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说《远大前程》是作者创作生涯后期的作品,也是其较为成功较为成熟的一部作品。本文试图通过对小说主人公皮普的研究与分析,探讨其人性异化的表现及造成一系列异化的深层原因,对挖掘人性的真善美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远大前程》;狄更斯;人性异化
一、作家作品介绍
查尔斯·狄更斯是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在他30多年的写作生涯中,他特别注重描写处于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作品也对英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狄更斯在小说中描述了下层阶级的悲惨生活,并对他们表示同情,同时也暴露了上层阶级人士的虚伪、贪婪和残忍的特性。最重要的是,狄更斯的作品反映出了英国社会现实的核心问题。
《远大前程》是狄更斯的后期作品,也是其最成熟的杰作。狄更斯在经历了丰富的人间生活后,对人,对周围环境,对自己的生活经历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而所有他成熟的思想认识都汇总在《远大前程》一书中。小说里,狄更斯对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影响也有着敏锐而深刻的洞察力,他认为工业革命破坏了人性的内在统一,影响了人类的生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人性的异化。众所周知,狄更斯可能不是第一个塑造异化角色的作家,但可以说他是将这种人性之扭曲塑造的最为成功的作家之一。
二、小说中人物的异化体现
(一)关于皮普
皮普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在这部小说中,他的前后变化可以说是最大的:小时候的皮普跟姐姐和姐夫乔生活在一个铁匠铺里,每天都过着贫穷的生活,当时他童年的梦想就是长大后像姐夫一样能成为一名铁匠。但因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郝维香小姐和艾丝黛拉之后,他的梦想就发生了改变:他想像这两位女士一样,过上绅士的生活。后来,随着前途上的“远大前程”的破灭,他又回归了普通人的生活,找回了自己内心道德上的“远大前程”。
在皮普一系列变化的过程中,有一个情节尤其令笔者记忆深刻。当皮普在囚犯马格韦契的帮助下过上上等人的生活时,他一度想疏远他的姐夫乔。当乔从乡下赶来看他时,他也一味只想逃避,对乔充满了厌恶与嫌弃,担心乔会成为他成功路上的一块绊脚石。这种对乔的抵触情绪源于郝薇香小姐的召见,当乔步入其豪宅,见了世面,尤其是在爱上艾斯黛拉之后,就被虚荣迷惑了心窍。心中只想着怎么进入上层阶级,如何俘获艾斯黛拉的芳心,而逐渐淡忘了乔对他所有的好,皮普对乔的不满与抵触正是从那时开始滋长的。
在19世纪的西方,贵族与底层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其实皮普不是单纯的抵触乔这个人,而是乔代表了当时社会最底层的群众,因此皮普抵触的实际是自己生活的环境和赖以生存的方式。他拼命想摆脱底层群众的帽子,千方百计跃入上层阶级,站在与艾斯黛拉平等的水平线上。皮普的所作所为也说明了社会地位越高,道德水平有可能越低。可以说此时驾驭匹普言行举止和道德判定的力量完全是“虚荣”二字。
(二)郝维香小姐
在这部小说中,郝维香小姐可以说是导致皮普发生变化的元凶之一,也是一个既可怜又可恨的人物。她因年轻时被男性辜负从而心生怨恨且举止怪异,正是她培养了养女艾斯黛拉,只为利用养女艾丝黛拉伤害男人的心来得到报复的快感。皮普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境下走入了郝维香小姐的圈套。最后,她成功了,皮普爱上了艾斯黛拉并且在感情中受到了伤害。看似成功,实际上她的一生苍凉又可悲,因为她始终沉浸在仇恨之中。不过最终郝维香小姐终于还是因自己的做法而感到了后悔,在作者看来,她的灵魂也得到救赎。
(三)马格维奇
