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来,中国物理基础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经十年的教育改革,《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从最初的实验稿到修订稿再到2011版的正式稿有了很多提高和改进的地方.2011版课标提出“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与此相关联的是2011版课标将修订稿中体验性目标行为动词由“经历、反应”改进为“经历、认同、内化”,这不仅更准确地指明水平层次,也更加增强物理教师教学的自由度,更加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所以如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如何实现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同,如何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内化成为每一个物理教师必须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笔者认为充分的物理实验、必要的科学方法和恰当的课堂反馈不可缺失,本文结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声音是什么》的教学实例,浅谈对2011版课标中体验性目标行为动词的认识和研究.
1加强实验,丰富学生经历
科学中最基本的部分包括基本概念、事实、定律等解释性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更关注科学的解释层面.然而物理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其意思是: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再由此上升到理性认识.由此可以看出实践、体验、经历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必要条件,所以在《声音是什么》一课的“声音的产生”教学环节中,我先让学生利用纸、皮筋、试管等物体发出声音,看看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独特.对于“纸”,学生采用弹、揉、撕、吹、抖动、折成纸炮等方法使其发声;对于“皮筋”,学生采用拉紧后松开、拉紧后用手弹拨等方法使其发声;对于“试管”,学生则采用吹、敲击、蘸有水的手指摩擦等方式使其发声.通过这些环节的体验,我让学生比较这些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但学生往往还是很难准确回答出来,继而我让学生将手放在喉咙处,感受自己说话和不说话时手上的感觉有何不同?通过对比,学生能感受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试想,如果没有学生的亲身经历,而是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这一基本事实直接告诉学生,学生会认同吗?再如本课中“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具有能量”等教学环节中我都安排大量的实验让学生去经历、体验,而不是简单传授这些基本概念和事实,这些环节的设置证明通过物理实验教学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2注重方法,引领科学认同
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秘书长张宪魁教授在《物理科学方法教育》一书中指出科学有四个层面,其中之一为精神层面,即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等等,这是科学的灵魂.在《声音是什么》一课中我虽然设置了大量的实验让学生去经历,但学生只是感受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状态有不同,他们一定认同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吗?为此在“声音的产生”教学环节中我又增添了以下几个演示实验:
实验一先让一个不发声的音叉轻轻靠近水面,再让发声的音叉轻轻靠近水面,让学生比较前后两次水面的不同.学生发现发声的音叉靠近水面时有水花溅起.
实验二先让一个不发声的音叉轻轻靠近静止悬挂着的乒乓球,再让发声的音叉轻轻靠近静止悬挂着的乒乓球,让学生比较前后两次乒乓球状态的不同.学生发现发声的音叉轻轻靠近静止悬挂的乒乓球时乒乓球被多次弹开.
实验三先在不发声的鼓面上撒上纸屑,然后敲击鼓面使其发声,让学生比较前后两次纸屑状态的不同.学生发现鼓面发声时纸屑被弹起.
这三组实验的前后对比说明发声的物体的确在振动,从而使学生认同“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这一科学事实.同时学生也有了方法上的突破,以上环节中涉及到“观察法”、“比较法”、“归纳法”、“转换法”等学习方法,这些科学学习方法对学生的后续学习都起到重要作用.
再如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这个教学环节中,通过抽气使玻璃钟罩中发声的闹钟声音变小,引导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加以科学推理来认同这个科学事实,这也是初中物理第一次涉及“理想实验法”,所以更需要教师对学生思维的适当引导.以上这些实验并不新奇,但在演示中我注重了方法的引导,让学生在科学方法的基础上认同科学知识,这就从科学本质上使学生知识技能得以提高.即便再新奇的实验如果没有科学方法的引导,充其量只能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刺激,而不能更大程度地使学生认同.有时候老师往往会困惑实验演示场面很热烈但预设的目标很难达成,或许是因为没有赋予方法引导的演示实验不足以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物理实验吧.
