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H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012-01
1 引言
通感,英文词为synaeshesia,其含义为作用于五大感官之一的某种刺激引起其他感官的反应。[1]《辞海·语言学分册》解释道:“通感,也叫‘移觉’,修辞手法之一。人们日常生活中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往往可以有彼此交错相通的心理经验,于是, 在写说上当表现属于甲感觉范围的事物印象时,就超越它的范围而描写成领会到的乙感官范围的印象,以造成新奇、精警的表达效果。”[2]通感本是一种心理现象,人们交流思想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增强语言感染力,有意地把人的各种不同的感觉,如视觉、听觉等,互相沟通起来,就产生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本来表示某种感觉的词语,由于经常被用来描述其他种类的感觉,以后便逐渐获得了表示其他感觉的意义,词义由此扩展开来,最终形成固定的新义。
2 通感式词义转移规律文献回顾
2.1 Ullmann的等级分布
Ullmann(1964:86)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对19世纪的许多文学作品中的通感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他发现文学作品中2000个的通感例子有80%呈向上的等级分布,即感觉的迁移方向主要由较低级向较高级,由较简单向较复杂。Ullmann在调查结果中将六种感官依次排列为:触觉、温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7]
2.2 William的通感转移
William(1976)从历时的角度研究了通感转移(syaesthetic transfer)在语义变化中所起的作用。
根据William的分析:
William在原有的五感——触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将视觉细分为色泽范畴(colour)和空间感范畴(dimension)。具体而言, 表触觉的词如发生迁移,移至味觉范畴、视觉的色泽范畴和听觉范畴。味觉词语将向嗅觉范畴或听觉范畴挪移。表示空间的词语则可转移到色泽范畴或听觉范畴。色泽词语和听觉词语则可互相转换范畴。
William的规律是基于英语得出的,Ullmann的调查虽然扩展到了英语、美语、法语和匈牙利语,但也只限于印欧语系和乌拉尔语系。此规律能否超越特定的语言群体,而在人类语言中普遍适用呢?理论上来讲是可行的。因为,科学调查表明:通感现象具有人类共通的生理和心理基础,通感式词义引申是由人类共同的认知机制来引导的。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需要考虑在内,那就是文化差异性。本文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对通感式形容词词义的转移规律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3 通感式形容词词义转移的扩展
3.1 英、汉感觉形容词转义的相似性
通感这一生理过程表现为心理过程,这一心理过程又必然反映在人类语言中,成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通感”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如冷、热或利器对触觉的刺激,酸、甜、苦、辣对味觉的刺激,这类刺激所引起的非条件反射并不因人或民族而异,在不同语言的词汇里,通感语义现象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了人类的生理学共性。这一点在英、汉感觉形容词词义转移的偶合或近似现象上也得到了体现。
以嗅觉为例,Her name is fragrant with good deeds.(她做了好事而芳名远扬)。正是基于人类共同的感官生理机制,各民族对于香和臭有着共同的感知经验和心理反应,由此决定了他们共同的思维定势和价值取向,英、汉语中都有“芳名”和“臭名”,嗅觉通向视觉或听觉,分别表示赞扬和嫌恶。又如甜、酸、苦、辣等味觉感受和经验常常会令人们联想到愉快或不快的视、听感受与心理状态,这种通感思维方式的生理学共性常常在不同语言感觉形容词词义转移是在完全对应和重合上得到体现。例如:sweet music(悦耳的音乐)与sweet words(甜言蜜语)都是以味觉的“甜”来描述悦耳动听之“言”这一听觉感受。其中“甜言蜜语”在英、汉语言中又大多转向贬义,表示“虚情假义”,体现了不同民族之间逻辑思维的同质性。
上引诸例不难看出嗅觉,由非派生意义引申出与汉语相对应的派生意义。
