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革”期间是我读书的时间,因为讲“阶级斗争”,我因为家庭成份不好而被冷落,还有欺凌;也因为我学习成绩好,而得到部分老师的关爱,在那个时代、那种环境中,就是久旱的甘霖!于是,我想当老师,当一个富有爱心、济困扶弱的老师。在高中毕业回乡当了4年农民之后,1977年恢复高考,我考进了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有人看不上师范,但我是一个农民,能当老师就很好了;我不喜欢语文(喜欢数学),但据说南师院中文系最有名气;我没有远大理想,只想做一个“好老师”,一如曾经给了我希望的老师,只想做一个学生喜欢、家长称道的“教书匠”,被人提及时,说一声“这个老师不错”就行。
20年的语文教学,我努力做一个“好老师”;4年的教育研究,我确立了当一个“教书匠”的理想。“工匠”以及“工匠精神”自古以来就被历朝统治者和一批文人所蔑视,认为“工匠”而已,不过尔尔,难登大雅;“文革”的教师也难逃厄运,被称之为“臭老九”“教书匠”,含着“轻蔑”的意义。然而,我却对“教书匠”情有独钟,我要做“教育工匠”,做“工匠教育”,并用自己三十余年的教育实践,努力践行教育教学与教育研究的“工匠精神”,这就是我的“教育工匠”的情结。
我的“教育工匠”的提出,并不是因为当下“大国工匠”“工匠精神”盛行,并不是为了赶时髦;早在2014年12月,身为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的我,在《上海教育科研》上发表文章《甘当“教书匠”》, 文章指出:在“教书匠”和“教育家”之间,人们通常毫不犹豫得选择了“教育家”,而对于“教书匠”则嗤之以鼻。选择“教育家”,想成为“教育家”,虽然,这样的近乎完美、近乎终极性目标的达成有很大的困难,甚至没有多少可能,但是,其愿望是美好的,其勇气也是可嘉的,其志向也是高远的;然而,轻视甚至贬斥“教书匠”的做法不敢苟同,而且值得商榷。
这篇文章被当时的中央教科所编辑的《教育文摘周报》全文转载,这篇观点有点“另类”的文章在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接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阎亚军也在《上海教育科研》(2015年第4期)上刊文《不应甘当“教书匠”》,提出了甘当教书匠的“悖论”;2015年8月,我又在《上海教育科研》上撰文回复阎亚军《为什么“不应甘当‘教书匠’”》,与之进行了商榷。早在十几年前我就具有“教书匠”的情結,而且,在以后的10余年里,我也一直在实践着自己“教育工匠”与“工匠教育”之梦。
做好“教书匠”: 需要把心思用到精巧
“教书匠”怎么了?词典上说,匠者,在某方面很有造诣的人。手艺精湛的人被称为“能工巧匠”,文学大师则被称之为“文学巨匠”,还有“匠心独运”“独具匠心”等等。匠人不仅没有什么不好,而且,还很不简单。我们的学校,不是“教书匠”多了,“教育家”少了;而是夸夸其谈的所谓的“教育家”多了,实实在在的“教书匠”少了。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就应该像高明的工匠,需要把心思用到精巧。对于我来说,5年的班主任工作值得骄傲,至今学生还念念不忘,拜年拜节,师生其乐融融;而最让我魂牵梦绕、孜孜以求的还是语文课堂:4所学校20年不间断的中学语文教学,我一直在揣摩“匠心”教语文的路上。
最早的语文课堂是1977年村小的课堂,河北小学戴个初一初二“帽子”,成为河北学校,回乡务农的我经过考试,非常荣幸地被聘为初二语文代课教师,走上了讲台。我完全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可以说一窍不通;于是一边学习一边教学。语法是初中的难点,两节课讲下来,学生都糊涂了,而我却明白了;第二天再上语法,学生也懂了,我完全明白了,主谓宾定状补,一清二楚;这大概就是最朴实的“教学相长”吧。去年,这个班十多名学生来拜访老师,他们已经不记得我的语文课堂,只记得刘老师的认真与和蔼。
恢复高考第一年,我考入了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读书,1982年分配在乡级中学——永宁中学,从初中教到高中,我成为江浦县“教改实验教师”,这个团队60余人,过了两年还剩下我1人,我已经钻进了“课堂”不能自拔;“大单元教学”的改革、“学生主讲教学”实验,深受欢迎,影响很大,几乎每个月都要开设县级以上语文“公开课”,受到南京市教研室高中语文组老师的一致好评,说“南京要出魏书生,江浦有希望”,这是对我的最好的褒奖。1985年我脱颖而出,被评为首届“南京市青年优秀教师”。当时的江宁县教研室带着一批校长、语文老师来看我的课,领队说,我们不能相信,在江浦这个穷乡僻壤怎么会有一个“能说能写能上课”的老师?
