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數学思维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依靠后天的培养,而小学阶段是为数学打基础,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好时期。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以课堂教学为主,即需要学生配合带教老师进行课堂学习以及自主学习,教师通过日常教学来观察学生思维能力的观察并以此借助一些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挖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正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好时期,对于数学课程而言,需要重点开发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数学的思想意识慢慢在学生心中扎根且能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当今教育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并能在实际学习生活中用数学的角度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从中摸索验证所学到的数学规律。
一、 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是一种能够帮助学生高效学习数学并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数学思维能力的养成也非一蹴而就。它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和教育,再加上自身对数学的领悟来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索与解决,这样才能促进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可表现为数学逻辑推理、数学问题的解决、数学知识点归纳等等,即它能够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让学生调动数学知识储备,通过数学逻辑推理来探索与解决数学问题。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内化新知识,比如教师在教学新的数学知识点时,拥有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学生可以快速教学重点,甚至能举一反三;如果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较差,那么教师在讲解知识的时候学生就会难以理解或知识接受得比较慢,无法学以致用,这就降低了教师的教学效率与学生自身的学习效率。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小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第一,思考数学问题需要发散思维,联系学过的相关知识点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锻炼了学生回顾知识点的能力;第二,在发散思维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判断那些知识点是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就可有效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巧设数学情境,激发学生数学思维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设置数学教学情境是最能够让学生产生代入感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例如,初学加减乘除联合运算法则时,需要讲解与其有关的计算题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如果直接让学生计算一个包含加减乘除法两种或两种运算以上的式子,如计算“20-(2×5+1×2+3×2)=?”,学生一时会难以适应且难以接受,教学效果不会很好。但如果据此设置一个教学情境,并让学生与学生或老师之间进行情景角色扮演,如学生板眼文具店中买文具的学生,教师扮演文具店的老板:学生需要购买5根单价为2元的铅笔、2把单价为1元的尺子和2本单价为3元的笔记本。那么学生付给文具店老板20元,则文具店老板需要找回学生多少钱?学生买文具一共花费2×5+1×2+3×2=18元,则商家应找回学生20-18=2元。
在这个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中,学生更能产生代入感并且更具趣味性,这样就使学生的数学运算与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有效提升。所以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巧设数学情境来激发学生数学思维,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数形结合,强化学生思维深度
图形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并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常见且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小学阶段,有些数学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抽象的,比如“将报纸对折四次,那么对折后报纸的大小是原来报纸的几分之几?”这一类的问题,单凭想象力,学生难以准确回答正确结果,而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使抽象的问题具象化。比如在讲解前面这一道题时,教师可以通过直接在黑板上或者借助多媒体画图工具来对一个长方形进行四次重复等分切割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清题干思路,这样也可以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这种教学方法也可以被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它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所以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时需要向学生传递“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并渗透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以使学生思维的深度得到强化,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三) 运用数学游戏,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但数学对于他们而言,直观感受可能是枯燥无味,无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孩子们爱玩的天性,借助数字游戏等游戏式教学手段来提起孩子们主动学习数学并参与教学的兴趣。比如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设置一些数字游戏,而学生在参与游戏时教师就可以从旁引导,并适时抛出一些相关数学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结合数学理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就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游戏中接触数学、思考数学、掌握数学,提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激发数学思维,从而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在游戏中,学生不断接触和运用数学,可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和锻炼,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四) 教学生活化,保证数学思维能力的运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那数学课堂教学就可以将“生活化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进行恰当运用。例如教师可以将教学情境设定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比如小华需要出发去书店买11本练习册,已知每本练习册的销售单价为24元,那么小明需要带多少钱去书店才能买到他需要的那11本练习册呢?这种贴近学生真实生活情境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们想到自己的购物经历,这样就使数学问题转变成了生活问题,更有生活代入感。并且在教室内如果学生无法独立解决这个数学生活问题,还能求助老师和同学一起来解决,这也就间接增加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在对数学生活问题的积极思考过程中开拓了数学和生活思维,也让学生们从中体会到了数学的乐趣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成就感。
结语:数学思维的培养是学生未来深入学习数学的要求,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重视这一方面的教学,而不是简单地通过刷题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善于多种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进而达到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高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1):165.
