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多一些情感色彩,少一些理性色彩
为什么大部分人会认为数学很枯燥,究其原因,除了数学学科本身的严谨科学性与理性之外,还跟课堂上数学语言缺乏情感色彩有关。数学课堂上充斥耳膜的总是:“这道题怎么解答?”“对不对?”“还有别的解法吗?”“听懂了吗?”等,这些较少形象色彩的语言,不断地给予学生思维以定向冲击,强化了数学枯燥无味的感受。
而富有情感色彩的语言,带着鲜活的形象触发学生的学习兴奋区域,使他们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注意力、意志力等处于活跃状态,学习的效果大不相同。例如在学习《毫米的认识》时,我用讲故事的形式引入:课间活动时,两个同学在谈论哪种兵器厉害。一位同学说:“我觉得宝剑最厉害。”另一位同学说:“不,我觉得孙悟空的金箍棒最厉害。你看它可长可短,能伸能缩,有时只长1厘米,可以藏在耳朵中,有时能伸长到几米、几十米、几百米甚至几千米,上天入地多威风!”学生都沉浸在《西游记》故事中,我趁势问:“在刚才的故事中,藏着哪些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学生在富有情感色彩的语言环境中,迅速而准确地找出一年前学过的米与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且发言时眼神透出兴奋。这样引入的语言比起传统单调的如“下面我们来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不仅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还给新课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心理氛围。因此我们都应该想方设法让数学语言充满浓厚的童趣,给理性色彩浓厚的数学语言披上孩子喜闻乐见的艺术外衣,从而为学生的主动探究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
二、多一些鼓励语言,少一些丧气言语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听到教师对学生说:“你看全班这么多马大哈,小数点又弄错了”“这道题说过多少遍还做错,笨不笨”“刚刚才说过,又弄错,怎么不长记性”等。这些语言带着阴沉、灰色的调子,丧失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信心,还给学生埋下潜意识:数学真难学,我就是比别人笨,努力了也没用等。久而久之,学生易形成冷漠、不敏感、无所谓甚至厌学的学习心理品质。
欣赏名师的课,除了叹服他们独具匠心的设计外,课堂语言的富有激励性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总能巧妙运用各种的激励性语言,用耐心、宽容、理解架起通往欣赏心灵的桥梁,尽力保护学生脆弱而娇嫩的童心,让学生时时保持向上的心态,不断鼓起孩子在学海中迎风破浪的勇气。
三、多一些由衷的话语,少一些违心的套话
新课程中流行的课堂评价、激励学生的方法。如学生回答正确,教师就让全班学生鼓掌或竖起大拇指,显然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节课堂教学气氛方面有其可取之处。适时地运用,效果应该不错。但遗憾的是有些教师把它们当成万能的评价方法。有人统计过,有一节公开课学生奉命鼓掌的次数多达17次!这种不分情况地滥用,表面上看挺热闹,教师在千篇一律地说着套话,学生似乎也在“呼应”,但由于学生处于奉命喝彩、奉命鼓掌的被动状态,并不能真正达到评价的激励与发展的作用。
新课程提倡教学的动态生成,呼应个性化的评价方式。面对非预设生成的课堂资源,教师必须学会倾听,更应学会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用发自内心的由衷的评价语言,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推动课堂的进程。让评价真正发挥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我所执教《毫米的认识》一课。当学生初步感知了1毫米的实际长度后,我设计了一个用手势比划1毫米的环节。提出比划要求后,第一次只有部分学生较准确比划出来了,环视一周后,我说:“××、×××几位同学真不简单,第一次就能把1毫米比划得这么准确!”一部分学生看了达标同学的手势,自觉地修正手势。