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程标准是依据,课堂是主阵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最终要落实在课堂教学上,因此教学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关于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从教学内容选取、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环节设计三方面入手,重点分析教学内容与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联系,挖掘教学内容的学科核心素养价值,选择真实的情境素材,探索立足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方法。
[关 键 词] 中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5-0098-02
一、引言
化学是材料、生命、环境、能源和信息等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促进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必备的科学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但传统的中职化学课堂是“知识本位”的课堂,主要以知识为重点对学生进行传授,忽视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忽略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发展;授课教师本身对学科核心素养认识不到位,教学模式单一,课程内容设置脱离学生的生活和专业实际;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解决问题能力亟待加强。随着课程标准的颁布,坚持“立德树人”总体要求,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中职化学课堂改革势在必行。
二、中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介绍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等职业学校化学课程标准(2020年版)》指出,中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由“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现象观察与规律认知”“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五个要素构成[2]。这五项素养立足学生的化学学习过程,各有侧重,相辅相成,他们将化学知识与技能学习,化学思想观念的构建、科学探究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等方面的要求融为一体,形成完善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
三、立足中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思路
建构教学设计思路,应用概念解决来自生产、生活、科技中的实际问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应用概念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如下图所示)
(一)深挖学科内容,确定知识载体
学科知识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因此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与落实最终要在课堂上,且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课前、课上和课后。因此,教學内容的选取就变得尤为重要,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均能很好地对应五大核心素养,不能生搬硬套,要在深刻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取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3]。
要遵循生活化、科学化原则,既要选择贴近生活,又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其认知发展特点和规律、富含研究价值的教学内容。例如,在设计《氧化还原反应》一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能帮助学生从本质上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形成完整的认知,从宏观的现象过渡到微观电子;表象是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元素化合价有升有降,过程中电子得失守恒等体现变化与平衡;从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到氧化剂、还原剂和化合价之间的关系,从反应到物质逐步建立从氧化还原角度看待问题的思路,建立模型,学习过程中能够从本质上认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树立科学的态度,提升社会责任感。由此可以发现,“氧化还原反应”这一内容具有较为丰富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价值。
(二)分析内在逻辑,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设计是教学设计的“灵魂”,同时也是选择教学策略、安排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4]。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要聚焦“大概念”进行“大单元”设计,注重知识之间的逻辑顺序,同时充分结合学情,深入挖掘、凝练各知识点对应的核心素养,确定教学目标。
立足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设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明确要求即分析课程标准中的新要求和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其次,分析逻辑即分析本课内容在本课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专业中的作用;最后,分析学情,不但是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更要考虑其认知规律学习特点和素养情况,把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大目标进行有效分解又统一于一体,使教学直观、易于理解、有的放矢[5]。
(三)逐步递进,设计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设计,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细致设计的教学旨在激励或支持每个学生个体的学习,帮助每个学生,使之得到充分发展。以知识为主线,问题为线索,实验探究为手段,逐步深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
1.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立足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化学课堂更应该是生活化的,不单纯是课本的解读和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实际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让课堂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师和学生平等地融合在化学的课堂中,才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所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创设情境,将学生的发展需要寓于情景之中[6]。教学中将知识内容和主题情景相结合,从生活实际、学生实际、生产实际(特别是专业实际)现实情境出发,创设有意义的、能承载育人价值的真实情境的,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紧密关联、螺旋上升的任务或系列活动,促进学科核心素养落地。 例如,在《氧化还原反应》一课中,引用洁厕灵和84消毒液混用致死案例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引疑激趣,经过系列探究,得出结论:二者混合时,洁厕灵的主要成分HCl作为还原剂,Cl元素失去电子;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NaClO作为氧化剂, ClO-中的Cl元素得到电子,生成了有毒气体Cl2。在《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一课中以“真空包装延长保质日期”这一专业问题作为探究中心,提炼出问题“为何采用真空包装可以延长食品保质期”,引导学生分析出减少O2浓度延缓变质过程,进而引申出“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否具有普遍性”这一化学问题,层层递进,不断引发思考。从生活走向化学,体现化学学科的基础性,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渗透“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
