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史学问题

来源 :江汉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ao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现代中国文学学科观念与方法”学术讨论会2007年8月在湖北成宁九宫山举行。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前沿性课题,我们选择了一组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推荐给大家。其中,周晓明提出要重视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史学性,加强现代中国文学史学、现代中国文学文献学建设。要具体研究文学史的“杂”与“纯”、“史”与“论”、“源”与“流”、“时”与“势”、“题”与“体”的关系。王本朝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大量采用现代性的历史价值观去研究中国现代文学。范畴化、理论化的历史叙述替代了鲜活的、生动的文学感知,忽略了西方现代性理论的社会文化学术背景,观念化的文学史观掩盖了文学史的多面性与丰富性。王又平对海外汉学热的影响发表了看法:现当代文学研究经历了从“呼唤现代性”到“重估现代性”,从经验概括到“知识考古”,从结构性解读到解构性解读,从价值判断的优先到描述和阐释优先的变化。这种研究格局的变化,离不开海外汉学的积极影响。“海外汉学”拥有跨文化的特殊视角,一定程度上开创了学术研究的新空间。陈思广以《子夜》的接受史为观照对象,探讨了现代中国文学学科观念的变迁过程。李蓉针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写作一直有大叙事特征的倾向,提出在后现代语境下,小叙事的边缘性、零碎性和个人性特征形成了对大叙事的客观性的解构;小叙事的多元性、多视角性的追求给文学史写作提供了新的启发,主张在大叙事和小叙事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和互动。
  
  论者所谓的“现代中国文学”,涵盖通常所说的“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两大学科分支。现代中国文学研究既是一种文学研究。也是一种史学研究。例如,在现有国家学科分类体系中。上述两大学科分支合二为一,被命名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国标学科代码75031)。尽管我们所从事的这一学科已经明白无误地被加以“史”的界定,然而,在其演化或操作的实际过程中,不少人往往重视其文学研究的性质,而忽略其史学研究的性质。究其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古代中国文学史学传统的特点及其影响。以及现代中国文学学科体系自身的不完善。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论者认为,从完善学科体系的意义上讲,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学科构成至少应包括三个分支领域:
  一是文学史研究——即对作为历史的文学现象的研究。它涵盖通常所说的作家作品、社团流派、文学理论批评史研究,具有文学史学实践的性质。
  二是文学史学研究——即对文学史学实践本身的理论化研究。其又可划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所谓“一般理论”。主要研究现代中国文学史学的基本观念、理论与方法;二是“专题理论”,即对现代中国文学史学所涉及的“史与论”、“源与流”、“时与势”等基本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三是“事件理论”,即对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中的一些典型事件。如文学史编撰、作家作品研究、思潮或流派研究的历史或个案进行现象与逻辑相结合的研究(有点类似现有的学术史研究)。
  三是文学文献学研究——即以文学记载及其载体为对象的文献学研究。它既包括版本、校勘、目录、注释、辨伪、辑佚、编纂、典藏等传统文献整理和文献研究模式,又须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研讨现代中国文学文献的产生、分布、交流、利用等手段或规律。
  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现代中国文学史研究一直是我们学科的主体部分,而现代中国文学史学和文学文献学研究,则一直处于与文学史研究乃至其它研究相混杂的“前学科”阶段。因此,很有必要大声呼吁:重视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史学性,加强现代中国文学史学、现代中国文学文献学建设。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不可能全面地讨论上述问题。下面仅以古代中国文学的史学传统为切入点,谈谈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中具有古今对话意味的几个史学问题。
