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辗转相除法”和“更相减损术”溯源

来源 :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y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③》(必修)第一章“算法初步”中的1.3节“算法案例”中引入了“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算法案例,教科书主要通过举例集中呈现“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算法过程和递归的算法思想,但没有细致揭露其中蕴含的算理,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没有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作为教师,需要超越教科书的视野限制,懂得知识的来龙去脉,特别是教科书中涉及到的古代数学史部分,需要探究其发生发展的过程,这样才能在教学时有更深刻的体会,才会情不自禁地感染学生.据此,本文觉得有必要对“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做一下梳理,并以此为例,探究教师解读教科书的方法.
  1 什么是“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
  根据数学史料记载,“辗转相除法”是公元前三百多年前的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Euclid)在《几何原本》(第Ⅶ卷,命题ⅰ和命题ⅱ)中首先提出的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所以“辗转相除法”又称为“欧几里得算法”.目前见到书中介绍的“辗转相除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来自兰纪正、朱恩宽翻译的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设有不相等的二数,若依次从大数中不断地减去小数,若余数总是量不尽它前面一个数,直到最后的余数为一个单位,则该二数互素.若两数不互素,则依次从大数中不断减去较小者,将有某个余数能量尽它前面一个,而且这最后的余数不是一个单位”[1].
  第二种来自李善兰翻译的《几何原本》中的阐述:“两不(相)等数,辗转相减,余一而止,则为两无等数之数.两数非无等数,求其最大等数.法曰:……辗转以小减大,必有减余数可度两数,而减余非为一.若余一,则为无等之数,而与所设之题相反矣,故最后减余数必为等数也”[2].
  第三种来自张奠宙、孔凡哲、黄建弘、黄荣良、唐彩斌著的《小学数学研究》:“若a与b是两数,且a>b,从a减去足够多次的b,一直到余数r小于b;然后再从b中减去足够多次的r,直到余数小于r,如此往下进行.若a与b互质,最后余数是1,那么1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若a与b不互质,就会在某一阶段出现最后一致除尽前一个数的情况,于是这最后的数便是a与b的最大公因数”[3].
  第四种来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③》(必修)中的阐述:“例如用辗转相除法求8251与6105的最大公约数,我们可以考虑用两数中较大的数除以较小的数求得商和余数:8251=6105×1+2146.由此可得,6105与2146的公约数也是8251与6105的公约数,反过来,8251与6105的公约数也是6105与2146的公约数,所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相等.对6105与2146重复上述步骤:6105=2146×2+1813,继续重复上述步骤:2146=1813×1+333,1813=333×5+148,333=148×2+37,148=37×4.最后的除数37是148和37的最大公约数,也就是8251与6105的最大公约数,这就是辗转相除法”[4].
  从上述的第一种阐述和第二种阐述可以看出,二者对“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的基本描述都是“将大数减小数”,但第一种强调“依次”,第二种强调“辗转”.欧几里得强调“依次”可能为辗转相除法的命名埋下了伏笔,李善兰强调“辗转”可能受到了中国“更相减损术”的影响[5].
  第三种和第四种的阐述方式就比较明显地看出“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的基本数学形式.即,若a与b是两个自然数,且a>b,则
  “更相减损术”记载在公元1世纪前后、我国最重要的数学文献《九章算术》第一章“方田”中,是对约分方法的完整总结.《九章算术·方田》第六题:“有九十一分之四十九.问约之得几何?答曰:十三分之七.术曰:可半者半之.不可半者,副置分母、子之数,以少减多,更相减损,求其等也.以等数约之”[6].
  《九章算术》是以算筹为算具的数学书,以算筹演示约分过程如下所示:
  翻译为现代语言如下:
  第一步:任意给定分数[SX(]m[]n[SX)](m,n为两个正整数);判断m,n是否都是偶数.如是,则用2约简;若不是,则执行第二步.
  第二步:对分子和分母辗转相减,以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接着把所得的差与较小的数比较,并以大数减去小数.继续这个操作,直到所得的数相等为止.
  第三步:以等数约之,可得到(最简)既约分数.
  如果直接使用“更相减损术”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则有两种做法:
  一种是按照上述约分的步骤,所求的最大公约数就是这个等数或是这个数与约简的数的乘积,例如,求30和18的最大公约数,第一步用2约简得15和9,第二步,15-9=6,9-6=3,6-3=3,则30和18的最大公约数就是2×3=6.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③》(必修)中即采用此种算法.