因此,课上引入生产生活和专业案例创设情境,抛出相关问题,追溯问题对应的化学知识,既渗透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素养,又以此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体现化学的应用价值和育人价值。
2.实验探究,分析问题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从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大胆提出猜想并主动设计实验进行验证。通过辨识宏观化学反应实验现象,同时辅以微课、动画等探析微观原理,帮助学生理解物质变化与平衡,逐步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和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基于实验现象和各种“证据”,分析、归纳反应规律,步步深入构建模型,进一步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一课时提供丰富的实验药品和仪器,请学生依据学习资料自主设计实验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并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提升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在《SO2》一课中,请学生根据SO2中核心元素S的化合价,预测其可能的性质并设计实验加以验证,并依据实验结果,分析SO2可以转化成哪些物质,有什么规律,从类别到价态,从物质到核心元素,构建“类别—价态”二维图模型,培养现象观察与规律认知的学科核心素养。
3.回归生活,解决问题
化学源于生活,要回归生活。利用所学化学学科知识,解决开篇提出的问题,学以致用,既实现了首尾呼应,又构建了“专业(生活)中发现化学—课堂上学习化学—生活(专业)中应用化学”的高效课堂。此外注重课后设置开放性问题,进一步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布置检验不同食品中铁的含量的课后作业,从定性到定量完善学生对补铁的科学认知,为专业课的学习做铺垫。
此外,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还要注重及时评价,做到即学即测,以学生为主体,涵盖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基本维度,同时加入素养提升维度,四位一体,从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应用向“观念改变和模型建立”等高阶思维模式倾斜。
四、结语
立足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化学教学设计不同于以往传统的设计,注重在实际情境中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创设情境观察生活生产中的现象、挖掘其中的化学问题、采用实验探究法开展教学,注重化学实验的重要作用,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时刻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帮助学生完整认识和了解化学,科学理解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得以发展,解决问题能力得以提升,逐步达成学科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寅,宋蕊.基于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化学单元教学设计:以“晶体的结构与性质”为例[J].化学教学,2020(1):31-36.
[2]王秀红,李志航,张冬华.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化学能与电能”教学:小车为什么会跑起来[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3):29-34.
[3]史红霞,杨蓓.“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教学:以“原子晶体”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9):19-26.
[4]黄恭福,邹海龍.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取向研究[J].化学教学,2020(4):3-9.
[5]洪兹田,罗德炳,张贤金.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三化学复习教学重构:以“有机制备实验”复习教学为例[J].化学教学,2019(6):60-65.
[6]魏鑫,贾颖,杨金凤.基于思维导图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醇”教学设计[J].化学教育,2020(9):51-56.
编辑 栗国花
[关 键 词] 中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5-0098-02
一、引言
化学是材料、生命、环境、能源和信息等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促进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必备的科学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但传统的中职化学课堂是“知识本位”的课堂,主要以知识为重点对学生进行传授,忽视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忽略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发展;授课教师本身对学科核心素养认识不到位,教学模式单一,课程内容设置脱离学生的生活和专业实际;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解决问题能力亟待加强。随着课程标准的颁布,坚持“立德树人”总体要求,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中职化学课堂改革势在必行。
二、中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介绍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等职业学校化学课程标准(2020年版)》指出,中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由“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现象观察与规律认知”“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五个要素构成[2]。这五项素养立足学生的化学学习过程,各有侧重,相辅相成,他们将化学知识与技能学习,化学思想观念的构建、科学探究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等方面的要求融为一体,形成完善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
三、立足中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思路
建构教学设计思路,应用概念解决来自生产、生活、科技中的实际问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应用概念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如下图所示)
(一)深挖学科内容,确定知识载体
学科知识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因此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与落实最终要在课堂上,且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课前、课上和课后。因此,教學内容的选取就变得尤为重要,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均能很好地对应五大核心素养,不能生搬硬套,要在深刻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取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3]。
要遵循生活化、科学化原则,既要选择贴近生活,又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其认知发展特点和规律、富含研究价值的教学内容。例如,在设计《氧化还原反应》一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能帮助学生从本质上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形成完整的认知,从宏观的现象过渡到微观电子;表象是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元素化合价有升有降,过程中电子得失守恒等体现变化与平衡;从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到氧化剂、还原剂和化合价之间的关系,从反应到物质逐步建立从氧化还原角度看待问题的思路,建立模型,学习过程中能够从本质上认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树立科学的态度,提升社会责任感。由此可以发现,“氧化还原反应”这一内容具有较为丰富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价值。