1987年,我被调入县级中学——江浦县中学,历任政教处主任、办公室主任、党支部副书记、常务副校长等职务,却一直坚守在语文教学一线,并经历了88届、90届、91届、92届、95届、98届高考的磨练;即使是做常务副校长,主持学校全面工作的时候,我依然做一个班的班主任,教一个班的语文。我提出的“让语文教学伴随着师生的情感交流而进行,才能达到最高境界”的观点,被大家所接受,1995年被评为南京市“性质教学奖”,1998年被评为南京市学科教学带头人。
2000年,参加南京市教育局基层干部招聘,过五关,斩六将,我被聘为南京市中华中学副校长,承担了“百年校庆”筹备与“国家级示范高中”验收两项重要工作的主要策划工作,依然坚持语文教学。在中华中学整整1年,我的班级参加4次考试,3次年级第一,1次年级第二;我把“朴素语文”与“简约语文”相结合,师生“同学”,师生互动,考试成绩名列前茅,师生关系极为和谐。2000年,我取消原有的语文“暑假作业”,改为暑假“语文活动”,让社会成为学生的语文“大课堂”,学生异常开心,自觉学习语文,所以才会蝉联第一。
对于人的成长,阅历往往很重要。20年的语文教学,我经历了村中学、乡中学、县中学、市直属中学四个不同层次的学校,经历了各种各样复杂的语文课堂,把我实实在在地锻炼成“教书匠”,因为我努力把语文教学的心思用到精巧,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做实教育科研:需要把小事做到极致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过:“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麦当劳总裁弗雷德·特纳所说:“我们的成功表明,我们的竞争者的管理层對下层的介入未能坚持下去,他们缺乏对细节的深层关注。”他们之所以成功成名,与他们的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底层做起、从现在做起的精神有关,与他们把小事做到极致有关。作为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我离开了语文教学一线,更换了教育环境,调整了工作内容,但是,“工匠精神”没有变,我对于教育科研的理解与管理的“工匠精神”表现为精细化,就是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
2001年,工作调整就是5分钟局长谈话。我服从领导的分工,调入了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做起了自己非常陌生的教育科研。我理顺关系,钝化矛盾,培训队伍,建立机制,大胆改革,锐意进取,让教科所面貌焕然一新。在全市教育科研的管理上,我努力开拓,大胆创新,六年上了三个台阶:2001年至2002年,着重科研方法的创新,每一个部门,每一项工作,我都亲自管理一段时间,与部门同仁一道工作,一并思考,一同创新。分层推进的课题管理,滚动发展的基地建设,项目带动的科研培训,平等竞争的杂志编辑等等,为全省同行提供了实践案例。发表在《江苏教育研究》上的《创新——南京市教育科研的源头活水》在全省引起强烈反响。2003年至2004年,着重科研方式的创新,针对松散型的教科研管理,我建立了“金字塔”管理模型,对全市学校进行“分别对待、分类管理、分层推进”,在“有序”中求“有效”;针对各级教育科研部门松散的结构,我又大胆提出“合纵连横”的战略,密切了层级之间的联系,巩固了基层组织,强化了市级教科所之间的关系,为教育科研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上海教育科研》上发表的《南京市教育科研的崭新模式》使科研界大开眼界。2005年至2012年,着重科研机制的创新,我参加中央教科所50周年所庆学术论坛,进行主题演讲,30分钟被掌声打断5次,整理稿《地区性教育科研的有效突破》发表在《人民教育》上,在全国产生巨大影响。2007年,“南京市金字塔式教科研工作模型”和“个人课题”引起全国教育科研界的广泛关注,海南省教科院、沈阳市教科所、东莞市教科所、南通市教科所、湖州市教科所、乌鲁木齐市教研中心等考察学习南京市的“个人课题”。由南京市教科所提出的“基层学校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理论”引起业内人士与一线教师的广泛认同。
陌生,是对于“无心者”说的,而对于“有心人”来说,陌生也会成为熟悉。11年的所长,把我培养成教育科研的行家里手,2008年,我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没有更多的原因,只是我执着于创新,勇于与困难较劲,只是我善于把小事也做到极致,具有领先同行的“工匠精神”。
做细教学研究:需要把技术练到纯青
相传道家炼丹,到炉子里的火发出纯青色的火焰的时候,丹就炼成功了。后来人们就用“炉火纯青”来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教育教学更是这样,因为教育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生动活泼、正在发展的人,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没有炉火纯青的教育教学技术是不行的。
