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激发语文学习兴趣,重在培养学生的“四心”。随着社会的变化,学生家庭结构也随之变化,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个性越来越明显,学生也很敏感,心理承受能力也很差。培养学生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和进取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良好的心理条件,才会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
【关键词】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进取心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的。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认知事物的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柏拉图也说过,只有强烈的爱好和求知的兴趣,学生在学习中才会产生良好的心理条件,才会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我看重在培养学生的“四心”。
1 巧用教育机智,保护自尊心
随着社会的变化,学生家庭结构也随之变化,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个性越来越明显,学生也很敏感,心理承受能力也很差,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就要善用教育智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如果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挫伤,就会自卑甚至缺乏自信,对事情也会失去兴趣。只有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才能有效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
我们班一个学生,在“说真话,抒真情”的要求下,写了一篇自己小学时同学们给他取绰号的文章,写得特别好。当时我宣布优秀作文的时候,就有他的那篇,同学们强烈要求范读。当时他对我说“老师,我读作文有点结巴,读不出来。”当时,我很纳闷,心想:“这个学生背诵课文很流畅,而且很积极,今天这是怎么啦?”我观察了一会,感觉到他的眼睛有点发红,好像有种很难为情的样子,我这才想起了他的文章的内容,然后就没有让他读自己的作文。这个同学的心情才放松了许多。
接着,我对同学们讲了给别人取绰号的坏处及影响,同学们也认识到了给他人取绰号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并下定决心不叫同学的绰号了,而且再也不给其他人去绰号了。
这个同学后来给我在作业本中夹了一张纸条,说因为自己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而非常感谢老师。
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个同学在课堂上表现非常积极,而且语文成绩在不断上升。
2 赏识点滴进步,培养自信心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心情愉悦时,大脑处于α波状态,是学习和工作的最佳状态,同时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会大幅度提高。一个成功的喜悦强于百次说教。学生如果受到老师的表扬,他就会信心满怀,喜欢这门课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反之,如果一个学生老受到老师的批评和指责,他也许从此一蹶不振,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语文老师一旦发现学生的的点滴进步,一定要及时予以表扬(特别是基础不太好的学生)。俗话说,人常为悦己者容。学生年龄小,容易爱屋及乌,期望老师表扬他、欣赏他的欲望也比较强烈。当你表扬他时,他的心情愉快,也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例如:我教的八(3)班的一名学生,语文基础很差。有一次,我发现他朗读课文很投入,而且感情运用也较好。于是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第二天,我检查背诵《老山界》片段时,他第一个举手,竟然奇迹般的背熟了。(平时我认为学习好的同学还没有背熟)。这个学生自从这次后,对自己有了自信心,语文成绩在不断提高。这正符合了美国哈佛大学一位心理学研究者得出的结论:一个人没有受到激励时,他的能力只能发挥20%-30%;而当一个人受到激励时,他的能力能发挥到80%左右。所以,老师一定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给予及时的表扬,那么他的自信心也会大幅度的增强。
3 合理分工,提高成员责任心
长期以来,由于对小组合作学习没有进行合理的分工,使得两极分化严重,学习差的学生对交流学习也失去了信心。小组活动中个别学生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们的期待,是小组中的“权威;多数同学也懒得动脑筋,甘愿搭乘“顺风车”,从而产生惰性,没有责任感。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没有效果。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呢?我认为唯有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的分工,提高每个人的责任心,才能提高每位同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我在课堂上是这样分工的如:每个小组6人,其中小组长1名(负责召集组员,小结讨论情况);纪律监督员一名(负责督促小组成员遵守小组纪律,纠正违规行为);书记员一名(负责记录小组内的不同意见,寻找症结,把讨论一层一层引向深入)。其余人可以为发言人(代表小组,就小组讨论情况作总结性发言)。同时为了避免小组长,监督员和书记不发言,我给小组内每个成员编号,根据回答问题的难易程度,适当得分,每节课要评选一个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分工后,每个学生都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责任,也有了一种团结协作的精神。在我的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学习热情也很高涨,每当提出一个问题,同学的手都举的高高的,嘴里不停地喊着:“老师,我,我回答。”看着那一双双高举的手,我感到既欣慰,又感动,都不知道叫那个同学好。有时候甚至都下课了,同学还不愿意下课,对我说:“老师,让我回答问题吧,我回答了您再走吧!”我看着那么多的手再次高高举起,只好在同学们的一片叹息声中,和同学说再见。
这种方法,全方位地调到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趣味性,成绩也大大的提高了。
4 采用多元评价,成就进取心
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指出:“每一个儿童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语文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和能力、注重过程、教给方法,情感教育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语文老师评价一个学生时,不能只搞唯分论,让学生做了分数的囚徒。而应该从多个方面去考虑,去评价一个学生。
例如:学生在课堂上背了最好的一首古诗文,一次最有感情的朗读,了解了某种修辞手法,对某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立见解;能很好的查字词典,积极查找资料,良好的写字姿势;关心他人,珍爱生命等等。教师都应进行鼓励,一旦发现学生的优点,在合适的场合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他们看到胜利的曙光,从而激发奋进的心。尤其是后进生学生更需要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如果老师能够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哪怕是非常微不足道的优点,都要及时给与学生评价和可肯定,教师的评价,会唤起他们失落的心灵,从而激发他们获得更大的成功。