  1、“杂”与“纯”的问题。这里所谓的“杂”与“纯”的问题,主要涉及“文学”和“文学研究”的对象、范围问题。亦即古代中国“文学”这一概念的外延、内涵及其对文学史学的影响问题。众所周知,在古代中国,我们的文学观念,可以概括为“杂文学”的观念,其内涵外延,也一直摇摆于“杂”与“纯”之间。例如:在先秦,“文学”一词泛指学术文化——此其“杂”也。两汉时期, “文学”和“文章”有了分化,“文学”指学术,“文章”则包括诗、骚、文、赋等文体样式——后者虽仍非专指文学创作,但相对而言已接近“纯文学”的观念。六朝以后,传统典籍中经、史、子、集四部的分类渐趋明朗和定型。但其中集部仍然具有“杂文学”性质。此后,尽管有昭明《文选》文学总集的出现,也有南朝人“文笔之辨”的进一步区分,但是,美文与应用文混杂不分,文学、史学、经学、子学、语言文字学、目录文献学诸领域相互交渗。是古代中国学术观念乃至文学观念上的一大特点。由此,也带来文学史学观念上的混杂与混乱。古代中国“文学”的内涵外延一直不够明确,以及文学史学基础和意识的淡薄,也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现代中国文学史学对象的明晰。例如,现代文学学科的对象到底有哪些?其范围如何界定?现代文学学科能否研究纯文学以外的其他对象?等等,这些问题在实际的研究中并未完全解决。因此,我们的现代中国文学研究,就学科角度而言,也有“杂文学”的学科性质。
  2、“史”与“论”的问题。笔者这里所谓的“史”、“论”,相应不同的语境有两层含义。就一般史学领域而言。所谓的“史”,主要指“史料”、“史实”,而“论”,则指“理论”、“观念”或“论述”、“阐释”。这样,所谓的“史”与“论”的关系问题,涉及通常所讨论的“论从史出”或“以论带史”或“史论结合”等史学原则或方法问题。就古代中国文学史学的传统而言,这里所谓的“史”与“论”,偏重于指涉其学科属性。“史”指“文学史”,“论”则指“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或评论”等。由于古代中国文学“杂文学”观的影响,也由于各种其他原因,古代中国文学史学意识的出现,不仅大大滞后于一般意义上的史学意识,而且直至近代,仍未出现通常意义上的文学史乃至文学史学。因此,文学理论、文学的鉴赏批评较为发达,而文学史学意识、史学研究相对淡薄,是古代中国文学留给我们的遗产。例如:在古代中国,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乃至文章文体及其具体写作技巧方法的研讨,一直是文学学术活动的主体乃至主要目的,即或出现文学史性质的思考或表述——如关于文体流变的讨论,但它们要么与文论、文评结合在一起,要么与其他学术领域,包括一般史学领域交叉混合。在《文心雕龙》、《诗品》以及《文章流别论》、《文章辨体序说》乃至部分史学著作中,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一倾向。
  从上述意义上讲。现代中国文学的史学研究乃至现代中国文学学科的发生发展,只是一个“现代事件”——尽管其中仍然存在着与西方、与古代文学史学传统的对话。清末民初,随着新史学的兴起,随着外来思潮的进入和新文化、新 文学的发生,现代中国文学的史学意识逐渐萌生、发育,并成为推动现代中国文学史研究乃至文学史学科的一个重要的动力。然而,由于现代中国文学史学意识、史学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来思想、理论乃至学术方法上的影响,其发端时期的许多重要表述、突破或成果亦更直接地受益于这些思想、理论和方法,加上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一开始就具有与它的研究对象——现代中国文学——同步发生的特点,文学史学的研究,往往孕育在当下文学批评的形式或话语之中,因此。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中,一开始就存在一种“史论不分”,或“史论合一”的传统。于是,“重理论”、 “轻历史”,甚至对历史进行“理论殖民”,在过去乃至现在的研究中并不少见。
  3、“源”与“流”的问题。传统文学史学的中心命题之一,是“源流正变”。“源”者。文章、文学的“源头”;“变”者,文章文学的流变。由此,发展出两大文学史观:
  其一,文学的发展是“同源异流”——天下文章皆出自一个共同的本源,而这个本源或为“六经”,或为“天道”,进而发展出以“道”为本源,以“经”为典范的“原道”、“宗经”思想。
  其二,文学史研究则要“审正察变”——以文学的本源状态为“正”,后世流易变化的状态为“变”,并将文学的“正”、“变”同它自身的盛衰联系起来,多认为“正”即“盛”,而“变”即“衰”,进而主张“伸正诎变”乃至“返本归源”。
