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首先要成为学生的读书课。朗读既可以规范学生的口语,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因此,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的方式,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但是,低年级的学生刚接触语言文字,很难正确地把握文章,有感情地去朗读,所以就会出现唱读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多加指导,应重视朗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遵循启发式的教学原则,积极采用各种方法,由易到难地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一、 多次范读,加强训练
小学生善于模仿,教师可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来指导学生朗读,这对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十分有效。
例如:苏教版第四册《木兰从军》这篇课文中描写木兰踏上从军之路有这样一句话:“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因为这段文字离学生们的现实生活太遥远了,他们没有真切的感受,所以读起来语言很平淡。于是在教学时,我适时地进行范读,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木兰一路的艰辛,也让他们对我多了一些敬佩之情。后来,他们也学着我的样子读了起来,效果真不错。
二、由词到句,以悟促读
感悟是读书实践的一种升华,如何使读书与感悟有机结合起来呢?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好好朗读、细细品评感悟,使学生的语言在朗读中得到发展,使学生的思维在朗读中得到启迪。
例如:苏教版第四册《小动物过冬》中有这样一句话“青蛙准备吃得饱饱的,好好地睡上一觉,等到来年春天的时候,再从泥土里钻出来。”下面是我在教学这句话时的片段:
师:“饱饱的”是什么样子?你有过吃得饱饱的经历吗?
生1:吃得很饱很饱,肚皮滚圆滚圆的。
(生2做一肚皮吃得大大的动作)
师:谁能读好这个词?愿意来试一试吗?
(生个别读,齐读。师适当点评,学生都能突出“饱”)
师:青蛙吃饱后要“好好地睡上一觉”,你知道青蛙是怎么睡的吗?
生1:它睡在泥土里,不吃东西的。
生2:不吃不喝,还不动呢!
师:是啊,青蛙睡得可真舒服呀!谁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好好地睡上一觉”,突出“好好地”)
师:小朋友们读得可真好,那你们知道“来年”是什么意思吗?不知道的小朋友可以再读读这段话,想想“来年春天”是什么时候呀?
生:就是第二年春天。
师:是的,来年春天就是明年春天呀!青蛙这一睡要多长时间啊?
生:一个冬天。
师:你真聪明!整整一个冬天呀,有多少天,你知道吗?
(生摇头)
师:一个冬天差不多三个月,有90天呢,长吗?
(生点头,感觉时间长)
师:让我们一起好好地再来读一读这句话,开始。
(生齐读)
我在教学时抓住重点词“饱饱的”、“好好地”、“来年”指导朗读,学生不仅细细地品读了课文内容,还感悟了青蛙的生活习性,冬眠的特点。
三、激发兴趣,入情入境
(一)音乐熏陶,引起共鸣
音乐能使人在浓郁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领悟。针对小学语文不同类型的课文,我常常选择与课文内容的感情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伴读,使学生的情感引起强烈的共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母亲的恩情》,这是一篇文包诗的课文,主要讲了诗人孟郊永远铭记着母亲的恩情,于是写下了著名的小诗《游子吟》来怀念母亲。在教学《游子吟》这首小诗时,我加入了配乐朗诵环节。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被音乐深深打动,朗诵得也非常感人。读完后,我发现有的学生眼中竟噙满了泪水。由此可见,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朗读兴趣,还激发了他们对亲人的浓浓深情。
(二)边读边演,兴趣盎然
小学生是非常活泼好动的,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每当学习童话或者寓言时,学生们表现出的往往是兴奋和激动。因此,表演也成了促进朗读的一个好方法。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中的《谁的本领大》,是一篇童话寓言故事。我在进行朗读训练时,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自己做头饰,同时播放背景音乐引导他们进入自己喜爱的角色。学生的朗读兴趣被激发了,积极地要求有感情地表演朗读。从学生丰富有趣的表情、天真烂漫的动作、充满稚气的语调中,我感觉他们也成了自以为是、得意洋洋的风和太阳。
学生的心灵是有待点燃的火把。教师只有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与教学艺术引领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掀起学生内心的情感高潮,才能让学生在入情入境中激情。
语文,是有声的艺术。朗读能使无声的文字变为一句句动听的话语,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朗读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种种途径,让学生喜欢朗读,感受朗读的乐趣,从而最终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责编侯艳星)
一、 多次范读,加强训练
小学生善于模仿,教师可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来指导学生朗读,这对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十分有效。
例如:苏教版第四册《木兰从军》这篇课文中描写木兰踏上从军之路有这样一句话:“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因为这段文字离学生们的现实生活太遥远了,他们没有真切的感受,所以读起来语言很平淡。于是在教学时,我适时地进行范读,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木兰一路的艰辛,也让他们对我多了一些敬佩之情。后来,他们也学着我的样子读了起来,效果真不错。
二、由词到句,以悟促读
感悟是读书实践的一种升华,如何使读书与感悟有机结合起来呢?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好好朗读、细细品评感悟,使学生的语言在朗读中得到发展,使学生的思维在朗读中得到启迪。
例如:苏教版第四册《小动物过冬》中有这样一句话“青蛙准备吃得饱饱的,好好地睡上一觉,等到来年春天的时候,再从泥土里钻出来。”下面是我在教学这句话时的片段:
师:“饱饱的”是什么样子?你有过吃得饱饱的经历吗?