总之,以上四种方法,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但是培养学习兴趣并非简单之事,除了要从教学实际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还要积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挖掘出对教学有利因的素,只有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会被激发起来,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景阳主编.《语文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 王世堪主编.《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进取心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的。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认知事物的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柏拉图也说过,只有强烈的爱好和求知的兴趣,学生在学习中才会产生良好的心理条件,才会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我看重在培养学生的“四心”。
1 巧用教育机智,保护自尊心
随着社会的变化,学生家庭结构也随之变化,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个性越来越明显,学生也很敏感,心理承受能力也很差,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就要善用教育智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如果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挫伤,就会自卑甚至缺乏自信,对事情也会失去兴趣。只有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才能有效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
我们班一个学生,在“说真话,抒真情”的要求下,写了一篇自己小学时同学们给他取绰号的文章,写得特别好。当时我宣布优秀作文的时候,就有他的那篇,同学们强烈要求范读。当时他对我说“老师,我读作文有点结巴,读不出来。”当时,我很纳闷,心想:“这个学生背诵课文很流畅,而且很积极,今天这是怎么啦?”我观察了一会,感觉到他的眼睛有点发红,好像有种很难为情的样子,我这才想起了他的文章的内容,然后就没有让他读自己的作文。这个同学的心情才放松了许多。
接着,我对同学们讲了给别人取绰号的坏处及影响,同学们也认识到了给他人取绰号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并下定决心不叫同学的绰号了,而且再也不给其他人去绰号了。
这个同学后来给我在作业本中夹了一张纸条,说因为自己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而非常感谢老师。
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个同学在课堂上表现非常积极,而且语文成绩在不断上升。
2 赏识点滴进步,培养自信心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心情愉悦时,大脑处于α波状态,是学习和工作的最佳状态,同时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会大幅度提高。一个成功的喜悦强于百次说教。学生如果受到老师的表扬,他就会信心满怀,喜欢这门课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反之,如果一个学生老受到老师的批评和指责,他也许从此一蹶不振,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语文老师一旦发现学生的的点滴进步,一定要及时予以表扬(特别是基础不太好的学生)。俗话说,人常为悦己者容。学生年龄小,容易爱屋及乌,期望老师表扬他、欣赏他的欲望也比较强烈。当你表扬他时,他的心情愉快,也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例如:我教的八(3)班的一名学生,语文基础很差。有一次,我发现他朗读课文很投入,而且感情运用也较好。于是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第二天,我检查背诵《老山界》片段时,他第一个举手,竟然奇迹般的背熟了。(平时我认为学习好的同学还没有背熟)。这个学生自从这次后,对自己有了自信心,语文成绩在不断提高。这正符合了美国哈佛大学一位心理学研究者得出的结论:一个人没有受到激励时,他的能力只能发挥20%-30%;而当一个人受到激励时,他的能力能发挥到80%左右。所以,老师一定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给予及时的表扬,那么他的自信心也会大幅度的增强。
3 合理分工,提高成员责任心
长期以来,由于对小组合作学习没有进行合理的分工,使得两极分化严重,学习差的学生对交流学习也失去了信心。小组活动中个别学生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们的期待,是小组中的“权威;多数同学也懒得动脑筋,甘愿搭乘“顺风车”,从而产生惰性,没有责任感。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没有效果。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呢?我认为唯有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的分工,提高每个人的责任心,才能提高每位同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我在课堂上是这样分工的如:每个小组6人,其中小组长1名(负责召集组员,小结讨论情况);纪律监督员一名(负责督促小组成员遵守小组纪律,纠正违规行为);书记员一名(负责记录小组内的不同意见,寻找症结,把讨论一层一层引向深入)。其余人可以为发言人(代表小组,就小组讨论情况作总结性发言)。同时为了避免小组长,监督员和书记不发言,我给小组内每个成员编号,根据回答问题的难易程度,适当得分,每节课要评选一个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分工后,每个学生都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责任,也有了一种团结协作的精神。在我的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学习热情也很高涨,每当提出一个问题,同学的手都举的高高的,嘴里不停地喊着:“老师,我,我回答。”看着那一双双高举的手,我感到既欣慰,又感动,都不知道叫那个同学好。有时候甚至都下课了,同学还不愿意下课,对我说:“老师,让我回答问题吧,我回答了您再走吧!”我看着那么多的手再次高高举起,只好在同学们的一片叹息声中,和同学说再见。
这种方法,全方位地调到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趣味性,成绩也大大的提高了。
4 采用多元评价,成就进取心
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指出:“每一个儿童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语文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和能力、注重过程、教给方法,情感教育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语文老师评价一个学生时,不能只搞唯分论,让学生做了分数的囚徒。而应该从多个方面去考虑,去评价一个学生。
例如:学生在课堂上背了最好的一首古诗文,一次最有感情的朗读,了解了某种修辞手法,对某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立见解;能很好的查字词典,积极查找资料,良好的写字姿势;关心他人,珍爱生命等等。教师都应进行鼓励,一旦发现学生的优点,在合适的场合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他们看到胜利的曙光,从而激发奋进的心。尤其是后进生学生更需要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如果老师能够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哪怕是非常微不足道的优点,都要及时给与学生评价和可肯定,教师的评价,会唤起他们失落的心灵,从而激发他们获得更大的成功。
总之,以上四种方法,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但是培养学习兴趣并非简单之事,除了要从教学实际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还要积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挖掘出对教学有利因的素,只有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会被激发起来,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景阳主编.《语文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 王世堪主编.《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