,共享其芳。
  点击 “忆梅庵”主人
  罗寄梅,为湖南长沙人,1902年出生,1926年参加北伐,为黄埔军校第六期学员,是我国早期著名的摄影家。1929年北伐结束后,罗寄梅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宣传部文艺处任干事。罗夫人刘先,为安徽贵池刘氏后人。其先祖刘瑞芬追随李鸿章,总理淮军的水陆军械制造,并由此起家。罗夫人其母为沈曾植的弟弟沈曾樾之女,沈曾植先生为清末大儒。深受良好家庭氛围的熏染,刘先崇慕艺术,雅好收藏,与儒雅的罗先生有着共同的情趣和爱好。
  傅抱石、李可染等创作的《林和靖》 1943年作
  尺幅:57.9厘米×78厘米
其他文献
1514年,84岁的贝里尼完成他晚期最著名的一幅作品——《诸神之宴》。画面情节来源于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盛宴》中的诗句,描述在一次酒神的盛宴中,生殖神普里阿普斯萨因为行为不检,在宴会中出丑的事情。  画面具有极强的写实性,从每个神祗的动作、表情,到细微之处的背景、装饰,无不精妙。在画面中央及稍偏左的地方,一男一女分别手持一件青花大碗,下方戴着一顶松针叶头冠的森林和田野之神佛恩乌斯手中则拿了一件青花杯
期刊
在古旧书刊界,说起老谢,那可是名头响当当。老谢就是藏书家谢其章。尽管只是逛逛“小拍”,尽管花费也不算多,但不得不承认,老谢是中国古旧书刊拍卖的亲历者。按老谢自己的话说:“我资格老。”  资格老吗?中国古旧书刊拍卖的第一把火——“北京首届稀见图书拍卖会”上,就有老谢的身影。拍卖时间是1993年9月22日下午1点半,地点设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二楼。预展地点在西琉璃厂古籍书店二楼,戒备森严,只许眼看,不许手
期刊
在欧洲古典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偌大的厅堂正中,摆着一个长方形的餐桌,餐桌的宽度仅够坐一人,而长度却是想要多长就有多长,哪怕几十个人都坐得下,彼此两两相对、各自用餐;其间,往往还要换好几次餐盘、餐具,以应对不同类型的食物。如此景象便催生出一个问题:类似这样的宴会,需要多少餐具才够呢?答案是:数量巨大。而正是这种独特的长桌分餐制饮食文化,使中国外销瓷中的餐具占了相当一部分。  中
期刊
1745年9月,瑞典商船“哥德堡号”在航行两年后,满载大约700吨的货物从中国回到了家乡。然而,近在眼前的哥德堡港没有成为这艘大船的归宿,它在距终点仅900米的海面上意外触礁,梦碎海底。  6056锭铁、锡合金(133吨)、3.4吨螺、1.8吨胡椒、11.4吨姜、2.3吨藤器、2677箱茶叶(360吨)、19箱丝绸,以及289箱、12桶、2388包瓷器,这就是“哥德堡号”返航时所载的货物。如果这些
期刊
从1992年北京与深圳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的首槌,到如今北京成为全球新兴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交易中心,其间的艰难与曲折、光荣与梦想,刻在20年的时间长廊上,铸成一部新时期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化交易与民间收藏的发展史。  从1992年到2012年,中国在这20年间实现了太多看似难以达成的目标,其中也包括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起步到崛起。  文物意识从何而来  文物艺术品拍卖,看似只有少数人能够参与,
期刊
纹章是一种社会符号,佩戴在身上表示身份、职业;镶嵌在物体上,区分国家、城市、团体、公司、学校,具有鉴赏价值和使用价值。徽章是荣耀与血统的象征,是家族的证明,是贵族血脉的标志。明清时期根据欧洲商人的要求,中国陶瓷工匠不仅善于制造国外的器型,描绘国外的纹饰,更为他们生产了大量纹章瓷,风靡欧洲。  纹章的辉煌时代  欧洲纹章起源的时间尚有争议,但至少到12世纪中期,徽章已开始普遍使用。战场和赛场上的骑士
期刊
当马克·波罗游历东方各国回到家乡意大利后,他把这20多年的所见所闻整理成了《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上述对中国的描述就摘自该书。与此相似,书中绘声绘色地描写了元代中国的繁盛景象,极尽赞美之词。随着此书在欧洲大陆的争相传阅和翻印,神秘的东方、富庶的中国令欧洲人为之神往,甚至不敢相信还有这样的世界。究竟这样一本神奇的书给达·伽马、哥伦布这些未来的航海家带来了怎样的梦想和勇气,我们无法准确估量,但至少,由
期刊
在流传于欧洲的众多中国外销瓷中,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一类器物,它们的口、足、流、柄等部位都镶嵌着金属饰物,或者是在原来的器物上附加了盖。特别是对于一些包有金属边,或在转角弯折处包嵌上金属物的瓷器,最初很多收藏者并不理解,以为只是为了遮掩瑕疵而为。但事实上,这是欧洲人对中国瓷器的一种刻意而为的再装饰,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入乡随俗的适应性转变。  完全不同于欧洲本土低温烧制的锡釉陶器,有着精巧制作工艺的中国
期刊
随着大量外销瓷涌入欧洲,陌生而新奇的生活场景、奇装异服的人物、别样的爱情故事、温婉含蓄的精神理念,满足了西方人对神秘东方文化的猎奇欲望。而就在欧洲人为瓷器上的故事画面惊叹、着迷的时候,他们开始希望在中国的瓷器上也能读到他们自己的故事。由此开始,出自东方的精纯工艺混融了西方的独特文化,洁白细腻的胎土上画出了金发碧眼的人物所演绎的西方故事,中国的外销瓷才得以绽放得更加绚烂。  最初销往欧洲的瓷器,装饰
期刊
关于王刚主持的《天下收藏》栏目所砸瓷器是真是假的争论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这一场硝烟其实是源于一场展览。日前,首都博物馆推出“假”如这样——真“假”藏品对比展,全部40余件(套)瓷器藏品按真假分组,其中真品系首都博物馆所藏古瓷,而以资对比的假货则来自《天下收藏》栏目组砸坏的赝品。  展品以釉彩为切入点,分为青花、五彩、单色釉等三个部分,每个类别再具体以年代、形制等区分,采取真假展品对比的展览方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