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gll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为课改的热点问题。该文通过《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一书结合自己的音乐教学实践,提出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音乐教育;新音乐教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艺术教育越来越被学校重视。埃利奥特《关注音乐实践》一书中指出:“音乐创造和音乐聆听是不可替代的思维方式,是人类能获取的最重要的知识中不可替代的资源。”而现在的音乐教学课堂注重理论,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给音乐课堂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音乐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手段,摒弃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以适应现代化音乐教学的需要。那么,音乐教学从哪些方面入手,如何与当下音乐教学相结合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学会音乐聆听
  (一)带着问题去聆听
  埃里奥特《关注音乐实践》一书中,第四章全部在写音乐聆听。聆听是音乐的艺术,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用我们的耳朵聆听世间万物的所有声音,聆听好像既直接又自然。但学习一首曲子不仅是听会歌词,我们要学习其中“乐音”。乐音不仅仅具有音高、音量、节奏,还包括音色。乐音能够唤起听众的真正感情。聆听音乐就像是建造一个移动的七巧板,在最初阶段学生听乐曲的旋律、节奏、歌词这种模式,但当再一次聆听时,学生就要带着构建前景,带着对曲子的思考去聆听。
  书中以萨拉为例,萨拉是为年轻的歌手,在聆听巴赫协奏曲时只是简单地将音乐对比,但不了解巴赫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只是浅显地对曲子熟悉程度的聆听。而中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已经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要把文化素养带入曲子中,用艺术性和审美性的思考去聆听。无论是歌曲教学抑或是音乐欣赏还是听力训练,在让学生聆听音乐时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在听音乐的环节上尤其如此。在完整聆听的基础上,教师可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在音乐中找答案。
  (二)“反复聆听”是发展和提高音乐感受能力的关键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聆听音乐亦是如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出现了比较奇怪的现象——好多学生喜欢音乐而厌倦音乐课的状况。他们懂得好多的音乐知识,但就是对音乐没有感觉,缺乏乐感。究其原因,是音乐听得太多还是教师的讲解过多。音乐作品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是作为知性对象而客观存在的,只有通过聆听才使其变为感悟对象,而只有经过反复聆听才能做到“从模糊到清晰”,并在反复聆听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觉、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
  在聆听中反复接触乐音和随意接触乐音,而更多的是听其以外的内容,知道曲作者谱写曲子的背景,知道作曲者想通过歌曲所表达的含义以及自己对曲子的理解等,正如基威所说:“为了喜爱、欣赏和享受音乐表演,你就必须了解作为表演艺术的音乐,为了成为一个热情的和知识渊博的听者,你就必须了解作为诠释的和社会的艺术音乐。”
  二、学会创造音乐
  (一)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音乐创造
  《关注音乐实践》书中不仅仅指出聆听是音乐的基础,更重要的指出音乐创造(音乐制作)的重要性。“音乐创造和音乐聆听是不可替代的思维方式,是人类能获取的最重要的知识不可替代的资源。”在课堂中不仅仅教会学生学会聆听和演唱歌曲,课程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发掘学生潜能的即兴音乐创造活动。比如,音乐和每一个学科是紧密相连的,文科的学生可以将古诗或课文能够用简单悦耳的旋律方便自己的背诵和理解;而理科的学生可以将烦琐的公式编曲成顺口的旋律等。音乐通过表演将学习者带入了音乐实践的心脏,创造是提高音乐素养的合理的和重要的補充。学生对作品的表演是他的音乐实践及其对于该音乐作品的理解程度的强有力的展现。
  (二)音乐课堂以外的音乐创造
  音乐创造,是在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中传承人类文化历史的同时,也在音乐教学以外的领域传承和创新学校文化。不只是作曲家笔下的音乐作品。比如,在学校里,无论是上课下课还是放学,铃声起到至关重要的提醒作用,学生可以创作他们喜爱的铃声,使学生每天在富有成就感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另外,除了对铃声的创作,学校里的校歌以及班级里的班歌、宿舍里的舍歌等学生都可以在课下创作;在学生日常生活的点滴也有可以创造的空间,例如我们生活中的各种音响:风雨声、鸟鸣声、蛙鸣声、鸡啼声、水的滴答声、汽车的笛声等,都是大自然的音乐,教师可以有意无意地鼓励学生去聆听。充分利用一切机会,自然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聆听周围的声音,培养他们的聆听能力,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加以创造。音乐创造不仅伴随着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还拓展了音乐本身的创造空间。
  三、学会音乐合作
  (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
  在音乐课堂上,不仅仅有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还有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紧密配合,才得以构成完整的课堂。新课改下,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是主导者,教师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教学方式不再是“填鸭式”教育,而是本着平等、民主、合作、辅助的原则,教师作为课堂整体中的一员,与学生坦诚交流,和睦相处。在课堂表演中,教师可以以表演者的身份走进学生,与学生一起互动,让学生在愉快的律动游戏中掌握音高、时值、力度、音色等音乐基本要素和本节课所学习的重难点。
  (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
  课堂教学时间短暂,不能每个同学都有展现的机会,而生生合作大大提供了学生展现的机会。当代合作学习理论开创者约翰逊教授提出:“同伴互助学习的五个因素的理论,积极的相互依赖、促进性的相互作用、个人的责任感、社交技能或合作技巧、同伴学习过程。”当每次小组在创编活动时,教师要巡回做积极的指导,了解学生情况。当学生不知道如何展开创编活动时,教师做示范给予充分的启发。当小组展示完后,教师对每组进行准确的评价和富有童趣的奖励,这样可更好地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性。学生从合作的创编活动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得到了创编成功的喜悦,更加从中体会到了合作学习的快乐,充分发挥自身及同伴的学习优势,互帮互学,分工合作,取长补短,既提高学习效率又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结语
  音乐教育是多元化的,以音乐表达为目的的教学在以若干方法进行着,学会聆听、学会创造和学会合作,只是其中方法之一。追求音乐的有效教学任重而道远,着力培养学生对音乐教学的认识水平,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升音乐教学的积极性,丰富音乐教育水平,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水平,真正实现全面的、细致化的课程课改教学工作。教师更应不断地学习,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就美好人生。
  参考文献
  [1]贝内特.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13.
