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视觉文化是当代文化现代性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视觉符号与语言符号的对比,视觉符号在实际应用已占明显优势,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用“语言文化”介入“视觉文化”是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普通高校影视课程教育中,需要及时用“语言文化”介入“视觉文化”的策略,来回应视觉文化革命给影视教育所带来的挑战,如用理性的“语言文化”转化学生的“视觉文化积累”,用“语言文化”底蕴深厚的影视作品提升学生的视觉文化,用“语言文化”的理性去反思视觉文化。
【关键词】语言文化 视觉文化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J5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050-02
“视觉转向”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从某种意义上说,视觉文化是当代文化现代性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视觉符号对语言符号的挑战已占明显优势,这种视觉文化的强势话语不仅表现在艺术上,也表现在人们生活的各方面。渗透到人们的医疗、学习、生活方式、出行等任何时空、任何范畴的事物都以图像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眼前。可见,图像已经形成了它自身的文化逻辑,受众也习惯于从形象本身取得意义,使人们的认知和审美发生巨大的变化。
以影视为主导的视觉文化已深刻地影响着中国高校的教育,尤其是影视课程教育,这就需要我们对当下视觉文化转向所带来的审美感受、艺术创作方式与语言方式的变化作进一步探索。高等艺术设计课程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对美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及艺术文化的分析研究,包括对普通大学生进行的艺术审美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影视从业人员及其文化工作者专业教育两个方面。现代教学设备和手段的革新,也对教育工作者的艺术课程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从事艺术教育的工作者,更是千方百计的用更符合时代发展的“视觉文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来设置普通高校艺术设计课程。
但是,当代大学生在视觉文化的大背景下成长,当代影视、网络、游戏等电子传媒以铺天盖地、不断流动的影像刺激人的视觉,以满足人的视觉需要为首要目的。面对汹涌而来的视觉之流,大学生很难再以静观、冥想的方式细细体会审美对象。这样一来,由“语言文化”引发的走向深远意义的“韵味”、“意境”等传统审美追求,被当下即得的,不会走向理解、提升、净化审美境界的“震惊”、“惊艳”、“新”等审美感受所代替。
当代视觉文化的兴起的最重要因素是依赖科技的进步。从某种意义上说,视觉文化的泛滥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技术固然可以改变人类,但最终是为人类服务的。面对新的技术浪潮,普通高校影视课程教育如何让人类的审美理想发扬光大,如何导入人文精神,保持高校的人文精神品格,以高尚的审美趣味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文化课题。
“语言文化”在“视觉文化”的教育策略中的重要性:
本文主要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艺术审美教育角度来探讨视觉文化背景下高校影视课程教育问题,并提出以“语言文化”介入“视觉文化”来回应视觉文化革命给高校影视教育所带来的思考和挑战。
在视觉文化背景下,在某些教学课程反复强调过的“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在高校艺术设计课程课堂教学演变成“精讲多看(观看)”了,而应该演变成“多讲精赏”,或者是“边讲边赏”,并且讲的内容不仅要精炼,量的比例也应该高一些,大学生不是观看得太少,而是“观看”得很多了。重视普通高校影视课程教育中语言文化在视觉文化的教育策略中的重要性,这就需要高校授课教师不仅在美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及艺术文化审美教育等方面有比较高的素养,而且对传统文化、当今文化等相关课题有所研究,尤其是对视觉文化有比较全面的辩证的认识。
一、用理性的“语言文化”转化学生的“视觉文化积累”。大学生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现代化的都市世界,日常生活中视觉文化的积累提高了大学生对于视听艺术的敏感性,在他们进入课堂之前就为他们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丰富的“视觉审美经验”。而如何把他们的“视觉文化”积累的信息化再转化成“语言文化”还原为个人的智慧和经验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者的首要考虑问题。
二、用“语言文化”底蕴深厚的艺术设计作品来提升学生的视觉文化。视觉文化并非完全排斥语言,但视觉文化导致普遍阅读水平下降,特别是导致以语言文字为基本要素的深度思维的匮乏却是事实。最明显是我们在写作时“瞬间忘记的书写”的字,每人都碰到过。当代文化倾向的性质,包括了渴望行动、拒绝观照,追求新奇、拒绝深沉,贪图享乐、拒绝沉重,向往轰动等现象,而最能满足学生这些迫切欲望的莫过于艺术中的“视觉”成分了,从而就消解了影视艺术中以语言为媒介的深刻文化内涵。高校的艺术设计课程教育便要运用理性的“语言文化”的底蕴的尺度来选取优秀的作品作为摹本,帮助学生建立以图像为主要元素,并综合语言、音乐、叙事手法、等手段组合而成的影视欣赏“格式塔质”。
三、用“语言文化”的理性去“反思”视觉文化。艺术设计课程教育应培养学生对视觉文化进行批判与反思的意识和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去引导学生养成以抽象的理智概念为手段、以怀疑和批判为风格的哲学之思。在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教育中,学生在影像的广泛意义范围里,不只接收意义,也要去学习批判与反思这些意义。教育学生不能人云亦云,学会理性的分析艺术作品。
总之,当代的视觉文化使新媒介艺术不断兴起,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观看方式和体验过程,数字化的信息传播对高校的艺术设计艺术教育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人类如何掌握世界高级精神活动——艺术,能够以诗意情感的方式去感受事物,而且也能够以诗意情感的方式去表达事物,因此,无论时代怎样发展,高校艺术课程教育仍然应该包含着人类对世界的审美判断与思考,并在某种程度上承担起引领人类精神超越并向诗意升华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李于昆.学院艺术教育在視觉文化中的转型与发展[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1).
