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怎样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降低物理学习的门槛,提高高中物理的有效教学,课堂是主阵地。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展现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及独特的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学;有效教学;说;展现;思维过程
很多同学提到物理这门学科时,普遍一个感觉“难”,造成这种感觉的原因有多方面,如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教师的教学水平、方法,学生自身的基础、智力、兴趣、学习方法等。不论什么原因,一旦学生感到“难”之后,往往会出现畏惧必理,在知识掌握的过程中,往往会浮于表面,深入不下去,似懂非懂。这样的学生在课堂上大都处于被动状态,仅仅是在听老师的讲解,而思维并没有积极地响应。在遇到—个规律,或现象之后,往往会单纯地记住结论,而不去思考这个规律成立的条件或现象出现的原因,不从深次角度去理解、掌握问题,这样遇到实际问题时,就必然束手无策。
近年来,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都在强调教学改革,尤其是今年江苏实行“五严”以来,课时减少,更加要求提高课堂实效,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但在实际情况中,从小学到高中,仍有很多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填鸭式教学,学生的参与性很少,长期以往,造成学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不主动探究问题,在听讲时,虽然觉得懂了,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理解,因为思考问题的过程是老师讲给学生的,而不是学生自己思维的结果。如果实际问题的条件稍加改变,学生就会应变不了,这就缺乏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样就出现学生和老师经常感到头疼的问题“一听就懂,—做就镨”。
例:如图,一条长形磁铁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其左上方固定一根与磁铁垂直的长直导体,当导线中通过图示方向的电流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减小,且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作用
B、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减小,且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C、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增大,且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作用
D、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增大,且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分析:本题如直接判断磁铁所受的力比较困难,如能想到运用牛顿第三定律,先分析长直导线的受力:把导线所在处的磁场沿两个方向分解,一个沿水平方向,另一个沿竖直方向(如图1),根据左手定则判断长直导线所受安培力的两个分力:—个竖直向上,—个水平向左,(如图2)。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长条形磁铁受力(如图3),F1,F2,是两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由于条形磁铁仍处于平衡状态,则N=F1+mg,即磁铁对桌面压力增大,摩擦力的方向与,的方向相反,水平向左。选(C)。事实上,很多学生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却想不起来运用牛顿第三定律,往往直接选择条形磁铁为研究对象,来分析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和磁铁与桌面间摩擦力,这样,就会觉得无从下手,做不出来。
对于牛顿第二定律的运用也有相似的情形,很多学生觉得自己明明知道,可是,遇到简单的题目还能做一做,稍复杂一点的问题就做不出来了,自己既觉得不服气,又觉得困惑。
为能使学生“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并能学以致用,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并受李阳大声说英语的启发,在上课过程中,通过提问,经常“逼”学生大声说出自己对某种规律的理解,或者对某种现象的认识。这样,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必然会开动脑筋,努力地运用各个知识点“自圆其说”,并且在说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引和鼓励。经常这样做之后,很多学生尤其是基础薄弱的学生物理成绩提高得很快。大大提高学生高考中的达B率,帮助学生能够考上更高层次的高校。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通过提问,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由于提问面很广,每一节课,几乎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回答问题。学生都有好胜心,担心回答不上,改以往上课时,只点头或摇头的习惯,思维能够积极响应,注意力也大大提高了。
(2)通过提问,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往有很多同学下课时很活跃,而上课时,头却低得很,担心老师会提问到自己,在同学面前丢面子,而现在能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并以能够回答老师的问题为荣。
(3)通过提问,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往让学生回答问题时,很多人都站在那,一字不说,即使说了,也词不达意,声音也很小,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大都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语言清晰,能够有理有据,表述很清楚。
(4)通过提问,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高中物理前后知识点之间联系很紧密,回答某一问题往往要用到好几个以前学过的知识点,通过提问,提高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得到明显加强,做作业的独立性也有明显好转。
(5)通过提问,可以培养探究学习的气氛。提问时,不可能每位同学都回答得准确,而回答发生错误之时,往往是课堂气氛最好的时候,其他同学就会主动站起来发表各自的看法,并指出错误的原因,这样既使学生能主动搞清这个问题的同时,也能意识到哪些地方容易出错,提高学生搞研究的意识。
