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如何把握新课标理念,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目前课改热点问题之一。下面结合教学实例,谈谈本人的点滴看法。
一、课堂上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不可否认,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是很好的学习方式。但是,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对于学生的有效学习也很重要。如果我们把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重点把握教学的目标和进度、思维的扩散和收敛、训练的密度和质量等,教学将更加有效。
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概念用有意义的讲授法显得更有效;又如教学角的度量,也可以用讲授法。但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如果用讲授法的话,对于死记硬背的学生可能还有点用,但其他同学呢?对于后面学习三角形以及梯形的面积时,教师也唯有用讲授法。过一段时间后,学生可能把这三个公式混淆,或者会忘记得一干二净。如果采取探究性学习的话,就算忘记公式,但学生曾经用过两种方法求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可以自己推导出来。
二、在课堂上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课程改革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体验, 一般来源于强烈的认知冲突,并在亲历性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获得体验。不断地强化和拓展学习体验,可以为后续学习积累新的经验。“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和思维的关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对于小学生而言,操作可以使认知的对象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缩短,进行直接的认知活动。
例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长、宽与面积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些都是教学中必须突破的难点,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摆面积单位学具,求出一个长方形纸板的面积,然后再问:“如果求长方形球场或者更大的长方形的面积,用这种方法行吗?”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用12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任意的一个长方形有几种拼法。拼好后思考以下问题:(1)这些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2)这些图形的长、宽分别是多少厘米?(3)你发现每个图形的长、宽与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的思维也随之展开。他们通过动手、动脑很快发现长方形的长有几厘米,沿着它的边就可以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长方形的宽有几厘米,在这个长方形里就可以摆几排这样的正方形。再通过直观演示和共同讨论,发现每个长方形的面积都刚好等于长和宽的乘积,于是推导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疏通必要的信息通道,使学生能在信息背景下进行思维的加工,形成新的思维的成果。
三、在课堂上发展学生的主体价值观
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中,我们应该强化学生的个性化的体验。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进行有效的、民主的对话,在探究式的课堂中擦出创新的火花,在有价值的课堂讨论中使学生成为有自己思想的学生。
例如在教学“100以内进位加法”以后,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9+9+9+9=?比一比,看谁先算出来。
生1:老师,9+9=18,题中是两个9+9相加,可以想18+18=?因为18+18=36,所以9+9+9+9=36。
生2:老师,我觉得他的算法中18+18=?有点难,还不如想20+20-2-2=36。
生3:老师,也可以把前面3个9看成3个10相加,这样就多加了3个1,再从第4个9里面减掉3,就是30+6=36。 生4:“老师,按照前面两位同学的想法,那就直接把每个9都看成10,再减去4个1,列式为40-4=36,我想这样会更快。”
这一过程不仅突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促进了同学之间相互了解和合作。这样,学生在探索、评价结论的过程中,创造性思维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一、课堂上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不可否认,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是很好的学习方式。但是,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对于学生的有效学习也很重要。如果我们把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重点把握教学的目标和进度、思维的扩散和收敛、训练的密度和质量等,教学将更加有效。
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概念用有意义的讲授法显得更有效;又如教学角的度量,也可以用讲授法。但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如果用讲授法的话,对于死记硬背的学生可能还有点用,但其他同学呢?对于后面学习三角形以及梯形的面积时,教师也唯有用讲授法。过一段时间后,学生可能把这三个公式混淆,或者会忘记得一干二净。如果采取探究性学习的话,就算忘记公式,但学生曾经用过两种方法求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可以自己推导出来。
二、在课堂上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课程改革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体验, 一般来源于强烈的认知冲突,并在亲历性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获得体验。不断地强化和拓展学习体验,可以为后续学习积累新的经验。“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和思维的关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对于小学生而言,操作可以使认知的对象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缩短,进行直接的认知活动。
例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长、宽与面积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些都是教学中必须突破的难点,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摆面积单位学具,求出一个长方形纸板的面积,然后再问:“如果求长方形球场或者更大的长方形的面积,用这种方法行吗?”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用12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任意的一个长方形有几种拼法。拼好后思考以下问题:(1)这些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2)这些图形的长、宽分别是多少厘米?(3)你发现每个图形的长、宽与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的思维也随之展开。他们通过动手、动脑很快发现长方形的长有几厘米,沿着它的边就可以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长方形的宽有几厘米,在这个长方形里就可以摆几排这样的正方形。再通过直观演示和共同讨论,发现每个长方形的面积都刚好等于长和宽的乘积,于是推导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疏通必要的信息通道,使学生能在信息背景下进行思维的加工,形成新的思维的成果。
三、在课堂上发展学生的主体价值观
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中,我们应该强化学生的个性化的体验。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进行有效的、民主的对话,在探究式的课堂中擦出创新的火花,在有价值的课堂讨论中使学生成为有自己思想的学生。
例如在教学“100以内进位加法”以后,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9+9+9+9=?比一比,看谁先算出来。
生1:老师,9+9=18,题中是两个9+9相加,可以想18+18=?因为18+18=36,所以9+9+9+9=36。
生2:老师,我觉得他的算法中18+18=?有点难,还不如想20+20-2-2=36。
生3:老师,也可以把前面3个9看成3个10相加,这样就多加了3个1,再从第4个9里面减掉3,就是30+6=36。 生4:“老师,按照前面两位同学的想法,那就直接把每个9都看成10,再减去4个1,列式为40-4=36,我想这样会更快。”
这一过程不仅突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促进了同学之间相互了解和合作。这样,学生在探索、评价结论的过程中,创造性思维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