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教师如何改变自我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imin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老师,我们从自己身上,从身边的同事身上可以发现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随着教龄的不断增长,随着社会对教师行业舆论的不断增加,我们拥有的职业幸福感和快乐感越来越少,伴随着工作压力和危机感的增强,我们教师群体中职业倦怠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工作中,我们时常因为学生作业完成不好而担心忧郁、因为学生时常犯错误而气得面红耳赤,我们时常抱怨:现在的孩子太难教,现在的家长太难缠,教书无味。但反过来想想,我们每天怀着这样的心态过日子,心理会健康吗?生活会快乐吗?其实我们不该有这么多的抱怨,不该企盼用自己的能力去改变环境,我们应该学会改变自我,微笑、快乐地面对每一天,应该像小草一样,学会在狭缝中求生存。
  一、正视压力,自我缓解压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领域也面临着更新观念、深化改革的新课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教育任重而道远,教师肩负的重任更是不言而喻。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如何正视自己的责任和压力,如何去践行忠诚教育事业的赤诚,都是摆在每一个教师面前的新课题新考验。现实中,教育工作的困难很多、压力很大,就看你怎样面对。我认为:聪明的人会乐观地迎接一切困难和挑战,在主观上藐视困难和压力,在客观上或行动上重视压力,要善于动脑思考,要有创造性地克服压力的意志力和智慧,最终战胜困难。我们既然遇到问题,就不能绕道而行,而要静下心来,审视自己,冷静分析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应尽量摒除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同时把关注的重心放到工作的积极方面上来,不要老纠缠于工作压力等消极方面。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工作中遭遇枯竭不是个人能力差的表现,而是人人都可能体验到的正常的心理现象。不要抱怨压力大、困难多,不要被困难所压垮,更不要被压力所压垮,要调整好心态,调整好心情,正确对待。面对压力,我们既不要无动于衷,也不能心事重重,而应乐观善待。不要认为压力和困难只有不良影响,而应理性地转换认知和情感,多发掘压力的有利因素,不能消极等待。莎士比亚曾经说:“压力是一柄双刃剑,正确对待,可以使人进步,压力便是动力;反之,可以使人失败,压力便是不可超越的阻力或障碍”。
  在现实中,压力多来自挫折、挑战、志向和目标,有强烈的欲望和责任就有压力,有形的压力是现实,无形的压力是精神。压力通常来自外部,也有内在的人为因素。自然界带来的压力是天灾,人为造成的压力是人祸。教师的压力多体现在超负荷的工作量,如永远也批不完的作业,以及家庭、社会等的负担,每天所付出的时间和辛劳太多太多。特别是青年教师,相对压力较大,既要教书,又要学习提高;既要备课、批改作业,又要参加学习和教学研究,有时真是磨破了嘴、跑断了腿、操碎了心。
  在实践中,正视压力要不断提升自己,俗话说的好:“打铁先得自身硬”。变压力为动力不是水到渠成的事,它需要积极上进和不断求索的思想基础,要付出,要奋斗。如果不具备这种精神,那么压力就会转化为吃力、无策、无能为力,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落伍、失败而被淘汰。因此,作为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要随时调整心态,要要善于改变自己,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在充实、提高的过程中不断丰富、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提升自身素质,才能很好地正确引导、化解工作中的种种压力,使其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
  二、合理认知,自我调控情绪
  正确的教师角色认知是指教师能客观地了解和评价自我,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以及自身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并能愉快地接受自身职业和胜任日常工作[1]。良好的角色认知是教师人格健全的表现,也是教师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有良好角色认知的教师,具有足够的职业自居心理,能够正确认识教师的专业身份,勇于承担职业角色责任,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很准确地感知和运用教材,能够正确认识和教育自己的学生。而缺乏良好角色认知的教师,他们只看到教师工作的艰苦和困难,看不到培养人才的快乐和幸福,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也认识不足,导致自己的才能不能很好的发挥,逐渐产生倦怠心理。因此,合理、正确的教师角色认知,是教师健康生活、健康工作的首要条件。
  针对教师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良情绪,教师自身应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自我调节,学会管理情绪,驾驭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教师自我调控情绪的方法有很多,比较有效的有合理宣泄法、转移注意力法和理智调节法。合理宣泄法是在不妨碍或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以自己和他人能接受的方式达到“分流”的目的。常用的宣泄方法有大哭、喊叫、运动、倾诉等。转移注意力法就是当遇到不愉快的情绪时,就去做别的事情,积极有意地转移注意力,帮助自己摆脱心理困境,比如去练书法、绘画、看书、打球、养花等,有条件的还可以去旅游。心理学认为,一个人远离当前所处的生活环境,面对新鲜事物时,心情往往会逐步开朗起来,有利于消除心理问题,走出心理困境。理智调节法就是要在情绪不好时学会自我安慰、自我解脱、心理换位、改变认知评价、暗示调适等。此外,行为调节也是理智调节的一种。当不良情绪已经发生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行为上的改变而加以调控,也许这些行为是琐碎的,但却是获得良好情绪的有效途径。例如,改变面部表情,对自己微笑;改变行走姿势,抬头挺胸;进行肌肉放松训练;听听音乐;整理书桌或衣柜,让一切井井有条等。这些不起眼的行为能宣泄情绪,或转移注意,或产生积极暗示,经常运用,能增强自我对情绪的调控能力。