3优化反馈,促成知识内化
学生所学的知识如果最终不能从理论回到客观实际中去检验,那就说明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知识.课堂反馈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内化所学的新知识,它是提高学生物理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手段,在《声音是什么》一课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反馈练习.
反馈练习1发生的音叉轻轻靠近用细绳悬挂的泡沫小球,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如果这个实验放置在真空环境中进行,你又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这样的问题设置没有简单、孤立的考察“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和“真空不能传声”这两个科学事实,学生需要对题目所呈现的情景和所学知识进行信息整合才能较完整地回答出来,这样的反馈是直观的,而且是真实有效的.
反馈练习2如图1所示,取一个圆柱形食品罐,一端开一个圆孔,另一端将底面去掉蒙上橡皮膜,并用橡皮筋扎紧.在桌子上约每隔5 cm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将圆筒的开口对着蜡烛,手敲击橡皮膜,你在听到声音的同时会看到蜡烛的火焰由近及远被“吹斜”(烛焰会摇动).该实验现象说明哪些科学道理?
这个物理情景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有: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是由近及远传播,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声音具有能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弱等.其中关于传播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并不是本节课所要求的,但也有的学生能够回答出来,这不就是我们所期待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吗?学生创新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各环节中慢慢地渗透,我认为创新能力是显性的体现,而创新意识是隐性的.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有了创新意识,厚积薄发终能显性地体现出创新能力.
对物理教师来讲,轻松、有效的反馈离不开精妙的设计,如果呈现给学生的客观实际没有变式或对比,那只是知识的机械重复.只有恰当的反馈设计才能对教师实施有效反馈起作用,也只有恰当的反馈设计才能更好地有助于学生内化知识,实现有意义的知识建构.
总之,2011版课标最关注的是学生的终生发展, “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的理念,要求教师能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体验性目标行为动词“经历、认同、内化”可以看出这是递进的水平要求,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仍然是物理学习的重点,但是学生的体验不可缺少,经历、认同、内化既是体验性目标三个层次的水平要求,也是学生探究知识的三个历程.教育是一种智慧的劳动,如何才能使教学真正实现为学生终生发展服务是教育永恒的话题,相信通过教师的不断努力、钻研和积累,终究可以让教育服务于社会及每一个人的发展.
1加强实验,丰富学生经历
科学中最基本的部分包括基本概念、事实、定律等解释性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更关注科学的解释层面.然而物理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其意思是: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再由此上升到理性认识.由此可以看出实践、体验、经历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必要条件,所以在《声音是什么》一课的“声音的产生”教学环节中,我先让学生利用纸、皮筋、试管等物体发出声音,看看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独特.对于“纸”,学生采用弹、揉、撕、吹、抖动、折成纸炮等方法使其发声;对于“皮筋”,学生采用拉紧后松开、拉紧后用手弹拨等方法使其发声;对于“试管”,学生则采用吹、敲击、蘸有水的手指摩擦等方式使其发声.通过这些环节的体验,我让学生比较这些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但学生往往还是很难准确回答出来,继而我让学生将手放在喉咙处,感受自己说话和不说话时手上的感觉有何不同?通过对比,学生能感受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试想,如果没有学生的亲身经历,而是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这一基本事实直接告诉学生,学生会认同吗?再如本课中“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具有能量”等教学环节中我都安排大量的实验让学生去经历、体验,而不是简单传授这些基本概念和事实,这些环节的设置证明通过物理实验教学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2注重方法,引领科学认同
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秘书长张宪魁教授在《物理科学方法教育》一书中指出科学有四个层面,其中之一为精神层面,即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等等,这是科学的灵魂.在《声音是什么》一课中我虽然设置了大量的实验让学生去经历,但学生只是感受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状态有不同,他们一定认同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吗?为此在“声音的产生”教学环节中我又增添了以下几个演示实验:
实验一先让一个不发声的音叉轻轻靠近水面,再让发声的音叉轻轻靠近水面,让学生比较前后两次水面的不同.学生发现发声的音叉靠近水面时有水花溅起.
