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出真知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pdg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全面加强实验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物理原理、物理现象,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本质的把握,同时物理实验教学还可以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培养,这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有极大帮助,因此,在实践中,初中物理教师要特别注重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下面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
  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情况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效果,而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过于看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教学,制约到学生的发展。鉴于此,在今后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物理實验教学的创新,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感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新时期下,为了更好的探究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策略,下面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为例,进行分析。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这一课中,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需要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实验探索活动,但是在实际中,受课时、实验器材等各种因素的限制,无法真正的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活动,加上光学实验本身不太容易显像,学生无法直观的感受物理实验本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鉴于此,笔者采用现代网络技术,对实验进行模拟,让学生结合课堂问题,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实验模拟探究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一、 教学分析
  在初中物理知识中,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光学知识中十分关键的一部分,其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这部分知识也是光学知识的重难点内容及实验关键,在课堂教学中,初中物理教师不仅仅要为学生详细、全面的讲解这部分知识,同时还应该为学生构建相应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对知识进行探索,使得学生可以在自由、合作的实验探究中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感悟。学生在学习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识之前,已经初步掌握了物体成像的虚像、实像等知识,还可以开展比较简单的物理实验来分析物理现象。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一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验,而实验中涉及的物理名称相对比较多,要想让学生可以在实验现象中分析出实验结果是比较困难,对此,教师还需要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
  二、 教学目标
  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一课中,结合学生的现实情况,制定以下明确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可以在实验中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识;(2)过程及方法:通过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探究思维;(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蕴含的乐趣,并指引学生可以通过科学思维来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探究。
  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问题情境
  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将《生活中的透镜》视频播放出来,让学生通过视频,对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幻灯机、照相机等进行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其工作原理。学生结合教师提供的资料,对生活中的透镜进行分析,可以为后续的实验探究打下良好基础,同时还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透镜成像知识的积极性。接着教师结合视频对学生进行引导,不管是生活中的照相机,还是幻灯机,其在工作中都会涉及“凸透镜”这个物理元件,在照相机中利用凸透镜,可以把远距离的物体印在缩小的底片上;在幻灯机中利用凸透镜,可以将距离镜头比较近的小物体放大到屏幕上,那么凸透镜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物距是否会对成像的虚实、大小、倒正带来影响?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结合以往学到的光学知识,进行大胆的猜测、假想,并将自己的假设看做是实验猜想,通过后续的实验活动来验证。
  (二) 实验探究
  经过进入课堂后的思考、讨论及对学过的光学知识进行回顾,已经初步了解到凸透镜成像的知识,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网络技术,自主开展实验探索活动。学生需要在教师指引下,首先对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更加熟练的操作实验仪器、了解相关物理概念,并更加准确的分析实验结果。在实际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制定出相应的实验方案,并记录好,在实验中依据制定的实验方案开展操作。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要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中的实验模拟工具,进行相应的实验操作,并对实验过程、实验现象进行记录、观察,根据实验现象及学到的知识,得出实验结果,并对自身之前的实验猜想进行验证,最终得出实验结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完成实验活动后,要及时完成实验报告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中,包括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等方面,便于教师点评。
  (三) 评价实验成果
  学生在完成实验探究活动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全面评价,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之间开展相互评价,针对实验中的不足进行分析,并及时改正。此外,教师还能让学生利用网络自测工具,对自身进行评价,在评价结束后,教师将结果记录到教学平台中,并对实验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实验成果。
  (四) 提升应用
  在课堂教学结束以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生活中的凸透镜知识展现出来,并为学生设置一些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中加深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的理解,并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开放性的探究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中提升各项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四、 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必须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深入剖析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科学的设计、组织物理实验,引导学生可以在实验中更好的掌握、理解物理原理、物理知识,促进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提升,实现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石文博.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J].甘肃教育,2017(13):66.
  [2]李建钢.构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J].中学物理,2016,34(10):51-52.
  [3]李云.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途径[J].广西教育,2016(45):30.
  [4]赵永华.探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J].考试周刊,2017(13):115.
  [5]崔霞.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分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3):114.