3.2 英、汉感觉形容词转义的相异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尽管通感这种语义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类共同的生理机制,表现出总体上的共性。同时通感也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方式,因为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社会习俗、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的不同,各个民族又具有自己的独特个性,这就导致不同社会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也不尽相同。通感是基于联想机制的,不同民族对同一外来刺激所引起的联想并非总是一致的。
以味觉为例“, 酸”“、苦”“、辣”对于不同民族来说,都是一种令人不快的刺激,这类感官感受所引起的联想也是令人不快的,不过,具体的联想对象却又不尽相同。例如:一副酸溜溜的脸;几句酸溜溜的话。其中“酸溜溜的”由味觉转向视觉和听觉,表示“嫉妒”,这与汉语中有关“吃醋”,“醋意”的典故有关;英语中也有a sour face 但其意义却是“一副愠怒的面孔”。英、美人对“酸”的通感联想通往视觉往往表示“愤怒”、“凶狠”或“敌意”,又如:to have a sour look(狠狠地瞪一眼)或(讥讽的神色);而通向听觉,却表示“刺耳的”,如a sour note(刺耳的音符)。通向触觉sour 表示“湿冷的”,如a sour winter (湿冷的冬天);汉语中虽然也有“寒酸”的说法,但是形容的是读书人的潦倒贫困。“酸”在汉语中通往触觉,往往用来描述痛感,如:酸痛、心酸、酸疼、辛酸的泪等,但英语中并没有“sour tears”,而是“bitter tears”;通向听觉“, 酸”在汉语中还表示一种“哀叹”或“悲鸣”。例如: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李欣《听董大弹胡茄声》)。
3.3 英、汉感觉形容词转义的不对应性
众所周知,语言与文化总是共生于特定的民族土壤,它们就像汉语中的“伐”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兴衰、共存亡。而各国、各民族的亚文化及区域风俗的差异,无疑会对语言交流产生深刻的影响,并给各自的语言表达打上深深的烙印。因此,对于同一种官能感觉,有些民族的人们会引起其他民族所不会产生的独特联想。
还是以味觉为例,“甜”被作为“苦”的对立面表示“愉快”,各民族的通感联想基本是一致的;然而,在英语中,“甜”还可以用来描述一种“平稳的”触觉,“柔和的”视觉以及“芬芳的”嗅觉,如:a sweet car(行驶平稳的汽车),sweet colors(柔和的色彩);而汉语中并无此类通感转义。
通感联想的不一致现象只能归于民族的文化差异,它就像周围的空气一样自然而无可非议地包围着我们,强加于我们,以无数的方式左右着我们的思维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在翻译过程和词汇教学过程中,除了运用通感联想以外还应考虑到不同语言间的文化差异,准确地理解此类感觉形容词的意义。
4 结论
“通感”这一语义转移现象尽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类的生理学共性,然而不同民族建立在感官转移基础上的联想机制并不完全一致。同一感官感受可能引起不同的心理联想,其中有习惯问题,也有文化因素的影响。此外,东、西方语言的词汇形态迥异,这 除了造成构词方式的差异外,同时也给通感联想方式带来了明显的区别,复合型的感官转移是汉语形态特征的特有产物。
参考文献
[1] Wales,K.A Dictionary of Stylistics [M].England:Longman Group U K Ltd,1989:447.
[2] 辞海言学分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126.
[3] 傅伟.审美通感新探[J].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2004,(11)13-14.
[4] Maurer,D.Neonatal synthesia: implications for the processing of speech and faces[J].Developmental Neurocognition: Speech and Face Processing In the First Year of Life[C].Ed.By de Boysson-Bardies B.S.,De Schonen,P.Jusczyk,P.McNeilage,and J.Morton.Dordrecht:Kluwer Acedamic Publishers.1993.
[5] 钱钟书.七缀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6] 汪少华,2001,合成空间理论对隐喻的阐释力.《外国语》第3期,37-43页.
[7] Ullmann,S.Language and Style[M].Oxford:Basic Blckwell.1964.