  另一种是直接采取“更相减损术”的第二步,有学者称其为“辗转相减法”[7],即任意给定两个正整数,以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接着把所得的差与较小的数比较,并以大数减去小数.继续这个操作,直到所得的数相等为止,则这个数(等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例如,求30和18的最大公约数,30-18=12,18-12=6,12-6=6,则6就是30和18 的最大公约数.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辗转相除法”和“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的实质都是相同的,均强调“大数辗转减小数”,现进行举例说明:
  例如求80和24的最大公约数:
  “辗转相除法”表示如下:
  80÷24=3……8 → 24÷8=3 → 80和24的最大公约数为8.
  “更相减损术”表示如下:
  ①先用2约简 → 40-12=28 → 28-12=16 → 16-12=4 → 12-4=8 → 8-4=4 → 80和24的最大公约数为2×4=8.
  ②80-24=56→56-24=32→32-24=8→24-8=16→16-8=8→80和24的最大公约数为8.   通过比较发现“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运算过程可以简化为“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的运算过程,但第一步比“辗转相除法”多了一个约简的过程.此外,“更相减损术”在某些时候比“辗转相除法”要优越,例如在求两个以上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时,“辗转相除法”是先求出其中两数的最大公因数,再求出它与第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而“更相减损术”可一次求出任意多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算法是:将最小数乘以不同的因子与其余各数进行减法运算,将差为0的数据筛选掉,若只剩下两个数,其中一个为0时,则结束,此时的非0数据便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否则重复上述步骤[8].
  2 “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基本原理
  最大公约数(greatest common divisor)简写为gcd,如果求a和b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可以表示为gcd(a,b).正如前文所述,若a>b,依照“辗转相除法”和“更相减损术”的算法思想,则求最大公约数的过程如下所示:
  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用线段进行了直观演示和逻辑论证[9]:
  设AB,CD是不互素的两数,如果CD量尽AB,这时它也量尽它自己,那么CD就是CD和AB的一个公度数,并且显然CD也是最大公度数.
  这是因为没有比CD更大的数能量尽CD.但是如果CD量不尽AB,那么从AB和CD中的较大者不断减去较小者,如此,将有某个余数能量尽它前面一个.这最后的余数不是一个单位,否则AB和CD就是互素的,这与假设矛盾.所以某数将是量尽它前面的一个余数.
  现在设CD量出BE,余数EA小于CD,设EA量出DF,余数FC小于EA,又设CF量尽AE.这样由于CF量尽AE,以及AE量尽DF,所以CF也量尽DF.因为它也量尽它自己,所以它也量尽整体CD.然而CD量尽BE,所以CF也量尽BE.因为CF也量尽EA,所以它也量尽整体BA.然而CF也量尽CD,所以CF量尽AB,CD.所以CF是AB和CD的一个公度数.接下来证明它也是最大公度数.
  因为,如果CF不是AB和CD的最大公度数,那么必有大于CF的某数将量尽AB和CD,设这样的数为G.现在,由于G量尽CD,而CD量尽BE,那么G也量尽BE.因为它也量尽整体BA,所以它也量尽余数AE.因为AE量尽DF,所以G也量尽DF.因为G也量尽整体DC,所以G也量尽余数CF,即较大的数量尽较小的数,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没有大于CF的数能量尽AB和CD,因而CF是AB和CD的最大公度数.
  3 小结
  如上所述,数学教师只有清楚了什么是“辗转相除法”和“更相减损术”,才能够站在数学的视角看教科书;清楚了“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为什么可以求出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的问题,教师才能够从数学本质回答学生的问题和困惑,才能真正使学生感受和理解古代数学知识的魅力,超越教科书“弱水三千,只需取一瓢饮”所带来的思维局限性.
  除了清楚所要教的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教师在解读教科书时还需做到“两个比较,一个参照”,以便更好地将课程标准、教科书以及教师融为一体:
  两个方面的比较:一是将教科书内容安排与教师用书作比较,看教师用书中所要表达的意图是否在教科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教师用书中“感受算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这点在教科书中未得到充分体现,教科书中举的实例都是纯数学的实例,这就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二是将教师用书中的编写意图与课程标准比较,看是否遵循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和基本要求,例如,课标中提出“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教科书同时引入了西方和中国古代的数学案例,但在编写意图里没有强调“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只是强调了其中的“算法思想”,这样的安排可能会误导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培养.这是教师评判意识的重要体现,也是教师主观能动作用发挥的重要体现.因为这可以决定教师对教科书进行“再创造”的方向和空间.