(6)通过提问,可以使教学互长。有些同学思考问题的方法很独特,是很多同学,甚至连老师都没有考虑到,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去吸引其他同学,使其他同学认识到自己为什么没有这样想,哪些知识点还存在欠缺。同时,也使教者受益。
所以笔者认为,学习物理的过程不仅要“思”、要“练”、更要“说”。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学;有效教学;说;展现;思维过程
很多同学提到物理这门学科时,普遍一个感觉“难”,造成这种感觉的原因有多方面,如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教师的教学水平、方法,学生自身的基础、智力、兴趣、学习方法等。不论什么原因,一旦学生感到“难”之后,往往会出现畏惧必理,在知识掌握的过程中,往往会浮于表面,深入不下去,似懂非懂。这样的学生在课堂上大都处于被动状态,仅仅是在听老师的讲解,而思维并没有积极地响应。在遇到—个规律,或现象之后,往往会单纯地记住结论,而不去思考这个规律成立的条件或现象出现的原因,不从深次角度去理解、掌握问题,这样遇到实际问题时,就必然束手无策。
近年来,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都在强调教学改革,尤其是今年江苏实行“五严”以来,课时减少,更加要求提高课堂实效,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但在实际情况中,从小学到高中,仍有很多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填鸭式教学,学生的参与性很少,长期以往,造成学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不主动探究问题,在听讲时,虽然觉得懂了,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理解,因为思考问题的过程是老师讲给学生的,而不是学生自己思维的结果。如果实际问题的条件稍加改变,学生就会应变不了,这就缺乏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样就出现学生和老师经常感到头疼的问题“一听就懂,—做就镨”。
例:如图,一条长形磁铁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其左上方固定一根与磁铁垂直的长直导体,当导线中通过图示方向的电流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减小,且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作用
B、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减小,且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C、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增大,且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作用
D、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增大,且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分析:本题如直接判断磁铁所受的力比较困难,如能想到运用牛顿第三定律,先分析长直导线的受力:把导线所在处的磁场沿两个方向分解,一个沿水平方向,另一个沿竖直方向(如图1),根据左手定则判断长直导线所受安培力的两个分力:—个竖直向上,—个水平向左,(如图2)。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长条形磁铁受力(如图3),F1,F2,是两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由于条形磁铁仍处于平衡状态,则N=F1+mg,即磁铁对桌面压力增大,摩擦力的方向与,的方向相反,水平向左。选(C)。事实上,很多学生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却想不起来运用牛顿第三定律,往往直接选择条形磁铁为研究对象,来分析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和磁铁与桌面间摩擦力,这样,就会觉得无从下手,做不出来。
对于牛顿第二定律的运用也有相似的情形,很多学生觉得自己明明知道,可是,遇到简单的题目还能做一做,稍复杂一点的问题就做不出来了,自己既觉得不服气,又觉得困惑。
为能使学生“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并能学以致用,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并受李阳大声说英语的启发,在上课过程中,通过提问,经常“逼”学生大声说出自己对某种规律的理解,或者对某种现象的认识。这样,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必然会开动脑筋,努力地运用各个知识点“自圆其说”,并且在说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引和鼓励。经常这样做之后,很多学生尤其是基础薄弱的学生物理成绩提高得很快。大大提高学生高考中的达B率,帮助学生能够考上更高层次的高校。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通过提问,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由于提问面很广,每一节课,几乎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回答问题。学生都有好胜心,担心回答不上,改以往上课时,只点头或摇头的习惯,思维能够积极响应,注意力也大大提高了。
(2)通过提问,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往有很多同学下课时很活跃,而上课时,头却低得很,担心老师会提问到自己,在同学面前丢面子,而现在能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并以能够回答老师的问题为荣。
(3)通过提问,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往让学生回答问题时,很多人都站在那,一字不说,即使说了,也词不达意,声音也很小,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大都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语言清晰,能够有理有据,表述很清楚。
(4)通过提问,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高中物理前后知识点之间联系很紧密,回答某一问题往往要用到好几个以前学过的知识点,通过提问,提高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得到明显加强,做作业的独立性也有明显好转。
(5)通过提问,可以培养探究学习的气氛。提问时,不可能每位同学都回答得准确,而回答发生错误之时,往往是课堂气氛最好的时候,其他同学就会主动站起来发表各自的看法,并指出错误的原因,这样既使学生能主动搞清这个问题的同时,也能意识到哪些地方容易出错,提高学生搞研究的意识。
(6)通过提问,可以使教学互长。有些同学思考问题的方法很独特,是很多同学,甚至连老师都没有考虑到,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去吸引其他同学,使其他同学认识到自己为什么没有这样想,哪些知识点还存在欠缺。同时,也使教者受益。
所以笔者认为,学习物理的过程不仅要“思”、要“练”、更要“说”。