[2]尼古拉·米尔佐夫.什么是视觉文化?[M].王有亮,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关键词】语言文化 视觉文化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J5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050-02
“视觉转向”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从某种意义上说,视觉文化是当代文化现代性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视觉符号对语言符号的挑战已占明显优势,这种视觉文化的强势话语不仅表现在艺术上,也表现在人们生活的各方面。渗透到人们的医疗、学习、生活方式、出行等任何时空、任何范畴的事物都以图像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眼前。可见,图像已经形成了它自身的文化逻辑,受众也习惯于从形象本身取得意义,使人们的认知和审美发生巨大的变化。
以影视为主导的视觉文化已深刻地影响着中国高校的教育,尤其是影视课程教育,这就需要我们对当下视觉文化转向所带来的审美感受、艺术创作方式与语言方式的变化作进一步探索。高等艺术设计课程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对美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及艺术文化的分析研究,包括对普通大学生进行的艺术审美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影视从业人员及其文化工作者专业教育两个方面。现代教学设备和手段的革新,也对教育工作者的艺术课程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从事艺术教育的工作者,更是千方百计的用更符合时代发展的“视觉文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来设置普通高校艺术设计课程。
但是,当代大学生在视觉文化的大背景下成长,当代影视、网络、游戏等电子传媒以铺天盖地、不断流动的影像刺激人的视觉,以满足人的视觉需要为首要目的。面对汹涌而来的视觉之流,大学生很难再以静观、冥想的方式细细体会审美对象。这样一来,由“语言文化”引发的走向深远意义的“韵味”、“意境”等传统审美追求,被当下即得的,不会走向理解、提升、净化审美境界的“震惊”、“惊艳”、“新”等审美感受所代替。
当代视觉文化的兴起的最重要因素是依赖科技的进步。从某种意义上说,视觉文化的泛滥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技术固然可以改变人类,但最终是为人类服务的。面对新的技术浪潮,普通高校影视课程教育如何让人类的审美理想发扬光大,如何导入人文精神,保持高校的人文精神品格,以高尚的审美趣味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文化课题。
“语言文化”在“视觉文化”的教育策略中的重要性:
本文主要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艺术审美教育角度来探讨视觉文化背景下高校影视课程教育问题,并提出以“语言文化”介入“视觉文化”来回应视觉文化革命给高校影视教育所带来的思考和挑战。
在视觉文化背景下,在某些教学课程反复强调过的“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在高校艺术设计课程课堂教学演变成“精讲多看(观看)”了,而应该演变成“多讲精赏”,或者是“边讲边赏”,并且讲的内容不仅要精炼,量的比例也应该高一些,大学生不是观看得太少,而是“观看”得很多了。重视普通高校影视课程教育中语言文化在视觉文化的教育策略中的重要性,这就需要高校授课教师不仅在美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及艺术文化审美教育等方面有比较高的素养,而且对传统文化、当今文化等相关课题有所研究,尤其是对视觉文化有比较全面的辩证的认识。
一、用理性的“语言文化”转化学生的“视觉文化积累”。大学生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现代化的都市世界,日常生活中视觉文化的积累提高了大学生对于视听艺术的敏感性,在他们进入课堂之前就为他们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丰富的“视觉审美经验”。而如何把他们的“视觉文化”积累的信息化再转化成“语言文化”还原为个人的智慧和经验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者的首要考虑问题。
二、用“语言文化”底蕴深厚的艺术设计作品来提升学生的视觉文化。视觉文化并非完全排斥语言,但视觉文化导致普遍阅读水平下降,特别是导致以语言文字为基本要素的深度思维的匮乏却是事实。最明显是我们在写作时“瞬间忘记的书写”的字,每人都碰到过。当代文化倾向的性质,包括了渴望行动、拒绝观照,追求新奇、拒绝深沉,贪图享乐、拒绝沉重,向往轰动等现象,而最能满足学生这些迫切欲望的莫过于艺术中的“视觉”成分了,从而就消解了影视艺术中以语言为媒介的深刻文化内涵。高校的艺术设计课程教育便要运用理性的“语言文化”的底蕴的尺度来选取优秀的作品作为摹本,帮助学生建立以图像为主要元素,并综合语言、音乐、叙事手法、等手段组合而成的影视欣赏“格式塔质”。
三、用“语言文化”的理性去“反思”视觉文化。艺术设计课程教育应培养学生对视觉文化进行批判与反思的意识和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去引导学生养成以抽象的理智概念为手段、以怀疑和批判为风格的哲学之思。在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教育中,学生在影像的广泛意义范围里,不只接收意义,也要去学习批判与反思这些意义。教育学生不能人云亦云,学会理性的分析艺术作品。
总之,当代的视觉文化使新媒介艺术不断兴起,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观看方式和体验过程,数字化的信息传播对高校的艺术设计艺术教育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人类如何掌握世界高级精神活动——艺术,能够以诗意情感的方式去感受事物,而且也能够以诗意情感的方式去表达事物,因此,无论时代怎样发展,高校艺术课程教育仍然应该包含着人类对世界的审美判断与思考,并在某种程度上承担起引领人类精神超越并向诗意升华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李于昆.学院艺术教育在視觉文化中的转型与发展[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1).
[2]尼古拉·米尔佐夫.什么是视觉文化?[M].王有亮,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