1 引言
通感,英文词为synaeshesia,其含义为作用于五大感官之一的某种刺激引起其他感官的反应。[1]《辞海·语言学分册》解释道:“通感,也叫‘移觉’,修辞手法之一。人们日常生活中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往往可以有彼此交错相通的心理经验,于是, 在写说上当表现属于甲感觉范围的事物印象时,就超越它的范围而描写成领会到的乙感官范围的印象,以造成新奇、精警的表达效果。”[2]通感本是一种心理现象,人们交流思想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增强语言感染力,有意地把人的各种不同的感觉,如视觉、听觉等,互相沟通起来,就产生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本来表示某种感觉的词语,由于经常被用来描述其他种类的感觉,以后便逐渐获得了表示其他感觉的意义,词义由此扩展开来,最终形成固定的新义。
2 通感式词义转移规律文献回顾
2.1 Ullmann的等级分布
Ullmann(1964:86)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对19世纪的许多文学作品中的通感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他发现文学作品中2000个的通感例子有80%呈向上的等级分布,即感觉的迁移方向主要由较低级向较高级,由较简单向较复杂。Ullmann在调查结果中将六种感官依次排列为:触觉、温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7]
2.2 William的通感转移
William(1976)从历时的角度研究了通感转移(syaesthetic transfer)在语义变化中所起的作用。
根据William的分析:
William在原有的五感——触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将视觉细分为色泽范畴(colour)和空间感范畴(dimension)。具体而言, 表触觉的词如发生迁移,移至味觉范畴、视觉的色泽范畴和听觉范畴。味觉词语将向嗅觉范畴或听觉范畴挪移。表示空间的词语则可转移到色泽范畴或听觉范畴。色泽词语和听觉词语则可互相转换范畴。
William的规律是基于英语得出的,Ullmann的调查虽然扩展到了英语、美语、法语和匈牙利语,但也只限于印欧语系和乌拉尔语系。此规律能否超越特定的语言群体,而在人类语言中普遍适用呢?理论上来讲是可行的。因为,科学调查表明:通感现象具有人类共通的生理和心理基础,通感式词义引申是由人类共同的认知机制来引导的。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需要考虑在内,那就是文化差异性。本文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对通感式形容词词义的转移规律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3 通感式形容词词义转移的扩展
3.1 英、汉感觉形容词转义的相似性
通感这一生理过程表现为心理过程,这一心理过程又必然反映在人类语言中,成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通感”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如冷、热或利器对触觉的刺激,酸、甜、苦、辣对味觉的刺激,这类刺激所引起的非条件反射并不因人或民族而异,在不同语言的词汇里,通感语义现象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了人类的生理学共性。这一点在英、汉感觉形容词词义转移的偶合或近似现象上也得到了体现。
以嗅觉为例,Her name is fragrant with good deeds.(她做了好事而芳名远扬)。正是基于人类共同的感官生理机制,各民族对于香和臭有着共同的感知经验和心理反应,由此决定了他们共同的思维定势和价值取向,英、汉语中都有“芳名”和“臭名”,嗅觉通向视觉或听觉,分别表示赞扬和嫌恶。又如甜、酸、苦、辣等味觉感受和经验常常会令人们联想到愉快或不快的视、听感受与心理状态,这种通感思维方式的生理学共性常常在不同语言感觉形容词词义转移是在完全对应和重合上得到体现。例如:sweet music(悦耳的音乐)与sweet words(甜言蜜语)都是以味觉的“甜”来描述悦耳动听之“言”这一听觉感受。其中“甜言蜜语”在英、汉语言中又大多转向贬义,表示“虚情假义”,体现了不同民族之间逻辑思维的同质性。
上引诸例不难看出嗅觉,由非派生意义引申出与汉语相对应的派生意义。