马格维奇与皮普在小说的开头便结下了不解的缘分,皮普曾帮助过身为囚犯的马格韦契,虽然最后他逃脱监狱失败,但是却依旧把皮普对他的帮助记在心里。为了不连累皮普,马格维奇在被抓回监狱之前推说自己曾潜入乔家中行窃。后来皮普长大后,他们相遇,皮普才得知自己是受到马格维奇的帮助才得以过上如今的體面生活。马格维奇正是以这样的方式来报答皮普,旨在把皮普培养成一名绅士,帮他圆梦。但皮普却始终对此耿耿于怀,他无法忍受他的成功是源于一名罪犯的帮助。这件事对匹普的精神打击,远远超过了由于那笔巨额遗产的失去而导致的“远大前程”之破灭。但后来,好在皮普对马格维奇的态度发生了些许变化:皮普的良心和道义还是战胜了他对马格维奇的自私和偏见,由最初的厌弃到同情再到全力帮助他渡过难关。马格维奇也收获了皮普的真情,当马格维奇被捕后,皮普仍然悉心照料这位垂死的老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从而使得自己最终成为了一名真正意义上的绅士,实现了道德上的“远大前程”。
皮普在经历了多重打击(马格维奇去世、遗产落空、屡屡欠债以及被这一系列噩耗所拖垮的身体),皮普开始昏迷不醒,后来是在姐夫乔的悉心照顾下才恢复了过来,而且还替他还清了所有的债务。此时此刻,皮普虽然一下子从富有落回贫穷,被瞬间打回了原形,但是他的内心却丝毫不再贫穷,他的精神饱满且充实着,因为他真正找回了人性中的善。皮普向乔当面道歉,并表示要努力赚钱早日归还债务,并对乔和毕蒂说: “你们可别以为我还了你们的钱就还得了你们的情;我哪怕加一千倍还你们的钱,还是不能报答你们的情份于万一!”如果说皮普小时候对乔的感激是一种感性的情感,那么如今在经历了人生的跌宕起伏、人性中的善恶之后,他的这种感激才可被视作一种理性的情感。也只有在历经磨难之后,才能分辨清人性中的美好与邪恶,找回自己本身的淳朴天性。
三、人性异化的原因——工业革命
维多利亚时期被普遍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顶点时期,也是大英帝国经济文化的全盛时期。工业革命使经济快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与自然可谓联系密切,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大自然,对自然也具有高度的热忱。但工业革命的到来改变了这一现状,工业化破坏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它压抑和扭曲了人性,人类甚至为了利益开始破坏自然。巨额的财富使人们认为金钱就是一切。当金钱成为评估一个人的地位和价值观的绝对标准时,人们也开始将自然抛之脑后。作为上层阶级人士,万事似乎都可以通过金钱来解决,这就逐渐形成了一种趋势——即每个人都希望通过不公平甚至恶意的手段尽可能地赚到更多的钱,哪怕是以毁坏自然和人性的异化扭曲为代价也在所不惜。
此外,工业革命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冲突。工业革命使得富人更富裕,穷人更贫穷。它加剧了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工业革命中最为受益的当属上层阶级,而工人阶级却经历着贫穷和悲惨,遭受着日益恶化的生活和糟糕的工作状况以及失业率之高所带来的痛苦与困境。越来越严重的社会矛盾也导致了犯罪分子和叛乱分子的增多,使得社会产生了激烈的动荡局面。不论上层阶级、中产阶级还是工人阶级,都为了金钱和利益用尽浑身解数相互蚕食,当时这样乌烟瘴气的社会风气可以说大大增加了人性异化的几率,导致了人们的意识形态混乱。因此,异化是维多利亚时代社会不可避免的问题,工业革命也是造成异化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四、结语
通过对《远大前程》中主要人物的分析与解读,我们可以发现,维多利亚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存在着异化现象,异化也存在于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膨胀的物欲迫使人们彼此疏离,相互蚕食。人们盲目地追求无穷无尽的物质财富,而忽略了精神心灵和道德上的“远大前程”,甚至认为金钱可以交换爱、尊严、幸福等所有美好的东西。“最初的梦想以及最后梦想幻灭的种种经历,让匹普清醒、成长,使他重新认识到真正的远大前程不在于财富和地位,而在于拥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心灵和勤劳智慧的双手。”或许这才是作者写这部小说的本意所在。
参考文献:
[1].Charles Dickens. 1861. Great Expectations[M]. China: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2].Philip Davis. 2007. The Victorians[M]. China: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3].程代熙、陆梅林. 1986.《异化问题下》[M]. 文化艺术出版社.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4].赵炎秋.1996.狄更斯长篇小说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关键词:《远大前程》;狄更斯;人性异化
