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手术室的感染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yunlong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同时也是医院感染易发地段,手术感染不仅使病人的痛苦增加,治疗费用增加,同时还对病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威胁,因此,了解手术室感染的因素,加强预防与护理,控制手术感染是非常的关键的,必须对手术室进行常规清洁、消毒,严格规范手续程序,采取无菌操作,科学管理,切断感染源,从而确保手术成功。本文主要对医院感染进行了调查监测,通过感染病例来分析手术室感染的成因,以此提出预防护理措施,控制手术室感染。
  【关键词】手术室;感染原因;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194-01
  0引言
  手术室承载着对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及危重患者抢救的重要使命,是医院的重要科室。手术室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患者手术与抢救的效果,然而,许多医院由于对手术室的管理不够或管理水平较低,在手术中接触传播和空气浮游菌通过各种途径降落于手术创面,出现手术室感染状况,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可以看出,加强手术感染的有效控制是手术成败的关键,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通过研究分析能引起感染因素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预防和护理管理,减少空气中的菌落数量,提高护理人员无菌意识,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医院管理水。
  1目的与资料
  为了探讨手术室可能存在的感染因素及预防措施,选取了医院2013年5月—2014年9月的手术室护理管理相关资料,根据记录调查监测统计出感染率分别为1.34%和2.85%,其中发病科室由高到低为内科、外科、儿科,主要发生部位分别为呼吸道、泌尿道、手术部位等。
  2方法
  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医院存在的感染因素,制定相关预防措施,减少感染的发生。
  2.1手术室感染因素分析
  2.1.1空气因素
  引起手术室感染的因素很多,其中空气为手术室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手术室设计不合理,地面灰尘污染严重,大多数手术室没有设置污物通道,造成无菌物品、患者污染同构同一条通道,产生交叉感染,手术室清洁度大打折扣。同时,对于空气消毒不够彻底,空气中的飞沫、尘埃有可能携带病原微生物的浮游菌落数增多,并直接落于手术物品与切口上,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手术感染率。
  2.1.2手术室防护因素
  手术医护人员缺乏防护意识是我国医院对于人员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手术中,由于手术工作人员对自我保护不够,自己受到创伤会受到感染,特别是传染性较强的疾病。同时,手术人员及工作人员所戴的口罩、帽子、手套等消毒不彻底,太多毛发、皮屑暴露在空气中,空气中有许多浮游物,很容易发生感染,这也是手术切口最主要的病原菌来源。此外,在手术中,对于手术操作不规范,如麻醉穿刺、气管插管的操作没有按照标准执行,误用未消毒或没有彻底消毒的器械、敷料等都会造成严重感染。对手术后所产生的污染物、患者脓血分泌物及手术物品清洁不彻底也会引起感染。
  2.2手术室感染预防护理措施
  2.2.1创造无菌环境
  建立医护人员无菌观念,增强无菌意识,护理人员在手术室常规护理中要严格遵守手术室各项操作规程,加强手术室医护人员对感染的认知度。定期举办手术室相关医护人员培训,加强手术室医护人员无菌操作、消毒隔离技术的培训,让全体人员对手术室无菌、清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认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医护人员素质,增强责任心,加强人员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提高,落实消毒、隔离护理制度,明确划分手术室、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等,手术相关人员要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按照规定要求更换衣帽,使用消毒剂要达到标准。此外,还应对手术相关物品进行科学管理,根据物品性能进行灭菌消毒,从而创造无菌环境。
  2.2.2严格规范手术
  加强对手术室感染的有效监测,通过有效的监测预防措施及设备来控制和降低手术室感染率。监测后应按照实际情况来进行消毒或隔离处理,并找出感染问题,根据疾病传播途径,实施标准预防,严格执行手术室三通道线路和单项流程,并对洁污流线进行严格區分,确保手术室清洁、无污染。加强对手术中污染扩散的控制,做好局部清理,对血液、体液所溅到的器械或地面应及时消毒处理,被感染的物品及器械必须进行严格灭菌合格后才可以使用。手术中所产生的垃圾,如手术过程中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等,应在手术后进行统一的无害化处理。此外,在手术后,手术间的地面、台面等其他物品都应该做彻底的消毒,可采用湿式清洁,清洁还包括送风口板、无影灯、回风口的擦拭等。
  2.2.3加强医护管理
  建立完善的手术室管理与监督体系,由于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可以由医务科与护理部直接领导,设立由科室及专职人员组成的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制定完善的手术室消毒隔离及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并加以执行,确保手术室室内、室外清洁,空气流通,物体表面无灰尘。同时,还应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做到责任到人,完善消毒隔离,做好监测与清扫记录,采取每周卫生的随机抽查,抽查次数不限,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改进。此外,还应建立健全的医院感染防治宣传,制定医护人员护理细则,要求每一位手术室护理人员做到细致、明确,可以掌控到手术室的整体情况,避免出现失误造成误操作,将手术室感染预防护理真正落到实处。
  3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制度的培训,人员的管理,内部环境的优化,物品的严格消毒,是控制手术室感染的有效措施。通过调查数据的统计,我院对于手术室感染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了有效的预防与护理方法,充分实行严格消毒防范措施与隔离制度,全程监控手术过程,对手术室感染进行严格控制,降低感染率,争取日后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率达到百分之零。
  结束语:
  综合上述,手术室感染对于手术成败具有重要的影响,必须得到所有医护人员的重视。医院必须要加强手术室管理护理,分析与研究手术室感染的因素,加强医疗护理工作,督促预防医院感染的落实,健全各职责任,严格术前、术中、术后的消毒与清洁,执行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切断感染菌传播途径,促进医院手术室科学化、规范化,才能降低手术室感染率。