2012年,调任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党总支书记,这是一个教学研究的宽阔平台。在做好党务、工会、退教协工作的基础上,我每个学期至少做一件对于教学研究与教研管理有意义的事情。诸如“南京教研文化”的打造、“三星高中联盟”的建设、“南京市文明单位”的评选、研究性班主任的高级研训,等等,也受到领导与同行的赞扬,而最让我痴迷的还是退居二线之后,在6所学校建立骨干教师研修班,开展了对于骨干教师成长的研究与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
2014年退居二线之后,身为“调研员”的我有更多的时间深入基层学校,辅导一线教师,在6所学校建立了“骨干教师研修班”,除了指导学员课题研究、论文写作等之外,主要指导他们站稳课堂:改造自己的课堂教学,打造自我的课例精品。精品课的提出有一个发展过程。最早的课堂改造就是2014年5月在一所农村初中进行的听评课实验,我用3周5天时间听了28节教师发展班学员的课,提了一大堆优点与缺陷,希望教师扬长避短,不断进步;2014年10月,第二期听评课开始,28节课听得我头昏眼花,评课意见写了一大堆,除了开课态度有所好转,别无值得高兴的地方;2015年3月,为了进一步推进课堂改革向纵深发展,我又组织开展了教师发展班优质课竞赛,导师“下水”试教,以期教师的课堂能够有一个突飞猛进,然而,虽然也有启发,也有效果,但是,不够明显,课堂教学研究似乎陷入了一个低效重复的“怪圈”。
2015年下半年,我对课堂改革的实践进行了反思,开始提出“精品课例”的概念,要求研修班老师向着“精品”方向发展,其目的就是要求大家上出有自己风格的水平最高的课例,以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推动课堂深度改革。首先,认真界定“精品课例”。我对“精品课例”提出要求,要求具有规范性、示范性、研究性、创新性、实效性、有个性等,让“精品课例”可以复制,可以仿制,可以引导创新。其次,详细说明“精品课例”。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先写出“精品课例”设计说明,含教育理念、教学主张、课堂诊断、设计模式、教学流程、设计亮点等六项内容,限制在500字以内,上课之前发给听课教师,让授课者与听课者心知肚明,一目了然。第三,个性化展示“精品课例”。“教师发展班”全体成员进行“精品课例”的展示,要求根据教学设计,发挥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具有教师自己的个性与风格。第四,组织研听“精品课例”。组织多层次听评课,同行教师、跨科教师、学校领导、研修班导师积极参与,听者与教者目标明确,优势看得更清晰,问题暴露更充分,差距显示一览无余;学校进行全程录像,课后进行效果抽测,为课后评课与教学总结做好铺垫。第五,集体点评“精品课例”。上课结束,开始四个层次的评课:一是教师自评,上课者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实施情况、切身感受;二是同伴互评,指定一位教师跟踪观察、全程听课、课后检测、会上点评;三是校长点评,每天一位校级领导全程听课,然后进行逐一点评;四是导师提出意见和建议,含课堂教学优缺点、个人教学风格取向、教学研究的方向与专题等。经过具体的有效的课堂改革,教师课堂有了较大的转变,在区级学业水平测试、年终绩效评估中成绩卓著。于是,我乘势而上,把“精品课例”的打造在6所学校骨干教师研修班进行推广性实验,取得较好的效果。
实践说明,先说后教再评,使教、听、评有机结合,有力推进了课堂教学改革,推动了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目前,6所学校74名骨干教师的“精品课例”的打造进展很快,成果丰硕。而这些都与“一对一”“面对面”“实打实”的课堂教学研究有关,是“田野研究”“草根研究”的成果,而依靠的就是教育的“工匠精神”。
工匠们总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他们的目标就是要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工匠的这种精神就是“工匠精神”: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研究都是具体实在的、生动灵动的工作,都是在基层、在现场、在课堂的、在教师与学生中间的研究,基层学校一线教师需要宏观的教育理论与前沿的教育思想,需要中观的教育方式与教育策略,更需要微观的、扎实的、有用的、可以操作的方法传授与实践指导。
教育教学与教育研究,深层次不是理论,而是实践,教育实践需要实践智慧,需要“工匠精神”。2016年10月,我已经退休,但是,我的“工匠教育”没有停止,我将会把“教育工匠”的精神进行到底!