实验二先让一个不发声的音叉轻轻靠近静止悬挂着的乒乓球,再让发声的音叉轻轻靠近静止悬挂着的乒乓球,让学生比较前后两次乒乓球状态的不同.学生发现发声的音叉轻轻靠近静止悬挂的乒乓球时乒乓球被多次弹开.
实验三先在不发声的鼓面上撒上纸屑,然后敲击鼓面使其发声,让学生比较前后两次纸屑状态的不同.学生发现鼓面发声时纸屑被弹起.
这三组实验的前后对比说明发声的物体的确在振动,从而使学生认同“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这一科学事实.同时学生也有了方法上的突破,以上环节中涉及到“观察法”、“比较法”、“归纳法”、“转换法”等学习方法,这些科学学习方法对学生的后续学习都起到重要作用.
再如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这个教学环节中,通过抽气使玻璃钟罩中发声的闹钟声音变小,引导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加以科学推理来认同这个科学事实,这也是初中物理第一次涉及“理想实验法”,所以更需要教师对学生思维的适当引导.以上这些实验并不新奇,但在演示中我注重了方法的引导,让学生在科学方法的基础上认同科学知识,这就从科学本质上使学生知识技能得以提高.即便再新奇的实验如果没有科学方法的引导,充其量只能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刺激,而不能更大程度地使学生认同.有时候老师往往会困惑实验演示场面很热烈但预设的目标很难达成,或许是因为没有赋予方法引导的演示实验不足以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物理实验吧.
3优化反馈,促成知识内化
学生所学的知识如果最终不能从理论回到客观实际中去检验,那就说明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知识.课堂反馈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内化所学的新知识,它是提高学生物理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手段,在《声音是什么》一课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反馈练习.
反馈练习1发生的音叉轻轻靠近用细绳悬挂的泡沫小球,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如果这个实验放置在真空环境中进行,你又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这样的问题设置没有简单、孤立的考察“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和“真空不能传声”这两个科学事实,学生需要对题目所呈现的情景和所学知识进行信息整合才能较完整地回答出来,这样的反馈是直观的,而且是真实有效的.
反馈练习2如图1所示,取一个圆柱形食品罐,一端开一个圆孔,另一端将底面去掉蒙上橡皮膜,并用橡皮筋扎紧.在桌子上约每隔5 cm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将圆筒的开口对着蜡烛,手敲击橡皮膜,你在听到声音的同时会看到蜡烛的火焰由近及远被“吹斜”(烛焰会摇动).该实验现象说明哪些科学道理?
这个物理情景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有: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是由近及远传播,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声音具有能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弱等.其中关于传播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并不是本节课所要求的,但也有的学生能够回答出来,这不就是我们所期待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吗?学生创新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各环节中慢慢地渗透,我认为创新能力是显性的体现,而创新意识是隐性的.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有了创新意识,厚积薄发终能显性地体现出创新能力.
对物理教师来讲,轻松、有效的反馈离不开精妙的设计,如果呈现给学生的客观实际没有变式或对比,那只是知识的机械重复.只有恰当的反馈设计才能对教师实施有效反馈起作用,也只有恰当的反馈设计才能更好地有助于学生内化知识,实现有意义的知识建构.
总之,2011版课标最关注的是学生的终生发展, “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的理念,要求教师能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体验性目标行为动词“经历、认同、内化”可以看出这是递进的水平要求,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仍然是物理学习的重点,但是学生的体验不可缺少,经历、认同、内化既是体验性目标三个层次的水平要求,也是学生探究知识的三个历程.教育是一种智慧的劳动,如何才能使教学真正实现为学生终生发展服务是教育永恒的话题,相信通过教师的不断努力、钻研和积累,终究可以让教育服务于社会及每一个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