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意文化的差异与交流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g3801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和意大利是东西方两个传统的文明古国,彼此文化差异较大。自古以来,两国之间有过断断续续的交往和文化交流,但不连续也没有形成比较密切的文化交流,彼此之间依然比较陌生,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一带一路”战略的时代契机,拓宽中意两国的文化交流渠道,提升彼此文化交往的意愿,促进中意文化的交流。
  【关键词】:中国;意大利;文化差异;文化交流
  中国和意大利作为东西方两个传统的文明古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可以说是东方文化的源泉,而意大利则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差异显著却也有交流。不过中意两国文化交流并不够频繁,彼此了解也并不够多,这给两国人民的深入交往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一、中意文化的差异
  (一)语言方面
  中意两国语言分属两种不同的语系,意大利语属于印欧语系而汉语则属于汉藏语系,在拼写和发音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差别:汉语以汉字的形式拼写,拼读时咬字清晰,逐字逐句;而意大利语则是以字母的形式书写,拼读时按照音标连读,同时伴有颤音。同时在语言的意义表达方面,也有着一定的差别,在表达同一个的意思的时候,两种语言可能使用不同的字,如意大利语会用“钟楼”来形容一个瘦高的人,而在汉语里则可能会被形容为“电线杆儿”。两种语言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二)生活及风俗习惯方面
  作为天主教的中心,意大利长期以来受到宗教的影响,绝大多数人信奉天主教,教堂随处可见,意大利人喜欢使用教历,很多传统节日都来自于宗教节日,如圣烛节、圣灵降临节等,在一些很小的细节方面,比如一个足球运动员上场前祷告,都能看到宗教对意大利人生活的影响,而中国相对来讲受宗教的影响就要小得多。除了宗教,生活上中意两国人的风俗习惯也差异显著:意大利人在饮食上相对比较追求原味,烹饪方法相对简单,而中国则讲究色香味俱全,制作流程比较复杂;意大利人盛行亲吻礼而中国人则更愿意握手;意大利人比较热情奔放而中国人则更为腼腆内敛一些;作为近代文艺复兴的先行者,意大利人更崇尚自由个性而中国人则更为注重团队及大局等等。中意两国作为中西文化的代表,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文化差异。
  二、中意文化的交流
  (一)历史上中意文化的交流
  中意两国相距遥远,历史上彼此的交往由于受到距离、沿途国家阻挠等因素影响,彼此往来并不太密切,随着张骞通使西域和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中意两国的往来开始多了起来,在意大利人们开始知道中国,知道中国是东方的一个强大的国家,而在中国,资料也开始记载了“极西之地”的大秦。虽然陆上丝绸之路给两国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但随着朝代的更迭,这条陆上丝绸之路也经常被阻断,因此古代中意文化交流也是断断续续。在元代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来华后,中意文化交流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马可波罗带回了很多关于中国的资料,激发了更多想来中国的西方人,他们有的是使者,有的是传教士,在明代就有一批意大利使者来华,大大促进了中意文化的交流,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利玛窦。至此以后,双方在文化、艺术、科技、商贸等各领域都有了交流,即便如此,中意文化交流在古代依然算不上頻繁,陆上丝绸之路由于沿途国家的阻挠和政变而经常被中断,并不是连续的,加之路途遥远且航海科技的不发达,彼此商旅和使者的往来也是断断续續的,通过这些使者让彼此了解到对方的一些文化和最新的科技,交流的范围和规模也不广,因此古代中意文化交流并不密切。
  (二)当代的中意文化交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和意大利的交往越来越多了,作为欧盟的主要国家和旅游胜地,意大利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前往,与此同时,更多的意大利人也开始关注并来到中国。中意的贸易开始增多,两国领导人的互访也多了起来,彼此互办文化年,甚至在体育领域,中意的足球交往也越来越频繁,在全球联系越来越紧密的当代,中意两个文明古国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然而由于历史及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彼此依然不是那么熟悉,我们同英美等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交往更多,英美等国在近代由于战争与我们的交集更多,而在现代,他们的经济优势又促使我们同他们进行着更多的贸易往来,而意大利在近代战争中同我们交集不多,当代意大利的经济也算不上特别发达,因此中意目前的交往也并不是十分频繁,比如在足球领域,虽然意大利也是世界强国,但喜爱英格兰、德国和西班牙的中国球迷更多;而意大利赴海外踢球的球员中来中超的寥寥无几。
  三、加强中意文化交流的建议
  (一)借助“一带一路”的契机拓宽中意文化交流的渠道
  由于中意两国相距遥远,历史上两国之间的交往就由于受到距离的影响而呈现断断续续的特点,交流并不广泛。而在当代又由于彼此不够了解而变得相对陌生,往来并不密切。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客观上为中意两国文化的交往提供了契机,借着这个机会,双方可以拓宽彼此的交流渠道:在商贸方面,双方可以加强贸易往来;在政府层面,中意两国各级政府间也可以加强互动往来;在文化上,双方可以加强多种形式的交流往来,如互办中意文化年、促进双方媒体的合作、促进彼此旅游的交往、互派留学生、加强体育尤其是足球方面的交流等等。通过渠道的扩宽,使中意的文化交往更加密切。
  (二)提升彼此民间交流的意愿
  交流渠道的丰富跟民间交往的意愿密切相关,要促进中意文化的交流必须两者结合,缺一不可。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意文化交往的渠道越来越宽,形式越来越多,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感情,加强彼此交流的意愿。我们可以利用越来越宽的交流渠道,加深彼此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展示彼此的文化特色,取得对方的认同和好感,密切彼此联系,从而真正提升彼此交流的意愿。
  参考文献:
  [1]臧宇.试论中意文化同义现象【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9).