  三、轻松应对,平衡工作与生活
  很多教师都在埋怨,工作和家庭很难兼顾。青年教师也在说,工作和生活很两全。当然,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工作和生活的强烈冲突是导致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点,提高工作和生活的艺术性,轻松应对强大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是预防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举措。笔者认为,平衡工作和生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一是工作时间拼命工作,假日周末快乐放松。千万不要工作时老想着怎么玩,玩耍时又总是牵挂没有做完的工作。二是崇尚真善美,增强个人人格魅力。教师的工作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师的道德品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无论何时,教师都要崇尚真善美,不断提升个人魅力。要对他们有一颗宽容的心,要尽量让他们感到心情舒畅;自己也要善于调控情感,随时保持愉悦心情。三是要爱生如子,真诚关爱学生,做学生爱戴的好老师。学生的学习过程一般伴有情感过程。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说,“教育应当是有情的,离开了感情的教育只能走入单纯传授知识的刻板、枯燥的死胡同。以情感人,以情化人。感情的交流是育人的基础。”要想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必须做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只有爱学生如子,视学生为朋友,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注重言传身教,通过情感教学达到与学生的心灵沟通,使学生从不自觉学习到自觉学习到刻苦学习,直至成绩提升。同时,也使教师在享受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的过程中真实感受到教育的快乐和魅力,自然而然就远离了疲惫和倦怠。   四、制订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当今社会,知识日新月异,发展十分迅速,教师面对的学生也是个性多样。因此,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必须持续不断地学习,主动寻求专业发展。佩里(Perr高,P。)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意味着教师个人在专业生活中的成长,包括信心的增强、技能的提高、对所任教学科知识的不断更新拓宽和深化以及对自己在课堂上为何这样做的原因意识的强化”[2]。教师专业发展必须要以教师内在发展需求为基础,通过自我反思、自我规划、自主实践,主动获取外界评价信息,不断完善自身素质,实现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首先,教师要树立专业理想。专业理想的树立不能直接来源于理论知识,也不能靠外界灌输,它是教师在教育工作实践中通过自身对教育工作的不断体验和感悟,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理解而逐渐形成的。因此,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和反思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师?由此来增强教师的职业意识和价值观念。确定了笃行的信念,教师就会在日复一日、枯燥无味的教学过程中体会到其中的生动、鲜活和意义。
  其次,教师需在实践中进行自我反思。教师在制订个人发展规划之前,对自身应进行深刻的反思,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不足在什么地方?制约自己发展的因素又有哪些?只有在这种反复地自我查找中,教师才能找到发展的立足点,明确发展的方向,确立发展的目标。能客观地分析自我现状和准确定位是教师实现专业自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第三,教师应确立明确恰当的发展目标。教师确立发展目标要以自身发展现状为立足点,要充分考虑和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不能好高骛远,脱离实际。教师可根据自身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发展需求来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如在各方面条件都还不成熟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确立一个短期目标,通过一定的努力就能实现。短期目标实现后,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现有条件和基础,重新确立一个稍微长远一点、要求高一点的发展目标,迫使自己不要放松努力,要继续奋斗。当然,在实现长远目标的过程中,教师也会因为一些现实情况需要确立一些临时性的、短期的、涉及面很广的目标,这些目标长短结合,多寡不定,用于指引教师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中努力奋进。
  [参考文献]
  [1]罗小兰,《教师心理学》[M],P126。
  [2]赵显莲: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
  (作者单位:重庆綦江区 打通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具有一定典型意义而又相对稳定的课堂教学结构。语文教学模式应该与时俱进,所以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语文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对语文教学模式的选择应该是结合实际,灵活运用。  [关键词]语文 教学模式 学习 运用  毕业那年正式给学生上课前,学校多次组织我们这些新手去观摩一些有经验老师的优质课,最后还让这些老师分学科给我们总结经验,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语文组一位很