20年的语文教学,我努力做一个“好老师”;4年的教育研究,我确立了当一个“教书匠”的理想。“工匠”以及“工匠精神”自古以来就被历朝统治者和一批文人所蔑视,认为“工匠”而已,不过尔尔,难登大雅;“文革”的教师也难逃厄运,被称之为“臭老九”“教书匠”,含着“轻蔑”的意义。然而,我却对“教书匠”情有独钟,我要做“教育工匠”,做“工匠教育”,并用自己三十余年的教育实践,努力践行教育教学与教育研究的“工匠精神”,这就是我的“教育工匠”的情结。
我的“教育工匠”的提出,并不是因为当下“大国工匠”“工匠精神”盛行,并不是为了赶时髦;早在2014年12月,身为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的我,在《上海教育科研》上发表文章《甘当“教书匠”》, 文章指出:在“教书匠”和“教育家”之间,人们通常毫不犹豫得选择了“教育家”,而对于“教书匠”则嗤之以鼻。选择“教育家”,想成为“教育家”,虽然,这样的近乎完美、近乎终极性目标的达成有很大的困难,甚至没有多少可能,但是,其愿望是美好的,其勇气也是可嘉的,其志向也是高远的;然而,轻视甚至贬斥“教书匠”的做法不敢苟同,而且值得商榷。
这篇文章被当时的中央教科所编辑的《教育文摘周报》全文转载,这篇观点有点“另类”的文章在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接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阎亚军也在《上海教育科研》(2015年第4期)上刊文《不应甘当“教书匠”》,提出了甘当教书匠的“悖论”;2015年8月,我又在《上海教育科研》上撰文回复阎亚军《为什么“不应甘当‘教书匠’”》,与之进行了商榷。早在十几年前我就具有“教书匠”的情結,而且,在以后的10余年里,我也一直在实践着自己“教育工匠”与“工匠教育”之梦。
做好“教书匠”: 需要把心思用到精巧
“教书匠”怎么了?词典上说,匠者,在某方面很有造诣的人。手艺精湛的人被称为“能工巧匠”,文学大师则被称之为“文学巨匠”,还有“匠心独运”“独具匠心”等等。匠人不仅没有什么不好,而且,还很不简单。我们的学校,不是“教书匠”多了,“教育家”少了;而是夸夸其谈的所谓的“教育家”多了,实实在在的“教书匠”少了。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就应该像高明的工匠,需要把心思用到精巧。对于我来说,5年的班主任工作值得骄傲,至今学生还念念不忘,拜年拜节,师生其乐融融;而最让我魂牵梦绕、孜孜以求的还是语文课堂:4所学校20年不间断的中学语文教学,我一直在揣摩“匠心”教语文的路上。
最早的语文课堂是1977年村小的课堂,河北小学戴个初一初二“帽子”,成为河北学校,回乡务农的我经过考试,非常荣幸地被聘为初二语文代课教师,走上了讲台。我完全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可以说一窍不通;于是一边学习一边教学。语法是初中的难点,两节课讲下来,学生都糊涂了,而我却明白了;第二天再上语法,学生也懂了,我完全明白了,主谓宾定状补,一清二楚;这大概就是最朴实的“教学相长”吧。去年,这个班十多名学生来拜访老师,他们已经不记得我的语文课堂,只记得刘老师的认真与和蔼。
恢复高考第一年,我考入了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读书,1982年分配在乡级中学——永宁中学,从初中教到高中,我成为江浦县“教改实验教师”,这个团队60余人,过了两年还剩下我1人,我已经钻进了“课堂”不能自拔;“大单元教学”的改革、“学生主讲教学”实验,深受欢迎,影响很大,几乎每个月都要开设县级以上语文“公开课”,受到南京市教研室高中语文组老师的一致好评,说“南京要出魏书生,江浦有希望”,这是对我的最好的褒奖。1985年我脱颖而出,被评为首届“南京市青年优秀教师”。当时的江宁县教研室带着一批校长、语文老师来看我的课,领队说,我们不能相信,在江浦这个穷乡僻壤怎么会有一个“能说能写能上课”的老师?