  [2]职莉莉.从农谚探析中意文化差异【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3]钟和.中意饮食文化浅析【J】. 教育观察,2015(1).
  [4]赵书妍.16—18世纪的中意文化交流及其历史启示【D】. 河南大学,2006.
其他文献
编者按:浓厚的慈善文化氛围是慈善事业健康、良好、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调节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的重要措施,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有效抓手。《慈善法》的颁布为我区慈善文化建设提供了制度支持。本文分析了江都慈善文化的发展历史、慈善文化在促进江都慈善事业发展方面的作用、江都慈善文化发展的路径,以期对江都慈善文化发展提供有益支持。  一、慈善文化在江都的传承与光大  慈善文化世
期刊
【摘要】:现代汉语时间词是指时间中的某一点或某一段,对时间词的分类历来学者有不同理解,有的学者认为时间词是名词的一类,即时间名词;有的学者认为时间词是与名词并列的一类,即体词的下类。本文从时间词的语法功能出发,分析时间词与名词语法分布的区别,对时间词的分类做了重新界定,将时间词归入体词的下类。分析时间词有利于更好的把握时间词,对时间词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  【关键词】:时间词;主语;状语;分类 
期刊
Many people have watched the movie “Tarzan”, in which the fictional character Tarzan was raised in the African jungle by great apes. Seeing that scene, I guess most of you might wonder how could a hum
期刊
【摘要】:藏传佛教信仰中那些保护生态环境的各种意识、传统习俗和措施,表达了人类必须充分尊重自然、适应自然,约束和节制一切破坏环境的现代环境伦理思想,藏传佛教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宗教意识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藏族;宗教信仰;生态环境保护  引言  因为佛教的影响藏族在青藏高原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已经降到最小的了,其教义中却蕴藏着大量而又深刻的生态思想。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
期刊
【摘要】: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主体性开始引起重视。本文从译者主体性出发,通过分析字幕翻译通俗性、对等性和有效性的特点,对《超能陆战队》字幕中的人名、台词的典型案例进行探析,分析译者在立足于读者接受的基础上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或方法,体现译者在影视剧字幕翻译过程中进行能动性选择的重要性。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人名翻译;台词翻译;  一.引言  传统翻译观追求理想的翻译标准,要求译者在翻译
期刊
【摘要】:在经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十分关注的问题。基于这一前提,本文将以文化全球化为背景,以四川省阿坝州非物质文化保护现状为重点综述对象。把《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四川省地震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灾后重建规划纲要》以及《40多位羌族文化传承人在地震中遇难》等作为参考文献,以客观、科学地掌握已被列入國家、省、州、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錄的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
期刊
【摘要】:文学的功能是交流与沟通,少数民族文学的翻译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以藏族作家端智嘉的名篇《青春的瀑布》为例对这首诗歌的两篇英译文通过系统功能语言学构建新的翻译评估模式进行解读。  【关键词】:功能语言学;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青春的浪花  一.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一直备受翻译理论家和翻译实践者的关注。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是依照一定标准对翻
期刊
【摘要】:“诗味”说和“意境”说是中国古代诗论的两个重要范畴,它们在对“什么样的诗才是好诗”这个问题的界定上有一定的相通性,也有某些方面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在普通大众对中国诗词的理解上,“意境”被更多的推崇和接受,而“诗味”相对的被忽略提及。本文则主要对“诗味”和“意境”的异同作出分析,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好诗的本质特点。  【关键词】:诗味;意境;司空图;意象  武后游洛阳,命群臣赋诗,由知名才女上
期刊
【摘要】:形象是城市的名片,对城市品牌的塑造和竞争力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多元化叙事手段的增多和拍摄技术的提高,城市对自身形象的重视度与日俱增。在未来现代化城市的建设进程中,如何充分运用正确的叙事手段加快形象形象的提升、品牌的建立和知名度的传播,是政府和城市建设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叙事艺术和传播两方面对城市形象片的制作与优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形象片;叙事艺术;传播策略  一、城
期刊
【摘要】:在我国建设“互联网+”大时代背景下,网络流行语以其诙谐幽默的表意功能、与时俱进的含义功能成为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众语言。这其中,日本ACG文化以其精炼且富有创造的特性,成为影响我国网络流行语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近些年来在我国网络领域较为流行的日本ACG语言为研究对象,深入发掘其对我国网络流行语的影响。  【关键词】:日本;ACG文化;流行语;翻译腔  ACG是动画(Animat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