我趁机发出第二次的倡议:“现在,大家对照尺子上的1毫米,同桌间互相比划一下?”第二次全班反馈时大部分学生符合要求了,个别学生还有差距。我首先热情肯定:“哇,这一次大家比划得准确多了。咦,××同学这样比划,大家觉得行吗?”学生把目光集中在这个同学身上,有的还在窃笑。那个同学有点不知所措。我面对全班同学说:“大家知道吗,老师学习1毫米的时候,还这样比划呢。”说着,我做了一个夸张的手势,食指与拇指之间的缝隙比那位学生留得更大。学生们善意地笑开了,笑声缓解了紧张的气氛。第三次我让有的学生学着教师的样子把双手放在背后搓,边搓边问:“现在不看尺子,随时伸出手,你们有信心准确地比划1毫米吗?”学生跃跃欲试,最后学生们表现得好极了,每个孩子都达到了要求。我满意地宣布:“恭喜大家,全体过关!”并提议为自己的成功鼓掌。
四、多一些期待语气,少一些武断口气
在教学中,我们还常听到教师这样说:“还没想好,老师来说”“这种解法没有一点道理,肯定错了”“这种方法比别人麻烦多了,不行”等。这些从教师权威口中吐出的武断话语,打断的不仅仅是学生思维的翅膀,还会浇灭学生创新的火花!如若教师用上宽容、期待的语句,给学生思维驰骋以时间和空间,那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芬芳,还将欣赏到童心灵动的乐章!
在“求30和45的最大公因数”时,大部分学生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来做,有个学生这样求:(30、45)=30÷2=15。教师从未看过学生有这种解法,答案正确,是不是学生乱猜做法?这种方法可行吗?于是教师满怀兴趣地问这位学生:“这样做一定有你的道理,你愿意告诉大家怎么想的吗?”这位学生说:“别人都说我这样做不行,我是有道理的。你看,30=2×3×5,45=3×3×5。求最大公因数就要把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相乘,我觉得只要把30去掉独有的质因数2,剩下的不也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啊,多巧妙的想法,不但解法正确,而且还有直觉思维的特点,体现了创新思维。如果教师因为一时想不明白,就否定它该多可惜!
(作者单位:福建省罗源县起步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
为什么大部分人会认为数学很枯燥,究其原因,除了数学学科本身的严谨科学性与理性之外,还跟课堂上数学语言缺乏情感色彩有关。数学课堂上充斥耳膜的总是:“这道题怎么解答?”“对不对?”“还有别的解法吗?”“听懂了吗?”等,这些较少形象色彩的语言,不断地给予学生思维以定向冲击,强化了数学枯燥无味的感受。
而富有情感色彩的语言,带着鲜活的形象触发学生的学习兴奋区域,使他们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注意力、意志力等处于活跃状态,学习的效果大不相同。例如在学习《毫米的认识》时,我用讲故事的形式引入:课间活动时,两个同学在谈论哪种兵器厉害。一位同学说:“我觉得宝剑最厉害。”另一位同学说:“不,我觉得孙悟空的金箍棒最厉害。你看它可长可短,能伸能缩,有时只长1厘米,可以藏在耳朵中,有时能伸长到几米、几十米、几百米甚至几千米,上天入地多威风!”学生都沉浸在《西游记》故事中,我趁势问:“在刚才的故事中,藏着哪些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学生在富有情感色彩的语言环境中,迅速而准确地找出一年前学过的米与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且发言时眼神透出兴奋。这样引入的语言比起传统单调的如“下面我们来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不仅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还给新课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心理氛围。因此我们都应该想方设法让数学语言充满浓厚的童趣,给理性色彩浓厚的数学语言披上孩子喜闻乐见的艺术外衣,从而为学生的主动探究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
