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沉沦》《芝加哥之死》中的隐喻表达

来源 :学术理论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_w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郁达夫的《沉沦》和白先勇的《芝加哥之死》中隐喻手法的集中论述,分析季节、女性身体与死亡意象在小说中的象征内涵,试图探究隐喻的审美功能,体会作者深沉的现实关怀。
  关键词:《沉沦》;《芝加哥之死》;隐喻
  
  隐喻最初是作为修辞学范畴存在的,当代隐喻理论把隐喻从单纯的语言现象提高到了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的高度。作为比喻性语言,隐喻具有观察世界、创造新意义、表达新思想的认知功能,对隐喻意义的理解总是要超过字面意义寻求隐喻性的解释,通过推理、联想求得话语和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①《沉沦》与《芝加哥之死》作为不同时期留学生文学的代表作,在呈现海外留学生悲惨遭际的同时,更通过季节、女性身体与死亡的隐喻传达,引发读者对生命存在的本质思考。
  一、季节的隐喻
  李洁非在《小说学引论》中提到:“所谓‘情境’即指情节构成中具有象征和隐喻功能的背景、氛围、环境描写;在其本质上,情境是人物内在处境的外化和形象的显现。”也就是说,情境不仅仅是背景、环境描写,它与人物、情节息息相关,而且“好小说情节的艺术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人们是否得到来自情境的感染力”。②在这两篇小说中,作者就通过季节隐喻的方式不仅指明了当时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而且喻示了主人公的心理状态。
  《沉沦》中描写的季节多是秋天,如“清和的早秋的世界”,“秋风吹到富春江上”,“十九岁的秋天”,“今天又是清秋的好天气”,“秋天又到了……”等,此处作者对季节的安排是有深意的。万物凋落的秋天是萧瑟、阴郁的,正暗合了主人公——一位忧郁症患者的情绪体验,看待世界时总有一份挥之不去的孤冷与寂寥的情怀。同时,秋天也是一个由生命走向死亡的过渡季节,收获的喜悦即为死亡的前奏。无论是主人公还是作者,异域的经历均存在这样一个转变:随着在外留学时日渐长,收获知识的同时更增加了自己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自卑感,面对祖国的羸弱贫困,外族的歧视欺侮,艰难的现实处境甚至逐渐把人逼入死亡的边缘。所以秋天在《沉沦》中的季节隐喻不仅是指向个人的,更是那个时代留学生们内心心声的隐曲表达。
  与《沉沦》不同,白先勇在小说中用夏天喻示了芝加哥城中令人焦躁、气闷的社会环境。“芝加哥从夏日的午睡,娇慵的苏醒过来……各种噪音,从四面八方泉涌而出。声量愈来愈大,音步愈来愈急,街上卡车像困兽怒吼。人潮声,一阵紧似一阵的翻涌,整座芝城,像首扭扭舞的爵士乐,野性奔放的颤抖起来。”③酷热高温“蒸发”出了芝加哥城中人们内心的烦躁不安与各色欲望,整座芝城都被扭曲,到处充斥着各种噪音与人潮声。无风的芝城,空气中充塞着如从古墓中散发出来的腐烂气息,炎炎烈日灼伤了这座物欲横流的城市,连同生活其中的各色人物也一块沉沦堕落,置身于这样的生存环境下,吴汉魂只能在痛苦的挣扎中沉没于这个腐朽的世界。
  因此,不论是《沉沦》中的秋天,还是《芝加哥之死》中的夏天,虽然看似不经意之笔,却是蕴含深意,它不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主要环境,更是人物内在心境的外化和形象显现,主人公“他”的多愁善感,芝城人们的狂躁不安,均投射在作者笔下的季节描写中。同时,正因为主人公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并不断受到浸染,从而推动性格的发展与高潮的到来。
  二、女性身体的隐喻
  根据福柯的话语理论,身体从来就不仅仅是解剖学意义中的身体,它是权力、知识、话语的聚焦点。在《沉沦》与《芝加哥之死》中,女性身体不再只是男性欲望的对象,而是打上了政治符码与文化符码的烙印,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沉沦》中两位日本女学生的眼波,旅馆主人女儿的身体,不仅对主人公充满诱惑,无形中也形成一种压力,让“他”避之唯恐不及,究其原因就在于处在异域环境中,“他”具有强烈的自我身份意识,因而在性交往问题上,“他”更敏感于对方对自己民族身份的认同以期望获得同等的地位与尊严。因此在小说中,女性身体更多的是一种民族身份的言说甚至是压迫,是一种强国子民的民族优越感的流露。福柯曾言:“用不着武器,用不着肉体的暴力和物质上的禁制,只需要一个凝视,一个监督的凝视,每个人就会在这一凝视的重压之下变得卑微……”。④此处这种凝视背后的力量就来自于国家实力的保证,《沉沦》中的“他”正因为祖国的穷困使他甚至在日本妓女面前都低声下气抬不起头来。当他狎妓之后付小费给侍女时,因为钱少,主人公神色显得困窘不堪,手从不觉微颤到震动地厉害,话声也跟着颤动起来。经济的窘迫让主人公在一个妓女面前,几乎失去了自尊。“你别嫌少了,请你收了吧”一句近乎哀怜的乞求不禁让人心酸。因此,小说中的女性不仅成为主人公性幻想性交往的对象,更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民族身份特征,主人公正是悔恨于自己的失身变节,最终选择了自杀。