  “源流正变”这一文学史观虽然强调考源,但其对“源”的理解显然流于虚幻;虽然注意到流变,但其对“流”的评价也不免偏狭。加上其价值判断上以源为正、以流为变倾向的存在,遂构成古代中国颇具代表性的一种“向后看”的文学史观。在现代中国文学史学中, “源”与“流”的问题,仍然是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但其语境、立场或表达方式有所变化。例如,在现代中国文学史学的发生时期。在“进化论”的影响下。 “源流正变”的文学史学观受到极大的挑战, “流”虽被“正名”,被视为“源”的进化或进步,但由此又衍生出新的“线性发展”历史观和文学史观。还如,在五四以来新的历史语境中,“源流正变”所包含的“原道”、“宗经”思想,置换为具有新的内涵的道统思想:即以某一种思想或意识形态为“道”为“统”,以某一种文学或文学形态为“源”为“正”。于是,思想、文化乃至意识形态的合法性、正统性,而不是文学自身的历史性和多样性。成为文学史学批评的基本原则。
  4、“时”与“势”的问题。在传统文学史学中,“时”主要指时代背景、氛围,“势”主要指文学发展趋势。尽管古代中国亦有人看到“时”与“势”之于文学的双重作用,如明胡应麟就曾指出: “四言不能不变而五言,古风不能不变而近体,势也,亦时也。”但是,在中国“政教合一”、“文以载道”思想的影响下,人们似乎更重视“时”的作用,更重视社会政教对文学的决定性制约。如果说,重“时”轻“势”是传统文学史学的倾向之一,那么现代中国文学史学亦有这个毛病:注重文学的外因或外部条件,忽视文学的内因或内部规律。换言之,我们的文学史学著作,对于现代中国文学发生发展的外部条件,如社会、思想、文化、政治等。往往有较充分的注意和阐述,而对文学自身的内部发展规律、趋势,如语言的、形式的、文体的、风格变迁的等等内部发展的规定性,则往往缺少深入而系统的分析。因此,现代中国文学史学在理论上应该解决的问题之一,包括正确地阐释文学发展的“时”与“势”问题,重视“文学之势”——文学自身发展动因、内部规律和趋势——的研究。
  5、“题”与“体”的问题。这里所谓的“题”,主要指文学的“题材”、“主题”等,而“体”,则主要指“文体”,在古代文论中,它包括体裁与风格两大层面。如果问:在古代中国文学史学意识或传统中,有哪些是古人较为重视,而现今我们较为缺乏的要素?那么, “体”显然是其中之一。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古代中国的文论文评,固然有时也论及文学、文章的内容,包括我们今天常常津津乐道的题材、主题等,但更多的,是谈论体裁、风格及其流变问题。换言之,重文体(体裁、风格)流变,是古代文学研究,包括文学史学研究最重要的话题之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文学体裁和文学风格流变进行史论结合的研究,是古代中国文学史学的基本范式之一。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中,人们往往更重视文学内容层面的研究,包括对内容层面如“题材”、“主题”的意义进行过度挖掘和阐释;而对其形式层面的问题,或与形式层面密切相关的问题,如现代文学的体裁、风格流变问题,则大多注意不够。
  当然,古代中国文学史学传统及其影响并非局限于上述几个方面,而对现代中国文学史学问题的探讨,也是一个十分复杂、需要下大力气进行专门研究的问题。本文的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就教于各位专家,并引起大家关于现代中国文学史学问题,包括史学理论问题的注意。
其他文献
摘要: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去讲解抽象、深奥的道理,即是所谓趣喻。在中国传统社会,大儒、鸿儒用“趣喻”去宣传礼法,使其成为家喻户晓的道理,并为君王所借鉴,从而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君道·人学”理论,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文化现象。趣喻融深刻的哲理与生动的比喻于一身,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实现统一的典范。趣喻具有形成“共识效应”的认识论价值。  关键词:趣喻;君道;人学;共识效应  中图分类号:B21文献标识码:
期刊
唐家柱教授撰写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书,已由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正式出版。纵览全书,给我一个总的印象是:全书立意高远,主题鲜明,思路清晰,材料翔实,分析透彻,论证充分,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是近年来国内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术性、理论性、应用性都较强的研究成果之一。  本书在理论研究上一个最为鲜明的亮点是:目前,不少著作多从社会主义原理上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刊
摘要:米脂县杨家沟村马氏地主集团是闻名陕北的大地主经济集团。抗战时期,中共中央为了探索新时期土地改革理论和完善有关土地改革政策于1942年派出以中共中共书记处书记张闻天为首的农村调查团,详细考察了该村以“马光裕堂”为轴心的马氏地主经济集团。调查结果表明马家地主赖以生存的生产方式主要体现在围绕土地的租佃关系上,地租、“字号”经营所得或放高利贷、典买土地和出卖粮食是马氏地主集团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或最主要