1987年,我被调入县级中学——江浦县中学,历任政教处主任、办公室主任、党支部副书记、常务副校长等职务,却一直坚守在语文教学一线,并经历了88届、90届、91届、92届、95届、98届高考的磨练;即使是做常务副校长,主持学校全面工作的时候,我依然做一个班的班主任,教一个班的语文。我提出的“让语文教学伴随着师生的情感交流而进行,才能达到最高境界”的观点,被大家所接受,1995年被评为南京市“性质教学奖”,1998年被评为南京市学科教学带头人。
2000年,参加南京市教育局基层干部招聘,过五关,斩六将,我被聘为南京市中华中学副校长,承担了“百年校庆”筹备与“国家级示范高中”验收两项重要工作的主要策划工作,依然坚持语文教学。在中华中学整整1年,我的班级参加4次考试,3次年级第一,1次年级第二;我把“朴素语文”与“简约语文”相结合,师生“同学”,师生互动,考试成绩名列前茅,师生关系极为和谐。2000年,我取消原有的语文“暑假作业”,改为暑假“语文活动”,让社会成为学生的语文“大课堂”,学生异常开心,自觉学习语文,所以才会蝉联第一。
对于人的成长,阅历往往很重要。20年的语文教学,我经历了村中学、乡中学、县中学、市直属中学四个不同层次的学校,经历了各种各样复杂的语文课堂,把我实实在在地锻炼成“教书匠”,因为我努力把语文教学的心思用到精巧,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做实教育科研:需要把小事做到极致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过:“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麦当劳总裁弗雷德·特纳所说:“我们的成功表明,我们的竞争者的管理层對下层的介入未能坚持下去,他们缺乏对细节的深层关注。”他们之所以成功成名,与他们的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底层做起、从现在做起的精神有关,与他们把小事做到极致有关。作为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我离开了语文教学一线,更换了教育环境,调整了工作内容,但是,“工匠精神”没有变,我对于教育科研的理解与管理的“工匠精神”表现为精细化,就是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
2001年,工作调整就是5分钟局长谈话。我服从领导的分工,调入了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做起了自己非常陌生的教育科研。我理顺关系,钝化矛盾,培训队伍,建立机制,大胆改革,锐意进取,让教科所面貌焕然一新。在全市教育科研的管理上,我努力开拓,大胆创新,六年上了三个台阶:2001年至2002年,着重科研方法的创新,每一个部门,每一项工作,我都亲自管理一段时间,与部门同仁一道工作,一并思考,一同创新。分层推进的课题管理,滚动发展的基地建设,项目带动的科研培训,平等竞争的杂志编辑等等,为全省同行提供了实践案例。发表在《江苏教育研究》上的《创新——南京市教育科研的源头活水》在全省引起强烈反响。2003年至2004年,着重科研方式的创新,针对松散型的教科研管理,我建立了“金字塔”管理模型,对全市学校进行“分别对待、分类管理、分层推进”,在“有序”中求“有效”;针对各级教育科研部门松散的结构,我又大胆提出“合纵连横”的战略,密切了层级之间的联系,巩固了基层组织,强化了市级教科所之间的关系,为教育科研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上海教育科研》上发表的《南京市教育科研的崭新模式》使科研界大开眼界。2005年至2012年,着重科研机制的创新,我参加中央教科所50周年所庆学术论坛,进行主题演讲,30分钟被掌声打断5次,整理稿《地区性教育科研的有效突破》发表在《人民教育》上,在全国产生巨大影响。2007年,“南京市金字塔式教科研工作模型”和“个人课题”引起全国教育科研界的广泛关注,海南省教科院、沈阳市教科所、东莞市教科所、南通市教科所、湖州市教科所、乌鲁木齐市教研中心等考察学习南京市的“个人课题”。由南京市教科所提出的“基层学校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理论”引起业内人士与一线教师的广泛认同。
陌生,是对于“无心者”说的,而对于“有心人”来说,陌生也会成为熟悉。11年的所长,把我培养成教育科研的行家里手,2008年,我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没有更多的原因,只是我执着于创新,勇于与困难较劲,只是我善于把小事也做到极致,具有领先同行的“工匠精神”。
做细教学研究:需要把技术练到纯青
相传道家炼丹,到炉子里的火发出纯青色的火焰的时候,丹就炼成功了。后来人们就用“炉火纯青”来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教育教学更是这样,因为教育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生动活泼、正在发展的人,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没有炉火纯青的教育教学技术是不行的。