  《芝加哥之死》中,吴汉魂与秦颖芬、萝娜的情感关系则喻示了中西文化间的冲突。⑤秦颖芬是吴汉魂在台北时的女朋友,她对吴汉魂柔顺心肠好又给他充分的安全感,是典型的温婉贤淑的东方女性,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而萝娜则是吴汉魂在芝加哥酒吧碰到的一个妓女,她带给人的是一种肉欲放荡的感觉,她的职业身份、态度与行为都具有强烈的美国色彩,因而可视萝娜为美国文化的象征。吴汉魂与秦颖芬交往时间较长彼此熟悉,这个真心爱过自己的女性,在吴汉魂的心中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正象征了本土文化对吴汉魂的深远影响。而萝娜与吴汉(下转第37页)(上接第33页)魂相识不过几个小时,他们之间的一夜风流正象征了吴汉魂对于西方文化(美国文化)的认知是有限的,他对西方文化的钟爱,更多的是出于一种欲望、激情,而不是发自内心的真正喜欢。而从与秦颖芬的“发乎情,止乎礼”的交往到与萝娜的“一夜情”,这种身体上的跨越,似乎正喻示了西方文化的巨大魅力。虽然吴汉魂对西方文化充满了希望,但要在精神上与之共鸣绝非易事。小说中正是这种难以舍弃与追之不得的交互错位,使吴汉魂在精神上处于一种两难与尴尬的境地,也正是这种矛盾纠结最终导致了他的死亡。
  因此在这两篇小说中,女性身体已经被作者赋予了一层更深刻的内涵,她们或是政治身份的象征,或是西方文化的代言人,已经不再局限于性别角度而获得意义的延伸。
  三、死亡的隐喻
  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本能冲动,这个冲动最初是向着自我而迸发的。“这个自毁的冲动受生命本能的压制而减弱,或改转了方向。不过有时候生命本能失去这种力量,这时死亡本能可能借着‘自杀’方式表现出来了。”⑥《沉沦》与《芝加哥之死》中,主人公最终自杀而死,他们对待死亡的态度不是恐惧,而是自觉的主动选择,死亡成为他们躲避现实压力、摆脱现实生活悲惨处境的绝好归宿。
  《沉沦》中,作者详细刻画了主人公的生之艰难。“他”是位忧郁症患者,三岁丧父,上有两位兄长,后因一些儿戏事与之绝交。独自一人留学日本,身边的中国同学从未真正了解过他的心理,还嘲笑他是神经病,“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感时时笼罩着他(小说中“孤冷”“孤独”“孤寂”“忧郁”几个词出现频率较高,反映了主人公的情绪体验),他逐渐与世人竟至绝不相容的境地。精神的隔膜与绝望使他虽生在世上,却犹如坠入死境毫无生机可言。小说中关于主人公的外貌这样写道:“青灰色的眼窝”、“死鱼的眼睛”、“灰白的面色,竟同死人没有分别”。冷色调的选择让我们感到一种冷酷、荒凉与绝望,肃杀萧瑟的意境传达,也为主人公的命运结局埋下伏笔。
  芝加哥城中,到处充斥着堕落与死亡的气息,人们被这个工业化、物质化的世界包裹着,流连其中,难以自拔。小说中关于死亡的意象描绘较多,如书本宛如腐尸,黑夜“像一个垂死的老人”⑦,“芝加哥是个埃及的古墓,把几百万活人与死人都关闭在内,一同消蚀,一同腐烂”⑧,尤其是吴汉魂的居所——地下室,如同人间的活地狱,光线阴暗,空气潮湿,狭小的空间给人一种挤压感、胁迫感,让人受尽生之煎熬。因此,生活在一座死亡笼罩下的城市,处在令人窒息的社会环境中,人只能被压抑扭曲着,这是一种现代文明对人的异化,让人倍感焦虑、虚无与绝望,最终只能走向自杀。
  此外,两篇小说中的死亡结局并不是作家有意制造的悬念和噱头,而是人生真实的处境呈现,是生命与现实对峙后的一种悲剧性表达,《沉沦》中主人公的死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异域环境中弱国子民的悲哀与不幸,吴汉魂的死则集中反映了融入西方强势经济文化的尴尬与艰难,这些均体现了两位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层次思考,死亡意象的呈现,也成为作品意蕴寄托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沉沦》与《芝加哥之死》中,隐喻手法的巧妙运用,不仅增加了文本内涵的广度与深度,提高了小说的审美性,更突显了作者自身深沉的现实关怀。
  
  注 释:
  ①李天紫.隐喻的理解[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59—160.