  作者简介:
  张蓉,四川省成都市,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正兴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众所周知,英语是一门以语言交际为主的学科,学生所学到的英语需要在生活中的不同场合进行灵活的运用。由此可以看出,英语来源于生活,且应用与生活。对此,在组织初中英语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树立生活教育理念,借助多样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到有价值的英语知识,并在生活中对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以此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在本文中,我主要就如何实现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
摘要:动态几何软件具有动态性、直观性和专业性的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针对当前动态几何软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不足的现状,学校应当强化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建立教育信息化考核激励制度,调动教师应用动态几何软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动态几何软件应用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态几何软件;应用对策  整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不断优化教学课堂,是现代教育发展过
摘 要:文章以卡夫卡《城堡》为研究对象,针对《城堡》当中的追寻与预言主题展开分析讨论,希望可以为同学们更加深刻的解读《城堡》带去参考借鉴。  关键词:《城堡》;追寻;预言  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城堡》对于未来的预言是针对人类在后工业时代中的生存以及生活状态的预言。《城堡》当中主人公K的一生都在苦苦的追寻,这种追求是困顿的、也是矛盾的,因为他所追寻的目标是人之所以作为人的生存权利和工作权利。  一、
摘 要:老子说:“上善若水”,做人应该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才是最崇高的品德。“教师采用怎样的方式把数学知识呈现给学生,取决于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具有怎样的教育观念,源于对现代数学思想的领悟程度。”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用全新的教育观念设计、组织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课程改革要求广大教师要摒弃过去的旧思想,积极投身到教改的洪流中去,活用教材,采用新教法,培
摘 要:当今新课改的理念下,我们又迎来了2018年的生物会考,在这期间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建构科学的知识网络,加深知识的理解,并力争在会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是摆在老师和学生面前的艰巨任务,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生物;会考;经验  总结这几年的工作经验,我认为生物总复习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课标为指向,以课本为基础,抓住主线,紧扣中心,强化训练。  一、
摘 要:从舞蹈艺术的本身出发,其实际上就是通过形体来表现舞蹈的美,因而形体美对于舞蹈艺术来说十分关键。基于此,高校舞蹈形体课教学中,要做好心理暗示,从而让大学生树立自信、提高兴趣、培养创新意识。为达成该目标,则需要在高校舞蹈形体课教学中运用心理暗示策略,既能够加深学生的认知,也能够为舞蹈艺术形体美的呈现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校舞蹈;舞蹈艺术;形体美;心理暗示  一、 引言  高校已经开设舞蹈形体
摘要:课堂是动态变化的,“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以生为本”,“披沙拣金”,“善假于物”,高效地利用课堂生成资源,会使课堂因为学生的个性和生命成长,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关键词:生成教学;善假于物;披沙拣金;以生为本  【案例背景】  一周前,接到贵州省张永泉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张永泉老师通知,为工作室跟岗学员老师们开设一堂公开课,要求将工作室的省级课题《阅读与写作》和我承担的省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了课堂的重要目标。核心素养的目标指引了班级管理的方向,促使班主任关注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慢慢学会做自己的“先生”。学生自主管理中,教师起着引导的关键作用,指引学生去挖掘自身管理潜质,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制定计划,帮助学生慢慢提高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学生的自主管理作为教育阶段的一部分,可以说是学习与实践的结合,也是教育的本质体现。文章主要是
摘 要:我校契合十八届四中全会“十九大”的依法治国、以德治国这一精神引领,找准抓手,在大北街小学的校园里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空前革命,在“德道学堂”系统理念文化指导下,创建了“五德·五才”为核心文化的特色校园。形成“人人诵经典,活动载美德,人人讲道德”的良好校园风尚。  关键词:“德·道”;“五德·五才”;校园风尚  一、 继承传统美德,提炼校园文化,让德育内涵厚起来  学校育人工
摘 要:英语作为我们官方学习的第二语言,在未来的全球化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我们进行语言交流的重要工具。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初中生对于英语的学习侧重点在于词汇、短句以及比较基础的语法知识。这些固定的理论知识对于中国的初中生来说,略显枯燥,并且想要学生转变本身固有的语言知识,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应该寻求更为创新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增强对英语学习的热情。  关键词:初中;英语;信息技术;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