一、作家作品介绍
查尔斯·狄更斯是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在他30多年的写作生涯中,他特别注重描写处于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作品也对英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狄更斯在小说中描述了下层阶级的悲惨生活,并对他们表示同情,同时也暴露了上层阶级人士的虚伪、贪婪和残忍的特性。最重要的是,狄更斯的作品反映出了英国社会现实的核心问题。
《远大前程》是狄更斯的后期作品,也是其最成熟的杰作。狄更斯在经历了丰富的人间生活后,对人,对周围环境,对自己的生活经历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而所有他成熟的思想认识都汇总在《远大前程》一书中。小说里,狄更斯对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影响也有着敏锐而深刻的洞察力,他认为工业革命破坏了人性的内在统一,影响了人类的生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人性的异化。众所周知,狄更斯可能不是第一个塑造异化角色的作家,但可以说他是将这种人性之扭曲塑造的最为成功的作家之一。
二、小说中人物的异化体现
(一)关于皮普
皮普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在这部小说中,他的前后变化可以说是最大的:小时候的皮普跟姐姐和姐夫乔生活在一个铁匠铺里,每天都过着贫穷的生活,当时他童年的梦想就是长大后像姐夫一样能成为一名铁匠。但因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郝维香小姐和艾丝黛拉之后,他的梦想就发生了改变:他想像这两位女士一样,过上绅士的生活。后来,随着前途上的“远大前程”的破灭,他又回归了普通人的生活,找回了自己内心道德上的“远大前程”。
在皮普一系列变化的过程中,有一个情节尤其令笔者记忆深刻。当皮普在囚犯马格韦契的帮助下过上上等人的生活时,他一度想疏远他的姐夫乔。当乔从乡下赶来看他时,他也一味只想逃避,对乔充满了厌恶与嫌弃,担心乔会成为他成功路上的一块绊脚石。这种对乔的抵触情绪源于郝薇香小姐的召见,当乔步入其豪宅,见了世面,尤其是在爱上艾斯黛拉之后,就被虚荣迷惑了心窍。心中只想着怎么进入上层阶级,如何俘获艾斯黛拉的芳心,而逐渐淡忘了乔对他所有的好,皮普对乔的不满与抵触正是从那时开始滋长的。
在19世纪的西方,贵族与底层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其实皮普不是单纯的抵触乔这个人,而是乔代表了当时社会最底层的群众,因此皮普抵触的实际是自己生活的环境和赖以生存的方式。他拼命想摆脱底层群众的帽子,千方百计跃入上层阶级,站在与艾斯黛拉平等的水平线上。皮普的所作所为也说明了社会地位越高,道德水平有可能越低。可以说此时驾驭匹普言行举止和道德判定的力量完全是“虚荣”二字。
(二)郝维香小姐
在这部小说中,郝维香小姐可以说是导致皮普发生变化的元凶之一,也是一个既可怜又可恨的人物。她因年轻时被男性辜负从而心生怨恨且举止怪异,正是她培养了养女艾斯黛拉,只为利用养女艾丝黛拉伤害男人的心来得到报复的快感。皮普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境下走入了郝维香小姐的圈套。最后,她成功了,皮普爱上了艾斯黛拉并且在感情中受到了伤害。看似成功,实际上她的一生苍凉又可悲,因为她始终沉浸在仇恨之中。不过最终郝维香小姐终于还是因自己的做法而感到了后悔,在作者看来,她的灵魂也得到救赎。
(三)马格维奇
马格维奇与皮普在小说的开头便结下了不解的缘分,皮普曾帮助过身为囚犯的马格韦契,虽然最后他逃脱监狱失败,但是却依旧把皮普对他的帮助记在心里。为了不连累皮普,马格维奇在被抓回监狱之前推说自己曾潜入乔家中行窃。后来皮普长大后,他们相遇,皮普才得知自己是受到马格维奇的帮助才得以过上如今的體面生活。马格维奇正是以这样的方式来报答皮普,旨在把皮普培养成一名绅士,帮他圆梦。但皮普却始终对此耿耿于怀,他无法忍受他的成功是源于一名罪犯的帮助。这件事对匹普的精神打击,远远超过了由于那笔巨额遗产的失去而导致的“远大前程”之破灭。但后来,好在皮普对马格维奇的态度发生了些许变化:皮普的良心和道义还是战胜了他对马格维奇的自私和偏见,由最初的厌弃到同情再到全力帮助他渡过难关。马格维奇也收获了皮普的真情,当马格维奇被捕后,皮普仍然悉心照料这位垂死的老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从而使得自己最终成为了一名真正意义上的绅士,实现了道德上的“远大前程”。