[2]张爱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07):63.
[3]陈发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2):168.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正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好时期,对于数学课程而言,需要重点开发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数学的思想意识慢慢在学生心中扎根且能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当今教育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并能在实际学习生活中用数学的角度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从中摸索验证所学到的数学规律。
一、 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是一种能够帮助学生高效学习数学并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数学思维能力的养成也非一蹴而就。它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和教育,再加上自身对数学的领悟来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索与解决,这样才能促进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可表现为数学逻辑推理、数学问题的解决、数学知识点归纳等等,即它能够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让学生调动数学知识储备,通过数学逻辑推理来探索与解决数学问题。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内化新知识,比如教师在教学新的数学知识点时,拥有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学生可以快速教学重点,甚至能举一反三;如果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较差,那么教师在讲解知识的时候学生就会难以理解或知识接受得比较慢,无法学以致用,这就降低了教师的教学效率与学生自身的学习效率。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小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第一,思考数学问题需要发散思维,联系学过的相关知识点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锻炼了学生回顾知识点的能力;第二,在发散思维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判断那些知识点是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就可有效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巧设数学情境,激发学生数学思维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设置数学教学情境是最能够让学生产生代入感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例如,初学加减乘除联合运算法则时,需要讲解与其有关的计算题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如果直接让学生计算一个包含加减乘除法两种或两种运算以上的式子,如计算“20-(2×5+1×2+3×2)=?”,学生一时会难以适应且难以接受,教学效果不会很好。但如果据此设置一个教学情境,并让学生与学生或老师之间进行情景角色扮演,如学生板眼文具店中买文具的学生,教师扮演文具店的老板:学生需要购买5根单价为2元的铅笔、2把单价为1元的尺子和2本单价为3元的笔记本。那么学生付给文具店老板20元,则文具店老板需要找回学生多少钱?学生买文具一共花费2×5+1×2+3×2=18元,则商家应找回学生20-18=2元。
在这个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中,学生更能产生代入感并且更具趣味性,这样就使学生的数学运算与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有效提升。所以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巧设数学情境来激发学生数学思维,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数形结合,强化学生思维深度
图形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并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常见且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小学阶段,有些数学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抽象的,比如“将报纸对折四次,那么对折后报纸的大小是原来报纸的几分之几?”这一类的问题,单凭想象力,学生难以准确回答正确结果,而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使抽象的问题具象化。比如在讲解前面这一道题时,教师可以通过直接在黑板上或者借助多媒体画图工具来对一个长方形进行四次重复等分切割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清题干思路,这样也可以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这种教学方法也可以被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它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所以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时需要向学生传递“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并渗透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以使学生思维的深度得到强化,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三) 运用数学游戏,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但数学对于他们而言,直观感受可能是枯燥无味,无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孩子们爱玩的天性,借助数字游戏等游戏式教学手段来提起孩子们主动学习数学并参与教学的兴趣。比如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设置一些数字游戏,而学生在参与游戏时教师就可以从旁引导,并适时抛出一些相关数学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结合数学理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就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游戏中接触数学、思考数学、掌握数学,提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激发数学思维,从而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在游戏中,学生不断接触和运用数学,可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和锻炼,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四) 教学生活化,保证数学思维能力的运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那数学课堂教学就可以将“生活化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进行恰当运用。例如教师可以将教学情境设定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比如小华需要出发去书店买11本练习册,已知每本练习册的销售单价为24元,那么小明需要带多少钱去书店才能买到他需要的那11本练习册呢?这种贴近学生真实生活情境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们想到自己的购物经历,这样就使数学问题转变成了生活问题,更有生活代入感。并且在教室内如果学生无法独立解决这个数学生活问题,还能求助老师和同学一起来解决,这也就间接增加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在对数学生活问题的积极思考过程中开拓了数学和生活思维,也让学生们从中体会到了数学的乐趣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成就感。
结语:数学思维的培养是学生未来深入学习数学的要求,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重视这一方面的教学,而不是简单地通过刷题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善于多种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进而达到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高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1):165.
[2]张爱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07):63.
[3]陈发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