二、多一些鼓励语言,少一些丧气言语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听到教师对学生说:“你看全班这么多马大哈,小数点又弄错了”“这道题说过多少遍还做错,笨不笨”“刚刚才说过,又弄错,怎么不长记性”等。这些语言带着阴沉、灰色的调子,丧失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信心,还给学生埋下潜意识:数学真难学,我就是比别人笨,努力了也没用等。久而久之,学生易形成冷漠、不敏感、无所谓甚至厌学的学习心理品质。
欣赏名师的课,除了叹服他们独具匠心的设计外,课堂语言的富有激励性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总能巧妙运用各种的激励性语言,用耐心、宽容、理解架起通往欣赏心灵的桥梁,尽力保护学生脆弱而娇嫩的童心,让学生时时保持向上的心态,不断鼓起孩子在学海中迎风破浪的勇气。
三、多一些由衷的话语,少一些违心的套话
新课程中流行的课堂评价、激励学生的方法。如学生回答正确,教师就让全班学生鼓掌或竖起大拇指,显然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节课堂教学气氛方面有其可取之处。适时地运用,效果应该不错。但遗憾的是有些教师把它们当成万能的评价方法。有人统计过,有一节公开课学生奉命鼓掌的次数多达17次!这种不分情况地滥用,表面上看挺热闹,教师在千篇一律地说着套话,学生似乎也在“呼应”,但由于学生处于奉命喝彩、奉命鼓掌的被动状态,并不能真正达到评价的激励与发展的作用。
新课程提倡教学的动态生成,呼应个性化的评价方式。面对非预设生成的课堂资源,教师必须学会倾听,更应学会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用发自内心的由衷的评价语言,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推动课堂的进程。让评价真正发挥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我所执教《毫米的认识》一课。当学生初步感知了1毫米的实际长度后,我设计了一个用手势比划1毫米的环节。提出比划要求后,第一次只有部分学生较准确比划出来了,环视一周后,我说:“××、×××几位同学真不简单,第一次就能把1毫米比划得这么准确!”一部分学生看了达标同学的手势,自觉地修正手势。我趁机发出第二次的倡议:“现在,大家对照尺子上的1毫米,同桌间互相比划一下?”第二次全班反馈时大部分学生符合要求了,个别学生还有差距。我首先热情肯定:“哇,这一次大家比划得准确多了。咦,××同学这样比划,大家觉得行吗?”学生把目光集中在这个同学身上,有的还在窃笑。那个同学有点不知所措。我面对全班同学说:“大家知道吗,老师学习1毫米的时候,还这样比划呢。”说着,我做了一个夸张的手势,食指与拇指之间的缝隙比那位学生留得更大。学生们善意地笑开了,笑声缓解了紧张的气氛。第三次我让有的学生学着教师的样子把双手放在背后搓,边搓边问:“现在不看尺子,随时伸出手,你们有信心准确地比划1毫米吗?”学生跃跃欲试,最后学生们表现得好极了,每个孩子都达到了要求。我满意地宣布:“恭喜大家,全体过关!”并提议为自己的成功鼓掌。
四、多一些期待语气,少一些武断口气
在教学中,我们还常听到教师这样说:“还没想好,老师来说”“这种解法没有一点道理,肯定错了”“这种方法比别人麻烦多了,不行”等。这些从教师权威口中吐出的武断话语,打断的不仅仅是学生思维的翅膀,还会浇灭学生创新的火花!如若教师用上宽容、期待的语句,给学生思维驰骋以时间和空间,那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芬芳,还将欣赏到童心灵动的乐章!
在“求30和45的最大公因数”时,大部分学生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来做,有个学生这样求:(30、45)=30÷2=15。教师从未看过学生有这种解法,答案正确,是不是学生乱猜做法?这种方法可行吗?于是教师满怀兴趣地问这位学生:“这样做一定有你的道理,你愿意告诉大家怎么想的吗?”这位学生说:“别人都说我这样做不行,我是有道理的。你看,30=2×3×5,45=3×3×5。求最大公因数就要把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相乘,我觉得只要把30去掉独有的质因数2,剩下的不也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啊,多巧妙的想法,不但解法正确,而且还有直觉思维的特点,体现了创新思维。如果教师因为一时想不明白,就否定它该多可惜!
(作者单位:福建省罗源县起步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