期刊
摘要:法律之本在于正义,而正义又何在呢?程序正义优先,还是实体与程序并重?尽管在这一问题上,两不得罪的并重说粉饰了理论界对正义论战的分歧,但是不明确的定论又使人们陷入了另一个认识的误区,即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是可兼容的。因此,应有的正义之本亟需从学理、历史、人权的角度作一个黑白分明的分析。  关键词:程序正义;实体正义;并重论  中图分类号:D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8
期刊
摘要:杨素是隋代的一个重要人物,军事上,他曾战绩显赫;政治上,他曾叱咤风云;诗歌创作上,数量不多且多为赠薛诗,但言之有物而感情深挚;诗歌重乎气质的同时,注意吸收南诗艺术技巧上的优点,主导风格是雄深雅健。其诗歌创作成就较高,反映出了隋代南北诗风融合的趋势,给自六朝以来浮靡诗风的诗坛带来了新的气息,体现了隋代文学特别是隋代前期文学的过渡性质。  关键词:边塞诗;赠答诗;南北诗风的融合;雄深雅健;影响 
期刊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人本学唯物主义,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关注人类社会的个体主体的生产生活条件。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执政党的指导思想,作为直面资本主义制度、直面市场制度的理性审视和辩证反思,有着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的当代魅力之谜,就在于马克思当年批判过的社会现实恰巧成为21世纪人的普遍的现实境遇并由此构成了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尴尬。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本学唯物
期刊
摘要:传统理论认为,搭售既损害了竞争对手的利益,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但随着对搭售问题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的学者提出,有些情况下,搭售不仅利于经营者,有时也利于消费者,因此应将有害的搭售与有益的搭售区别对待。美国与欧盟对搭售行为非法性的判定标准是存在差异的。造成两者搭售非法性判断标准差异的重要原因是:首先是美国与欧盟竞争法所面临的市场经济状况不同导致其在反垄断法中的价值目标不同;其次是法学理论
期刊
摘要:人物形象的虚构与叙事问题对于创作和鉴赏都有重要意义。通过比较《红楼梦》和近年颇受瞩目的小说《尘埃落定》在主人公形象塑造上的异同,作者认为两部小说都建构了呆或傻的他者形象,都通过贵而败蕴藏了悲剧内涵,但是《尘埃落定》在叙事处理上过于虚化,以致难以达到《红楼梦》的丰富与深厚,从而导致了作品的高下之别。这个比较说明了人物形象的虚构与叙事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人物形象;虚构;叙事;贾宝玉;
期刊
摘要:本文从比较的角度探讨近代湖北乡村棉织业发展缓慢的原因,认为阻碍湖北乡村棉织业半工业化兴起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机器制造业生产结构的不合理,以及外部推动力量的缺失。以湖北为典型的内陆农村手织业中传统生产方式的大量存在,说明了中国近代农村手工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复杂性及其差异化格局。  关键词:清末民初;湖北;乡村织布业;迟滞  中图分类号:F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8
期刊
摘要:落后国家在社会主义革命后,要进行现代化建设,解决发展问题。为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题要经历解决革命问题到解决建设问题的转变。毛泽东解决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由解决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俄国革命问题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转变,提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则和方式。但他未能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题由解决革命问题到解决建设问题的转变。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这一转变,建立了以邓小平理论为基础,包括“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