  参考文献:
  [1] 白岩峰.手术室切口感染预防的护理干预[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21)
  [2] 李文红,李丽娜,刘真,徐艳如.手术室感染因素分析与控制管理[J]. 齐鲁护理杂志. 2012(26)
  [3] 郑艺.手术室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 中国现代医生. 2012(03)
  [4] 郑花花,佟燕,何文.浅谈手术室感染的主要原因及预防管护措施 [J].维吾尔医药. 2011(0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冠心病的临床关系。方法:将6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急性心肌梗塞(AMI)组,各34例,另选取冠脉造影正常者34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血清CRP的水平。结果:SAP组的血清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的血清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AMI组的血清CRP水平高于SAP组
期刊
【摘要】目的:对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所收治的100例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基于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是早期护理干预组(50例)和常规护理组(50例),对照组施行普通护理,而早期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早期护理干预。结果:早期护理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两组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职业病的心理,并讨论护理措施,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2月前来我院诊治的职业病患者3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15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应的调查,分析患者的心理状况。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心理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理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康复情况。 结果:经过统计,观察组患者在心理护理后,悲观抑郁患者为3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功能转归中康复护理的作用。方法:选择62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留置导尿、冲洗膀胱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膀胱功能恢复到Ⅰ级的有51.6%,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恢复到Ⅲ级的要比对照组少,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主排尿时间要短于对照组,差异显
期刊
【摘要】目的:有效提高医院的护理带教质量,培养护理人才。方法:本人于2014年开始加入教学队伍的组织和建设的工作中,积极做好临床护理计划,对实习护士进行临床带教管理,对护士学生进行人才培养和教育。结果:通过加强对带教老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带教工作,从而有效提高带教质量。结论:对医院进行临床带教管理,能有效提高带教质量和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临床带教;带教老师;临床实习;体会  【中图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RA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收集RA患者62例,根据发病年龄将其分为≥60岁发病的老年患者(A组11例)、36-59岁发病的中年患者(B组35例)和≤35岁发病的青年患者(C组16例),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血清学抗体等资料。 结果 总体患者男女比例为1:4.64;三组患者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C-反应蛋白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至2014年12收治的选取60例骨外科手术患者,将所有患者分成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整体护理组(实验组),每组30例,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满意度达到96.67%,而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仅为80.00%,远低于实验组,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54,P0.05)。
期刊
【摘要】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竟然成为了“高危人群”。如何破解这一局面,将护理不良事件彻底杜绝,是广大医护工作者共同面对的问题。本文从护理不良事件的现状入手,详细分析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范与处理对策。  【关键词】护理不良事件;医患关系;现状;原因;防范处理  【中圖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多发骨折合并尿道膀胱损伤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多发骨折合并尿道膀胱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术后镇痛效果。结果:(1)观察组Majeed评分优11例,良25例,差4例,优良率为90%;对照组Majeed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总结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方法,使医院感染率的发生降至最低。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住院患者108例,以住院时医院尚未实施综合性护理管理的患者为对照组,以住院时我院实施综合性护理管理的患者为试验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抗生素用量上的差异。结果:试验组的感染发生率仅为3.7%,明显低于对照组(P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