期刊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变化,教育方式要有一定针对性。本文主要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道德现状及其成因为主,提出了培良学生良好职业道德途径。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职业道德教育 现状 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性,不仅需要高学历的创新型人才,同时也需要在各行各业从事技术劳动的应用型人才,对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文章介绍了团队分享型课堂管理的内涵,以及团队分享型课堂管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团队分享 课题管理 职业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自2006年开始,我校根据教育部“16号文件”的要求,深入推进教学改革,施行团队分享型课堂管理,教学效果良好,得到了学生和教学督导的肯定。  一、团队分享型课堂管理的概念  团队分享型课堂管理要求以小组合作
期刊
[摘要]目前中职学校课堂教学组织难以顺利进行,笔者对其原因作了剖析,并结合中职生现状提出了建设性策略,希望与同仁交流探讨,以期促进英语教学的改进与提高,同时扭转中职学校课堂教学困惑的不良局面。  [关键词]课堂教学组织 科学设计 注重互动 利用资源平台  对于中职生、自考生来说,英语是他们感到难学、缺乏兴趣的课程之一,其原因大体是:(1) 大多中职生、自考生在初中、高中阶段,英语是其薄弱科目之一,
期刊
[摘要]本文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与理论基础两个方面,结合美日等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经验,针对目前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阐述了深圳高等职业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进行了理论分析。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教育 高职院校 新型发展模式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产学研结合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的具体体现,这种教育模式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合理安排理论课程学习和社会实践,以达到培养学生更好掌握知识、了解社会、培养能力、
期刊
高中新课程改革自2004年从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省(区)率先进行,到2010年秋,重庆、四川、广西、贵州、西藏、青海六省(区)最后一批加入新课程。经过7年,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所有省级行政单位全部加入新课程改革行列。四川从2010年秋开始加入新课改,起步晚。目前各地理教师面临着诸多困惑“在新课程标准下,地理课该怎么上?”、“高考地理会怎么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结合这两年新课程教学体会,并
期刊
[摘要]本文以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资产评估专业的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从各方面考查了造成国内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因素,并进一步分析了资产评估本科专业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关键原因,最后以此为依据初步提出了大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资产评估 学习动力 影响因素 激励机制  一、引言  所谓学习动力,是能够对学生个体的学习活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的动力,是由主导动力为核心的多种动力因素组成的动机结
期刊
[摘要]目前,进入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较差,学生无视课堂纪律和教师的苦心教诲,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面对这样的学生状况,教师不能回避,必须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各方各面,赋予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学态度以新的涵义。  [关键词]教学效果 教材 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 教学态度  目前,无法回避的现实是大量中等或中等以上的初中毕业生进入普通高中就读,进入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较差。大多数学生缺乏家庭教育,无视学
期刊
[摘要]改革的春风深入人心,进城投入到改革开放热潮中的农民工越来越多,这种风也越刮越烈。山区农村留守学生的数量也急剧上升,山区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峻,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在最近的一项调查中,我校的留守学生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56.7%,而这些留守中学生中,女生却占了总数的68.3%。在教育要面向全体,面向世界的今天,要想取得教育的成功,学校教师应对山区农村留守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期刊
德育工作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