(二)分析内在逻辑,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设计是教学设计的“灵魂”,同时也是选择教学策略、安排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4]。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要聚焦“大概念”进行“大单元”设计,注重知识之间的逻辑顺序,同时充分结合学情,深入挖掘、凝练各知识点对应的核心素养,确定教学目标。
立足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设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明确要求即分析课程标准中的新要求和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其次,分析逻辑即分析本课内容在本课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专业中的作用;最后,分析学情,不但是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更要考虑其认知规律学习特点和素养情况,把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大目标进行有效分解又统一于一体,使教学直观、易于理解、有的放矢[5]。
(三)逐步递进,设计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设计,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细致设计的教学旨在激励或支持每个学生个体的学习,帮助每个学生,使之得到充分发展。以知识为主线,问题为线索,实验探究为手段,逐步深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
1.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立足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化学课堂更应该是生活化的,不单纯是课本的解读和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实际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让课堂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师和学生平等地融合在化学的课堂中,才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所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创设情境,将学生的发展需要寓于情景之中[6]。教学中将知识内容和主题情景相结合,从生活实际、学生实际、生产实际(特别是专业实际)现实情境出发,创设有意义的、能承载育人价值的真实情境的,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紧密关联、螺旋上升的任务或系列活动,促进学科核心素养落地。 例如,在《氧化还原反应》一课中,引用洁厕灵和84消毒液混用致死案例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引疑激趣,经过系列探究,得出结论:二者混合时,洁厕灵的主要成分HCl作为还原剂,Cl元素失去电子;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NaClO作为氧化剂, ClO-中的Cl元素得到电子,生成了有毒气体Cl2。在《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一课中以“真空包装延长保质日期”这一专业问题作为探究中心,提炼出问题“为何采用真空包装可以延长食品保质期”,引导学生分析出减少O2浓度延缓变质过程,进而引申出“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否具有普遍性”这一化学问题,层层递进,不断引发思考。从生活走向化学,体现化学学科的基础性,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渗透“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
因此,课上引入生产生活和专业案例创设情境,抛出相关问题,追溯问题对应的化学知识,既渗透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素养,又以此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体现化学的应用价值和育人价值。
2.实验探究,分析问题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从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大胆提出猜想并主动设计实验进行验证。通过辨识宏观化学反应实验现象,同时辅以微课、动画等探析微观原理,帮助学生理解物质变化与平衡,逐步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和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基于实验现象和各种“证据”,分析、归纳反应规律,步步深入构建模型,进一步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一课时提供丰富的实验药品和仪器,请学生依据学习资料自主设计实验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并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提升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在《SO2》一课中,请学生根据SO2中核心元素S的化合价,预测其可能的性质并设计实验加以验证,并依据实验结果,分析SO2可以转化成哪些物质,有什么规律,从类别到价态,从物质到核心元素,构建“类别—价态”二维图模型,培养现象观察与规律认知的学科核心素养。
3.回归生活,解决问题
化学源于生活,要回归生活。利用所学化学学科知识,解决开篇提出的问题,学以致用,既实现了首尾呼应,又构建了“专业(生活)中发现化学—课堂上学习化学—生活(专业)中应用化学”的高效课堂。此外注重课后设置开放性问题,进一步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布置检验不同食品中铁的含量的课后作业,从定性到定量完善学生对补铁的科学认知,为专业课的学习做铺垫。
此外,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还要注重及时评价,做到即学即测,以学生为主体,涵盖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基本维度,同时加入素养提升维度,四位一体,从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应用向“观念改变和模型建立”等高阶思维模式倾斜。
四、结语
立足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化学教学设计不同于以往传统的设计,注重在实际情境中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创设情境观察生活生产中的现象、挖掘其中的化学问题、采用实验探究法开展教学,注重化学实验的重要作用,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时刻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帮助学生完整认识和了解化学,科学理解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得以发展,解决问题能力得以提升,逐步达成学科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寅,宋蕊.基于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化学单元教学设计:以“晶体的结构与性质”为例[J].化学教学,2020(1):31-36.
[2]王秀红,李志航,张冬华.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化学能与电能”教学:小车为什么会跑起来[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3):29-34.
[3]史红霞,杨蓓.“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教学:以“原子晶体”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9):19-26.
[4]黄恭福,邹海龍.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取向研究[J].化学教学,2020(4):3-9.
[5]洪兹田,罗德炳,张贤金.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三化学复习教学重构:以“有机制备实验”复习教学为例[J].化学教学,2019(6):60-65.
[6]魏鑫,贾颖,杨金凤.基于思维导图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醇”教学设计[J].化学教育,2020(9):51-56.
编辑 栗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