  [2]尹爱青.音乐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埃利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周莉,汉族,女,安徽淮北人,淮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其他文献
【摘要】2018年初,由厦门市首次创作编排的大型音乐剧《鼓浪如歌》在闽南大戏院首次公演,它以文艺的形式再现解放鼓浪屿的历史场景,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该剧《鼓浪如歌》是由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厦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厦门歌舞剧院创排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原创音乐剧,也是厦门市创排的首部音乐剧,其文本的组织策划是由厦门市山东南下干部历史研究会完成的。音乐剧《鼓浪如歌》分为序曲、
期刊
【摘要】《蝴蝶》Op.2、《狂欢节》Op.9、《大卫同盟舞曲》Op.6是舒曼早期的三首钢琴套曲,这三部作品在文学背景、音乐形象等方面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尝试从不同的切入点对三首作品进行比较与分析,并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  【关键词】舒曼;浪漫主义;钢琴套曲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罗伯特·舒曼是德国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之一。《蝴蝶》Op.
期刊
【摘要】古人云:“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牵一发而头为之动,拨一毛而身为之变,然则发皆吾头,而毛孔皆吾身也。”尽管我们改变的是一根毛发,但整体的本意是会随之改变的。所以,把握每一个节点都显得至关重要。在完成一首声乐作品时,不能只顾及到声音的位置,还要把情感、内容、表情、情绪,旋律的走向、音色的变化、音量的大小等都同一时间展现在作品中。其中的牵一发,即指各个情感、内容、音符等,全身即指作品的完整性及
期刊
【摘要】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将旋律、调性、和声、曲式结构等作曲手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性。本文以他的艺术歌曲《菩提树》为研究对象,从曲式结构、和声调性的布局、伴奏织体三个方面探究钢琴伴奏写作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舒伯特;钢琴伴奏;曲式结构;调性;和声;织体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当音乐作品的写作符合听众的审美心理活动
期刊
【摘要】随着国际学校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的三大国际课程以及评估体系国际文凭(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剑桥国际考试(Cambridge International Examination: AS/A Level),美国大学先修课程 (Advanced Placement Program)在中国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本文
期刊
【摘要】张鲁是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1917年生于河南洛阳,1940年夏考入鲁迅艺术学院第四期音乐系作曲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音乐创作。他一生创作了上千首歌曲以及若干歌剧、歌舞剧、电影歌曲等。其中,他的叙事歌曲民族风格浓郁、时代气息突出、感情真挚亲切,每首都富有不同的趣味和色彩。本文将从张鲁最具代表性的叙事歌曲《王大妈要和平》入手,谈一下这首歌曲以及张鲁叙事歌曲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张鲁;叙事歌曲
期刊
【摘要】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而作曲家、演奏(演唱)者和听众作为传播音乐的三个载体,同时,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又各自相对比较独立。那么,听众作为信息的最后获得者,他们所体会到的音乐信息到底是从哪里得来的?这就涉及到了音乐情感表达的不确定性问题。古筝作为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历史源远流长,且音色优美,在现当代发展十分迅速,深受国内外人民的喜爱,极具代表性。本文以现代筝曲的代表作品之一《飘飘何所似,风起舞动时
期刊
【摘要】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们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谐和发展的重担。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现阶段,中学音乐教育出现了明显弱化的现象,比如,对音乐教育重视不够、师生对音乐的认知存在差异、学生音乐基础薄弱、对音乐教育目的的理解不到位、教学方法和模式单调等,一些针对音乐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笔者在德州市庆云县支教过
期刊
【摘要】2015年,教育部公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办法规定,教师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考,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制定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组织笔试和面试试题,按照高考要求组织应试。在此背景下,师范类院校、教育类专业、考证类机构的课程体系改革也以 “国考”大纲为指引,轰轰烈烈地开展开来。《声乐》课程作为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改革的重点课程,因为尚无立竿见影的方法和卓有成效的途径,以致在探索中面临着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中学生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也随之建立。本文通过对音乐课堂中听、唱练习的教学实例,探讨和思考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和艺术表现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江南小调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根据2017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所述,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包括审美的感知、艺术的表现和文化的理解等方面。其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