  ②李洁非.小说学引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145—146.
  ③⑦⑧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一卷)[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200—201、210、211 .
  ④黄华.权力、身体与自我: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77.
  ⑤此处观点参阅刘俊.悲悯情怀:白先勇评传[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176—187.
  ⑥转引自颜翔林.死亡美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129.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不是简单、辅助的衬托,而是根据音乐作品的内容为表现音乐形象的需要来进行创作的重要部分。准确了解舒伯特钢琴伴奏与艺术歌曲之间的关系,深层次地了解其钢琴伴奏的风格特点,能帮助我们更为准确地把握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作用和地位,从而在演奏实践中为歌曲的演唱起到更好的烘托作用。  关键词:钢琴伴奏;艺术歌曲;舒伯特    一、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背景  弗朗茨·彼得·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插图的艺术形式在不断地变迁,在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互相影响中,插图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地扩展。插图设计属于“大众传播”领域的视觉传达设计的范畴,是艺术设计的分支,在好多作品中插图起着引导读者阅读情绪的作用,使读者能通过插图凝造出的气氛来更真实的感受作者的创作感情。通过研究插图这种通过作品色彩、线条、画面内容等来引导读者心里感觉的形式感,有利于提高我们在以后的创作
期刊
一、探戈音乐的起源与发展  (一)探戈的诞生  1.探戈音乐的起源  发端于十九世纪下半叶的探戈音乐是阿根廷对世界音乐文化的伟大贡献。这种出身卑微的音乐,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成为当时人们思想感情抒发的重要载体,它凭借着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狂潮般涤荡着整个阿根廷,甚至全世界。以阿斯托尔·潘塔利昂·皮亚佐拉(Astor Pantaleón Piazzolla ,以下简称为皮亚佐拉)为代表的探戈音
期刊
摘 要:公园分为城市公园和自然公园两大类,我们一般所说的公园仅指城市公园,也就是主要在城区经营的公园,而不包括像美国国家公园和中国的自然风景名胜这一类的自然公园。城市公园在城市空间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位于繁华城市中的公园为人们提供了一片安静的休息地。为市民提供了一处可以在闲暇时游览、娱乐的地方。城市公园是园林的一种,由地形、水体等多种元素共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城市公园空间。在这些公园空间的
期刊
色彩作为电影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视觉元素,一直以来为刻画角色的情感,为营造场景环境的氛围,为增进剧情、丰富画面、加强真实感,提高电影本身的欣赏价值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一、运用色彩创造某种氛围,反应人物情绪,产生情感传达的人性化互动  众所周知,色彩只是眼睛玩弄的魔术,物体是没有色彩的,当日光照射到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时,这个物体按照其分子结构吸收某些波长而反射出另一些波长,这些被反射出来的波长在人的眼睛
期刊
摘 要:80多年前,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中国共产党人以坚定的党性、优良的作风和铁的纪律,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闯出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井冈山由此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开篇,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光辉起点。在两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斗争中,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井冈山人民用生命与鲜血投了中国共产党最忠实的一票。纵观历史,我
期刊
摘 要:音色是小提琴演奏表现力的核心要素,好的音色会让人陶醉其中;反之,则会大大降低欣赏者的兴趣。那么,小提琴音色的训练就会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小提琴基本音色、音色变化及其相关训练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音色等级分类及其与情感表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说明系统化音色训练的重要性及对情感表达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音色;变化音色;音色训练;情感表现      长久以来,小提琴一直因其优雅迷人的声音
期刊
摘 要:钟嵘的“直寻“说提倡“自然”、“比兴”的语言修辞技巧和情感抒发原则,形成了关于诗歌与美学的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理论。这一脉理论在经过严羽、王夫之等从不同侧面的阐发与补充后,最终定型于王国维的“不隔”说。本文讨论“直寻”说的影响与意义,从历史的追溯方面展开探讨,主要涉及严羽、王夫之、王国维等人对“直寻”说的继承与阐发,通过追溯和对比可以发现,在“直寻”说的影响下形成了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条独特脉
期刊
摘 要:标志是以单纯、显著、易识别的物象、图形或文字符号为直观语言来代表企业、组织、团体或个人形象,还可以传达丰富的信息。中国的标志设计伴随着改革开放大潮,从最初接受欧美、日本、港台式的设计风格和手段发展到今天,经过中国当代设计师的吸收、消化,从图形语言到表现手法,已经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设计之路,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设计风格。特别是中国传统图案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融合,蕴涵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体现出鲜明的时代
期刊
摘 要: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首次把“双性同体”作为艺术家审美理想引入文学创作领域。对于促成其“双性同体”思想的形成以及这一思想在文学创造中的表现都值得我们去研究。本文主要在探讨弗吉尼亚·伍尔夫“双性同体”思想形成原因的基础上着重剖析这一思想在其作品《奥兰多》中的体现。  关键词:奥兰多;伍尔夫;双性同体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是一位意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