3.2 英、汉感觉形容词转义的相异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尽管通感这种语义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类共同的生理机制,表现出总体上的共性。同时通感也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方式,因为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社会习俗、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的不同,各个民族又具有自己的独特个性,这就导致不同社会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也不尽相同。通感是基于联想机制的,不同民族对同一外来刺激所引起的联想并非总是一致的。
以味觉为例“, 酸”“、苦”“、辣”对于不同民族来说,都是一种令人不快的刺激,这类感官感受所引起的联想也是令人不快的,不过,具体的联想对象却又不尽相同。例如:一副酸溜溜的脸;几句酸溜溜的话。其中“酸溜溜的”由味觉转向视觉和听觉,表示“嫉妒”,这与汉语中有关“吃醋”,“醋意”的典故有关;英语中也有a sour face 但其意义却是“一副愠怒的面孔”。英、美人对“酸”的通感联想通往视觉往往表示“愤怒”、“凶狠”或“敌意”,又如:to have a sour look(狠狠地瞪一眼)或(讥讽的神色);而通向听觉,却表示“刺耳的”,如a sour note(刺耳的音符)。通向触觉sour 表示“湿冷的”,如a sour winter (湿冷的冬天);汉语中虽然也有“寒酸”的说法,但是形容的是读书人的潦倒贫困。“酸”在汉语中通往触觉,往往用来描述痛感,如:酸痛、心酸、酸疼、辛酸的泪等,但英语中并没有“sour tears”,而是“bitter tears”;通向听觉“, 酸”在汉语中还表示一种“哀叹”或“悲鸣”。例如: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李欣《听董大弹胡茄声》)。
3.3 英、汉感觉形容词转义的不对应性
众所周知,语言与文化总是共生于特定的民族土壤,它们就像汉语中的“伐”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兴衰、共存亡。而各国、各民族的亚文化及区域风俗的差异,无疑会对语言交流产生深刻的影响,并给各自的语言表达打上深深的烙印。因此,对于同一种官能感觉,有些民族的人们会引起其他民族所不会产生的独特联想。
还是以味觉为例,“甜”被作为“苦”的对立面表示“愉快”,各民族的通感联想基本是一致的;然而,在英语中,“甜”还可以用来描述一种“平稳的”触觉,“柔和的”视觉以及“芬芳的”嗅觉,如:a sweet car(行驶平稳的汽车),sweet colors(柔和的色彩);而汉语中并无此类通感转义。
通感联想的不一致现象只能归于民族的文化差异,它就像周围的空气一样自然而无可非议地包围着我们,强加于我们,以无数的方式左右着我们的思维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在翻译过程和词汇教学过程中,除了运用通感联想以外还应考虑到不同语言间的文化差异,准确地理解此类感觉形容词的意义。
4 结论
“通感”这一语义转移现象尽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类的生理学共性,然而不同民族建立在感官转移基础上的联想机制并不完全一致。同一感官感受可能引起不同的心理联想,其中有习惯问题,也有文化因素的影响。此外,东、西方语言的词汇形态迥异,这 除了造成构词方式的差异外,同时也给通感联想方式带来了明显的区别,复合型的感官转移是汉语形态特征的特有产物。
参考文献
[1] Wales,K.A Dictionary of Stylistics [M].England:Longman Group U K Ltd,1989:447.
[2] 辞海言学分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126.
[3] 傅伟.审美通感新探[J].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2004,(11)13-14.
[4] Maurer,D.Neonatal synthesia: implications for the processing of speech and faces[J].Developmental Neurocognition: Speech and Face Processing In the First Year of Life[C].Ed.By de Boysson-Bardies B.S.,De Schonen,P.Jusczyk,P.McNeilage,and J.Morton.Dordrecht:Kluwer Acedamic Publishers.1993.
[5] 钱钟书.七缀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6] 汪少华,2001,合成空间理论对隐喻的阐释力.《外国语》第3期,37-43页.
[7] Ullmann,S.Language and Style[M].Oxford:Basic Blckwell.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