  教师还需要做到“一个参照”,即参照其它版本的教科书对这部分内容的处理,以便获得启发,例如北师版通过具体问题情境引入算法,以及引入“韩信点兵”的故事更能反映算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1] [9]兰纪正,朱恩宽译.欧几里得几何原本[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94-195,196-197.
  [2] [5][6]沈康身.更相减损术源流[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2,1(03):193-194.
  [3] 张奠宙,孔凡哲,黄建弘,黄荣良,唐采斌.小学数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5.
  [4] 刘绍学,张淑梅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③(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4.
  [7] 马再鸣,蒋晓云.更相减损术不是求最大公约数的算法[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0(02):32.
  [8] 白海东,朱丽敏.辗转相除法求多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递归实现[J].鸡西大学学报,2005,5(03):39.
  作者简介:严家丽(1986-),女,安徽六安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教育.
其他文献
1 问题的提出  不久前,笔者所在数学科组举办了一次骨干教师示范课,执教老师选择的是高三年级数学基础最薄弱班级,选择在此班上公开课目的也是为了调动后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此节课的课题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执教老师不愧为骨干教师,无论是导学案设计还是课堂教学能力都得到了与会老师的高度好评,只是对一道题解法的处理引起了大家的争论.
期刊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教材的建设和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实现从单一的课程“执行者”向课程的实施者、建设者、研究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等多重角色的转变.在此背景下,针对过去教师教学中存在的“迷信教材、照本宣科、不敢越雷池一步”等现象,有人提出了教师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的口号,这对改变教师教学观念和提高课程实施水平起到了
期刊
在最近本市高中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中一堂获得一等奖的《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获得同行们的一致好评,下面让我们先来共同欣赏一下这堂课整体设计概述.
期刊
圆的内接四边形,它的性质内容之一是:圆的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现采撷几题,利用此定理所隐含的“1+3=2+4”的“不等之等”关系略加评析,供读者参考.
期刊
自课标高考以来,课标试卷对于定积分的考查情况如下:2007年三套理科课标卷均未考查;2008年仅海南宁夏卷第10题、山东卷第14题;2009年福建卷第4题、广东卷第8题;2010年全国卷第13题、山东卷第7题、湖南卷第5题、陕西卷第13题、福建卷第20题;2011年也仅有全国卷第9题、福建卷第5题、湖南卷第6题、陕西卷第11题.
期刊
(注:该文为浙江省宁波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高中数学‘三究’教学模式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071206)    浙江师范大学与浙江省丽水市的两所中学合作开展一年的校本教研培训活动,培训形式除了专家讲学外,大量的是“同课异构”式的教研活动笔者在参加“同课异构”活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复习》时深感高中数学新教材实施在许多省已经好几年了,关于课程、教材、教法的研究成果已有很多,但关于新
期刊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阐明了“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应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探索的问题情景,促进他(她)们学会学习、学会求知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发展思维,形成能力.”为了适应课程标准的上述新的理念,课改实验区的命题专家匠心独运,大胆
期刊
2006年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入学考试数学试卷的一道压轴题是(表述略有改动):  求二元函数z=|2x-y-1|+|x+y|+|y|的最小值.  俄罗斯《中学数学》杂志2007年第1期上给出了该题的一种解法,此解法巧妙地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简洁的求得了最小值,解题过程中应用了这样一个事实:在数轴上有三个点,它们的坐标分别为y1,y2,y3(y1
期刊
导数是高中数学新教材中新增的知识之一,体现了现代数学思想,在研究函数性质时,有独到之处.日前,通过教授A-lever课程,笔者有幸接触到了由英国剑桥国际考试中心(Cambridge International Examinations, 简称CIE)编写的一套英国高中数学教材《Advanced lever mathematics》[1](简称A-Level数学)及其教学大纲[2].下面结合此教材及
期刊
笔者在文[1]中,以“扇形面积公式”的教学为例,提出“数学公式的教学应关注公式的来龙去脉”这一观点.具体而言,就是在公式教学中,推导公式,明确公式的意义,以及公式的应用上要下功夫.本文是文[1]的延续,以高中数学内容“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教学为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