生1:吃得很饱很饱,肚皮滚圆滚圆的。
(生2做一肚皮吃得大大的动作)
师:谁能读好这个词?愿意来试一试吗?
(生个别读,齐读。师适当点评,学生都能突出“饱”)
师:青蛙吃饱后要“好好地睡上一觉”,你知道青蛙是怎么睡的吗?
生1:它睡在泥土里,不吃东西的。
生2:不吃不喝,还不动呢!
师:是啊,青蛙睡得可真舒服呀!谁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好好地睡上一觉”,突出“好好地”)
师:小朋友们读得可真好,那你们知道“来年”是什么意思吗?不知道的小朋友可以再读读这段话,想想“来年春天”是什么时候呀?
生:就是第二年春天。
师:是的,来年春天就是明年春天呀!青蛙这一睡要多长时间啊?
生:一个冬天。
师:你真聪明!整整一个冬天呀,有多少天,你知道吗?
(生摇头)
师:一个冬天差不多三个月,有90天呢,长吗?
(生点头,感觉时间长)
师:让我们一起好好地再来读一读这句话,开始。
(生齐读)
我在教学时抓住重点词“饱饱的”、“好好地”、“来年”指导朗读,学生不仅细细地品读了课文内容,还感悟了青蛙的生活习性,冬眠的特点。
三、激发兴趣,入情入境
(一)音乐熏陶,引起共鸣
音乐能使人在浓郁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领悟。针对小学语文不同类型的课文,我常常选择与课文内容的感情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伴读,使学生的情感引起强烈的共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母亲的恩情》,这是一篇文包诗的课文,主要讲了诗人孟郊永远铭记着母亲的恩情,于是写下了著名的小诗《游子吟》来怀念母亲。在教学《游子吟》这首小诗时,我加入了配乐朗诵环节。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被音乐深深打动,朗诵得也非常感人。读完后,我发现有的学生眼中竟噙满了泪水。由此可见,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朗读兴趣,还激发了他们对亲人的浓浓深情。
(二)边读边演,兴趣盎然
小学生是非常活泼好动的,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每当学习童话或者寓言时,学生们表现出的往往是兴奋和激动。因此,表演也成了促进朗读的一个好方法。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中的《谁的本领大》,是一篇童话寓言故事。我在进行朗读训练时,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自己做头饰,同时播放背景音乐引导他们进入自己喜爱的角色。学生的朗读兴趣被激发了,积极地要求有感情地表演朗读。从学生丰富有趣的表情、天真烂漫的动作、充满稚气的语调中,我感觉他们也成了自以为是、得意洋洋的风和太阳。
学生的心灵是有待点燃的火把。教师只有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与教学艺术引领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掀起学生内心的情感高潮,才能让学生在入情入境中激情。
语文,是有声的艺术。朗读能使无声的文字变为一句句动听的话语,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朗读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种种途径,让学生喜欢朗读,感受朗读的乐趣,从而最终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责编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