2012年,调任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党总支书记,这是一个教学研究的宽阔平台。在做好党务、工会、退教协工作的基础上,我每个学期至少做一件对于教学研究与教研管理有意义的事情。诸如“南京教研文化”的打造、“三星高中联盟”的建设、“南京市文明单位”的评选、研究性班主任的高级研训,等等,也受到领导与同行的赞扬,而最让我痴迷的还是退居二线之后,在6所学校建立骨干教师研修班,开展了对于骨干教师成长的研究与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
2014年退居二线之后,身为“调研员”的我有更多的时间深入基层学校,辅导一线教师,在6所学校建立了“骨干教师研修班”,除了指导学员课题研究、论文写作等之外,主要指导他们站稳课堂:改造自己的课堂教学,打造自我的课例精品。精品课的提出有一个发展过程。最早的课堂改造就是2014年5月在一所农村初中进行的听评课实验,我用3周5天时间听了28节教师发展班学员的课,提了一大堆优点与缺陷,希望教师扬长避短,不断进步;2014年10月,第二期听评课开始,28节课听得我头昏眼花,评课意见写了一大堆,除了开课态度有所好转,别无值得高兴的地方;2015年3月,为了进一步推进课堂改革向纵深发展,我又组织开展了教师发展班优质课竞赛,导师“下水”试教,以期教师的课堂能够有一个突飞猛进,然而,虽然也有启发,也有效果,但是,不够明显,课堂教学研究似乎陷入了一个低效重复的“怪圈”。
2015年下半年,我对课堂改革的实践进行了反思,开始提出“精品课例”的概念,要求研修班老师向着“精品”方向发展,其目的就是要求大家上出有自己风格的水平最高的课例,以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推动课堂深度改革。首先,认真界定“精品课例”。我对“精品课例”提出要求,要求具有规范性、示范性、研究性、创新性、实效性、有个性等,让“精品课例”可以复制,可以仿制,可以引导创新。其次,详细说明“精品课例”。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先写出“精品课例”设计说明,含教育理念、教学主张、课堂诊断、设计模式、教学流程、设计亮点等六项内容,限制在500字以内,上课之前发给听课教师,让授课者与听课者心知肚明,一目了然。第三,个性化展示“精品课例”。“教师发展班”全体成员进行“精品课例”的展示,要求根据教学设计,发挥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具有教师自己的个性与风格。第四,组织研听“精品课例”。组织多层次听评课,同行教师、跨科教师、学校领导、研修班导师积极参与,听者与教者目标明确,优势看得更清晰,问题暴露更充分,差距显示一览无余;学校进行全程录像,课后进行效果抽测,为课后评课与教学总结做好铺垫。第五,集体点评“精品课例”。上课结束,开始四个层次的评课:一是教师自评,上课者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实施情况、切身感受;二是同伴互评,指定一位教师跟踪观察、全程听课、课后检测、会上点评;三是校长点评,每天一位校级领导全程听课,然后进行逐一点评;四是导师提出意见和建议,含课堂教学优缺点、个人教学风格取向、教学研究的方向与专题等。经过具体的有效的课堂改革,教师课堂有了较大的转变,在区级学业水平测试、年终绩效评估中成绩卓著。于是,我乘势而上,把“精品课例”的打造在6所学校骨干教师研修班进行推广性实验,取得较好的效果。
实践说明,先说后教再评,使教、听、评有机结合,有力推进了课堂教学改革,推动了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目前,6所学校74名骨干教师的“精品课例”的打造进展很快,成果丰硕。而这些都与“一对一”“面对面”“实打实”的课堂教学研究有关,是“田野研究”“草根研究”的成果,而依靠的就是教育的“工匠精神”。
工匠们总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他们的目标就是要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工匠的这种精神就是“工匠精神”: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研究都是具体实在的、生动灵动的工作,都是在基层、在现场、在课堂的、在教师与学生中间的研究,基层学校一线教师需要宏观的教育理论与前沿的教育思想,需要中观的教育方式与教育策略,更需要微观的、扎实的、有用的、可以操作的方法传授与实践指导。
教育教学与教育研究,深层次不是理论,而是实践,教育实践需要实践智慧,需要“工匠精神”。2016年10月,我已经退休,但是,我的“工匠教育”没有停止,我将会把“教育工匠”的精神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