皮普在经历了多重打击(马格维奇去世、遗产落空、屡屡欠债以及被这一系列噩耗所拖垮的身体),皮普开始昏迷不醒,后来是在姐夫乔的悉心照顾下才恢复了过来,而且还替他还清了所有的债务。此时此刻,皮普虽然一下子从富有落回贫穷,被瞬间打回了原形,但是他的内心却丝毫不再贫穷,他的精神饱满且充实着,因为他真正找回了人性中的善。皮普向乔当面道歉,并表示要努力赚钱早日归还债务,并对乔和毕蒂说: “你们可别以为我还了你们的钱就还得了你们的情;我哪怕加一千倍还你们的钱,还是不能报答你们的情份于万一!”如果说皮普小时候对乔的感激是一种感性的情感,那么如今在经历了人生的跌宕起伏、人性中的善恶之后,他的这种感激才可被视作一种理性的情感。也只有在历经磨难之后,才能分辨清人性中的美好与邪恶,找回自己本身的淳朴天性。
三、人性异化的原因——工业革命
维多利亚时期被普遍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顶点时期,也是大英帝国经济文化的全盛时期。工业革命使经济快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与自然可谓联系密切,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大自然,对自然也具有高度的热忱。但工业革命的到来改变了这一现状,工业化破坏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它压抑和扭曲了人性,人类甚至为了利益开始破坏自然。巨额的财富使人们认为金钱就是一切。当金钱成为评估一个人的地位和价值观的绝对标准时,人们也开始将自然抛之脑后。作为上层阶级人士,万事似乎都可以通过金钱来解决,这就逐渐形成了一种趋势——即每个人都希望通过不公平甚至恶意的手段尽可能地赚到更多的钱,哪怕是以毁坏自然和人性的异化扭曲为代价也在所不惜。
此外,工业革命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冲突。工业革命使得富人更富裕,穷人更贫穷。它加剧了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工业革命中最为受益的当属上层阶级,而工人阶级却经历着贫穷和悲惨,遭受着日益恶化的生活和糟糕的工作状况以及失业率之高所带来的痛苦与困境。越来越严重的社会矛盾也导致了犯罪分子和叛乱分子的增多,使得社会产生了激烈的动荡局面。不论上层阶级、中产阶级还是工人阶级,都为了金钱和利益用尽浑身解数相互蚕食,当时这样乌烟瘴气的社会风气可以说大大增加了人性异化的几率,导致了人们的意识形态混乱。因此,异化是维多利亚时代社会不可避免的问题,工业革命也是造成异化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四、结语
通过对《远大前程》中主要人物的分析与解读,我们可以发现,维多利亚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存在着异化现象,异化也存在于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膨胀的物欲迫使人们彼此疏离,相互蚕食。人们盲目地追求无穷无尽的物质财富,而忽略了精神心灵和道德上的“远大前程”,甚至认为金钱可以交换爱、尊严、幸福等所有美好的东西。“最初的梦想以及最后梦想幻灭的种种经历,让匹普清醒、成长,使他重新认识到真正的远大前程不在于财富和地位,而在于拥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心灵和勤劳智慧的双手。”或许这才是作者写这部小说的本意所在。
参考文献:
[1].Charles Dickens. 1861. Great Expectations[M]. China: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2].Philip Davis. 2007. The Victorians[M]. China: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3].程代熙、陆梅林. 1986.《异化问题下》[M]. 文化艺术出版社.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4].赵炎秋.1996.狄更斯长篇小说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